2020年,中國在航天和宇宙探測領域成果斐然。一方面,「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中國開啟了探測火星的歷程;另一方面,北鬥系統建成,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之後,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經濟體。2020年12月17日,中國月球探測器嫦娥5號攜帶採集的月球土壤樣品返回地球並成功著陸,中國的探月曆程取得了新的突破。近日,外交部就嫦娥5號探月工程的成功向全世界表示了感謝。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在12月17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有媒體記者提問稱,今天凌晨,嫦娥5號完成月球表面採樣後順利返回地球。歐洲航天局官員近日表示,此次探月意義重大。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作為中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此外,汪文斌還表示,嫦娥5號探月工程任務得到了包括歐洲航天局、阿根廷、納米比亞、巴基斯坦等國和國際組織的支持和協助,中方對他們表示衷心感謝。汪文斌說,「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永無止境。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中方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弘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為人類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一方面,外交部向全世界表示了感謝;另一方面,國家航天局也對全世界做出了莊重承諾。據央視網消息,國家航天局相關負責人12月17日表示,中國鼓勵國內外更多科學家參與月球土壤樣品研究,中國願與全世界共享月球土壤樣品科學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