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謀求「臺獨」,民進黨當局近些年不斷在島內推動「去中國化」,大肆煽動「反中」「仇中」情緒。為了阻斷兩岸文化交流,民進黨當局近期甚至將矛頭指向了大陸出版物。據《環球時報》報導,日前,一本名為《等爸爸回家》的大陸兒童書籍走紅網絡,該書以疫情為背景,講述大陸醫務人員抗擊疫情的溫馨故事,但是民進黨當局卻以書中有「武漢加油」及「中國加油」等字樣為由,指責該書籍為美化大陸疫情的「大外宣」。隨後,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又下令,要求即刻起不得發行該書。
不僅如此,據中國臺灣網12月25日援引臺媒消息,繼《等爸爸回家》在臺遭禁止發行後,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明年又將有新規定,全面管制大陸出版物在臺發行。原本依規定,大陸出版品在臺發行,需經申請,並轉為繁體字。新規則擴充規定,轉繁體字的大陸出版品需先向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申請許可通過,才能取得書號。對於這一決定,陸委會副主委24日還辯解稱,這是「舊規定」。
民進黨當局限制大陸出版物在臺發行的做法,瞬間引爆了島內輿論。臺灣著名出版社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表示,臺灣好不容易廢除所謂的「出版法」,換來出版自由。如果民進黨當局今天要倒行逆施,走回頭路進行內容審查,是不是也至少該好好出面跟大家講清楚?至少說清楚審查標準是什麼?臺灣雅言出版社發行人顏擇雅也表示,此舉相當荒謬。
對於民進黨當局阻撓大陸書籍在臺發行的決定,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日前曾表示,民進黨當局和一些政客,只問立場,不問是非;只看顏色,不看事實。只要是跟大陸有關的事務,都政治化、汙名化,拼命煽動「仇中」「反中」情緒。他們在怕什麼呢?他們怕的是兩岸同胞走近、走親,怕的是臺灣民眾了解到大陸的真實情況,更怕他們苦心經營的謊言被戳穿。這種違反良心的操作是一定會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