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凝視下的「女俠」一點也不神奇

2020-12-22 加零姐

《神奇女俠1984》撲了,從周五開畫的7.1分,直直落到了到現在的6.6分,故事大bug,結尾太扯淡,簡直慘不忍睹。

其實小姐姐本就沒有多高的期待,超級英雄電影麼,只要拯救世界的流程尚可,特效場面、動作場面好看,足夠讓腦子放空一會,也就行了。

唯一讓小姐姐失望透頂的,是神奇女俠"姐力不足",還要硬說是女性主義。

01

都2020了,對女俠的設定還那麼老套

男性凝視的定義是,在視覺藝術和文學創作中,從男性角度描繪女性和現實,將女性性客體化以取悅異性戀男性觀眾的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按照直男的理想來塑造女性角色的外貌、服裝、言行。尤其是服裝,很多遊戲中女性角色的戰服常常就類似比基尼,神奇女俠較之還算穿得多的。

不過,電影本身就是視覺藝術,不是說穿得少就是取悅男性,以加朵的完美比例,長腿帶著強力橫掃惡人的時候,無論男女都會高潮。

讓同是女性的小姐姐不解的是,神奇女俠永遠只有高跟鞋。為什麼跑來跑去,打打殺殺時候的戰服,還需要配上坡跟鞋?

不要說穿著高跟鞋一樣能健步如飛,你代入一下這些打鬥場景,無論是高速奔跑、跳躍、落地,還是飛身撞入塔樓、落地,在巖石上打鬥,哪一個不是驚險萬分?

舒適性暫且不論,這時穿高跟鞋不止危險,還降低戰鬥力。

而作為一個女戰士,難道不應該以戰鬥力為主要考量嗎?即使漫畫裡這麼畫,在已經高跟鞋對女性的危害已經被控訴良多的時候,女導演、女製片難道不應該與時俱進嗎?

遺憾的是,並沒有,神奇女俠所代表的美麗、強力和智慧,不管1984還是2020,還需要坡跟鞋、高跟鞋來彰顯。

甚至,還以高跟鞋代表性感、美麗、受歡迎這個陳腐的寓意反推,塑造了女配角芭芭拉。

出場時的芭芭拉穿著低跟鞋子,笨手笨腳,弄掉了文件,跟男同事搭話求幫忙,也被忽視了。此時神奇女俠出場,腳上就是細高跟的豹紋鞋子,芭芭拉的神情滿是豔羨。

這代表什麼不言而喻,不會穿高跟鞋,就意味著不美麗、不性感,不受歡迎、軟弱,會在那些擅於駕馭高跟鞋的女性面前敗下陣來。

所以這些女性的人生目標就應該是變得會穿高跟鞋,變得受歡迎,穿著高跟鞋健步如飛就是女性擁有力量的表示。

所以理所當然的,芭芭拉和神奇女俠對戰時,就穿著一雙高跟靴子。

這種想像不止老套,還帶著些對女博士、高知女性群體不自知的惡意,是完完全全的刻板印象。

小姐姐所認識的高知女性們,不乏神奇女俠這樣能穿著高跟鞋健步如飛的,更多是穿著平底鞋馬丁靴甘之如飴的,更多是不關心周遭看法,一心沉醉於自己領域研究的。

如果已經在男性超級英雄的故事上想破了腦袋還搞不出新意,何不在女性角色上花點心思搞點兒新意?

然而並沒有,影片對女性的觀念陳腐得就像芭芭拉換上禮服時那雙厚防水臺的細高跟鞋子,讓人哭笑不得。除此之外,神奇女俠所謂的「女性主義」,也是有名無實。

芭芭拉一心想變成神奇女俠那樣的人,她不想放棄自己的願望,因為按照電影的設定,放棄之後她就會變成原先那個不受歡迎的可憐人。

而神奇女俠親歷過大半個世紀的歷史,從二戰期間女性得到選舉權,到1980年代之間的種種女性主義浪潮,她全都親身經歷。

兩性平等的來之不易,沒有誰會比一個女性超級英雄更懂。

因而,如果真的有些女性主義的想法在裡面,哪怕對芭芭拉說些「做你自己」這樣的雞湯,也算是合情合理、有頭有尾的。

但是並沒有,面對誤入歧途的芭芭拉,神奇女俠只哀嘆了一下就把她推進了水裡。

連對一個曾經關係尚可的朋友都懶得多費口舌,試問神奇女俠是如何對著幾十億陌生人做出那番聲情並茂的演講?

加朵在採訪時說這一部顯示了神奇女俠也有弱點,但那又如何呢,她仍然靠嘴皮子和溫柔慈悲之心拯救了世界,她仍然以完美無瑕的容貌和身材飛翔在世界上空。

而野心勃勃卻容貌普通的芭芭拉,失去強力之後就會被打回原形,又成為那個不受歡迎的,不會穿高跟鞋的可憐女人。

此情此景,與《乘風破浪的姐姐》紅透半邊天時何其相似。有人說這是女性的力量,小姐姐卻覺得事實遠非如此。

02

只有美麗的姐姐才配乘風破浪?

《乘風破浪的姐姐》裡,姐姐們三十、四十、五十都有,一起在舞臺上唱唱跳跳,完全不輸二十幾歲的年輕女孩。

節目在某些程度上緩解了年齡焦慮,卻也放大和增加了女性群體普遍存在的容貌焦慮。像第一集開始,三四十歲的姐姐們見面的寒暄還是「你好瘦」、「你腿好細」、「你一點都沒變」。

其實,年齡增加,容貌改變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女明星們保養得宜,確實不容易看出衰老,可既然打著任何年齡都有不同美的幌子,為何就不能說說為了維持美貌而付出的種種艱辛呢?

這些在節目裡通通被隱藏了。只看到52歲的鐘麗緹強調自己永遠18歲的心態,氣場強大的寧靜放話要組一個全是美女的團。

對於一檔娛樂綜藝節目而言,小姐姐可能要求得太多了。但愛之深盼之切,既然節目聚焦了一群時刻被矚目的女明星,她們的言行是否能為普通女性減輕點兒負擔?

說實在的,一季節目下來並沒有做到這一點。所有姐姐傳達的信息都是30+的女性也能像小女孩一樣美貌動人,而只有美了才能不焦慮。這算哪門子的力量?

這樣的環境下,那些沒有出眾外貌的女孩,即使其他方面再有才華,也要因為外表而備受謾罵,比如在脫口秀大會上大放異彩的李雪琴。

因為胖,她從幼兒園時期就被欺凌,即使是上了北大,因為外貌所遭受的攻擊和羞辱也沒有停過。所以李雪琴的段子裡,總是很多的自嘲和自我貶低。

平心而論,難道李雪琴不夠優秀嗎?與她同齡的男孩,僅一個清北標籤就足夠自傲了,何況李雪琴還有那麼高的喜劇天分。

而為何,謾罵者就盯著她的外貌?

可能,不美就是女性的原罪吧,畢竟,60%的虎撲男性,都自覺比丁真帥呢。

整天說自己不夠瘦不夠白不夠美的女性,確實配不上。

相關焦點

  • 【資訊】神奇的不只是女俠!
    而這部電影中的動作設計,尤其強調了肢體舒展的姿態黛安娜和母親亞馬遜族女皇希波呂忒在這部《神奇女俠》中,神奇女俠黛安娜公主,是絕對的主角。在跟男主角來到一戰時的歐洲後,這部超級英雄電影的故事背景就算真正的來到了真實的歷史下。
  • 《神奇女俠》神奇女俠PK驚奇隊長
    《驚奇隊長》的熱映,竟讓《神奇女俠》時隔近兩年,再次登上微博熱搜,漫威廠牌擔當的驚奇隊長,還是DC一姐的神奇女俠,到底是誰才是女超級英雄的C位?一、顏值PK《驚奇隊長》主演布麗·拉爾森雖是奧斯卡影后,但顏值和穿著卻並不「驚奇」,角色長相和性格的平庸成為了觀眾吐槽最多的點,本身顏值就不佔優的驚奇隊長,在形象設計上竟然有莫西幹髮型,更被網友冠上了「驚奇大媽」這一稱號。
  • 151分鐘的《神奇女俠1984》應不應該這麼長?
    值得肯定的是,無論是《神奇女俠》、還是《神奇女俠1984》,導演派蒂·傑金斯有著女性視角下更細膩深層的創作表達,通過黛安娜渴望男友的歸來、最後引導大眾反思的自白等,想要塑造一個更豐滿、有人性的超級女英雄形象。
  • 給神奇女俠跪了
    把片名拆分成兩部分,「神奇女俠」代表了超級英雄的神性,「1984」(內在含義不解釋)則代表著更為廣泛的人性,而這種神性和人性的對撞1984》,一樣不落。在這一點上,對比兩部《神奇女俠,對神奇女俠這個超級英雄,非常重要。
  • 《神奇女俠1984》:關於神奇女俠最新反派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上一集黛安娜的對手是名副其實的戰神,而續集的對手表面上來看不過是皮草版的貓女,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次反派的危險係數太低了,神奇女俠恐怕勝之不武。但是,不要低估了豹女。在漫畫中豹女已經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她是神奇女俠最致命的敵人。那麼,豹女到底是誰?她究竟有什麼超能力?
  • 神奇女俠緣何「神奇」:漫畫產業與女權運動的糾葛史
    戰爭年代:女性平權與神奇女俠崛起1940年代,二戰逼近美國,男性大量應徵入伍,女性贏得了進入職場、參與生產,打破同工不同酬,挑戰就業歧視的機會。在那張著名的「We can do it」海報上,挽起衣袖秀出健壯的肌肉的鉚釘工羅西,鼓舞了無數女性同男性一樣進入工廠為戰爭做出貢獻。
  • 《神奇女俠1984》:過時的童話回答不了2020
    參與《神奇女俠1984》首映日零點場的筆者,在第一時間捕捉到了複雜的觀影眾生相。鼾聲與淚水齊飛,憤怒共感動一色,沒有帶來標準超級英雄片式無聊的這部作品,卻激發了更為廣泛的吐槽熱度。 來自1984的閃電五連鞭,終究錯付了不講武德的2020。
  • 《神奇女俠1984》:過時的童話回答不了2020
    參與《神奇女俠1984》首映日零點場的筆者,在第一時間捕捉到了複雜的觀影眾生相。鼾聲與淚水齊飛,憤怒共感動一色,沒有帶來標準超級英雄片式無聊的這部作品,卻激發了更為廣泛的吐槽熱度。來自1984的閃電五連鞭,終究錯付了不講武德的2020。
  • 從女孩到女俠:神奇女俠蛻變史
    直到史蒂夫穿越屏障,將她帶入人間拯救世界,在這段過程中,她逐漸改變了原本稚嫩的世界觀,學會判斷、學會成長,慢慢成熟了起來,最終成為了真正的神奇女俠。而要飾演這樣一個完美的角色,對演員而言頗有難度。而神奇女俠的扮演者蓋爾·加朵做到了,她不僅擁有美麗的外貌,身上還有許多神奇女俠的特質。
  • 「神奇女俠」 背後的神秘女人
    更重要的是,用環球CEO唐娜·蘭利(Donna Langley)的話說,「對於許多還在念書或只拍過低成本電影的女導演來說,她們往往不清楚自己下一步該怎麼做。她(詹金斯)提供了非常值得效仿的榜樣。」▲環球CEO唐娜·蘭利 帕蒂·詹金斯的職業生涯的確有些與眾不同。
  • 三觀盡……想到神奇女俠是這樣誕生的
    同樣在漫畫界,神奇女俠的地位極高,雖然並不是漫畫史的第一個女英雄,但是她的誕生,推動了後續無數女英雄的登場。她是獨立的英雄,並非其他男性英雄的女版,更不是男性英雄的身邊的附屬品。但誰曾想過就是這個向世人傳播和平的女戰士,設計之初,竟然暗含著強烈的性暗示。
  • 「神奇女俠」蓋爾·加朵:不只是美色
    確實如此,靠著《神奇女俠》中的黛安娜一角,蓋爾·加朵的名氣與聲望也都迅速攀升到了此前未有的高度,成功晉升當紅一線女星。代表著超級英雄中女性的存在,他們一樣有不輸於任何男性超級英雄的力量與責任心。此後,抱著這種信念,蓋爾加朵加盟了 《神奇女俠》。眾所周知,主流審美中一般對性感的定義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是豐腴的身材。
  • 《蝙蝠俠大戰超人》,最後神奇女俠亮了
    但小編覺得,整部影片最吸引眼球的不是這兩位肌肉爆棚的男性英雄,而是集性感、美麗、智慧、勇敢於一身的女性英雄——神奇女俠。神奇女俠是誰?讓小編扒扒她的背景,原來她是希臘神話中亞馬遜一族中最傑出的女戰士,她的護腕可以抵擋子彈,真言套索能夠讓人說出真話,還可以以亞光速飛行,超能力與超人、蝙蝠俠比肩,是DC三巨頭之一。
  • 影評-Wonder Woman | 神奇女俠:不是只有漫威和男性英雄才可以好看
    《蝙超》中的神奇女俠作為一部起源電影,本片的文戲也承擔了相當重量。飽受惡評的《蝙超》與《小隊》在這些方面的表現,與《神奇女俠》相比其實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惜由於剪輯上的失誤,整體觀感不如後者來的節奏流暢。而這幾部作品口碑相差如此懸殊,不僅僅是因為觀感上的差別。作為電影宇宙的首創者,漫威在熒幕的地位近乎壟斷。在漫威語境下超級英雄電影只能是傻白甜的笑點合集。
  • 《神奇女俠》,一個神二代的前世今生
    男主憑藉自己過去的人脈,在底層平民的銷金窟裡,找到了一個耍嘴皮子的臥底,一個骨瘦如柴的狙擊手,一個無以為家的走私犯,在直系領導——爵士的支援下,草臺班子就這麼走向了戰場的前線。然而戰爭的殘酷,時刻展示在黛安娜的面前。不同於在天堂島,沐浴在陽光下的模擬戰鬥,這一路上流離失所的女人和孩子,失去手腳的戰士,即將成為奴隸的人們,一次次的挑戰了神奇女俠的正義感和底線。
  • 《神奇女俠》神奇女俠哪裡聖母了?!
    我一點也不覺得神奇女俠聖母。想要拯救所有人的想法有錯嗎?努力去拯救每一個人的做法不對嗎?難道為了救一部分人就必須得以犧牲另一部分人為代價嗎?為什麼不可以「魚」和「熊掌」兼得?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呢?小學課本裡有一篇文章,那個站在海灘邊不停地撿著一條又一條魚往海裡扔的小男孩,嘴裡念念有詞:「再救一條」,「再多救一條」,「再多一條就好」,……他這麼做很愚蠢嗎?
  • 《神奇女俠1984》神力再現!
    2017年一部電影橫空出世,在《復仇者聯盟》《鋼鐵俠》等一眾由男性主導的超級英雄電影中突圍
  • 神奇女俠是女性主義精神合適的代言人嗎?
    神奇女俠在人人都籠罩在恐懼不安之中的二戰背景下誕生,她是地球有史以來首位女性超級英雄,在她誕生的年代,地球上充斥著嗜血陽剛的氣息,而她的出現恰巧站在時代的對立面。她伸張正義、博愛,崇尚和平與性別平等,啟發無數女性一同聲援女性主義奮鬥。
  • 神奇女俠的前世今生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馬斯頓教授和神奇女俠》,走進那段鮮為人知的故事之中,感受在歷史、漫畫與女權相互交織下的一個前所未有的神奇女俠形象。在電影的一開始,我們就看到了在美國漫畫發展史,乃至美國文化史上一個影響極為深刻的事件,五六十年代風靡一時的漫畫有害論。包括DC、漫威在內的漫畫公司幾乎一夜之間變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 影評 | 神奇女俠才是大反派!
    不過,鑑於DC漫改電影情節進度多有冗長拖沓的毛病(比如上次《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前半部的鋪墊太多,以至於睡點尿點頻頻),走進放映廳之前,我是對所謂「激動人心的緊湊情節」是不抱希望的——事實證明也真的如此。影片採取了討巧的「回憶體」,但因為神奇女俠是首次成為DC新電影主角,這就註定了編劇不得不帶著觀眾補課:她是誰?她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