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摩拜起訴知乎侵犯名譽案:知乎做法站得住腳

2021-01-10 參考消息

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管昕)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兩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摩拜和知乎的民事官司引起了不少關注。5月18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因認為知乎網站上匿名發表的「摩拜高管貪腐」爆料帖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摩拜單車創始人將知乎網站的經營者告上法庭,目前,海澱區法院已受理了此案。

此前,這個網絡匿名爆料「摩拜單車高管吃回扣貪腐數億」的傳言已鬧的沸沸揚揚。在外界看來,兩家公司即將在法庭上兵戎相見。而實際上,卻是「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摩拜創始人胡煒煒起訴了知乎。」那麼,為什麼說兩家打官司的氣氛是親切友好的?摩拜方面的真正用意又是什麼呢?

摩拜創始人起訴知乎,緣起不久前一位匿名網友在知乎網站上,發表了關於「摩拜高管貪腐」的網貼。(相關連結:摩拜單車創始人起訴知乎侵犯名譽權 要求其提供發帖人信息)

網貼發表後,摩拜方面發現,第二天相關貪腐傳言就已滿城風雨。數百篇自媒體文章、網貼無署名稿件大肆傳播貪腐傳言,並使用了知乎用戶的爆料截圖。摩拜方面的知情人士透露,一個帖子在兩個小時內就有人寫成稿子,當晚就有幾十家,第二天就有幾百家自媒體,而且搜那些號都不存在。

從這位知情人士透露的相關背景來看,摩拜方面顯然認為,這次貪腐傳言背後,是有「黑手」在推動。「現在要找出這個人是誰。競爭到這種程度,以這種違法的方式來做,是不對的。」

早在5月11日,摩拜官方就發布聲明,不少自媒體散播的所謂「知乎網友爆料摩拜單車創始人貪腐」的文章,純屬謠言,是惡意誹謗。法院的微博消息發布後,摩拜再次聲明稱,摩拜發現知乎上的網貼後,第一時間按照知乎投訴機制,對誹謗言論進行了投訴,並在當晚得到知乎方面的及時受理和處理。

知乎公關負責人伍先生說,知乎在5月10日晚上接到投訴後,很快將網貼設置為「建議修改」狀態,也就是說網貼雖然沒有刪除,但網貼對外不可見。「那個網貼內容最先是發在知乎上,但引起大規模傳播不是在知乎。大規模傳播用的素材是把知乎上面的討論截了圖,其實那條網貼在知乎站內沒有太多人看到。」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摩拜狀告知乎侵犯名譽,匿名爆料的面具應該被摘下嗎?
    2017 年 5 月 18 日,即今日,北京海澱法院在微博上表示:因認為知乎網站上發表的「貪腐爆料」貼子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將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知乎女神詐騙案:如何看待人肉搜索?
    知乎詐騙案的主角,以情感類問題這個理智缺失的領域為突破口,通過幾個馬甲互相映襯,加上幾個精彩的故事,虛擬了一個人的人生經歷,博取了幾萬粉絲的信任,最終他用一種不光彩的方式將「信任」變現。這個布局比廣西那個利用天津爆炸案的騙錢的人要深遠的多,其實可以算一個高智商的犯罪。 利用平臺模糊網絡與現實獲取利益不是個例,知乎的屬性和光環一度讓人們模糊了現實與網絡,而這起詐騙案讓人們回到現實。
  • 公眾號稱摩拜是「吸血螞蝗」 男子被訴賠償120萬元
    有人使用網名「磐石之心」在多家網絡平臺上發布文章形容摩拜是「水蛭」,結果被摩拜訴至法院。據海澱法院通報,2017年6月16日,摩拜單車宣布完成一筆超過6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由騰訊領投。
  • 檢察官現身知乎親自答 與網友深度探討肖戰事件
    其中《評判肖戰事件的兩個維度》一文作者、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一級檢察官鄭帆於今日現身知乎,與網友分享發文始末的親身感受。 「因自身特點,同人作品所面臨的法律風險比一般文學作品要高,具體來說來自於『可能侵犯著作權及相關權益』、『可能侵犯名譽權』、『涉嫌違法犯罪』三個方面。」鄭帆檢察官認為,同人小說使用現實人物作為作品角色,如果因大眾將現實人物與小說角色相聯繫,進而對其產生負面社會評價,那麼小說確實可能侵犯他人名譽權,嚴重的可能涉及侮辱罪或誹謗罪。
  • 章澤天起訴知乎「內容不宜公布」,我去圍觀了一下「真相」……
    前天看到了一條新聞,章澤天以網絡侵權為由起訴知乎。這條新聞受到的關注和討論都不太多,畢竟……最近瓜已經超標了。公開資料顯示,章澤天近期向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提起訴訟,以網絡侵權責任糾紛為案由起訴網絡問答社區知乎,該案已被法院受理開庭。
  • 十年知乎,一體兩面
    知乎積累的海量內容,加上每天源源不斷生成的新內容,深度參與塑造了中國網民的眼界和思想。2011 年 4 月 7 日,開站不到 5 個月,社長成為知乎第 6332 位用戶。作為一個知乎深度老用戶,社長願意用「兩個知乎」來形容自己觀察到的知乎十年。
  • 抖音起訴騰訊侵犯名譽權 常山藥業高管違規套現超8000萬元
    順風車案告破,滴滴展開自查5月12日,鄭州警方「平安鄭州」稱,「滴滴司機殺害空姐」一案嫌疑人劉某華當晚跳河,屍體已被警方打撈並確認,至此案件正式告破。而滴滴在決定下線順風車一周後,5月16日,滴滴出行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階段整改措施。
  • 知乎的「陰陽論」
    不僅將知乎與微博和社交網絡平臺區分開來,還將知乎抬到了起始較高的位置。雖然知乎更偏向「高知分子」的小眾群體,但是在其向公眾開放註冊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註冊用戶迅速由40萬人攀升至400萬人。當然開放註冊避免不了用戶素質水平的參差不齊,形成難以管理的局面,但是十倍增長的跨度,足見知乎在小眾圈的影響力。
  • 知乎用AI鬥槓精兩年多了,微博怎麼還不抄走?
    你是專家嗎?你造過手機嗎你就評論別人手機?有什麼資格評論?你點評人和事?他會說「你又不是當事人你怎麼知道別人怎麼想?你經歷過嗎你就說別人?你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管你說的有沒有道理,先反駁回去再說,然後用毫秒級的反應速度從大腦底層溢出無數讓你啞口無言的連環疑問句,在你懵圈以後用個人經驗駁倒一切,並且一切以讓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為最終目的。這,就是槓精。
  • 知乎女神詐騙:「聰明」的知乎用戶是怎麼被摳腳大漢騙到的?
    近幾天一向被認為是聚集高水平用戶的社交問答網站知乎捲入了一件欺詐案中。一位帳號名為「童瑤」的用戶(後被扒其實是一位男性),涉嫌偽造身份和事跡,捏造了一個給「患先天性心臟病女大學生(他本人運營的另一個帳號)」捐款的故事,騙取知乎用戶捐款,詐騙金額高達 15 萬。事情曝出之後引起了一陣譁然。知乎上「如何看待知乎用戶「童瑤」涉嫌詐騙?」、「對「童瑤」的人肉是否違法?」
  • 知乎探索版
    使用知乎探索版,帶來更新穎體驗. 我們探索在知乎中發現熱門,找到答案,查看觀點,增長知識的更有效方式,通過更先進的產品功能創新與產品體驗提升,幫助你更快捷有效獲取知識,找到答案. 【知乎探索版,帶你探索知識分享新邊界】 知乎探索版內容涵蓋了生活的多種場景,幫大家解讀生活中各種問題. * 職場經驗:面試官問你的缺點是什麼,應該如何回答.
  • 愛貓的你最好不要上知乎
    (關於這次救助的真實情況)討論一個問題,首先得這個事情切實存在然而自己將自己瞎編亂造的事情說得和真的一樣>還一抓一大把3.轉移重點,對真正的問題避而不談 很多知乎潛在虐貓人有這樣一種腦迴路那就是如果我做某事,有一定道理的話那麼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
  • 知乎10年,一個獨特的內容社區是如何煉成的?
    為了找到「最合適的人」,知乎採用了「邀請制+實名制」的註冊方式,邀請碼一般只發給在某些領域具有專業素養的人,例如李開復、馬化騰、王小川等。各個領域的專家齊聚於此認真地分享著自己的知識、經驗,也構建起了知乎專業、友善的社區氛圍。
  • 周源的野心,知乎的出路
    全面商業化「知乎大規模裁員」的謠傳風波剛平息沒多久,3月18日,知乎就推出了「鹽選會員」服務體系。相較於去年知乎大學推出的「讀書會會員」和「超級會員」,「鹽選會員」可以被解讀為知乎在商業化領域的進一步探索。一個可以佐證的因素是,知乎最近將知乎大學事業部更名為「知乎會員事業部」,更加明確將會員業務作為知乎公司戰略發展目標之一。
  • 知乎2021新知青年大會 周源公布知乎長期戰略
    1月13日,2021新知青年大會正式拉開帷幕,大會首次以視頻形式上線知乎。從今年開始,知乎正式進入第二個十年發展周期,本屆新知青年大會也意義非常。知乎創始人、CEO周源現場發表了十周年演講,回顧知乎十年發展。
  • 知乎系列《知乎好物的操作流程及思路分享》
    知乎好物是目前知乎平臺最賺錢的方式之一,當然知+會更掙錢,但是資金投入、操盤難度也更大一些。做知乎好物最重要的無非就這幾個因素:1. 選品(最重要的一步)需求挖掘,價值聯想。確定好品類,挖掘品類相關的關鍵詞,批量到百度裡搜索,統計這些關鍵詞的搜索結果中,屬於知乎的連結裡相關問題的具體排名。然後利用搜尋引擎的"點擊率分布數據",結合問題的排名來賦予每個問題相應的流量佔比。最終形成一份報表,根據每個問題的流量佔比和覆蓋詞數來篩選優質問題。
  • 如何在知乎獲得更多回答?
    知乎以作為一個高質量的問答平臺而著稱,裡面囊括了眾多專業領域的專家和大牛,是除了百度知道之外最重要的問答平臺之一。為了獲得專業人士的中肯意見和建議,很多人都選擇在知乎提問,可是不難發現,大量的提問下面別說高質量回答了,連總的回答數都寥寥無幾,為什麼有的人提個問題底下的回答就成百上千,而有的人提問卻沒人回答呢?我們又如何在知乎獲得更多回答?首先,我們先來看提問的注意事項要想獲得回答,你的提問一定是讓人有回答欲望的,在知乎上什麼樣的提問能夠讓人想要回答呢?
  • 知乎:當這理想國拆了壁壘之後
    所以早期知乎在產品運營方面採用的是"邀請碼+實名制"的註冊方式,邀請碼一般只發給那些在某些領域具備專業素養的人,例如:李開復、王小川等。這就意味著早期的知乎擁有著一批在各自領域足夠專業的人士,而這些精尖人士又會向同一圈層的專家發送邀請碼,這種用戶增長的克制方式也塑造知乎用戶優質的形象,成為知乎核心競爭力所在。
  • 知乎:當這「理想國」拆了「壁壘」之後
    所以早期知乎在產品運營方面採用的是"邀請碼+實名制"的註冊方式,邀請碼一般只發給那些在某些領域具備專業素養的人,例如:李開復、王小川等。這就意味著早期的知乎擁有著一批在各自領域足夠專業的人士,而這些精尖人士又會向同一圈層的專家發送邀請碼,這種用戶增長的克制方式也塑造知乎用戶優質的形象,成為知乎核心競爭力所在。
  • 周冬雨的知乎你們都翻得出來 為吃瓜網友鼓掌
    周冬雨最近熱搜上得有點勤快,前幾天知乎帳號被網友們扒了出來,回答一個比一個精彩,原來wuli影后畫風這麼飛的嗎?「周冬雨 知乎」的熱搜蹭的一下升到了榜單第四位,是不是天真的以為周冬雨和知乎合作啦?代言、開屏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