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這部電影最早上映於2013年,影片講述的是致命豬流感病毒在韓國蔓延的故事,放在今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肆虐的背景之下,現實感超強,非常震撼人心,在災難面前,人類真的很渺小,深感恐懼、無助的同時,卻不失有真摯無私的愛和沉重光榮的責任,是一部觸及靈魂和人性的好電影。
影片中男主智久是一名普通的消防隊員,女主仁海是一名傳染病醫生,同時也是一位單親媽媽,有一個很活潑可愛的女兒叫美日。
故事從一群東南亞偷渡客被裝進貨櫃後開始,當他們到達韓國後,整個貨櫃的人,除了一名叫孟瑟的倖存者之外,全部都已經死亡。這位倖存者身上攜帶了致命的豬流感病毒,在擺脫蛇頭和他弟弟的控制下跑進鬧市之中。
第一個接觸倖存者的蛇頭弟弟很快便出現了咳嗽、呼吸困難、身上出紅斑等症狀,隨後,這個致命病毒在馬路、超市、商場、公共汽車、學校、醫院等城市的各個角落快速擴散,不設防的人們紛紛倒下,感染者人數以指數級暴增。而且,這個病毒的致死率100%,沒有藥物治療,感染者在兩三天之內就會吐血身亡,蛇頭弟弟被送到女主所在的醫院後不久便身亡了。
倖存者孟瑟逃到女主所在的小區,女主的女兒美日險些被小車撞倒,幸好被孟瑟救下,然後美日和孟瑟結識,善良可愛的美日把牛奶和麵包送給他吃,這為後來孟瑟用自己的血清救了美日一命埋下了伏筆。從美日開始感染,到不斷病重,男主和女主拼死保護美日,到最後注入血清獲得抗體,是貫穿影片的主線。
在疫情開始之初,醫院的專家教授和城市管理者緊急召開會議,商討應對策略。只能說阻礙人類進步的不是弱小和無知,傲慢才是。在突如其來的未知病毒面前,管理者也同樣表現出了傲慢和輕視,對專家提出的立即封城建議不予採納。後來疫情大爆發,所有醫院都擠滿了相同症狀的患者,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混亂,政府才不得不採取緊急封城措施。
政府下令緊急封城,卻採取了極不合理的隔離措施,將感染者和無感染者全部集中隔離,在體育館裡面,場面十分混亂,大量的人死去,堆積如山的屍體被焚燒,到處充滿著驚恐、驚慌、恐懼以及無助。政客甚至指揮軍隊焚燒還未死去的感染者,本著求生欲望的民眾知道後奮起反抗,發生暴亂,而政府當局暴力鎮壓,當眾開槍射殺平民。
影片中身為消防隊員的男主最早便對女主有愛慕之心,這種愛情衍生的情感促使他不顧一切,甚至捨棄生命來保護女主的女兒美日,當然這裡面也有他作為消防隊員自身的責任感。影片中智久破壞閘門救出懷孕母親,在商場救下暈倒在扶梯上的大媽,在暴亂中放下美日去救其他人,這些都是他富有責任感的表現。正直勇敢的智久在影片結尾也最終收穫了愛情,和女主仁海走到了一起。
除了愛情,還有女主對女兒天然偉大無私的母愛,發現女兒被感染後,出於本能的母愛,隱瞞女兒病情,一直設法帶在自己身邊,雖然對於別人,這樣做有些自私,但是這反而是最真切、最真實母愛的表現。而女主也一直讓美日戴著口罩,其實也說明了她並沒有完全不顧及他人的安全。
女兒對媽媽的愛也一如媽媽對女兒的愛那樣真摯,媽媽冒著被機槍擊中的危險朝著美日飛奔過去,美日揮舞著雙臂擋在機槍和裝甲車的前面,痛哭著高喊「不要開槍打我媽媽」,這種樸素、與生俱來對媽媽強烈的愛,讓人淚目,萬分感動!
除了母女之情,還是母子之情,有一名執行鎮壓任務的士兵在看到自己被感染的母親時,不顧感染風險摘下防護面罩撲在母親身上大哭,後來端起機槍執意要救母親,看到這幕也是讓人淚崩。
除了上述場景,影片中還有很多地方描述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情感,善良、知恩圖報、愛和責任充滿了整個屏幕,當然,影片中也有對人性自私、XX不作為、暴力鎮壓的深刻批評,同時,也反應了韓國社會對現存的各種現實問題的憂慮。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十分難得的好電影,是一部描述災難、愛和責任以及人性的電影。
影片所述疫情和現在真實發生的新冠病毒疫情十分相像,新冠病毒最早在武漢爆發時,政府也對武漢實施了封城,通過犧牲短時經濟利益來阻斷病毒在全國範圍內的快速擴散,目前來看,中國已經基本控制住了這個病毒,當初作出全國封城防控的措施也是十分正確的。
說到這裡,順便聊一下正處在風口浪尖的《方方日記》。方方作為武漢封城期間的親歷者,以日記的形式,記錄封城後她在這座城市的所見所聞,反應了武漢人民當時的恐慌和焦慮,以及所謂黑暗面和負能量的東西,雖然真實性存疑,但是卻表達了和官方媒體不一樣的信息。
本來這是一件好事,大家也都希望有不一樣的聲音存在,讓這個社會不僅有歌功頌德,還有批評和問責。但是後來《方方日記》很快被翻譯成英文版本,在海外出版,這個事情的性質就變了。這裡不去評論方方的是非對錯,只是覺得一個原本很好比較單純的東西在被某種利益綁架之後,就會變得很複雜,甚至背離了初心,她現在變成了別人手中的槍,站在大多數人的對立面,千夫所指,百口莫辯。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讓我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敬畏自然,守望相助。加油,相信人類一定可以戰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