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中心醫院戰「疫」一線的最美「娘子軍」

2020-12-28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3月7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許露 李思如)2020年的國際「三八」婦女節到了,這是一個特殊的三八節。為了打贏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疫,龍崗中心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依然堅守在戰疫的最前線。特別是身著戰衣的「娘子軍」們,她們節日的裝扮也依舊是從頭裹到腳的防護裝備。

她們用堅守、無畏、自信和勇敢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用女性特有的方式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感染科的骨幹——鄺建玉

鄺建玉

鄺建玉是感染科醫生,中山大學感染病學碩士研究生,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救治工作臨時黨支部委員,在此次疫情中主要負責隔離病區的疑似病例的隔離治療及病毒篩查工作。

感染科是與病毒最近距離接觸的科室之一。鄺醫生每天都要接診很多發熱門診轉送來的疑似患者。她清楚記得自己接診的第一例確診患者,該患者收治入院後經過兩輪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剛剛看到檢測結果,鄺醫生便迅速穿上防護服,進入隔離區跟患者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交流。那位患者得知自己檢測的結果後略顯失落,嘆了一口氣,似乎是擔心焦慮等待了多日,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他說:「我一定聽您的話,好好吃藥,好好治療,爭取活著回來。」

後來患者在定點醫院治療期間,依然跟鄺醫生保持著微信聯繫。一周後,患者給鄺醫生發來身體狀況好轉的消息,並說:「太開心了,很想當面感謝您,卻一直以來都沒機會看到你脫下防護面罩的樣子。」這時,理性的鄺建玉醫生感性地回復他道:「加油!等到春暖花開時,我們一定會再相見的。」

呼吸人的堅守——李娜

李娜

李娜是呼吸內科黨支部書記,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疫情開始後她主動請纓支援發熱門診,後又抽調至集中收治疑似新冠病例收治點—坪地院區,目前仍工作在坪地院區。

在發熱門診上班的時候,為了不浪費隔離衣和口罩,她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工作期間不吃不喝,一坐便是7小時。她會被N95口罩勒得面部發麻、耳朵疼痛。也試過因為佩戴無菌手套太久,有過敏體質的雙手手背都起了皮疹。

被抽調到坪地驛站支援時,李娜接診了一名老年女性的新冠疑似患者,肺部CT非常典型,病灶範圍較大,但患者一般情況較好,而且2次核酸結果都是陰性。患者一直說:「李醫生,我沒事你就早點讓我出院吧!」作為一名專業醫生,李娜沒有放鬆警惕,繼續複查核酸,結果第三次核酸仍然是陰性。這時,患者的兒子經核酸檢查確診患上新冠肺炎,作為家庭聚集性病例,這名老年女性患者最終被診斷為臨床診斷病例,接受了後續治療。

在李娜看來,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多樣,作為專業的疫情守門人,容不得絲毫的懈怠和馬虎,戰疫之路任重又道遠。

發熱門診的大姐——吳麗華 

吳麗華

吳麗華副主任護師今年54歲了,在疫情發生後,作為在感染科工作了20多年的老護士,她毫不猶豫地取消休假,調整好狀態投入到戰役工作中。從1月21日起在工作最繁忙、最高危的發熱門診工作,一直堅守著。為了使新組建的發熱門診護理隊伍人員能按工作要求上崗,她運用自身豐富的護理經驗,手把手耐心地給予指導她們做好相關的防護知識和採樣技能。

她每天除了完成核酸採樣,還會貼心地安撫患者的情緒,友善地對待每一位患者。為了確保疑似患者不漏診,她每日主動加班加點,多次核驗患者資料和樣本。「我是一名感染科老護士,一定要把好發熱門診這道重要關口。」

感染病區的貼心小姐姐——丁玲

丁玲

丁玲是感染科的護理負責人,面對疫情的來臨,她帶領感染科護理團隊迎難而上。忙碌的那段日子,丁玲甚至直接把行李箱搬到了辦公室,每天都駐守在醫院。 

疫情發生伊始,丁玲便與科室的醫生團隊一起溝通交流,迅速制定了改善隔離病區的布局結構的策劃、優化隔離病區各項工作流程、強化內部員工防護技能培訓、完善各項防護物資的準備工作。

在病房裡,她像是個「戰士」,每天穿上隔離衣,進入隔離病房完成查房、詢問病史、做護理治療。當科室收治了高危疑似患者時,她更是第一個衝到最前面,擔起護理工作的重任。

在同事眼裡,丁玲像是個大家長,從工作的防控到洗漱等生活上的問題,她都事無巨細都親力親為。她也像個知心的大姐姐,會坐下來搭著你的肩,與你說著貼心話,幫助你打敗情緒小怪獸。

她常對她的護理團隊說「除了日常護理工作以外,大家更重要的還是要用『愛心、耐心、細心』幫助患者克服診療期間的心理恐慌。」

90後的逆風天使——神經外科徐悅玲

徐悅玲

徐悅玲是一名神經外科護士,在抗疫初期抽調到感染科支援。當被通知去感染科支援的那一刻,這名90後的內心是雀躍激動的。她說,除夕夜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逆行去武漢支援的畫面,她就感動得熱淚盈眶,同時也熱血沸騰。她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們一樣成為逆風而行的一員。如今,如願以償,徐悅玲在最前線與病毒作戰。

活潑開朗的徐悅玲一邊用自己的護理專業保護患者,一邊用貼心的聊天術寬慰著患者。一位50多歲的阿叔因為發燒入住感染科進行隔離。一見人就急著問他什麼時候可以出院,徐悅玲耐心給他解釋:「阿叔,您現在還發燒,一般情況等燒退了三天後,兩次病毒檢查是陰性,抽血檢查及肺部情況好轉,醫生才允許您出院哦。」

大叔聽了之後,難過的說:「那得好幾天嘍,也不知道後面幾天她能不能照顧好自己。」這時徐悅玲繼續聆聽大叔的擔憂。原來大叔擔心老伴自己一個人在家,生活自理成問題。

在徐悅玲的開解下,大叔跟她好像成了老朋友似的,一邊吐槽老伴平時不會照顧自己,一邊露出幸福的笑臉。

醫護人員的保護神——易婷

易婷(左)

對很多人來說,「院感辦」、「感控人」是十分陌生的名詞。其實,「院感辦」是一個監管著醫院各科室感染管理、督導職業防護、管控感染環節、制定標準預防、督查隔離技術等多項內容的重要職能部門,「感控人」要提供專業的院感防控指導,可謂是醫護人員的「保護神」。易婷,就是這樣的感控人。

疫情發生後,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易婷深知感控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提早從多方面、多環節著手,通過各種感控措施並落實到位,才能減少傳染的風險,給予前線戰友最強有力的守護。」

依照現有條件劃分區域、通道,優化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感染;在防護物資緊缺的現下,規範各區域不同崗位工作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儘可能地、最大程度的做好個人防護;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健全和完善醫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以及相關技術規範……從1月23日開始,易婷就和同事們投入到了緊張又繁瑣的院感工作中,忙到連飯都顧不上吃。因為要做的事情太急太多,她恨不得一分鐘當成兩分鐘花。

面對疫情的感染防控指南、防護用品使用演示、醫護人員的實操訓練及考核……易婷一遍一遍進行流程演示,「每個人必須防護培訓過關,考核不過再來一次,我必須對他們嚴格考核,我希望每一位同事都平安歸來,不僅要發揮出他們的技術水平治病救人,也要保護好自己。」

急診科的擎天柱-——徐瓊英

徐瓊英

徐瓊英是急診科的護士長,是一名湖北人,有很多親戚朋友在武漢生活和工作,當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聞報導時,她第一時間給親戚朋友致電問候,但心裡還是藏著一絲絲的擔憂。

隨著疫情的發生,她對新冠肺炎的認識越來越深,覺得醫務人員對防護措施的學習刻不容緩,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徐瓊英連續走訪了多個臨床醫技科室,狠抓各項培訓,指導醫務人員正確佩戴醫用口罩、N95口罩,正確穿脫隔離衣、防護服,認識並做好一級、二級、三級防護的標準等。「做為護士長,我要求每一個員工務必實操到位,我必須有對科室員工『零感染』負起責任。」

龍崗中心醫院急診科是龍崗區唯一一家有負壓救護車的單位,徐護長還記得當時主任孫大勇的指示:「我們要做好為整個龍崗轉送疑似病人的準備,陽性患者轉運是最高危崗位,一定要備夠防護服,避免人員感染。」

1月中旬的時候,龍崗中心醫院接到深圳市急救中心的調配,需要使用負壓救護車轉運患者。劉昆成、李海涵、謝偉光三名院前科的小夥子接到指令緊急出戰,他們還打趣到,「護長給我們做的防護培訓,這下可以好好得到實踐了」。

徐瓊英回憶說,目送他們乘救護車離開醫院,就像送自己的戰友上戰場一樣,現在回想起來心情還久久不能平靜,但同時為他們勇敢和無畏感到驕傲。

護理軍團的總指揮——陶豔玲

陶豔玲

陶豔玲是護理團隊的領頭羊,自戰號吹響,陶豔玲第一時間帶領一線科室護士長及骨幹即刻投入到相關工作的部署和落實:啟動門急診發熱預檢,發熱門診24小時運作、緊急擴建感染病區、支援坪地健康驛站......這中間有千絲萬縷的流程、環節要一條條梳理,一樁樁協調,一件件落實,陶豔玲以她堅韌的意志,用「抽絲剝繭」的嚴謹態度一步步去完成,從事無巨細到隔離病區患者吃飯問題,保潔阿姨健康狀況的關注,她都包攬了來解決。

發熱門診環境條件有限,寒冷的夜晚她去門診了解工作情況,發現門口的護士凍得直打哆嗦,第二天一早,陶豔玲就跟總務科申請了幾臺暖風機。發熱門診的護士開心的說:「小小的暖風機,在那些寒冷的日子裡溫暖著我們,也讓我們感受到主任滿滿的愛和關懷。」

為了更好指引臨床護理人員有序防控,陶豔玲到現場評估環境、路徑、場地,工作流程、物資貯備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新冠肺炎護理防控工作指引》,該指引被龍崗區衛健局推薦給全區醫療單位借鑑。

相關焦點

  • 龍崗中心醫院不斷聚焦高質量發展
    龍崗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陳榮琳支援深圳市三院抗疫。 作為深圳市東部、龍崗區首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自成立之初,龍崗中心醫院始終把轄區居民健康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橫縣:戰「疫」一線的紅色「娘子軍」,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橫縣充分發揮疫情防控中婦聯組織的獨特作用,積極響應,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各鄉鎮、各村婦聯組織紛紛組建戰「疫」一線紅色「娘子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半邊天」作用。強宣教,增強防範意識的「宣傳娘子軍」「大家近段時間儘量少外出,不要聚集在一起烤火、聊天,做到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橫縣那陽鎮那陽村婦聯主席韋春梅進村入戶宣傳時,一遍遍耐心叮囑大家,「千萬別出門,窩在家裡就是做貢獻了」。
  • 江蘇崑山陸家鎮:戰「疫」中的巾幗娘子軍
    但是,張雯佳一心牽掛著戰「疫」一線的同胞,她聯繫到江蘇省崑山市陸家鎮婦聯,很想盡己所能做一份貢獻,想把之前店裡很受歡迎的「紅豆小圓子」送到一線。採購好食材紅豆,老冰糖,圓子,2個鍋子同時開工煮熬6鍋……熱火朝天的準備了起來。直到下午3點,共計100 餘 份包裝好的熱騰騰的紅豆圓子出鍋了。
  • 原創歌曲《最美的樣子》 向戰「疫」一線英雄致敬!
    武漢火神山醫院 來源於網絡  暖心!原創歌曲《最美的樣子》  向戰「疫」一線英雄致敬!  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讓這個年過得「艱難」。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無數奔赴在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  眾志成城、堅守崗位,  普通百姓守望相助、傳遞愛心。  在社會各界奮力抗擊疫情的同時,  大關小學劉志華校長帶領師生譜曲作詞,  用自己的聲音,謳歌人間大愛,  以音樂的形式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鳴響戰鼓。
  • 【巾幗力量】小小三人組 巾幗正能量——戰「疫」中的統計娘子軍
    【巾幗力量】小小三人組 巾幗正能量——戰「疫」中的統計娘子軍 2020-02-10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章丘人,這些章丘「疫」線最美的巾幗英雄,你認識她們嗎?
    她們做出了相同的選擇 那就是挺身而出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 向戰疫一線的巾幗英雄說一句 謝謝你們, 節日快樂!
  • 醫道無界——益陽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戰「疫」記
    醫道無界——益陽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戰「疫」記楊玉菡 葉 琳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百姓寧靜安詳的生活,把人們捲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疫」如大考,考驗著醫療應急處置能力,更考驗著醫者的仁心仁術。一所所醫院築成防疫堡壘,一個個普通醫務人員化身為白衣戰士。
  • 會昌最美「準媽媽」,您辛苦了!懷胎9個月,挺著孕肚堅守戰「疫」一線
    懷胎9個月,挺著孕肚堅守戰「疫」一線 2020-02-12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戰『疫』最美青年」 雲發布儀式今晚舉行
    由山東省委宣傳部、共青團山東省委聯合媒體單位共同主辦的「山東戰『疫』最美青年」雲發布儀式今晚舉行。經過組委會初審和青年代表線上覆審,確定了10名山東戰「疫」最美青年,分別是:山東省公安廳交管局秩序支隊一級警長畢雲龍、青島流亭機場海關旅檢三科副科長杜輝、山東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運作主管楊賓傑、臨沂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吳鵬、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張孝田、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陳蕾、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季翔、淄博市臨淄區人民醫院護士孟力維、
  • ...我保你精神——深圳「首腦」公司為深圳戰「疫」將士義務理髮受...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20日訊 將士受命戰「疫」情,「首腦」理髮獻愛心。日前,深圳首腦美業集團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挑選在深復工的員工組織義務理髮隊應邀來到市公安機關、醫院、街道社區等10多家單位,為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將士們義務免費理髮,受到戰「疫」一線工作人員的讚許與好評。
  • 戰「疫」一線的生命「擺渡人」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有很多生命「擺渡人」。「擺渡人」日夜在醫院與醫院之間,留觀點與醫院之間穿梭不停,轉運新冠肺炎患者。他們工作強度大,職業暴露風險高。他們堅守一線,是勇敢的逆行者和生命的守護人,是戰「疫」一線的生命「擺渡人」。由9人組成的雲南援助湖北患者轉運醫療隊就是其中一支「擺渡人」小分隊。
  • 戰「疫」歸來 她就做我的最美新娘
    原標題:戰「疫」歸來 她就做我的最美新娘張向生劉倩「聽說張向生女朋友出發去支援武漢去了?」「他們不是近期要舉辦婚禮了嗎?」兩人約定好,等戰「疫」勝利歸來,她就做我的最美新娘。張向生是蘭州西固熱電公司團委書記、黨群工作部副主任,他的未婚妻劉倩是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婦科的護士。疫情發生以來,她多次提交請戰書要求到武漢抗疫一線,領導考慮到她準備舉辦婚禮,一直沒有批准,張向生鼓勵她再次申請,如願成為該院第三批赴武漢抗擊疫情的「逆行者」。
  • 市中心醫院華新院區劉洋:兩次請戰,如願奔赴戰「疫」一線
    市中心醫院華新院區劉洋:兩次請戰,如願奔赴戰「疫」一線
  • 向她們致敬 | 巾幗何須讓鬚眉 海花戰「疫」煥春歸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這樣一群人,不是醫者,但勇立戰「疫」之一線,防疫情之蔓延;不是士兵,但守萬家於平安,固疫情之防線。她們用柔肩擔起重任,為重慶築牢水上防疫線貢獻著一份巾幗之力,讓萬物復甦的三月更加溫暖明媚。
  • 江門市中心醫院護理人員一線戰「疫」日記 致敬最美逆行者:你們是...
    在新冠肺炎疫情戰「疫」一線,江門市中心醫院護理人員第一時間奔赴戰場,始終衝在戰「疫」最前線,與新冠病毒頑強鬥爭,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知其艱困而赴之,德之至也!「翻閱」江門市中心醫院護理人員的日記,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戰鬥在防控疫情一線人員的辛勞和成長,也深切感受到了一線護理人員的奉獻和擔當。正是你們堅強逆行,一個個站出來發光發熱,才有了夜空的璀璨。
  • 【最美逆行者】巡邏六大隊黨支部: 戰「疫」一線,「疫」生為民
    【最美逆行者】巡邏六大隊黨支部: 戰「疫」一線,「疫」生為民 2020-02-25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寧兗州區大安抗疫一線的「娘子軍」
    大眾網·海報新聞兗州2月8日訊(通訊員 孔麗麗 記者 史欣欣)村口值班、走訪宣傳、消殺除菌、捐款捐物......濟寧市兗州區大安鎮的抗疫一線,到處活躍著婦女同志們的身影,她們是良母、是賢妻、是孝女,她們是工人、是鄉村醫生、是村幹部、是家庭婦女……面臨疫情,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戰「疫」者有「畫」要說
    路美 中國軍網記者 高輝心聲是默默的藏在內心的力量,而在戰「疫」一線醫護隊員勾勒的畫幅下,顯得栩栩如生。《手提夜燈的南丁格爾》,代表著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全體醫護人員無私的奉獻精神。(韓婷 畫)南丁格爾甘於奉獻的精神激勵著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工作的每名醫護人員。感染十三科病區樓道的牆壁上,一副「白衣天使」必勝的畫作尤為醒目,勾勒出一線戰「疫」人員鬥志昂揚、敢打必勝的精神風採。彰顯全體醫護人員戰「疫」路上的敢打必勝的決心!
  •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門診部戰「疫」紀實,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若有戰,召必回,除夕之夜,南方醫院24位逆行的戰士,帶上簡單的行囊,滿滿的祝福與囑託奔赴武漢前線抵禦疫情,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廣州共有驛站10餘個,而南方醫院是最早開放的,把志願驛站變身志願「疫」站,充分發揮了驛站與門診醫務人員在抗疫前線的巨大作用,白雲區疾控中心與白雲區團委領導對此舉表示肯定與讚揚。
  • 這些鋼鐵人,奮鬥在戰「疫」一線!
    1月29日,醫療隊中的包鋼三醫院醫療隊抵達荊門市開展醫療工作,是抵達荊門的首支「國家醫療救護隊」。安鋼總醫院2月2日,安鋼總醫院選派呼吸重症醫學科、感染科的精兵強將加入河南省援鄂抗疫應急醫療隊,奔赴武漢防疫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