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塊錢的血常規能查出什麼病?這幾項指標升高,可能是大病信號

2020-12-24 騰訊網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每次去醫院,醫生往往會讓患者先去化驗血常規。一張小小的化驗單,真的可以診斷疾病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先說一個真實的病例吧,曾經一名35歲的女子因為食欲不振,頭暈乏力,去醫院體檢。醫生先給開了一個血常規檢查,報告出來後,白細胞非常高。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骨髓穿刺活檢,最終確診為白血病。從這個病例中,血常規對於白血病的最終確診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

還有一個病例是,一個45歲的男子,整天感覺少氣懶言,經常疲乏睏倦,於是就醫檢查,一查血常規,血紅蛋白這個指標才50g/L,屬於重度貧血,心臟也受到損傷,經過查找貧血原因,才知道這位男子多年痔瘡,長期便血的結果。

通過上面2個例子可以看出,血常規對於疾病的診斷起到一個基礎的提示作用,所以血常規是醫生要求首先要做的檢查手段。血常規是檢測血液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從而判斷血液的異常狀況及可能病因,血細胞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等。

紅細胞是負責把體內的氧氣和養分運輸到全身,並負責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輸至體外。男女的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參考範圍不同,女性常低於男性。

一般頻繁嘔吐、出汗過多、血液濃縮、慢性肺心病、肺氣腫、高原病、腫瘤以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都有可能導致紅細胞計數增加。

紅細胞減少的原因通常包括紅細胞生成減少,如白血病等;紅細胞破壞增多,如急性大出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導致血細胞破壞等;紅細胞合成障礙,常見缺鐵、維生素B12缺乏等。

化驗單中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平均血紅蛋白濃度三項可用於提示不同的貧血類型,可以知道後續的診治。

所謂的白細胞不是一類物質,而是包含了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等總稱。

中性粒細胞是人體主要的防禦、吞噬細胞,當該指標升高,提示身體發生感染。淋巴細胞升高常見於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嗜酸粒細胞增多可見於過敏性疾病、皮膚病、寄生蟲病等。嗜鹼粒細胞一般含量很低,升高可見於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單核細胞增多常見於傳染病或寄生蟲病、瘧疾等。

血小板計數增高常見於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後急性感染、原發血小板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以及某些腫瘤等。血小板減少可能提示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急性白血病等。

除了以上血常規外,還有人會在體檢時抽血查腫瘤標記物,臨床上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9-9),這三個標誌物是最常見的也是對某些癌症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也常用於術後對癌症是否復發的一個監測作用。

很多患者疑問,是不是腫瘤標記物升高了就得癌了?其實腫瘤標記物並不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而只是一種篩查手段。解讀腫瘤標記物還需要分別關注橫向比較以及縱向比較。所謂橫向比較是自己與他人比,與正常參考值比較。還有一點是縱向比較,即自己與自己比。曾經有一位病友體檢時發現CEA升高了,自己非常擔心患了癌症,但就醫檢查後,並未發現器質性病變,後來在醫生建議下通過戒菸後複查,指標恢復到2.8ug/ml。所以,某些腫瘤標誌物在某些生理情況下也可以異常升高。

總而言之,診治疾病僅靠一張血常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結合患者的病史以及其他輔助檢查,切勿自作主張。

相關焦點

  • 「血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病?
    原創 元寶媽 Dr家庭醫學相信很多人去到醫院都會查一大項檢查——血常規。每次去看醫生,有醫生詢問完病症之後,啥都沒說就開了一張血常規化驗申請單說:先做個血常規。血常規到底能查什麼病?血常規檢查,顧名思義就是檢查血液方面的情況,是最基礎最簡單的一種血液檢查方法,也是醫療輔助檢查中應用價值最高的手段之一。通過現代化的血液分析儀的檢測 , 來分析血液中各種成分數量及比例的多少 , 來判斷機體是否發生病理變化。
  • 血常規出現這幾處異常,趕緊找醫生,可能是癌症的信號
    導語:全球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名確診的癌症病患者,當代醫學在癌症面前仍然無力回天,這也是當下科學家們急迫想要攻克的難關。癌症的確診基本上就斷送了一個家庭的幸福。但癌症是可控可防的,定期的體檢做癌症篩查都能及時發現早期癌症,並且通過檢查血常規,也是能夠看見癌症的苗頭,因此各位朋友做完體檢之後可以仔細分析下自己的血常規指標。一、血常規出現這幾處異常,趕緊找醫生,千萬別大意1、血小板數量異常血常規中一定要格外重視血小板的指數,一旦發現血小板指數異常就要趕緊做進一步的檢查。
  • 為啥醫生喜歡給開血常規檢查?到底能排除什麼病?查出什麼病?
    幾乎所有的住院患者,以及在門診看病只要抽血的患者,幾乎都會查一個血常規,按摩這個小小的血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疾病?如果血常規正常,能排除什麼疾病呢?血常規雖然叫一個項目,其實包括很多子項目,最簡單的說血常規能發現我們有沒有貧血,有沒有細菌感染,有沒有血小板減少增多等情況。
  • 一體檢就做血常規,血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病?報告單該怎麼看?
    雖然每次都會進行這項檢查,但是很多人對它還是不太了解,拿到報告單中,看到上面的數字、字母什麼的也看不懂,做了這麼多次,還是不知道它到底是查什麼的。那這項檢查到底可以查出什麼問題?拿到報告單之後,我們要怎麼看?不妨一起來了解下。血常規可以查出什麼?
  • 為什麼看病動不動就查血常規?做一次血常規,能查出什麼
    而這些檢查項目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血常規檢查,無論是感冒,或者是肚子痛都會使用到。雖然這項檢查的過程並不繁瑣,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都必須查血常規?一次普通的血常規,到底又能發現什麼問題呢?大家都知道,人體是由各個身體器官組織形成,內部構造遠比想像中的複雜和龐大。每一個器官組織分工不同,卻又緊密相連。
  • 藏在血常規化驗單上的小秘密,腫瘤患者千萬不能大意
    血常規檢查既是我們體檢的必查項,也是腫瘤患者複查的重點項目。 那麼,對於癌症患者而言,血常規有哪些指標需要特別注意,一些指標的上升/下降,又代表什麼呢? 為什麼腫瘤患者要經常查血常規? 對於很多人來說,血常規都不陌生。去醫院做檢查,血常規幾乎是必做的項目。
  • 血常規中的3個指標,出現明顯異常,需進一步檢查,或有患癌風險
    相信很多朋友去醫院,都做過血常規這個項目,這是醫院最常用的一個檢查方式,醫生可以從大家檢查單中各種數據,看出來身體是哪邊可能有問題,癌症是比較難治癒的疾病,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早期不容易被發現,那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
  • 血常規檢查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血常規相關知識,建議收藏
    血常規檢查,無論是小兒、成人、孕婦、老人來說,都是常規的檢查項目之一。你會看到無論是什麼疾病,多數情況下都會有血常規檢查這一項。特別是孕婦,每一期的檢查都會有血常規這項。而且就算是感冒去醫院,也會檢查血常規。到底為什麼要檢查血常規呢?這個檢查到底有什麼用?其實血常規檢查是一項便宜又非常有意義的檢查項目,裡面的項目繁多,可以檢查出我們體內全部血液的指標,這些血液的指標對於疾病的篩查是非常有效的。
  • 血常規中這3個指標出現異常,趕快醫治,這是癌症的徵兆
    當我們被檢查出癌症時,這也基本意味著生命即將結束了。癌症也意味著將會給一個家庭帶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許多癌症患者在發病初期,可以在身體發出的一些信號中發現自己的病症。這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及時進行就診醫治,癌症也會得到控制。尤其是我們在進行血常規檢查時,就可以判定出是否患上癌症。
  • 驗血能檢查出什麼?關於驗血單上的指標,應該做到心中有數
    不論是什麼疾病,通常都會需要驗血。驗血應該也算是一種常規操作了,每次都會驗血,也有人會產生好奇,不知道驗血有啥目的,能夠查出什麼?驗血報告上的各項指標又代表什麼?看著單子上的各項指標,有些箭頭向上,有些箭頭向下,就不知道具體是啥意思,心裡沒底,也就會容易產生擔憂,下面就來帶來仔細了解一下。驗血究竟可以查出哪些問題?
  • 貓傳腹需要做哪幾項檢查
    血常規無論大病小情,血常規不能缺少,通過血常規可以判斷出是否有炎症、炎症的嚴重程度、炎症類型;是否有脫水情況、貧血情況、貧血嚴重程度等。生化檢查部分城市和醫院的生化檢查只有在家長的要求下,才會做生化全.項檢查,生化全.項檢查項目在13項-17項之間,而普通生化檢查,普遍少於7項檢查。
  • 一文教你看懂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孩子感冒發燒,帶到醫院去,醫生大多會讓做個血常規檢查。不過拿到那一紙報告,很多爸爸媽媽卻犯了愁。化驗單上密密麻麻的數字說明了什麼?白細胞升高是不是說明孩子被細菌感染了?要不要用抗生素? 看懂血常規報告,雖然不意味著就能診斷病情了,但至少可以讓家長對孩子身體狀況心裡有數。
  • 血液檢查中這3個指標不正常,儘快找醫生,可能是癌症來臨的信號
    癌症可能會使很多家庭支離破碎,但是很多癌症在初期是可以被發現的,只不過很多人都沒有注意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發現身體上異常,及時前往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和治療,那麼癌症其實也是可以控制的。一般來說,我們每次到醫院進行體檢時都會抽血,進行血常規等血液檢查,其實血常規有些時候是能夠幫助我們判斷身體內是否有癌細胞的。
  • 血常規檢查不會看結果?只需要看懂這3類數據就足夠了!
    人的身體在發生變化時,血液也會有著相應的變化,所以通過做血常規檢查可以發現很多疾病的苗頭,這裡主要給大家講講你們最熟悉的這三類疾病:1、是否貧血血常規裡面有個指標跟貧血有關係——血紅蛋白,如果它的數值很低,那就說明有貧血的情況了。此外,在做很多治療時,醫生都會監測患者的貧血狀況,便於隨時調整方案。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那到底這一針需不需要扎?有什麼意義?出來的報告單該怎麼看?今天的科普小講堂裡,將給您提供答案!01C反應蛋白(CRP)是什麼?與超敏反應蛋白有區別嗎?C反應蛋白是一種感染標誌物,當體內急性炎症、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反應蛋白會在數小時內出現並持續升高。
  • 解讀血常規真有那麼難嗎?
    想想每次一回到家,就有七大姑八大姨街坊鄰裡的拿著今年的體檢報告的血常規檢查來問我,報告上的上下箭頭到底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身體有什麼病恙。在這裡告訴大家,一般如果身體出現某些異常需要注意的,醫生都會推薦進一步的檢查,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所以,大家如果拿到血常規報告醫生沒有提任何建議的,大家也不用太擔心,說明身體是屬於健康範疇。
  • 教你解讀:狗狗的血常規化驗單
    給狗狗驗一下血常規,然後等我們拿著化驗單出來,對著上面一片數字,完全是一頭霧水。雖然有的血常規化驗單上有正常值的對照,可是家長還是不知道某個數值偏高或偏低說明什麼意思。紅細胞數量:還分絕對性增多或是減少,有點複雜,大概說來是紅細胞數量高了說明血黏稠(這有可能是許多病引起的:拉稀、嘔吐、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這個數量低了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貧血的現象。
  • 寶寶檢查CRP升高是什麼意思,該怎麼治療
    什麼是C-反應蛋白1、c-反應蛋白,也叫做「CRP」,「當人體在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血漿中出現的一些急劇上升的蛋白質,其在肝細胞中合成,能激活補體和加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而起調理作用,從而清除入侵人體的病原微生物和損傷、壞死、凋亡的組織細胞。
  • 體檢時「常要求做」的血常規,到底有沒有用?或讓4種病無處可藏
    當血小板數量超標時,則是血小板增多症的信號,若血小板減少,通常與再障、白血病、肝臟疾病等情況有關,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血小板減少都是白血病信號。因為白血病在臨床上分為多個種類,如果血常規明顯異常,比如白細胞數量過低或過高、血小板過低或過高等,都可能是白血病發出的信號,需要慎重起見,再進行下一步的篩查。2、貧血在眾多貧血患者中以女性朋友最為常見,而血常規恰恰就是篩查貧血的一大方式。
  • 肝功能檢查能查出什麼 它竟能排查出這些疾病
    那麼肝功能檢查能檢查出什麼呢?它可以排查哪些潛在的疾病呢?常見的肝功能項目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肝功能檢查能查出哪些疾病肝臟是人體十分重要的組織器官,具有多種生理功能。肝功能檢查是常規體檢的重要項目之一,人體的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營養狀態、各種急慢性疾病的早期都可以影響到肝臟功能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