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木
已故世界華人第一女富豪、香港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的一生可謂傳奇。
不僅因為她裝扮奇特,衣著出位,晚年更是以兩個小辮子,被人冠以「小甜甜」的雅號;還因為龔如心與丈夫王德輝曾遭遇綁架,丈夫後來還因此喪命大海、屍骨全無;更因為龔如心不屈不撓,與公公進行了長達九年的遺產爭奪,並最終成為400億港元遺產的唯一受益人。龔如心的故事,至今都是許多香港市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龔如心祖籍浙江溫州,出生於上海,並一直生活到從上海中學畢業。當時,上海有一家華懋公司,專門從事漂染及西藥進口業務,生意做得不錯。龔如心的父親曾在這裡工作,與公司老闆王廷歆是結拜兄弟,王龔兩家因此成為世交。
龔如心從小就活潑可愛,長相甜美,經常到王家玩耍,深得王家上下的喜愛。龔如心與王廷歆的兒子王德輝一起長大,二人可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抗戰勝利之後,王家遷到了香港,而龔家卻留在了上海。
到香港之後,王德輝曾就讀於赤柱聖士提反中學,但學習成績不是太好,所以後來的赴美升學計劃也失敗了。但王家數代經商,受家庭環境影響,王德輝頗具商業天賦,就順利地進入了家族企業華懋公司工作。
1955年年初,龔如心的父親去世之後,她從上海來到香港投靠王家。龔如心曾在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讀過一個學期,後來因病輟學;來到香港後,曾在瑪利諾中學讀了一年中五,畢業之後到一家會計師樓當秘書。但她英文水平不好,有一次打英文信,拼錯了單詞,遭到老闆的嚴厲斥責。心高氣傲的龔如心憤而辭職。
1955年9月29日這一天是龔如心此生中的一個重要日子。這一天不僅是她的18歲生日,也是她與21歲的王德輝結婚的日子。
在順理成章地嫁入了王家之後,龔如心與王德輝出雙入對,十分恩愛,成為香港上流社會的模範夫妻。據媒體報導:每天早上,王德輝和龔如心夫婦二人總會牽著一頭小洋狗,結伴在山頂百祿徑舊居跑步一小時,然後才一起手牽手地出門去上班。
當時,戰後的香港經濟已經漸漸起步。王德輝和龔如心自小就在商海裡長大,從中看到了商機。1960年,夫婦兩人自立門戶,聯手創辦了「華懋置業」,這也是華懋集團的前身。
為了協助丈夫王德輝發展事業,龔如心還專門到培訓學校去學英語。在創業過程中,夫婦倆勤奮努力,事必躬親,不多時,就把公司的業務從家族傳統的經營西藥、化工原料發展至代理世界著名品牌的新興石油工業產品、農業產品及飼料等,成為香港有名的大公司。
在協助丈夫經營公司的過程中,龔如心還充分發揮了她潛在的商業才能。她不僅創辦了五星級酒店——香港如心海景酒店,還主動把握市場經濟動向,和丈夫一起做出正確的決策,並逐漸形成了華懋集團獨有的經營風格。
華懋集團在夫妻兩人的合力經營下,名氣越來越大。但他們並不就此滿足,又把目光投向了房地產。上世紀50年代的戰後迎來和平的香港,人口激增,住房緊缺。王德輝和龔如心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將公司的主要業務轉向了房地產領域。
聰明的王德輝、龔如心看準市場空擋,蓋了大量人適合普通百姓住的房子,馬上就迎合了香港底層社會的巨大需求。
這次的轉型是非常成功的,他們開發新界地區,在沙田建造了大量大眾住宅。並且充分發揮善於經營的特長,從買地、建房、銷售、租賃、管理到設立財務,一家獨攬,而且向買方提供按揭(分期付款)服務。可以說,華懋集團的這種經營方法,在當時開了香港地產界先河。這個成功舉措使華懋集團飛速發展,奠定了它在香港地產界的地位。
到了上世紀70年代,僅僅十年時間,王德輝、龔如心所創立的華懋集團已成為香港最大的私營地產商之一,參與了700多個地產項目的開發,有華懋集團標誌的樓宇幾乎隨處可見。而到了上世界80年代,華懋集團的事業更是如日中天,成為一家資產高達數百億港元的大企業。1987年,華懋集團曾安排上市,但最終卻因未能和包銷商達成協議而告吹。
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王德輝背後的這個女人就是妻子龔如心。華懋的許多商業決策都是由龔如心與王德輝一起做出的,但龔如心卻甘心退居幕後,那時很少在公開場合路面。他們的婚戀故事和創業經歷,也成為港臺的影視劇常用的編劇素材。
但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接下來的故事,那才真叫曲折離奇,不僅有江湖的刀光劍影,更有豪門的恩怨情仇。——這些故事,我們留著下回再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