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屈臣氏關聯企業

2020-12-24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7月6日,屈臣氏食品飲料在官方公眾號發布《關於「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我司關聯企業的聲明》顯示,「巴荔」蘇打氣泡水並非我司生產、銷售或授權的產品。「巴荔」蘇打氣泡水產品上標識的「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我司關聯企業,我司從未委託過該公司生產或銷售我司產品,亦從未授權其使用我司商號或商標「屈臣氏」從事任何生產或營銷活動。

屈臣氏在聲明中表示,對於最近於市場流通由「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生產及銷售的「巴荔」蘇打氣泡水,為避免廣大消費者產生誤解及維護我司合法權益,本公司鄭重聲明「屈臣氏」是我司關聯公司依法申請的註冊商標,我司享有此商標的使用權。「巴荔」蘇打氣泡水的生產商「中山市海心調味食品有限公司」與我司從未有任何合作關係,亦非我司關聯企業。「屈臣氏」對於任何以「屈臣氏」品牌名義冒充我司產品的不法企業和個人,我司將依法採取一切必要之法律行動追究其法律責任。我司一直致力於給客戶提供高品質飲料產品,所有飲料產品均符合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在購買時認準標籤上標有「廣州屈臣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字樣的產品。

相關焦點

  • 屈臣氏聲明稱與「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無關
    來源標題:屈臣氏聲明稱與「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無關 7月6日,屈臣氏食品飲料在官方公眾號發布《關於「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我司關聯企業的聲明》顯示,「巴荔」蘇打氣泡水產品上標識的「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
  • 屈臣氏聲明稱與「屈臣氏飲料有限公司」無關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7月6日,屈臣氏食品飲料在官方公眾號發布《關於「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我司關聯企業的聲明》顯示,「巴荔」蘇打氣泡水產品上標識的「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屈臣氏關聯企業,屈臣氏從未委託過該公司生產或銷售屈臣氏產品,亦從未授權其使用屈臣氏商號或商標「屈臣氏」從事任何生產或營銷活動。
  • 屈臣氏出「巴荔水」?公司闢謠:與生產企業無關聯無合作
    中國網財經7月6日訊(記者 賈玉靜)今日,廣州屈臣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屈臣氏食品飲料」)發布《關於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我司關聯企業的聲明》。  聲明中稱,市場流通的「巴荔」蘇打氣泡水,並非屈臣氏食品飲料生產、銷售或授權的產品;該產品上標識的「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屈臣氏食品飲料關聯企業,屈臣氏食品飲料從未委託過該公司生產或銷售屈臣氏產品,亦從未授權其使用屈臣氏商號或商標「屈臣氏」從事任何生產或營銷活動;該產品生產商「中山市海心調味食品有限公司」與屈臣氏食品飲料從未有任何合作關係,亦非屈臣氏食品飲料關聯企業。
  • 屈臣氏:「巴荔」蘇打水非屈臣氏產品
    金融投資網訊(記者 吉雪嬌)對於最近於市場流通由「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生產及銷售的「巴荔」蘇打氣泡水,7月6日,屈臣氏食品飲料在微信公號發布了一則關於「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該公司關聯企業的聲明。
  • 屈臣氏聲明:市售「巴荔」蘇打氣泡水非該司產品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屈臣氏發聲明:市售「巴荔」蘇打氣泡水非該司產品對於最近於市場流通由「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生產及銷售的「巴荔」蘇打氣泡水一事,7月6日,屈臣氏蒸餾水微信公號發布了一則關於「屈臣氏飲料
  • 屈臣氏發聲明:市售「巴荔」蘇打氣泡水非該司產品
    對於最近於市場流通由「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生產及銷售的「巴荔」蘇打氣泡水一事,7月6日,屈臣氏蒸餾水微信公號發布了一則關於「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該公司關聯企業的聲明。聲明稱,「巴荔」蘇打氣泡水產品上標識的「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並非屈臣氏關聯企業,屈臣氏從未委託過該公司生產或銷售屈臣氏產品,亦從未授權其使用屈臣氏商號或商標「屈臣氏」從事任何生產或營銷活動。屈臣氏表示,「屈臣氏」是其關聯公司依法申請的註冊商標,屈臣氏享有此商標的使用權。
  • 屈臣氏,竇娥冤?
    ↓來源:港媒於是有網友認為這是在支持香港學生,甚至對屈臣氏表示「多謝」。↓有內地網友就此認為,屈臣氏「要完」。↓屈臣氏上述這張圖之前也曾被暴徒們上傳至社交媒體,暴徒們還專門「感謝善心大商家」。昨天下午,廣州屈臣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在在屈臣氏蒸餾水這款產品的官方微博@屈臣氏蒸餾水 發布「關於屈臣氏飲用水產品包裝澄清聲明」,聲明稱:公司留意到近日有關針對屈臣氏飲用水2018年產品包裝設計的不當理解,該產品包裝設計屬於2018年指定中國香港地區推出的一次性限量版,這些設計及推廣只屬於2018年宣傳活動,活動已經於2019年3月結束
  • 以藥店起家的屈臣氏,年入800億,屈臣氏是如何俘獲年輕人的心
    1895年,屈臣氏在香港已有35家藥房,與此同時,屈臣氏的售賣產品也有了變化,從一開始以汽水和藥品為主,到後來增加了化妝品、照相機、食品等主營產品約300種,此時的屈臣氏已經不再是純粹的藥店。到了20世紀初,屈臣氏已經是遠東最大的藥房。就在屈臣氏前景一片燦爛之時,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 麥德龍Vs屈臣氏:零售業革新者
    而屈臣氏為自己量身打造的模式則是「類團購模式」:持續地低價優質+獨特的產品組合(日用品、美容及保健品、特色商品)+每周新品不斷+優雅的購物環境。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麥德龍的現購自運就是團購模式,企業客戶、批發生意、低價策略,如果不以網際網路載體作為界定,麥德龍就是眼下最大的B2B企業。
  • 【屈臣氏香港】屈臣氏香港WeChat正式登場
    關注「Watsons屈臣氏香港」公眾號,這裡有關於香港屈臣氏最全面的資訊,保證你絕不錯過任何一個折扣優惠!關注「Watsons 屈臣氏香港」帳號,點擊【推廣優惠】、【流行資訊】菜單,香港門店優惠、潮流資訊一網打盡,點擊會員專區「一卡自由行」,憑大陸屈臣氏會員卡也可盡享港澳當地屈臣氏會員優惠。購物賺積分,積分當錢用!2015年6月30日前消費還有精彩迎新優惠,心動嗎?
  • 屈臣氏的危機
    提起屈臣氏的購物體驗,想必很多消費者的表情都是「地鐵、老人、看手機」。作為曾經是屈臣氏會員之一的小編,想起被忽悠交的「智商稅」,也是懊悔不已。
  • 屈臣氏集團攜手阿聯Al-Futtaim集團 將屈臣氏引進中東市場
    全球知名國際保健美容零售商屈臣氏集團與中東領先且業務廣泛的私人企業Al-Futtaim於9月8日宣布達成獨家特許經營權協議,將集團旗下的保健美容旗艦品牌屈臣氏,引進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成員國。
  • 走進屈臣氏的後臺,揭開一個大秘密
    它能將同一用戶在線上線下的多維度數據進行關聯,從而為營銷人員提供豐富的用戶洞察。 而在礦機出來後,就需要有「高速公路」將這些金子快速運出去了。 這一高速公路,就是用戶觸點。即使只是一名屈臣氏的普通導購,也可以一鍵查閱其目標用戶在線上線下的全域數據,用戶屬性、買過什麼、對什麼感興趣(當然,數據都已經進行過脫敏處理)……導購只需一鍵選擇最合適的小程序就能完成營銷任務。 如今屈臣氏的企業微信上有約1000萬消費者進行一對一互動。  這還沒有結束。
  • 揭秘|我們暗訪了香港屈臣氏 發現和內地屈臣氏的10大不同
    2015年8月11日,屈臣氏全球第12000家店在香港銅鑼灣恩平道開業了。新開業的旗艦店樓高三層,面積超過800平方米,是屈臣氏在香港面積最大的店鋪,大約也是屈臣氏在中國地區面積最大的店鋪。 從一家小藥房發展至今,屈臣氏的經營模式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品觀君已經為大家解析過不少內地屈臣氏的秘密。
  • 電動牙刷質量抽檢不合格名單出爐 屈臣氏銷售產品在列
    據悉,本次抽查涵蓋了全省10家企業生產/銷售的20批次電動牙刷產品,其中僅青島屈臣氏個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銷售的一批次電動牙刷產品不合格。通告顯示,本次抽查依據GB 4706.1、GB 4706.59等標準的要求,對電動牙刷產品的標誌和說明,洩漏電流和電氣強度,機械強度等16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 屈臣氏會員數目突破一億
    屈臣氏集團旗下的保健及美容旗艦品牌屈臣氏的亞洲會員數目突破一億,邁進又一重要裡程。透過與會員緊密連繫,屈臣氏鼓勵他們行動起來,以Do Good Feel Great精神一同作出正面的轉變,令自己和社會變得更善、更美。與顧客緊密聯繫與顧客保持良好關係及建立緊密聯繫一直是屈臣氏品牌的核心策略,屈臣氏於2008年成立會員計劃,致力於回饋及聯繫顧客。
  • 屈臣氏遭本土企業及外來掘金者瘋狂圍剿 誰來拯救?
    圍剿屈臣氏  江湖就是這樣,有坐上龍椅長期雄霸一方的霸主,就有試圖不斷擴張領土取而代之的大俠,針鋒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相對,有些戰爭從企業創立,就點燃了導火線。  文/本刊記者?張冉雨  最近屈臣氏貌似不太好過,繼以中國香港地區為大本營的市場,被「死對頭」萬寧超越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對手都試圖蠶食其商業版圖。
  • 屈臣氏做對了什麼,為何身價高達250億美金?
    隨後,這家老牌企業在1981年被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收購,成為和記黃埔的全資子公司,隨後將業務擴展到保健產品、美容產品、香水、化妝品、食品、飲品、電子產品、洋酒及機場零售業務等多個類目。而在1989 年,屈臣氏才在中國北京開出第一家店,之後若干年,相較於屈臣氏在全球領域依靠資本鐵蹄完成國際化擴張,在國內市場屈臣氏真正的起步開始於2004。
  • 推出首個虛擬代言人 屈臣氏年輕化轉型再出招
    屈臣氏介紹,未來,屈晨曦不僅將作為屈臣氏品牌代言人出現在各類市場活動和傳播渠道中,還會和屈臣氏自身的大數據系統打通,針對顧客的不同消費喜好和需求提供專業化和個性化的諮詢服務。這一舉措是屈臣氏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其零售行業場景消費中的重要一步。
  • 屈臣氏在韓國把自己賣了!竟然還被改了名字
    有報導顯示,2017年2月,韓國GS零售就以119億韓元(1080萬美元)收購了屈臣氏韓國公司50%股份,並全面接手屈臣氏在韓國的運營工作。截至2月6日,GS零售完成了對韓國188家屈臣氏店鋪的全面收購後,於2月7日啟動了門店更名動作,並計劃在2018年3月末之前將所有店鋪更名為lalav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