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過去,《大明宮詞》為何還是宮廷戲的美學巔峰

2021-01-09 娛樂大話01

自《清平樂》上線以來,有關宋仁宗、劉娥、曹皇后等人的討論話題就居高不下,有人表示劉太后的人生經歷簡直就是大女主逆襲的榜樣,正午陽光可以照著再拍一部。

不過,李少紅已經拍攝了《大宋宮詞》,女主人公正是劉娥。乍一聽這個名字,大家肯定會想起《大明宮詞》,雖然名字高度相似,但它們絕不是姊妹篇。

《大宋宮詞》原名《女君紀》,李少紅將其改名,想來是要沿襲《大明宮詞》的熱度。因為即便過去20年,《大明宮詞》在觀眾心中還是白月光般的存在,叫人念念不忘,反覆重刷。

不論是精靈跳躍的小太平,還是高貴典雅的武則天,亦或是風流不羈的張易之……,這部劇有太多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他們念著華麗的辭藻,經歷著無比痛心的情感糾葛,身在皇家的牢籠中。

在那個高度重視影視作品厚度的年代,《大明宮詞》能被記住並讓人回味無窮,靠的不是俗套的愛情故事,也不是宮廷獵奇視角的新穎,而是一個字—美。

如果說《甄嬛傳》是後宮女性的葬歌,《如懿傳》是花開花落自有時的婚姻圍城,那麼《大明宮詞》則以愛是生命的本質出發,譜出一首華麗壯瀾的史詩。

黑格爾曾說,文學的最高境界是詩,美的最佳呈現方式是哲學。而《大明宮詞》就是用詩化的語言,表述深層的哲學憂思,用鏡頭捕捉唐朝的繁花舊夢,它所強調的權力與愛情超越了時代桎梏,普遍存在於人性之中。

所以,筆者必須要負責地告訴你,《大明宮詞》是國產宮廷戲的美學巔峰。它的美非三言兩語能概括,下面聽我一一道來。

一、情感之美

宮廷是外衣,朝代是背景,《大明宮詞》不是歷史正劇,它沒有構建宏大敘事主題,而從女性視野著手。

在第一集的第一場戲,一位暮年的女人望著眼前的大明宮,遲緩的獨白落在最後一句:大唐企盼的將是一位公主的臨世」。

是的,這位公主正是此劇的女主角太平,太平是愛的化身,她一出生便浸淫在愛的世界裡,父母的疼惜,兄長的愛護,她是帝國最尊貴的公主。同時因為愛,太平的愛情理想破滅。

在大明宮內,愛與權力本不相容,權力可以讓愛情變成手段或陰謀,在這裡,愛不能太多,亦不該太深。

首先是母愛,武則天感恩上蒼再賜自己一個女兒,因此她無比疼惜太平,縱然作為皇后她必須要處理繁忙的事務,但她也會把女兒帶在身邊。

在愛的驅使下,她不惜用權力去傷害別人的感情—賜死薛紹的原配。

太平與薛紹在權力與愛情的傾軋下註定悲劇,都說一見薛紹誤終身,到底是誤了誰的終身?太平愛情的開啟源於面具後的那張臉,她說我從未見過這樣明亮的面孔,在他綻放出柔和的笑容後,「我不禁落下一滴清淚」,這種靈魂的嚮往,讓太平陷入「長相守」愛情模式的幻想。

然而當單純明淨的愛摻雜權力,這一切都像一道無解題。母親用權柄為女兒的婚姻謀劃,太平雖如願嫁給薛紹,但薛紹卻守著對慧娘的愛用冰冷回應她的熱情。

薛紹用記憶溫暖自己,拒絕太平的示愛,可在相處中,他還是愛上太平,這更加令他痛苦,覺得自己背叛了慧娘,違背了長相守的誓言,最終他走向死亡。

在《大明宮詞》中,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唯一,只有真實豐富的情感,既熱烈又具有毀滅性,如同作家波德萊爾所說,瘋狂的情慾,靈魂的吸引,都是人類追求的對象,它就像是生長在大明宮的綺麗花朵。

愛,有著世間最豐富的形式。張易之的出現,打破太平對愛的認識,這個人的愛熱烈得像山間熊熊燃燒的火苗,狂放又美麗。

而張易之把愛作為攀附上位的利器,難免會在野心與愛中自我滅亡。

李弘與何歡之間不被倫理綱常所理解的同性愛戀;薛紹與慧娘之間優雅溫暖的相依;李顯與韋氏患難與共的真情……這些美麗的事物全部都在權力的枷鎖下一一幻滅。

還記得李治彌留之際,竟沒有對武則天說一句話。其實,從武則天決定用權力去實現愛時,她就已經失去了許多,丈夫的疏離,女兒的怨恨……當她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愛是絢爛的,卻也終將被權力吞噬,悲劇的美,更讓觀眾沉思。

二、悲劇的美

悲劇的審美價值,遠比大團圓式結尾更有意義。我們會在這些壯烈生命的觀照下,去探討更深層次的理性力量。

在《大明宮詞》中,有的人因權力而死,有人為獨立無二的愛而亡。權力要求他們學會理智,學會克制,愛在他們眼中是一種奢侈品。而女主太平,則是一個擁有極端情感的公主,她生來就是天子貴女,站在權力的金字塔,柔軟的愛與理性交集在她一人身上。

她說愛與死是一致的,因為熱愛生命,所以不懼生死,太平終從權力中解脫出來,平靜地離開人世。

編劇沒有直接給我們答案,權力與愛情是否可以共生,每一個人都能解讀出不同的觀點。

三、臺詞的美

曾有人說《大明宮詞》的臺詞過於矯情,假設現在重新播出,肯定要被詬病,一時不能接受不代表不能欣賞。

這部劇的臺詞,將古典詩詞與西方戲劇結合,從人物對白到獨白皆顯示出與眾不同的詩意取向。編劇這樣形容李弘,「活得隆重而典雅」,李旦「痛苦又纖細」。

對於愛,劇中這樣描繪,「愛得最深的人,往往就是一尊神,具有與神明相匹配的力量」,極其華麗的語言把觀眾拉入一個夢幻的世界,從排比與通感修辭,詩化臺詞的運用使得全劇洋溢著別樣的美感。

當小說取代詩歌,當生活化、故事化取代高尚與優美,《大明宮詞》無疑會在一眾同質化的電視劇中脫穎而出。這不禁讓筆者聯想到《清平樂》,該劇原本有白話文版臺詞,但導演選擇了偏文言文版的,除了要展現宋代繁盛的詩詞文化外,應該也是想跟《大明宮詞》一樣,要觀眾細細品鑑語言之美。

四、畫面之美

歷史給《大明宮詞》提供的是一個表演的舞臺,李少紅沒有盡力還原古籍中的唐朝,而是將現代元素嵌入。

劇中各位主角的服飾與歷史並不完全貼合,設計師葉添錦刪繁就簡,用色彩來表現人物的個性與情緒轉變。

少年的太平,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因此她常穿著輕薄如紗的服飾,這象徵她萌動的內心。成年後,正值女子的最好年華,太平換上豔麗的紅裝,這火紅的色彩也暗示她熱烈的愛情。

一身白衣的張易之,不是皎皎君子,他穿梭在宮廷中,用一顰一笑迷倒眾位女子,仔細觀察,他的衣服上隱約間有潑墨的詩詞,寓意他對權力的渴求。

五、音樂之美

長安月下,盛世氣度。有了視覺的加持,自然少不了聽覺的幫襯。像片尾曲,磅礴大氣,頗似太平感悟人生後遁入思想空門的終結。

劇中有一段皮影戲,多次出現於不同的愛情中,此段獨白為:「我遠行的丈夫卻年年不見音訊……」,縈繞的音樂卻名為《死亡》,不是與皮影相匹配的秦腔,而是如泣如訴的笛音。

這種華美的呻吟,一聲聲催人淚下。

結語

《大明宮詞》雖為古裝劇,但更像一個藝術品,整個劇作將情感的激蕩與理性的思辨完美結合,用詩化語言、畫面之美、音樂之美、毀滅之美編織了一個空靈如夢的藝術境界。

它很美,足以問鼎國產劇美學巔峰。

相關焦點

  • 《清平樂》讓此劇翻紅,20年前的《大明宮詞》為何問鼎國產劇美學巔峰
    乍一聽這個名字,大家肯定會想起《大明宮詞》,雖然名字高度相似,但它們絕不是姊妹篇。因為即便過去20年,《大明宮詞》在觀眾心中還是白月光般的存在,叫人念念不忘,反覆重刷。 不論是精靈跳躍的小太平,還是高貴典雅的武則天,亦或是風流不羈的張易之……,這部劇有太多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他們念著華麗的辭藻,經歷著無比痛心的情感糾葛,身在皇家的牢籠中。
  • 二十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依然懷念《大明宮詞》?
    二十年過去了,為什麼依然有人記得這麼一部電視劇,依然願意不斷回味並將其轉化為一種時光記憶?它為何如此動人?如今的國產電視劇又為何難以超越它所創下的成就?《大明宮詞》不僅在視覺上很具有形式感,結構上也是如此,可以說,這是一部戲劇感很強烈的作品。故事以太平的視角展開,以老年的她對自己一生的回憶和總結為敘事方法。因此在故事的推進中會產生一些間離效果,甚至會阻礙觀眾對劇情的沉浸感受。可以這麼說,《大明宮詞》所做的就是一定程度上挑戰觀眾,甚至引領觀眾,一掃當時僵化的電視美學。
  • 《大明宮詞》20年,陳紅、周迅活成人生贏家,「武攸嗣」可惜了
    2000年,由李少紅執導,陳紅、周迅、歸亞蕾領銜主演的《大明宮詞》掀起了收視熱潮,這部劇以考究的服化,還有一波三折的劇情,緊緊的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作為一部宮廷戲,《大明宮詞》以唐代歷史為背景,講述了太平公主一生榮辱故事。
  • 《大明宮詞》為啥是最牛的國產女權劇?
    這句臺詞巧妙地和波伏娃的《第二性》聯動了其實自《大明宮詞》誕生以來的20年間,這部劇總是因為莎士比亞美學風格、服化道、太平的悲劇愛情——「一見薛紹誤終身」被頻繁提及。 每一個點都能寫出萬字長文,就最近的事情而言,是時候帶大家重新看看《大明宮詞》之《大唐拳譜》了。
  • 《大明宮詞》為啥是最強國產女權劇?
    這句臺詞巧妙地和波伏娃的《第二性》聯動了其實自《大明宮詞》誕生以來的20年間,這部劇總是因為莎士比亞美學風格、服化道、太平的悲劇愛情——「一見薛紹誤終身」被頻繁提及。       每一個點都能寫出萬字長文,就最近的事情而言,是時候帶大家重新看看《大明宮詞》之《大唐拳譜》了。
  • 從《大明宮詞》到《大明風華》:20年間,歷史劇發生了什麼
    ◆周迅代表作《大明宮詞》劇照陳亦水同樣是以女性作為歷史風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正在播出的《大明風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此前的《大明宮詞》。2000年,由李少紅執導的這部電視劇在央視開播,創新性地展現出中國電視劇對於歷史文本的另類表現方式,打開了對中國古代歷史的浪漫主義想像。
  • 論尺度,《大明宮詞》捨我其誰
    但甭管怎麼說,有些導演一輩子只要能產出一部經典之作就能吃很多年,畢竟太多人是渾水摸魚一輩子都致力於糊弄觀眾。而李少紅,一部《大明宮詞》不僅夠她吃夠她吹,也足夠將她穩在古裝劇神壇之上巋然不動。原因無他,《大明宮詞》太牛了,牛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大明宮詞》為啥是最牛X的國產女權劇?
    這句臺詞巧妙地和波伏娃的《第二性》聯動了其實自《大明宮詞》誕生以來的20年間,這部劇總是因為莎士比亞美學風格、服化道、太平的悲劇愛情《大明宮詞》中的女性角色是非常英勇而具有「男性」魄力的。雖然這與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相符,但這也是《大明宮詞》中的女性角色在我們思考兩性關係時更有意義的地方。尤為特殊的情節代表,就是開頭那張截圖。當武則天的男寵薛懷義覺察到地位危機後,數次大鬧要求武則天去看自己,要求武則天專寵他一人,最後甚至火焚萬象宮,可謂一哭二鬧三上吊高技術水平人才。
  • 隨你們怎麼罵李少紅,我永遠愛《大明宮詞》
    李少紅的作品不算多,其中固然有一些口碑平平,但單單一部《大明宮詞》,就是無數文青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白月光。陳紅飾演的太平公主。/ 電視劇《大明宮詞》當然,就像同一檔綜藝節目裡坐在身邊的老同學陳凱歌,很難再拍出超越《霸王別姬》的電影一樣,導演李少紅恐怕再也無法復刻《大明宮詞》,這部承載了戲裡戲外許多人記憶的經典。
  • 論《大明宮詞》的語言藝術
    明清遠還是性情中人,並且不夠聰明……」這段話包含了以下幾個內容:一是明清遠的過去,即明清遠與太平皇叔的感情;二是明清遠的過去導致了明清遠的復仇;三是明清遠的復仇讓武則天害怕,從而無法容忍明清遠;四是武則天的決心和明清遠的「不夠聰明」又導致了明清遠的不幸,即文中所指的「致命的禍根」;五是指出了事件的意義在於「喚起了母親對於權力自覺的渴望」。
  • 《大明宮詞》這部20年前的悽絕神劇有幾對大膽CP?
    如果愛好中國古裝劇,在推薦經典好劇的各項觀影名單中,你可能會經常看見《大明宮詞》。這部以中國七世紀唐王朝為背景的古典話風歷史劇,這部在豆瓣影評高達9.0的國產古裝神劇,不僅多次因風格少有,在過去20年中一直以盛唐曠世的悽絕美學被人們熟識。
  • 《大明宮詞》大明宮詞
    《大明宮詞》是一部少見的文藝、唯美的的古裝歷史劇,劇中的場景搭建、服裝髮飾和臺詞設計都透著一種古典文藝的美感。該劇講述了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的一生 。很少國產片能拍出這種效果,色調優美而華麗,就不提張紀中的片了,康熙王朝還可與之相比較比較,不過自認為,康熙王朝更厚重,而大明宮詞更為輕靈。兩種感覺吧,一個像是銅鐘大鼓,一個更像是箏鳴古弦。   演員也選的很出彩,歸亞蕾,陳紅,周迅,趙文瑄,從背景、服飾、到髮式皆透露著大唐靡靡的華美。   當然,不可否認的,他與正史有著很大的出入,不過,不影響他作為一部優美作品的地位。
  • 她是《大明宮詞》裡的太平公主,為何一直沒有大紅大紫
    1985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這裡有泉水》,飾演餘多正式出道。她曾在89版《紅樓夢》中飾演紫鵑,在91年的《三國演義》中飾演貂蟬,最經典的角色的98年《大明宮詞》中的太平公主。陳紅飾演的太平公主雖沒有周迅的靈氣,但是陳紅版的太平公主上線時間已經過了少女時期,有網友評論覺得陳紅當年的太平公主是至今為止我見過最美的東方公主,這個美不僅僅是顏,還有氣質。
  • 《大明宮詞》:薛紹既然已經愛上了太平公主,為何還要死?
    《大明宮詞》中,薛紹臨死之際,終於向太平講出了他多年來冷落她,不敢愛她的原因。薛紹說:「可是我又怎麼能愛上你呢?你是殺害我妻子的仇人的女兒。你讓我如何去面對,我曾經對慧娘發過的誓言。而我的良心將會遭到正義怎樣的譴責呢?」太平聽後,已經哭的不能自已。
  • 《大明宮詞》:你的錯誤,就是美若天仙
    《大明宮詞》在浩瀚的國產古裝劇中可以說獨樹一幟,近20年過去了,能跟它相提並論或者棋高一著的電視劇可以說少之又少。而最大的功臣,可能是打磨出《大明宮詞》的編劇鄭重和王要。其中鄭重有著長達數年的海外留學經驗,莎翁風臺詞大多也出自他手。
  • 《大明宮詞》好看
    轉《大明宮詞》特別能以情感人,其中包含的情感多種多樣:有太平公主、薛紹和慧娘三者之間悽美動人的真摯愛情;有太平公主特殊環境下對親人的深厚親情;有弘與合歡之間完美忠貞的精神之戀;有賢和他政治上擁隨者之間生死相交的誠摯友情……所有這一切也許都是人之常情,但在《大明宮詞》裡就像一支支或悽美無比或悲壯異常的鋼琴曲,撞擊著我們沉睡或清醒著的心靈,一遍遍催人淚下。
  • 還記得《大明宮詞》嗎?姊妹篇《大宋宮詞》要來了!
    18年前,由李少紅、曾念平執導的《大明宮詞》以詩意的臺詞、精美的服飾、優美的畫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國內宮廷劇的經典之作。近日,一部正在緊張拍攝中的《大宋宮詞》再次引發觀眾熱議,因為它的導演,正是再次出山的李少紅。
  • 李少紅《大宋宮詞》不會重複《大明宮詞》
    18年前,由李少紅、曾念平執導的《大明宮詞》以其詩化的臺詞、淡雅飄逸的服飾、清麗優美的畫面給觀眾帶來了衝擊,並成為電視劇經典。當記者追問這部劇和《大明宮詞》的聯繫時,李少紅稱不消費情懷,對自己作品的要求是不重複,不過分強調臺詞,也不再表現舞臺感,而是用電影化的拍攝手法,來呈現她眼中的大宋朝。
  • 《大明宮詞》才是國劇之光啊!
    劇情裡面對人性、權力、愛情、命運等的思考,能秒殺現在很多古裝戲、宮鬥戲。劇中的男人和女人都長得很美,陳紅的顏值巔峰就在裡面了,周迅在裡面真是靈氣逼人。《大明宮詞》不是歷史劇,它只是借一個歷史的殼兒,去探究人性、權力與欲望以及人的困局。它與史實存在比較大的出入。比如,歷史上薛紹沒有娶過慧娘,他的第一妻子就是太平公主,而歷史上的薛崇簡是太平公主和薛紹的第二個兒子,太平公主和薛紹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大明宮詞》裡薛紹自殺的,而歷史上薛紹是以謀反的罪名賜死的。
  • 《大明宮詞》最美的不是陳紅周迅,而是被認為陳坤兒子生母的何琳
    周迅的第一部作品是17歲時出演的《古墓荒齋》,她曾經是《荊軻刺秦王》中的盲女,還是《人間四月天》的才女林徽因。對於很多觀眾而言,對於她印象最深刻的作品還是20年前拍攝的古裝電視劇《大明宮詞》。前段時間是陳紅52歲的生日,陳飛宇曬出了母親年輕時的照片,讓大家回憶起這位女明星的顏值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