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藝術 國際 馬修·巴尼的情與欲

2021-02-08 鳳凰藝術

近日,美國著名藝術家馬修·巴尼與他8年巨製、6小時片長的歌劇影片《重生之河》在中國藝術圈引發熱烈關注。這是藝術家與作曲家強納森·貝普勒爾共同合作完成,既2014年美國放映後,兩年後的中央美術學院迎來亞洲首映與藝術家座談會。在回顧藝術家的過往歷程中,我們發現,情與欲始終被融合在其藝術作品與生活中。以下為「鳳凰藝術」為您帶來的報導。

▲ 活動海報

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著名美國先鋒藝術家/導演。在他這部最新電影中,藝術家試圖融合了電影敘事手法、現場表演、雕塑和歌劇,重新描繪關於古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牧神潘的縱慾故事。有人說,這是一部直面死亡的電影,觀者在荒誕劇情、鬼魅巫術、盛大歌劇、性慾與穢物等多重關係的解構中體會生命;也有人說,這是一部「汙穢」加上「淫穢」,再用六小時讓人頭痛欲裂的片長打懵每個人的審美機制,在不知不覺卻又無可奈何中承認這是一部好片,「來看這部作品會後悔,不來看會更加後悔」。

在這裡暫且不對本部作品做價值判斷,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捨棄影片背後所包含的一環又一環的埃及神話,光是從眼前所見的淺顯畫面來看,就如中央美術學院邱志傑在創作座談會上所講,滿眼都是「那個一往無前的,牛逼哄哄的」美國精神,在一個作者賦予的神話語境下的再現表達。《重生之河》的劇本並不是馬修·巴尼獨創,它來自於被稱為「美國最偉大的當代作家」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在1983年花費了10年時間寫成出版的小說《古夜》(Ancient Evenings)。《古夜》講述的是一個古埃及諸神迷宮般輪迴轉世的故事,其中涉及最多的是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在書中,一位埃及的巫師試圖使用魔法和欺詐獲得永生,整部小說充滿了寓言與詩意的複雜組合以及暴力、神靈、飛行、懺悔和精神冥想,在重生的道路上,主人公必須要淌過一條充滿糞便與排洩物的汙穢之河,才可進入到重生的彼岸,得以在子宮中重新降生。

▲ 《重生之河》劇照

馬修·巴尼改寫了這本小說,並將主人公設計為作家諾曼·梅勒本人,並在影片開場的字幕中打出了:「這是一場關於文學家諾曼的追悼會」。而不論是在電影內外,諾曼都被認作是一個極其「海明威式」的人物。在影片中,主人公曆經三次重生,其不屈不撓的精神代表了「堅持與奮鬥」的美國精神。而事實上,這種充滿了腎上腺素的美國精神正代表了馬修·巴尼的一直以來的創作狀態與作品風格,他也是現實中的「海明威式」的、充滿了欲望的、經典意義上的美國人。肉體與欲望始終在藝術家及藝術家的作品中具有深刻體現。

▲ 年輕模特生涯時期的馬修·巴尼

在成為藝術家之前,巴尼曾經是耶魯大學的醫科學生、運動健將以及模特,這三條充滿了能量與荷爾蒙的道路始終在藝術家身上不斷體現。受此深刻影響,在早期的藝術創作中,馬修·巴尼試圖通過多媒體的藝術試驗探索對物理局限的超越,他調動了電影、錄像、雕塑、繪畫等多種視覺藝術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地進行藝術實驗。在1989年的畢業作品展上,巴尼展示了他的融錄像和物體雕塑為一體的多媒體裝置,作品將身體鍛鍊、運動器材所反映出來的人們的物戀性,以及考驗忍耐力的行為藝術結合在一起。1988年至1993年,巴尼創作了以"描繪約束"為主題的系列作品。在這個系列創作中,他設計出了許多自我強迫式的約束與限制的形式和環境,例如在蹦床上跳躍,跨越障礙,或使用醫用乳膠管將自己捆綁起來。巴尼通過這一系列的藝術創作,探索了強烈物理限制的作用,在他看來,這就像我們要通過舉重,不斷地拉動肌肉組織,達到讓肌肉強大的目的。在一次採訪中,他曾提到把擁有過的經驗納入作品是「出於本能」。

▲ 《懸絲》中的馬修·巴尼

《懸絲》系列則是馬修·巴尼最為惹人注目與一錘定音的作品。在談及這一具有隱秘的性含義的標題時,藝術家回答道:「懸絲(睪提肌)是一個生理結構;它是能夠控制睪丸的舉升與收縮的肌肉。在作品中它表達了根據規則發展的思想。整個系列都在敘述著一種從無差異到有差異狀態的變化與發展過程。至於它的產生,首先讓我們回到"描繪約束"系列。在那個系列裡,我一直在試圖建立一種阻止繪畫行為,或使繪畫在受約束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系統。系統開始於有性區別的地方,稱作"位置",這裡控制運動的主動與被動的先天構造,可稱為"條件",最後"生產"就是是通過兩個出口的連接輸出,形成一個循環系統。在姐姐的婚禮上,和我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同伴就坐在我身邊,他是一位醫生,我與他談起了我的這個"系統"的想法,他說最好去仔細觀察一下睪提肌。讓故事在一個的性體系中進行,懸絲似乎操縱了一切,其實並不盡然.」

▲ 《懸絲》系列劇照

在《重生之河》中,梅勒轉世成了三輛經典的美國汽車——1967版克萊斯勒帝國、1979版龐蒂亞克火鳥、2001版福特皇冠警車。三輛車以不同方式經歷了毀滅與重生的儀式,片中縱橫交錯的河流與大道,也呼應了梅勒小說中的亡靈重生所必須涉渡的糞便之河。而汽車,作為機器時代力量與欲望的象徵,以及純正的男性象徵,始終保持著藝術家與主人公作為男人的身份與態度。同時,大量的肉體的、各式充滿「汙穢淫穢」的場景也不斷在提醒觀者對於這一爭議作品的自我感受。


▲ 《重生之河》劇照

▲ 《重生之河》劇照

我覺得情慾對於所有這些敘事都是非常重要的,情慾驅使這一切,如果我們能將這一切看作生物,試圖去找出或者是找到他們作為生物組織的一些功能,就像我們的一種消化系統那樣,它會消費來自不同來源的這些圖像,然後將他們進行消化,最後這些抽象真的消失掉,這也是我創作的策略之一。

▲ 《重生之河》劇照

我認為許多電影場面被性慾化了,所以我會將這種作品以一種世界化的方式去表現,表現出像有機系統一樣,像消化系統一樣,但是有一種性的驅動力,所以我認為驅動力是非常非常核心的。同時他還有一條主線,就是我們所說的懷孕、出生,還有包括生育,特別是在影片當中,那麼像有一些場景涉及到像女性成為核心。

▲ 《重生之河》劇照

在一些場景中,麥克瑞的種子正在進來,而麥克瑞在小說裡被描述為一種神,或者是超性愛這種持續的,彼此做愛的一種存在。但是當他們做的不合適的時候,射精出來的精子就會產生一種疾病,這就是疾病產生的源頭。我決定將這個這種神話的概念在這個故事種展現出來。因為這些像水銀,鐵這種大地存在的物質,也是有毒的。就像一種表達這種小說裡面主體。

▲ 《重生之河》劇照

有一個場景是帝國大廈的燈光熄滅了,然後旁邊的商店有一個女人正在被窒息,在我看來,其實整個帝國大廈的形象更有一種性的意味,能夠引起人們符號性的反應,你是無法移動他的,這種非常直白的性的場面,正在能夠帶來一種直接的抽象的一種表現,是其他的場景所不能帶來的,所以他逐漸的,在我看來性的場面有一種化學性的反應,能夠去影響一種雕塑,能夠影響這種敘事的進展,給人們帶來一種化學性的反應,所以我覺得這就是性的場面的重要性。

 



▲ 《重生之河》劇照

馬修·巴尼的作品反映了九十年代後期國際當代藝術的一個代表傾向:時髦漂亮的色調、虛構的視覺形象和精神分裂的表現內容。體現了個人在全球化資本主義時代深受消費文化、國際資本主義體制和虛擬信息社會的影響。馬修·巴尼描繪了一種虛構的痛苦,這種痛苦不像在資本主義早期有具體的敵對對象:資本家、商品、機器和金錢。現在,這些象徵在倫理上已經很難去明確批判了。一切會使人痛苦,但一切又找不到痛苦的根源。而且,在當代全球化時代,這種痛苦是與美麗的視覺消費文化和身體的感官舒適相伴的。

▲ 《重生之河》劇照

說完了馬修·巴尼的作品,就不得不說他最著名的前女友。曾經作為模特、演員的他,其顏值巔峰正是和著名冰島歌手比約克相戀的時候,也正是這個階段,讓他的藝術造詣進入大眾視野。很難說,這兩位在各自領域的奇才在藝術上沒有相互影響,在長達13年的戀愛關係中,他們育有一子一女,並共同創作、出演了詭異又怪誕的影片《繪畫抑制9》(Drawing Restraint 9),比約克還專門為此創作了一張原聲大碟。比約克在2002年10月迎來了她和馬修·巴尼的首個愛情結晶——Barney。2007年5月新專輯《Volta》是她14年以來的第六張個人專輯,也是誕下女兒後的第一張專輯,有評論更稱這次「比約克的聲音聽起來比任何時候都要溫柔」。

▲ 未相識前的比約克



▲ 認識馬修·巴尼後的比約克


▲ 馬修·巴尼

▲ 馬修·巴尼、比約克與他們的女兒

比約克和巴尼交往以來,一直對他們的隱私諱莫如深。主要是由於二人對各自職業的專注,他們早就決定不將他們的工作生涯與他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2013年,巴尼與比約克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姐弟戀」,二人曾育有一女。比約克將與巴尼分手視作自己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她以此為靈感創作了錄音室專輯《Vulnicura》。Vulnicura包含了兩個詞根:vulnus(創傷)與cura(治療),歌詞裡道盡了心碎。這對叱吒風雲的藝術家CP在熱戀之時曾合作主演過影像作品《繪畫抑制9》《Drawing Restraint 9》,比約克也擔任影片的配樂。

2015年3月,比約克把目光投向了自我,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個展「比約克」,全面回顧比約克的音樂創作歷程,並展出了比約克特別為此次展覽創作的視頻與音樂作品《黑暗湖泊》(Black Lake),這件作品被認為是她對情侶關係崩塌的詠嘆。


▲ 馬修·巴尼、比約克合作作品《繪畫抑制9》(Drawing Restraint 9)

▲ 比約克,《黑暗湖泊》

遺憾的是,如同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的戀情一樣,這一對在生活與藝術創作中互相影響的藝術家同樣沒有獲得好聚好散的結局。2015年初,於比約克在MoMA舉辦了一場批評聲鋪天蓋地的回顧展,第八張專輯《毀滅再生》發行之時,馬修·巴尼一紙訴狀將比約克告上法庭,要求爭奪女兒撫養權。

也許,「半人半羊」的馬修·巴尼早已通過其山羊的面孔預示他人:這是一個充滿情與欲的藝術家。

影片共分三幕:
REN 洛杉磯
KHU 底特律
BA 紐約
第一幕
開場鏡頭:
渾身泥漿的男人走進一間餐廳,
廚師們熟視無睹,
男人環顧四周,
深綠色的牆壁,
整面牆的書架,
暖光壁燈,
蒂凡尼檯燈,
編織的繩索,
白桌布餐桌,
古董沙發。
男人走進衛生間,
特寫馬桶中一條黑色糞便,
被包裹上金箔。
男人背對馬桶,脫下褲子,
後面的馬桶變成一個瘦小骯髒滿臉絡腮鬍的老人,
眼睛上翻,面部抽搐。
生殖器包裹著金箔,
腹部一隻透明水袋裡的水翻滾,
男人轉身,用手臂支撐在門上,
背對老人,
老人後入,
從兩人器官交接處,
滴下一顆顆的水銀。
一滴一滴聚集,沿著瓷磚接縫從門縫流出。
場景2:
水銀流向臥室。
臥室裡,
女人滿身泥漿,
坐在床上,目光呆滯,
頭髮包裹臉龐從下巴編織成長辮。
拿起刀切割自己的雙腿。
雙腿流血,
假肢被切斷,
脫下仿真假肢,
裡面是一副機械假肢。
水銀匯聚流淌,
順著地板蔓延,
順著桌布的褶皺蔓延。
片頭結束 
字幕:
River of Fundament
場景
老婦人安靜坐在書房
屋裡放著兩隻棺材
一隻黃油材質
一隻冰的
字幕:
請節哀順便
這是一場關於文學家諾曼的追悼會
所有賓客入室
竊竊私語
跟主人握手說請節哀
菲律賓男人環顧四周
金色盤中一隻蓮花特寫
廚師切仙人掌
賓客低聲交談
請想像六十年代的紐約
安迪沃霍爾即興表演
諾曼的書
掛在牆上的報紙報導特寫
廚師推來烤乳豬
尖的利器插進身體
書架上拇指小的雕塑 
女人和一隻青蛙交 媾
餐巾紙包裹一些蛆蟲
鋼琴彈奏翻譯的音符
女人談起豎琴
男人彈鋼琴
拉小提琴
字幕是悼詞:
....
諾曼不會那樣做
諾曼是個極度敏感 充滿了疑惑的人
我很愛他
我們足夠坦誠對他的愛與不愛
爬到孩童時對母親強烈的愛的階段時
他幾乎耗盡了我的每一絲力氣
我必須竭盡全力奉上畏懼之梯
我臨摹那些在我生命裡出現的妙曼女性
太陽神 女神
再一次看到宏偉的城邦
合理不過魂之神靈
人類的力量匯聚我身邊
和蘇利和塞拉立於兩翼
終於他向我發出光芒
哦 諾曼
光芒
你註定與這章節永存
.
追悼會繼續,
女人(遺孀)給每一位賓客洗腳,
按摩頸部,
在桌子下面按摩陰/莖。
字幕:
神靈裝點著自己
而你的名字正是華麗的配飾
古老的夜晚 
我們曾邀請諾曼做朗讀
而諾曼朗讀的部分恰恰剛愎自用
開膛破腹
腐爛的屍體
語音聲調停頓和轉折
真正的詞章出自土地和海洋
他們在空氣裡
死亡從不多言
她不高喊辭令
他不歧視 更不懼怕失敗陽光 嚴寒 酷暑 
永恆之對抗
循環往復 
陽光返照
邪惡將施予祝福
冰將然繞
人類的身體及詞語
空氣土壤水火冰
....
廚師倒出一袋蟲子
開始在鍋裡炸昆蟲
長鏡頭:
空曠的山谷
列車頂部
字幕:
自然無所僵屆 微塵和宇宙平等存在
循環往復 
陽光返照
邪惡將施予祝福 
冰將燃燒
場景2:汽車專賣店
「讓我來介紹一下
家用敞篷車
平均一萬八到兩萬六美元」
這是一輛
克萊斯勒帝國轎車 REN 1976 
(在《懸絲》中出現過的)
一輛被泥漿包裹的汽車
汽車頂部露出一具屍體
(諾曼一世的亡靈)
鼓號隊圍著汽車奏樂,
滿滿抬它至專賣店展廳,
作為它的安息之所。
字幕:
在糞便和泥漿中掩埋
哪裡還有如此懸殊而未決的無情
粗糙的
或以自身瘋狂的
現在他們將付出雙倍艱辛
從而孕育出未來
準備繩索 拉 出發
汽車被眾人拉走
歌詞:
笨拙的想法和狂暴之力正合我意
我不知道自己現在是誰
過去是誰
我聽不到一絲聲響 
疼痛到達了前所未達的程度
這是否就是宇宙
被恐懼攫取?
是否疼痛構成了基本?
河流蜿蜒
形成疼痛之河?
心智之洋被吞沒?
我的欲望如燃燒的大地般熾熱,
山脊蔓延痛楚,
我看到火焰之光 
火焰之波
火焰之浪潮!
回到追悼會場景:
滿身泥漿男人和雙腿截肢女人擁抱
鏡頭轉回:
汽車專賣店的工人把汽車零件拆卸、敲打
回追悼會:
賓客所剩無幾
依然竊竊私語
中間男女仍在擁抱
女人指引諾曼來到糞便之河,
這裡是生與死的渡口。
第二幕 
字幕:愛-海明威 的 他
-這是他的密名
另一個渾身泥漿的年輕男子出現,
四處走動,
(諾曼亡靈重生)
小女孩拉開椅子 讓男人坐下,
他吻了吻老婦人的額頭。
字幕:
火焰如冰
銅川他的盲眼
生命並非止於剎那
他以平靜的姿態 悄然離去
除了那,
除了那
----REN
那神秘之路
它將驟然離去
如那隕落的星
劃破天空 
落入空境
菲律賓男人起身
朝著棺材走去
掏出器官
對著棺材撒尿
並向棺材吐痰。
轉到汽車店鏡頭:
廣場上
眾人拉車的場景
像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樂隊圍著爛泥覆蓋的汽車奏樂
合唱隊在四周美聲合聲
汽車被點燃
在高亢的女高音中結束
歌詞:
監獄
你周圍都是人 但你還是感到孤獨 
我們不是進監獄
我們近五所監獄
回到追悼會鏡頭:
樂隊打爵士鼓
繼續念悼文
他從不鬆懈或自我放縱
使自己陷入文思枯竭的境遇
他一刻不停地創作
我們向諾曼致敬
烤乳豬特寫
女歌手演唱
樂隊變得曲調歡快
賓客談笑風生
翩翩起舞
有人切下豬舌頭
放在盤子裡
配樂女歌手長長的高音
我感覺諾曼就在這間屋子
兒童小演奏家玩弄架子鼓和小風琴
字幕:
為諾曼 偉大的人
一位賓客開始切豬舌頭吃
大家問年輕男子諾曼一些問題
他說我從小生長在布魯克林
人們調侃我是一個以人類糞便為食的失敗者
菲律賓男人問諾曼亡靈
你認為最像奧西裡斯的法老?
我帶你進入一個房間
他們兩人進入暗室
牆壁上六坨火焰燃燒
雕塑
木材
吊桶
在烏瑟瑪瑞的時代
人們說我缺乏成浩打開所缺乏的虔誠
但英明的領導者不迷信與虛假的信仰
虔誠、勇氣或膽魄
都不過是我糞便裡的啊虛無之物
我的糞便
將滋養土地
我把我的糞便賣給了男巫
我的人便知委託我的同名者
創世神 ptah
經過我親手泵送的糞便才可以進入莊園
今晚在餐桌上
這些洋蔥和生菜被施予了魔法
諾曼 你曾聽過那樣的排洩啊水道嗎
不 我從沒從未聽過。
連我偉大的祖先 烏瑟馬瑞都不曾聽過
我知道他是亞蒙神的兒子
巨大的機械手臂
將汽車內的火焰用灰塵澆滅
哪裡 哪裡 洞穴...
巖石口噴發火焰
氣泡
吞吐而出
倘若疼痛已成必然
一片玻璃切片
足以洞曉眼前一切。
巨大的機械手機切割銷毀汽車
裸體女人戴著面具
躺下,身上蓋著黑色帳篷
吉他男孩從兒童房進入大人的房間

(部分文字與圖片來源於網絡)

(鳳凰藝術 綜合報導  責編 dbk)

 ▲ 「從繪畫到動畫」

  ▲ 開始之前,結束之後II

  ▲破冰·時代——中國當代漆畫展

▲ 2016《北京藝術畢業季》創意·創業藝術展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xiaog@phoenixtv.com.cn。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相關焦點

  • 「Hi話題」走近馬修·巴尼
    9》(Drawing Restraint 9);緊接著2007年,應該是中美關係最為融洽之時,中國美術館首次舉辦「美國藝術300年:適應與革新」,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誰是馬修·巴尼,那時放映的是《懸絲4》。
  • 在馬修·巴尼的糞河中走一圈
    而這部模仿從《星球大戰》(Star Wars)起好萊塢形成的系列大片製作模式,著名作家、普立茲獎得主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曾飾演第一任邦德女郎的60年代的性感尤物——瑞士女影星烏爾蘇拉·安德列斯(Ursula Andress)、觀念藝術雕塑家理察·塞拉……這樣一部「眾星雲集」的大片,居然只是一部實驗電影,這部實驗影像就是馬修·巴尼的《懸絲循環》。
  • 馬修·巴尼:生與死的渡口,是糞便之河
    順便說這位藝術怪咖還曾是冰島著名歌手比約克前男友。除此之外,可能作為藝術家的馬修·巴尼國內了解得並不多,這部冗長的電影,不僅充分挑戰觀影經驗,據說比那部臭名昭卻是電影史不容忽視的《索多瑪120天》更汙、更有力。作者南方公路為大家深度解讀馬修·巴尼和他的《重生之河》,這是一部直面死亡的電影,在荒誕劇情、鬼魅巫術、盛大歌劇、性慾與穢物等多重關係的解構中,馬修·巴尼能否獲得藝術重生?
  • 緊張的「提睪肌」:馬修·巴尼作品解碼
    不過,相對於因在藝術市場上創造了天才奇蹟,而為國人所熟知的英國當代藝術家達明·赫斯特,我們對馬修·巴尼的了解似乎還並不是很豐富,並且,即使是在國際上,對馬修·巴尼的藝術實踐,也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爭議。只不過,在「這樣那樣的方式」中,他們摒棄了直接將身體面對觀眾的60、70年代的行為藝術特徵,而是更多的結合技術手段,採用了影像或是其他的中介方式。這一時期跨入藝壇的馬修·巴尼,在創作上同樣就帶有典型的「九十年代」特徵。馬修·巴尼1989年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讀書期間已經開始從事一些藝術實踐活動。
  • 馬修·巴尼的成長小說
    近日,一個名為「Bildungsroman」(成長小說)的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個展正在挪威奧斯陸Astrup
  • 馬修·巴尼的《堡壘》| ARTFORUM影像
    總之,有關馬修·巴尼新作《堡壘》(Redoubt, 2018)的敘事,一如他一直以來所熱衷的處理方式那樣——在拒絕屈服於慘澹現實的同時,重新將人們拉回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神話時代。「神話永恆不變的中心,作為常數也必然會引人回歸」[1],只不過馬修·巴尼的講述策略看起來像是將人(或者說人類的力量)吞沒在由鋸齒狀的山形、常年的積雪、險惡的道路所多次提示的風景中,這裡沒有語言,舞蹈與奔跑就是最有效的溝通訊號。
  • 【懸絲】生理的渴望,情感的絕望丨馬修·巴尼
    懸絲 1馬修·巴尼:先鋒電影的薩滿巫師從1994年開始,馬修·巴尼用十年時間打造了一個自洽的美學系統。這個初始狀態,是控制運動的主動與被動的先天構造,被馬修·巴尼稱為「條件」;性別特徵成熟後,生殖細胞的最後「生產」就是通過兩個出口的連接輸出,形成一個循環系統。循環的標誌之一是五部影片的拍攝順序。1994年,馬修·巴尼首先拍攝了《懸絲4》,地點是愛爾蘭的曼恩群島。「我不喜歡線性發展的故事結構,所以我認為,從這裡可以到達其它任何地方。
  • 「收藏不虧」8部強迫症福音電影,all by CreMaster 馬修·巴尼
    藝術史讀物裡最年輕藝術家之一的馬修·巴尼一點也不輸。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1967年3月25日出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1973年到1985年,他住在愛達荷州的博伊西,他的父親是博伊西州立大學的管理餐飲服務生,母親是一位抽象畫家。15歲時父母離異,母親搬到了紐約,巴尼經常去探望母親,因此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
  • 重磅消息 ‖ 天才導演/先鋒藝術家馬修·巴尼近日來華,超長爭議電影《重生之河》北京首映.
    馬修·巴尼和Bepler在這部電影中融合電影敘事手法、現場表演、雕塑和歌劇,重新描繪這部關於古埃及眾神縱慾故事的小說,揭露美國汽車工業興衰。Ancient Evenings是馬修·巴尼始於2007年的藝術項目,而持續六年的創作展示更令這部真實多維且富有張力的孿生電影錦上添花。原小說《古夜》圍繞著亡靈重生的主題,主人公為了從貴族變成法老而重生三次,但在第三次時失敗了。
  • 在藝·看展|鮑勃·迪倫與馬修·巴尼的跨界PK,誰是你愛豆?
    馬修·巴尼,《堡壘》,2018,靜幀影像。版權歸馬修·巴尼所有,圖片由格萊斯頓畫廊(紐約,布魯塞爾)和賽迪HQ畫廊(倫敦)提供。馬修·巴尼是當代藝術界的一位傳奇人物,他開創性地將藝術品從展覽館搬進了電影院,交叉使用多種學科知識創作;他痴迷表現人體,熱愛運動中作用力對抗產生的痕跡;他的創作如夢境,超現實又荒誕詭譎,場景的轉移與思維的跳躍讓觀者難以跟上腳步……他的超前無法超越,也許只有他本人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創新中跟上自己的節奏。
  • 翟晶 | 永不回頭的《基質之河》——馬修·巴尼的River of Fundament
    基於古埃及神話以及梅勒故事的結構,「重生」似乎是這件作品的底色,而馬修·巴尼本人及其闡釋者們在解讀作品的過程中,也不斷地提及重生。然而,作品的名稱River of Fundament卻提醒著我們,在重生之後、重生之底,似乎還有更為根本(fundamental)的東西,而這個,才是這件作品真正的基底(fundament)。
  • 馬修·巴尼,不止於性愛、縱慾與「提睪肌」的怪味佳釀!
    小津寫在結尾的話:縱覽馬修·巴尼的作品,長期以來,他一直在掙脫主流但武斷的性別劃分,在默默回望著老式的西部浪漫主義溫情與輝煌。歸根結底,他想要揭露的是陷入右翼威權主義的」超現實美國「。
  • 鳳凰藝術 | 90後獲得國際藝術評論獎一等獎,憑什麼?
    以下是「鳳凰藝術」帶來的上海現場綜合報導,及經王歡獨家授權的獲獎文章:《個體不緘默——關于波爾坦斯基的「肖像語法」》。2018年11月12日,第五屆國際藝術評論獎(IAAC5)頒獎典禮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行。本屆國際評論獎共收到來自全球的中文稿件94篇、英文稿件68篇。
  • 她是王菲的「原型」,冰島歌后,實驗藝術的妖女!
    藝術與藝術的碰撞比約克的前夫馬修·巴尼橄欖球隊四分衛、醫學系高材生、耶魯大學畢業、長相俊朗又做過模特的馬修·巴尼,被譽為「90年代末最重要的美國藝術家」,獨特的學科背景使他的藝術作品另類而深刻。馬修·巴尼作品2000年,馬修跟比約克相遇後,就常常為她客串造型指導。後來,這兩個耀眼的年輕人相愛了,並且順利走入婚姻的殿堂。兩人的創作更像他們的愛情,一發不可收拾。
  • 馬修·巴尼與加斯帕·諾的影像對談
    但是像庫布裡克這樣的人,正是因為他對於數碼特效技術的掌握,才可以創造出原本讓人覺得根本不可思議,無法完成的瘋狂影像。正是他在60年代發展出的那些技術,他才可以成功地創造了他的代表作,並把觀眾帶到他們從未到過的境地。過去的主流電影中沒有人像他那樣在藝術理想上能走得那麼遠。
  • 馬修連恩楊秀措參加第三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
    這場「獻給地球的詩篇」的音樂詩歌演唱會共分為「地球之源」、 「地球之美」、 「地球之戀」三個篇章組成,國際環保音樂大師馬修連恩、青海衛視原生態花兒楊秀措等在朗誦會上深情演唱,帶來高潮。音樂環保大師馬修連恩現場帶來歌曲《布列瑟農》和《重返布列瑟農》不時激起現場觀眾們的熱烈掌聲,這個用歌聲來提醒人類,環境與生命保護的重要性的以熱愛大自然而四海漂流的歌手和作曲家,以激情澎湃的旋律應和著人們美妙的感知和豐富的想像將演唱會推向高潮。原生態花兒歌手楊秀措、太陽部落等的傾情演繹,更是讓人們對詩歌有了重新的認識,那是源於對自然的感恩和心靈的緯度,源於詩歌所帶來的情感。
  • 2012首屆中國鳳凰國際攝影雙年展日程
    2012首屆中國鳳凰國際攝影雙年展以「民俗·回家」為主題,由攝影展覽、高峰論壇、採風交流等活動內容組成。屆時,國內外優秀攝影作品展覽與攝影界、民俗學界等各界專家學者將以優秀的作品、精到的觀點與廣大攝影人齊聚美麗的湘西邊城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