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工作還是居家,廣州都是個有趣的地方,每天都能學到新東西。
■和「病人」小蝴蝶犬相談甚歡。
■Erni(左一)父母和妹妹都是牙醫,只有她選擇成為獸醫。
■兩年前,還是大學生的Erni(前一)參加英國ITV電視臺的紀錄片錄製,回到久違的非洲大地。
Erni Visser
國籍:英國
年齡:26歲
職業:思威國際動物醫院首席顧問
在穗時長:半年
Erni出身醫生世家,父母和妹妹都是牙醫,她卻選擇了另一種類型的醫生——獸醫。在非洲納米比亞出生之時,這位英國姑娘已經與動物結下不解之緣。
「人少的地方呆久了,如今只想留在城市」
納米比亞位於非洲西南部,與南非接壤。由於父母工作關係,Erni與妹妹的童年都在這兩個國家度過。地廣人稀、人與動物相處融洽的環境,塑造了她熱愛自由、不喜拘束的野妹子個性。直到8歲,姐妹倆隨父母回到倫敦,從零開始學英語,適應新生活。無論是非洲,還是在倫敦郊區,Erni總嫌鄉村生活太安靜、太無聊。「小時候在人少的地方待久了,現在只想留在城市。」今年年初來到廣州,這個繁華喧鬧的超級大城市,正遂她意。
如今,每周往返於廣深兩家分院,忙碌的工作讓Erni無法分身照顧寵物。但她養過的寵物可都拉風得很,比如倫敦院子裡那五隻孔雀,「它們是自己跑來的,四男一女」。在非洲就更不用說了,家裡養著鹿、巨龜,野外的大象也是她童年的小夥伴。
英國獸醫文憑吃香,走遍天下不怕
與中國一樣,牙醫在英國也是高大上的職業。論收入論社會地位,獸醫都與之相差甚遠。而且,在英國,成為一名獸醫並不容易,可選擇的學校不多。Erni考大學那年,全英只有六所大學開設獸醫專業(如今也不過七所而已)。Erni報考的又是世界頂尖學府劍橋大學,困難程度更是不言而喻。「得知我被錄取,父母真是鬆了口氣。」
要考上難,讀完也不易。妹妹讀牙醫只要五年,Erni卻必須讀六年。因為劍橋獸醫專業要求本碩連讀。
付出與回報或許不成正比,但Erni並不後悔當初的選擇。「這是一份快樂的職業。看牙醫的患者都被病痛折磨得愁眉苦臉,獸醫面對的人群要快樂得多。」Erni解釋,相比生病看醫生,外國客戶帶寵物來醫院更多是做健康檢查,就像人們做體檢一樣。這種預防勝於治療的護養理念,讓Erni在工作面對的更多是人們的笑臉。
獸醫的職業自由度更高,也更適合喜愛自由的Erni。「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承認英國獸醫文憑,包括中國,我可以隨心所欲到不同的國家工作。而且,醫生畢業後工作還要不斷進修,獸醫不需要,六年學習足矣。」
話雖如此,Erni的辦公桌上堆著厚厚的專業書籍,貼著做筆記的便利貼。「時刻不能停止學習,否則有內疚感。沒辦法,這就是劍橋灌輸給學生的強迫症。」
中國人對待動物態度兩極化
雖然快樂又自由,且英國的獸醫行業發展數百年,比中國僅數十年要成熟得多。但如今,獸醫在英國已經飽和,競爭非常激烈,大學畢業找份工作很難。Erni的同學很多只能到鄉村工作,Erni則幸運地留在倫敦。更幸運的是,她來到了廣州。
工作地點位於城市中心CBD,擁有獨立辦公室,客戶諮詢看診要提前預約(急診除外),作為國際動物醫院的首席顧問,Erni的工作環境不僅讓國內獸醫羨慕不已,她之前在英國也不曾享受過這般待遇。「在英國時的顧客主要是底層人群,現在這裡的客戶多是高收入人士。」與英國的飽和不同,隨著人們對寵物態度的轉變,獸醫行業,尤其是高端動物醫院在中國的市場潛力巨大。
雖然來廣州只有半年時間,Erni感覺到中國人對待動物態度的兩極化。無論是狗還是龜,它們的命運差別就像天與地。有的是客人捧在手心的寶貝寵物,「主人對寵物毫不吝惜金錢,吃的用的都要最好的,還有朋友專門去香港買狗糧」;有的卻在市場以低價被賤賣,最後淪為餐桌上的食物,而「這些是你在英國的餐桌上絕對見不到的」。
每一個喜愛動物的人,都不希望看到後者。讓Erni高興的是,人們的觀念在發生變化,動物權益在中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愛護動物人士也在增加。這一點從醫院客戶比例上也有體現。「中外客戶各佔一半,但中國客戶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
英國人習慣
為寵物買保險
Hi廣州:在英國和在中國做獸醫,有何不同?
Erni:英國人習慣為寵物買保險,寵物看病、健康檢查的費用都由保險公司支付。英國獸醫行業的運作實際上與保險行業緊密相聯。主人完全不必在意寵物的醫藥費。但在中國不一樣。因此,很多時候需要向顧客解釋每一筆費用。
Hi廣州:最常見的問題是什麼?
Erni:寵物超重在中外都是普遍的現象。
Hi廣州:為什麼會這樣?
Erni:主人溺愛,正餐加零食,容易攝取過量。而且,寵物每日攝取的食物量需要根據年齡、體重來控制,生產商給出的建議只是籠統地將體重與食量對應,導致寵物越胖,吃得越多。
你認為什麼是魅力?
擁有追求夢想的熱情。
你認為誰是最有魅力的人?
曼德拉。他堅持為自由而戰,很強大,充滿魅力。
她經常用筷子吃快餐
聊至午休時間,Erni與記者在醫院附近共進午餐,她選擇了常去的都城快餐。這一點頗讓人意外,外國友人大多都青睞環境舒適的西式快餐。而這家中式快餐店裡,客人們排起長龍,既擁擠又吵鬧。Erni一點也不在意,老馬識途般徑直走向取飯的地方,選好菜式然後排隊點餐。用餐時,筷子也用得相當熟練。
價格實惠又美味,讓Erni很快喜歡上中國料理。不僅是食物,比英國便宜五倍的打車費、15元就能買到兩部手機通用的充電器、健身中心的私人教練學費,都讓她一再感嘆中國物價之低。「在英國我根本不可能請得起私人教練,在中國,便宜太多了!」
本文來源: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