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留學生的艱難求職路:300封簡歷投出無音信,矽谷「碼農」一職...

2020-12-24 證券之星

在美中國留學生求職路比往年走得更為艱難。

投出300封簡歷,一個網測機會都沒有;

矽谷幾大巨頭,凍結應屆畢業生招聘;

剛入職兩個月,遭遇整組被裁員,留美求職期限僅剩90天;

留美工作籤證政策變化不定……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美國,多行業受到嚴重影響,連最受歡迎的「碼農」——程式設計師,在矽谷這一全球科技重鎮,也難逃「衝擊」。在美中國留學生求職路比往年走得更為艱難。

疫情期間裁員:交通出行、旅遊行業居前

新冠疫情對行業的影響,以交通出行、旅遊相關產業最為嚴重,第一時間已反映在裁員人數上。

裁員數據追蹤網站(Layoff Tracker)數據顯示,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裁員人數眾多的地區就包括矽谷。3月至7月,舊金山——矽谷地區裁員高達25000人。其中,Uber裁員人數最多, 在5月6日至5月18日期間共裁員6700人,佔員工人數的27%。團購網站Groupon裁員2800人,佔其員工總數的44%。總部同樣位於舊金山的Airbnb在5月5日裁員1900人,佔員工總數的25%。

圖為:科技公司(因疫情)裁員人數前十榜單,數據來源:layoffs.fyi

美國大型求職網站Indeed Hiring Lab的經濟學家安妮麗莎白·康克爾(AnnElizabeth Konkel)表示,與去年相比,截至7月底,傳統矽谷地區(聖何塞—桑尼維爾—聖克拉拉地區)的科技職位發布下降了1/4以上,而舊金山—奧克蘭—海沃德地區技術類職位發布下降更多,達38%。

其報告分析稱,科技類職位下降的一大重要原因是新冠疫情拉低了企業對未來增長的預期,因此矽谷地區乃至美國其他地區,技術招聘放緩是不爭的事實。

已在矽谷科技巨頭工作兩年的華人工程師小王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導致今年應屆畢業生在美求職難的最大因素是疫情。2018年,小王加入了一個名為「灣區早鳥」公眾號發起的微信公益群,這個群裡,有一眾希望加入科技巨頭的留學生,進行互相監督、信息共享等。

小王透露,Uber、Airbnb等涉及交通出行、旅遊類的科技巨頭,受影響無疑是最大的,也是最早一批開始裁員的科技企業。「群裡面留學生有拿到Uber實習、口頭錄用通知的,最後都被撤回了,發一個月工資作為補償。但這對於應屆留學生而言影響是很大的,不是補償就能解決的。」

整組被裁,僅剩90天求職期

武同學是在Uber裁員名單裡的一位應屆生。

去年,通過在Uber的實習,武同學順利拿到了留任合同(return offer,科技公司會給通過考核的實習生發錄用通知)。

今年2月,武同學正式入職Uber,誰知,短短三個月後就接到內部通知,整組被裁,連轉組都來不及(科技公司多半可以在內部進行轉組)。「200多人的組在舊金山的辦公室,裁了190個。」

武同學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3月初還就疫情跟同組的經理、同事聊過。「當時看到國內疫情控制得較好,沒想到美國疫情會嚴重到這個程度,最後更沒想到的是按組裁的。因為一般裁員都不太涉及新員工。」

5月接到內部「被裁」通知,武同學一度非常絕望,因為同時期矽谷幾大科技巨頭針對畢業生的招聘都凍結了,自己投了簡歷,完全沒有回音。「我甚至做好了要去外包公司的準備。」

這裡不得不提到的一個政策是,一旦在美留學生開始工作,又未在當年抽中H-1B(工作籤證) 的話,則需要啟用OPT政策。OPT政策允許科學技術類相關專業的留學生有36個月在美工作、實習期限。但如果個人啟用OPT政策,又中途停止的話,90天內必須找到下一份實習/工作,否則OPT政策會失效,無法繼續留美。

也就是說,留給武同學的求職期限,不是36個月,而是90天。

幸運的是,武同學的Uber前同事們,給其推薦了不少初創公司職位。離職半個月後,武同學開始陸續接到面試通知。6月中旬,武同學拿到了一家大數據人工智慧初創公司的錄用通知,結束了各種不確定性。「疫情期間,也沒法挑三揀四了。」

「真的特別感謝前同事和朋友們。」因為去的是初創公司,武同學認為,錄用主要看推薦人以及推薦力度。剛被裁員時,主要是投簡歷,開始接到面試通知後,他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準備面試上,看很多相關的面經。

300封簡歷投出無音信,成功「上岸」靠什麼?

另一位張同學並未有這樣的幸運,她的狀況是:碩士階段從其他學科轉計算機專業,沒有相關實習經歷。她前後總共投了超過300份簡歷,但是,一次網絡面試的機會都沒有。一路見證她艱難求職的一位朋友告訴記者,張同學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留美的念頭。「第一年她會先申請自僱,過完這最難的一年再看看時勢吧。」

張同學的經歷並非個案,在留學生的求職論壇上,有不少類似的帖子:「每天把領英招聘網站前十頁都投了也沒拿到Offer」、「找了一年工作,掛了一年面試……」

曾通過「灣區早鳥」幫助,拿到多家科技大廠錄取Offer的小王認為,程式設計師能否成功「上岸」與三方面有關:第一,簡歷。在相關領域所做過的項目和實習經歷如何,如是否有國內網際網路大廠的實習經歷、美國公司實習經歷,都是能否通過簡歷篩選獲得面試機會的第一步。

第二,是自身技術是否過硬,準備程度如何。他認為,就軟體工程師而言,是否準備得好跟 「刷題」數量無關。面試表現的背後是個人對算法、數據結構的理解能力,以及理解題目後的表達能力。

第三,時機。小王舉例稱,例如各大公司會針對不同高校在不同時間舉行招聘會,「HR不太可能提前看一兩個某校學生的簡歷,而是大規模篩選。」如果恰好提前在招聘會舉行之前投了簡歷,那可能就「石沉大海」了。

小王表示,社交媒體、電商、外賣等行業的網際網路巨頭或獨角獸企業,儘管一開始受影響很大,輕則凍結招聘,重則裁員,但很快能回升至正常水平。這些企業,一方面業務回升潛力大,另一方面是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撐,甚至還可以趁疫情時期以較低成本招人。

今年畢業的留學生們,留在科技大廠(如Facebook、Google、蘋果等)工作的機會是否明顯下降?根據在3個500人的留學生群近三年的觀察,小王稱:「如果說2019年畢業留下拿到offer的人數是2018年一半的話,今年則是去年的一半。」

工籤政策頻生變,不確定性加大

矽谷某超級獨角獸的一位HR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公司一直在大量招人,但對應屆留學生招聘名額比往年少,一大重要原因是籤證問題。川普政府對海外人才籤證(H-1B)頻繁調整, 讓公司難以把握。

例如,今年6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下達行政命令,不允許特定的非移民籤證類別(例如H-1B 和L1籤證類別)進入美國,還暫停了這些類別新籤證的發放,直到2020年12月31日,以此來保護疫情期間美國國內的勞動力市場。

但不能入境這一「一刀切」的政策很快引起了巨大反彈。在員工和科技公司的訴訟壓力下,8月,美國政府又宣布放寬對部分籤證的限制,確認了6月22日的禁令在多種情況下並不適用,如公共衛生或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回到原企業繼續在原來崗位上工作的H-1B籤證持有人,能夠重新入境。

10月6日,美國勞工部和國土安全局再次宣布,對H1B籤證進行重大改革,包括大幅度提升最低工資要求,嚴格限制申請人專業背景要求等。

政策的波動會影響現有缺口人才的招聘,那新員工從哪裡招呢?這位HR表示,公司當前招的年輕員工(工作年限2年以下),約一半是從實習生崗位轉正。「實習生表現優秀的留下來還是有機會的,畢竟留給實習生的名額多於全職工程師的名額」。

然而,實習生的競爭,也並不輕鬆。記者搜索關鍵詞發現,領英發布的「2022年屆畢業生軟體工程師實習生招聘啟事」,瀏覽量超過1萬6,申請者接近9千人。

12月1日,位於加州的聯邦法官傑弗裡·懷特(Jeffrey S.White)裁定,川普政府10月針對H-1B類籤證頒布的新限制措施無效。上述HR表示,H-1B籤證改革被法院撤回,公司內部也鬆了一口氣,準備大規模招人。最近,自己正準備明年線上校招事宜,「整個組同事熬夜看簡歷,有不少今年的應屆生也來『湊熱鬧了』」。

但有一點也是毫無疑問的,美國移民局對國際留學生在美申請工作籤證的資格審查已經愈發嚴格了。「RFE(Request for Evidence,材料補充通知,由公司/員工證明這個崗位確實是需要招聘外國人才)變多了。」這位HR說。

回國:國內招聘與美國校招時間錯開

美國疫情一方面令留學生們求職受挫,另一方面,卻也讓一些人選擇回國發展,收穫了不錯的結果。

即將於今年年底畢業的留學生曉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自己接到了國內某家即將上市超級獨角獸的offer, 也買好了1月回國的機票,準備前往北京開始新工作。

回憶過去一整年在美國求學加尋找實習、再經歷求職寒冬的時光,曉龍心中五味雜陳。

由於是三學期制,去年9月剛入學的曉龍希望儘快找到一份在美相關專業的實習,為日後留美做一層鋪墊。「實習經歷對於找工作很重要,最初的想法是,等工作2-3年再決定回國還是留下吧。」

然而在尋找實習階段,現實就給曉龍潑了冷水:投了多家無人駕駛相關公司的實習崗位均無果 。

到2月第一學期結束時,曉龍很開心地接到亞馬遜的實習面試通知。「第二輪面試前一日HR臨時跟我說取消了。」他猜測,亞馬遜實習面試取消或許跟美國當時疫情暴發有關。截至今年10月,曉龍共「刷了幾百道題,7、8、9月寫過很多網測(OA),但沒有進入任何下一輪(面試)。」

慶幸的是,今年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的招聘比往年更早鋪開,而不是按照慣例秋招(9-11 月)。因此,曉龍在美國求職的同時,也瞄準了國內的相關崗位。

就在兩周內,他迅速投了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網易、滴滴等不到10家公司,最終拿下一家公司的offer。而且,讓曉龍驚喜的是,那家公司面試效率很快,兩天完成所有面試,他順利拿到了口頭通知,10月正式籤訂了就職合同。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美留學生在求職中的確有許多失落、沮喪,但也不乏喜悅、收穫。或許,正如一位留學生所說:上學時擔心畢業,畢業時擔心求職,或許等工作幾年後再回頭看疫情期間的求職,最艱難的時刻,就已經過去了。

(作者:房珊珊 編輯:和佳)

〖 21世紀經濟報導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疫情下在美留學生的艱難求職路:300封簡歷投出無音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下在美留學生的艱難求職路:300封簡歷投出無音信,矽谷「碼農」一職難求投出300封簡歷,一個網測機會都沒有;矽谷幾大巨頭,凍結應屆畢業生招聘;剛入職兩個月,遭遇整組被裁員
  • 留學生春招福利: 谷歌/英特爾面試官直播簡歷修改+模擬面試!
    (新聞選自financialexpress.com)現在去各大公司官網上看,已經有大批春招、全職崗位放出,比如谷歌,臉書,亞麻等留學生OPT/H1B大戶,也有像Tiktok這樣近年來大火的獨角獸公司。領英上過去一周也有17,000個招聘啟示!
  • 求職乾貨|簡歷製作的那些事
    個人求職簡歷在一個求職者的求職過程當中,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這樣的角色能夠決定求職者這一次求職的成敗,也決定了求職者是否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工作機會
  • 在校大學生求職簡歷怎麼寫?大學生求職簡歷模板
    在校大學生求職簡歷怎麼寫?簡歷是你和企業初步溝通的橋梁簡歷是你給HR留下的第一印象能否拿到所投遞崗位的面試資格就看你的簡歷能否「打動」HR小姐姐一般,80%的同學在求職的時候會栽倒在這一關~~問題來了,HR喜歡什麼樣的簡歷呢
  • 網投簡歷被倒賣?求職切勿「海投」
    最近,有不少求職者爆料,自己招聘網站上投遞簡歷後,會不斷收到各種垃圾信息推送,疑似求職者的個人簡歷信息被非法竊取、售賣,最後個人信息以極低的價格流入各種貸款、博彩、刷單等平臺之手。12月8日,記者在百度帖吧的"boss直聘吧"、"智聯招聘吧"中搜尋時,並沒有發現明確的收購簡歷、售賣簡歷的信息,但貼吧裡有很多人反映各種求職被騙的經歷。
  • 【求職之簡歷篇】簡歷大結局:怎樣投遞簡歷才能保證不被斃掉?
    今天我們的求職之簡歷篇大型「逗比搞笑」電視劇終於要大結局啦~~`現在是大結局預告時間:小夥伴們紛紛說,簡歷寫好了,那投遞是大難題了,HR們什麼時候心情好? 2、郵件標題不當。如:郵件的標題為「求職」、「應聘」、「XX大學XX個人簡歷」等。 3、郵件正文毫無內容。正文中沒有任何一個求職者的語句。
  • 矽谷碼農和Hipster們,為什麼永遠當不了英雄
    戰爭機器系列可操縱的人物一向多元,卻從無爭議。GTA也一樣,黑白棕黃人物濟濟一堂也沒被噴。看門狗錯在何處?還有一個現象很有趣,涉及到計算機、編程題材的遊戲中,能被大眾接受的,如殺出重圍、賽博朋克,美學上一定要盡復古之所能——要和當代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矽谷、創業文化和他們熱衷的鮮豔顏色扁平設計劃清界限。GTA5裡確實有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但都盡所能黑他們。
  • 求職應聘首先要學會有關簡歷的這些小知識
    個人簡歷是求職的第一道門檻,若跨不過去,自然就難以找到工作。毫不誇張的說,投出簡歷等待面試通知的心理歷程,就跟古代後宮嬪妃等待被皇帝翻牌子一樣緊張,因為只有自己的簡歷被HR們翻中,才有機會開啟自己的面試「Show Time」。因此,對求職者而言,如何填好簡歷,增加自己被「翻牌子」的機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HBO新劇《矽谷》:終於有部美劇講科技圈和碼農了!
    當美劇把醫生、律師、警察、政客的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後,好萊塢終於把目光投向了矽谷裡的創業者和碼農們。在HBO的最新喜劇片《矽谷》(Silicon Valley)中,一系列諷刺、惡搞和誇張手法把科技圈的怪現象一一抖落了出來。鑑於該劇所引起的圈內爭議,HBO近日已經宣布續訂第二季。不同於一般的情景喜劇,《矽谷》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故事主線:創業者Richard和他的碼農朋友們如何在創業之路上化解各種坎坷。
  • 敲開面試的大門:寫簡歷的大原則和投簡歷的小技巧
    一、搞清楚你的對手是誰但凡不是小微企業,第一個篩選簡歷的人一定是HR:人力資源部門負責招聘的專員或主管。想贏得面試機會,最關鍵的是寫好簡歷、投好簡歷,先過HR這一關。而到用人部門主管面試你的時候,要做的是講好簡歷。
  • 簡歷咋寫?簡歷咋投?
    安妮:這些是你簡歷上的素材,你準備好了這些,當你看到想去的具體崗位時,就可以根據崗位職責進行有選擇的放到簡歷上去。B夥伴:所以是先找到滿意的崗位再寫簡歷咯。安妮:是的。沒有明確目標的簡歷,能投中的運氣成分太大了。
  • 簡歷投出去一個星期還沒回復,是不是沒戲了?
    「我是不是錯過了簡歷投遞的好時期,找不到好工作了?」「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呢?」 大多數投遞過簡歷的同學們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精心修改過的投遞簡歷已經投出一個多星期了,沒有收到過任何形式的回覆,內心慌亂不已。
  • 投了那麼多份簡歷,都不回覆你的HR在想什麼?
    每次投完簡歷之後都在滿懷期待等回信但一刷再刷聊天界面也只是HR的已讀不回那麼,才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些不回你簡歷的HR都在想些什麼就像在收藏夾裡吃灰的學習視頻,馬了就是做了。去年買的健身卡,辦了就是瘦了。多份簡歷投遞給人的錯覺,就是安全感。
  • 我的「簡歷被出賣了」,難道求職也有錯
    事實真相是:原來求職簡歷被賣了!根據了解,目前市場有一個現象,以前叫情報站在叫機構,簡歷因時效性分為一手和二手簡歷,實時一手簡歷最高能賣到一條5元,一天就能收集到2000-3000份。簡歷倒賣現象已成為一條黑色產業鏈,他們如何獲取我們的簡歷呢,可能你還不清楚吧!
  • 3成人投簡歷沒回應,2020下半年不能裸辭!
    3成人,簡歷投出後石沉大海雖然根據無憂的調查數據統計,逾5成受訪者在簡歷投遞出去後一周內就能收到回復,但投出去後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的受訪者比例在今年也急速上升至將近3成!而在2018年同期,僅有1%的受訪者表示簡歷投出去後收不到回復。
  • 千萬別和WFH的矽谷男談戀愛!
    前不久,微軟剛剛宣布部分員工可以永久性的居家辦公,眾多網友投來了羨慕的眼光。在微軟前,就有Amazon、Google、Facebok、Twitter等公司宣布員工可居家辦公,這相當於美國矽谷基本都以遠程為主了...
  • 為什麼投了100份簡歷還找不到工作?白巖松一番話早就給了答案
    最近找到向陽生涯的諮詢客戶Aaron,一股腦的向我們倒出了最近找工作的苦水,再一次讓向陽君意識到了今年應屆生們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勢。Aaron是一所211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生,選這個專業是因為家裡人都說國際貿易是是萬金油,可以進很多行業發展,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 天哥有約 | 畢業季,資深HR教你怎麼投簡歷
    相信很多小可愛們已經開始投身到投簡歷找工作找實習的隊伍當中了~~其實呢,在當博主這一兩年,也有人斷斷續續問過我一些關於找工作投簡歷之類的經驗(畢竟天哥也算是畢業好幾年有過幾份正職工作的老人了)但是我一直覺得我自己其實還不夠專業。在我初入職場的時候,其實我的身邊一直都有貴人在幫忙和提點。
  • 待業半年,我投出了4500份簡歷
    在成都念幼師專業的趙琪原定於今年4月結束在一家頭部醫美公司的實習,但在正職員工都無法復工的情況下,她的這份實習也草草結束,更別提轉正的可能了。學校方面因為就業率的壓力,讓畢業生早早交上了所謂的「就業協議」,趙琪也聰明託熟人籤了一份「工作」上報,因此成為了「隱形」待業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