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電影的謊言與真相

2020-09-02 流沙兮

申鵬|依舊反感《八佰》

很多讀者都和我講,不要抹殺國軍抗戰的功績。

事實上,我們從來都不想抹殺國軍抗戰的功績,他們都是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先烈,我們對國軍將士非常尊重。

但是,我們應當反對借著「還原歷史」的名義,無中生有,捏造史實,用單純的「國民黨抗戰」詮釋抗戰的全貌,把一個抗戰中的悲劇、「表演戰」,神話成一個不可或缺的「大場面、大轉折」,這才是對國軍將士的不尊重。

電影開篇第一句話:「他們在保護我們」。

這就是一句謊言,四行倉庫之戰,根本不是在保護上海市民,也不是在「斷後」,而是在淞滬會戰慘敗之後,蔣介石派一支被放棄的部隊,在英國人的租界裡,打了一場給歐美列強賣慘的「表演戰」,試圖讓西方人同情,希望得到國際調停與援助。

其實整個淞滬會戰,都貫穿著這樣的理由,蔣介石從未下決心與日寇真正決裂,而是一次次希望西方列強可以調停,可以和日軍談判,他把一支支國軍部隊派上前線,卻不給任何戰略部署,指揮呆板,用這些大好男兒的血肉之軀,接受日軍的艦炮轟炸。甚至在前線準備進攻的時候,蔣介石又首鼠兩端,命令部隊暫停進攻,再次等待調停,以至於貽誤戰機,禍害全軍......要知道,1937年,當日寇肆虐淞滬、國軍將士血染疆土的時候,蔣介石政府甚至都沒有對日本宣戰,直到四年之後的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他才跟在英美的後面宣戰

《八佰》夾帶的私貨,和那年諾蘭的《敦刻爾克》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在上周,我寫過一篇《為什麼要抵制八佰》的文章,被某公司投訴了,今天,《八佰》,有人說拍得好,但我依舊要抵制,大家可以看,但我不會說它一句好話。

在《八佰》電影中, 把四行倉庫戰鬥渲染成了一場波瀾壯闊、以寡敵眾、日軍全力進攻,炮火不斷,八百勇士用血肉之軀阻擋敵軍,保護上海人民,以至於雙方血流成河的「血戰」。實際上,根本沒有這樣的場面。

四行倉庫根本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鬥,日軍也根本沒有強攻,根本沒有使用重炮,進攻四行倉庫的不是日本帝國陸軍,而是海軍陸戰隊,雙方也沒有大規模傷亡,日軍僅僅死了1人,這就是一場4天的圍困戰、「表演戰」。

當時的日軍主力在做什麼?在全力進攻蘇州河南岸,日軍投入105毫米加農炮,120毫米榴彈炮,150毫米榴彈炮,240毫米重型榴彈炮。主攻師團為第3師團,第9師團。這才是慘烈的戰鬥,光日軍第3師團第34聯隊在這次渡河作戰中就戰死285人,重傷538人。第九師團整個渡河作戰中傷亡達2804人。稅警總團在蘇州河的劉家宅與日軍第九師團和第三師團展開血戰,在蘇州河戰鬥中第五團團長丘之紀上校戰死,剛剛升任第2支隊司令官的孫立人重傷。

而所謂的「800勇士死守四行倉庫」,與蘇州河南岸真正的血戰相比,只是一個被後世輿論包裝出來的神話。

四行倉庫戰鬥的所有戰績,其實來自於一本地攤文學作品,就是飛將軍孫元良的回憶錄《億萬光年中的一瞬》,此人沒文化,把光年當做時間單位

管虎之所以跑去見他的後人,大概也是信了飛將軍的某些描寫。

孫元良在書中寫到,四行倉庫之戰,八百勇士激戰四天四夜,擊斃日軍200餘人,擊毀2輛坦克……其實純屬胡謅腦補,因為戰鬥開打後他早就跑了,根本沒有見證全過程。

實際上,蔣介石想要打一場「表演戰」,吸引西方列強的同情,所以才派了這400人留守四行倉庫,這裡是英租界,日本人不傻,並沒有全力進攻,更沒有出動坦克和重炮,甚至根本就沒有發生幾場大規模戰鬥。

圍攻四行倉庫的日軍是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土師大隊,這支部隊並沒有坦克。日軍也沒有出動坦克的記錄。在所謂的整個「閘北追擊戰」中,日軍總共就只有42人受傷,其中唯一傷重不治的死者是日本海軍特務少尉田中士陸。也就是說,如此「壯烈」的戰鬥,就打死日軍一人?

日軍方面的記錄:在10月31日的1點45分,日軍以炮火壓制國軍,並從下午3點開始突擊。到3點10分,整個四行倉庫被完全佔領,國軍遺棄屍體約100具,其餘人逃向更南面的公共租界。隨後被駐紮的英軍解除武裝。追擊戰中。日軍僅有1人左下腿血管被子彈貫通受重創,兩日後不治身亡,另有42人受傷。

女童子軍楊慧敏冒著「槍林彈雨」渡河,送青天白日旗,這是當時「美化」出來的新聞,她送旗的時候,堂堂正正從橋上走的,沒有槍林彈雨,沒有裹著青天白日旗渡河,沒有那麼兇險壯烈。

著名報人、時任戰地記者的曹聚仁對泅渡進入四行倉庫的說法予以根本否定:「那位獻旗的楊惠敏女士在漢口對記者所說,如何遊過蘇州河,從前門衝進去的謊言,原是十分可笑的。」

而且,四行倉庫升起的那個青天白日旗,和楊慧敏送的,也不是一面,四行孤軍倖存的老戰士李錦堂、張青軒、曹明忠、於長壽、周俊明都曾敘述,肯定楊惠敏於1937年10月27日來到四行倉庫慰問孤軍,由機槍連連長雷雄接受,接受楊送來的一面國旗,但「因尺寸較小未被孤軍懸掛」。

楊女士在當時,進入孤軍營送旗,可以大大鼓舞中國軍民的抗戰時期,作為輿論宣傳並無不可,但不應到了今天還過分誇大。

這個事情,用在電影裡煽情炒作,太刻意了一點。一面青天白日旗,救不了孤軍,也救不了中國。

救中國的,是正確的領導和指揮,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是科學、理性的戰略戰術。

此外,88師師長孫元良,正在這個當口上,侵吞上海市民捐贈的物資,強姦前來勞軍的女學生,然後拍拍屁股跑路,丟下400個「孤軍」不知所措。

「1937年10月上旬我到上海,那天正好遇到上海學生代表在四行倉庫88師師部慰勞,這時孫元良看到一個女學生代表眉清目秀,就以花言巧語要該女生單獨在師部多玩一下,企圖強姦。這個情況被該師副師長馮聖法知道後,曾前往勸解無效。這時我到師部,馮要我再去一勸。我照馮意對孫勸說後,他竟說:『英雄總是和美人聯繫在一起的,自古英雄都喜歡美人,尤其是我們在上海作戰有功,做這一點小事沒有什麼。」
不但如此,孫元良還在上海抗戰期間大發國難財,當年上海人民滿腔熱擁護抗戰。他們冒著槍林彈雨上前線協助作戰、搶修工事,節衣縮食集資慰勞軍隊,稱得上是共赴國難。然而呢,孫元良派師少將參謀長張柏亭、上校師附張裕良和上海各團體接洽,將一部分慰勞物資變為現金……令該師軍需主任宋尚魯(宋希濂的胞弟)把上海搶劫來的棉紗等偷運武漢出售,所得的錢轉其妻吳懿輝。

1937年11月5日,淞滬會戰期間,日軍第10軍登陸杭州灣金山衛,形成對淞滬前線中國第三戰區部隊的包抄之勢。國軍反擊未果,為避免全軍覆沒,下令「轉進」,實則為潰退。孫元良又下令88師524團第1營的400多名官兵,固守四行倉庫陣地,並親手將「死守上海最後陣地」的命令交給謝晉元團長。


有人說,電影沒有拍孫元良,是的,確實沒有。但是用了孫元良為自己表功的地攤文學來拍電影,導演去見孫元良的後人,鼓吹孫元良的功績……那又有什麼分別?


我非常敬佩謝晉元團長,非常同情400壯士,他們被腐朽的國府扔在了被放棄的戰場上,四天之後,又被國府、英國人、日本人聯合要求「放下武器」,謝晉元本來已經做好了殉國的準備但來自上面的命令讓他和戰友們放下了武器,實質上做了英國人的俘虜,被關進了「孤軍營」。

孤軍營,其實就是租界的「戰俘營」,是英國和日軍妥協的結果,營地條件惡劣,毒蟲遍地,還有白俄士兵看守,400壯士們的境遇十分糟糕。謝晉元團長還被手下變節士兵殺害……

最終,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攻破英租界,400壯士們被日軍抓進集中營百般折磨,還有的被日軍押到東南亞做苦力,從此一去不復返。二戰結束後,東南亞的倖存下來的八百壯士不到百餘人,最後被澳大利亞派船隻將他們送回了中國。

這些被「拋棄」的400壯士中,只有少數從孤軍營逃了出來,被當地的新四軍搭救,加入了共產黨的隊伍,繼續戰鬥,堅持到抗戰勝利


如果我拍這部電影,我不會把重點放在4天的「表演戰」上。

我會把重點放在400勇士被國府拋棄、出賣,被英國人關進戰俘營,謝晉元團長被四個叛徒刺殺,日本人攻破戰俘營,有人被抓去南洋做苦力,有人九死一生逃出來,加入新四軍......這才是真正悲壯、英雄主義、可歌可泣的歷史。

相關焦點

  • 《八佰》電影背後的幾點真相
    《八佰》電影背後的幾點真相:1、把守四行倉庫的軍人實際上犧牲了9個人;2、綁著炸藥包跳下去的只有一個人,他確實叫陳樹生;3、確實有個女孩綁著青天白日旗闖入倉庫,但不是遊河過去的,是從一個雜貨鋪爬過去的;4、日軍沒有啟用飛機攻樓,因為容易誤傷租界
  • 《八佰》:八百壯士不需要神話與謊言來拔高
    ​​八百壯士不需要神話與謊言來拔高 。《八佰》導演管虎也稱他們是「遭遇絕境」。對於參加這場戰鬥的國軍八百壯士,我沒有絲毫的不敬,他們頂天立地,本來就不需要謊言神話來拔高,他們經受得起我們的審視,理應得到我們的懷念。承認戰鬥並沒有像電影裡宣傳的那樣激烈,並非是對八百壯士的貶低,畢竟這場保衛戰具體的戰鬥方式、過程以及結局,並不是由他們自己一方面所能決定的。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傳播更廣的謊言:「楊惠敏泅水送國旗」。
  • 電影「八佰」
    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導演「管虎」在心裡念了10年的電影「八佰」,會如此的震撼!這是一場戰爭謊言
  • 評《八佰》:八百壯士不需要神話與謊言來拔高
    電影《八佰》的臨近上映與大力宣傳,讓「四行倉庫保衛戰」與「八百壯士」成為熱點話題。電影《八佰》預告片裡的戰鬥場景極其激烈,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合事實的。當然,僅憑這點也不能肯定說導演對歷史有多麼大的誤解,畢竟近年國內電影的戰爭場景包括煙、火等特效,本來大多都是浮誇之極,脫離歷史。從當事人的回憶來看,日軍對倉庫發動過數次進攻,不過規模都不是太大,對倉庫的轟擊動用的也只是小口徑平射炮而非大口徑重炮。
  • 電影『八佰』仗勢欺人?理性看待,別被壞人當槍使
    神片『八佰』上映,但出品方華誼兄弟卻被罵上了熱搜,瘋傳他們仗片欺人,跟小影院索要保底費,就是先交錢再給片。很多網友看不過,在線聲討。但事實的真相如何?先說說結論吧,仔細一想你會發現這是有人在偷『八佰』的票房,有人在帶鍵盤俠的節奏。
  • 電影《八佰》背後的幾個真相......
    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國產電影,非《八佰》莫屬。《八佰》是一部以淞滬會戰為背景,講述國民黨軍隊的第88師262旅524團第1營的「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八佰》自籌備以來,歷經波折。
  • 一文講透電影《八佰》到底是在講述歷史還是導演的意淫?
    電影《八佰》中的趙子龍首先要搞清楚的第一個問題是當時四行倉庫裡確實發生過戰鬥,但是具體沒有人知道裡面到底經歷了什麼因為歷史的真相沒人知道,倉庫裡面的劇情都是編造出來的,但是片頭卻打上了根據歷史事件改編而成,這個就很有問題了。
  • 揭秘,電影《八佰》幕後真相!淞滬會戰危局,倖存者受虐八年
    管虎導演的新作《八佰》即將上映。電影中的故事讓人潸然淚下,現實中的故事卻殘酷得讓人垂淚。《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由謝晉元為首的國民革命軍與侵華日軍發生的慘烈戰爭,當時團長謝晉元奉命守衛蘇州四行倉庫,四百士兵打出口號「八百壯士」,與日軍展開割據戰,堅守四天四夜,直到接到撤退命令,才離開四行倉庫,進入租界地帶。
  • 電影《八佰》的魅力所在
    我是電影超級粉絲,從年初到現在都沒進過電影院,憋壞了。我不喜歡看政治或戰爭題材的電影。我家先生本來就不愛看電影,尤其最近疫情期間更是不想進電影院。但是,他比較關心時事,了解政治。他告訴我電影《八佰》值得一看。於是,就在七月七那天,我和他度過了一個七夕節。
  • 電影《八佰》為何爭議那麼大?你需要了解的幾個歷史真相
    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票房贏家就是《八佰》了,從八月份上映到現在已達到了30億左右的票房了,但這部電影從上映開始就引起了人們巨大的爭議,為何爭議那麼大呢?你需要了解的幾個歷史真相。先從電影本身說起,電影叫做《八佰》重點講述的應該是戰士,但這部電影更大的重點是側重在歐豪飾演的端午,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張譯飾演的老算盤,而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這些是什麼人,當初都是逃兵,後來才被抓到四行倉庫。
  • 電影《八佰》的真相:一場局部戰鬥,一場撤退和一顆棋子
    電影《八佰》:看著看著就哭了,看著看著卻又困惑了截止8月24日,電影《八佰》在上映的短短4天時間裡票房迅速突破8億,不僅如此,電影上映以來,好評不斷,話題不斷,相信接下來票房還將迎來一波小高潮。要想了解電影所描述的歷史真相,首先應該了解這場戰鬥的大背景——淞滬會戰。
  • 電影《八佰》,暴露了中國商人最噁心的一面
    原因很簡單不想為《八佰》的出品公司華誼兄弟和電影主創貢獻票房。需要申明的一點,我噁心的不是抗日題材,這段我們屈辱且頑強的歷史需要用影像創作記錄下來,警示後人,但是民族情緒不該成為有些人謀取利益的工具。八佰就是華誼兄弟的工具!
  • 《八佰》電影觀感
    2019年7月1日,《八佰》還在拍攝中,我看了相關背景介紹,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寫了點感受,並做打油詩一首。近日電影發行,片頭有一個武將單槍匹馬面對群敵的畫面,與我當時感覺謝晉元如關羽張飛的意境相同。有心殺賊刀槍少,無力回天奸佞朝。英雄久困自家牢,憋屈至極五內爆。淚嘆八年得勝早,日本蝗軍未根削。
  • 電影《八佰》反響熱烈 走進四行倉庫探尋歷史真相
    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電影《八佰》掀起一陣熱潮。要了解四行倉庫與「八百壯士」的歷史全貌,就不得不提蘇州河畔的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電影《八佰》掀起一陣熱潮。要了解四行倉庫與「八百壯士」的歷史全貌,就不得不提蘇州河畔的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 《八佰》:一部嚴肅的抗戰電影?歷史虛無主義的產物?
    最近一段時間,管虎拍攝的電影《八佰》在網上吵得沸沸揚揚,網友評價褒貶不一,總的來說有這樣兩種觀點:第一、《八佰》宣揚抗戰中的英雄主義,是一部好作品;第二、《八佰》虛化歷史,模糊歷史真相,是歷史虛無主義的產物。
  • 十問電影《八佰》,我們該不該吹捧一部歷史虛無主義大爛片
    戰爭巨製《八佰》在各大院線的點映結束了,網上有很多討論這部戰爭大片的聲音,但是將近九成的聲音都是在吹捧這部大片,柳林看到這些噁心的營銷文,開始擔心一件事,我們的觀眾,到底還知不知道歷史的真相了。  為了還原歷史的真相,柳林決定不吃早飯也要把這篇文章寫完,就是這樣。本文章由柳林後獨家原創。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本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的真實戰場,日軍攻打上海時,國民黨八十八師的「八佰壯士」堅守上海最後的陣地——四行倉庫、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軍人的血性,雖然蔣介石讓國際社會出面幹預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是卻用智慧、勇氣和鮮血最大限度喚醒了國人抗日的決心,為以後全國抗日打下了堅實基礎。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
  • 電影「八佰」:一個無奈的謊言,一場悲壯的戰爭,一段刻骨的歷史
    《八佰》改編自一段真實的抗戰歷史。因此,電影取名《八佰》,有「八佰壯士,向死而生」之意。真實的歷史:1937年11月5日,日軍第10軍登陸杭州灣金山衛,形成對淞滬前線中國第三戰區部隊的包抄之勢。導演敢挑選這般歷史題材,註定了《八佰》定是一部可歌可泣、悲壯偉大的史詩級戰爭片。導演不單在電影製作方面下足了功夫,同時在電影宣傳海報方面也別出心裁。《八佰》海報寓意?
  • 《八佰》,那匹浴血而生的白馬 #電影八佰#
    誰是中國電影行業的那一匹白馬是的,《八佰》就是這匹白馬,是全國電影行業在對抗疫情衝擊的戰役中,衝出來的第一匹白馬。自8月2日電影宣布定檔以來,各方都在圍觀這部片子上映後能拿到的熱度和口碑,作為繼續向市場投放優質電影資源的權衡指標,《八佰》以一腔孤勇成為影院復工後第一個上線的國產大片,誰都無法預料票房,無法預料觀眾對新片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