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的陸遊聽著風雨之聲,寫了一首詩,懷念過去的戎馬生涯

2020-12-22 草夕寸品文史

陸遊是一位詩人,他與唐琬的愛情故事,通過一首《釵頭鳳》成為了愛情的經典。陸遊也是一個愛國主義者,面對國家內憂外患,他心中懷揣著理想和報國之志。陸遊更是一個戰士,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一直渴望著上戰場殺敵,直到死的時候都不忘收復失地。不過現實政治的腐敗和黑暗,讓陸遊沒有太多的施展機會,他更多的時候只能將自己的一腔熱血通過詩詞記錄下來。

晚年的陸遊雖然年邁,但是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日夜思念報效祖國。詩人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於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裡,觸景生情,希望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於是寫下了一首經典之作。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其二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寫作這首詩的時候陸遊已經68歲了,既然報國之志在現實無法實現,詩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於是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馳騁沙場的夢想。這首詩主要寫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詩人之處境。

「僵臥孤村不自哀」這是作者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態,此時作者的境遇是悽涼的,「僵」字寫年邁,寫肌骨衰老,「臥」字寫多病,寫常在床蓐;「孤」字寫生活孤苦,不僅居處偏僻,而且思想苦悶,沒有知音;「村」寫詩人貧困村居,過著荒村野老的悽苦生活。這四字描述了詩人寂寞、窘迫、冷落的現狀。籠罩著一種悲哀的氣氛,讓人讀後不覺得產生同情心。

接下去「不自哀」卻又忽然轉化出一種樂觀豪放之氣。之所以詩人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還能「不自哀」,都是因為他心中懷揣著報國之志。他的滿腔熱血、一顆忠心,就是「尚思為國戍輪臺」的精神狀態。一個68歲的老人,尚且想著為國家出力,反觀那些屈辱投降的達官貴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們顯得更加渺小和可憎。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後兩句不再關注現實,反而轉入夢境,因為「思」而夜不能眠,窗外的風雨之聲更是打擾了詩人的休息。在這種似夢似真的幻覺下,聽著窗外的風雨,自然聯想到了從前的戎馬生涯,曾經的軍旅生活。於是產生了一種幻覺,這是介於夢與現實中的幻覺——「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是英雄對於曾經逝去歲月的追憶,也是詩人對自己曾經戎馬生涯的懷念。穿著鐵甲,騎著駿馬馳騁殺敵,渡過冰河和高山,收復失地。這一句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這正是陸遊作為愛國詩人和戰士的心聲,是民族英雄的正氣。

陸遊的筆下不僅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有痴愛貓咪的萌態,更有這鐵骨錚錚的正氣凜然和英雄氣概。不過可惜的是,直到陸遊死時也沒有實現自己收復失地的願望。不過這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還是成為了他愛國情懷的經典之作。

相關焦點

  • 老年是一首秋天的詩
    老年是一首秋天的詩作者 | 易中天  朗誦 | 七月陽光
  • 重陽 | 老年是一首秋天的詩
    少年是春天的歌、老年是秋天的詩。少年在春天裡放歌。這是他們天真、爛漫、稍縱即逝和永不復返的花季。      初夏屬於青年。事業和愛情時而浪漫時而實際,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或被擊潰。然後就是盛夏——艱苦奮鬥的中年,一個悲喜交加充滿戲劇性的苦樂年華。現在,這一切都過去了。雁去葉落,橘紅穗黃,天高雲淡,風靜潮平。秋天到了。它是在不知不覺中到來的,然而又是何等地充滿魅力。
  • 杜甫和陸遊在寒食節各寫一首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意境卻大相逕庭
    然而寒食雖看不到「路上行人慾斷魂」,但自家內心欲斷之魂豈能欺瞞地過。所謂自己永遠都無法瞞得過自己的心,即同此理。同樣是客居,杜甫和陸遊都以《寒食》為名,寫下一首經典詩作,然而意境格局卻大相逕庭。杜甫歷經波折終於在清江安居,與鄰裡相處融洽,頗為自得。陸遊呢,依然是那樣情思繾綣,幽憤難終,一言難盡!《寒食》[ 唐 ] 杜甫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
  • 元稹寫了一首詩,談戀愛的理解不了,結婚後才覺得字字感同身受
    他曾經與薛濤談戀愛,寫下了著名的情(舔狗)詩,下面欣賞一下吧!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唐代 · 元稹《寄贈薛濤》什麼意思呢?
  • 一天一首古詩詞:《蝶戀花》蘇軾
    但好景不長,這種美好的景色早就過去了。久處異鄉,又是一年清明節。黃昏坐在小院思念親人。可是,在遍地落花時偏偏遇到伯勞鳥。親人所處之地與這裡僅隔咫尺江山,卻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來而只能懸目相望,魚雁互通。望穿秋水卻音信全無。及至五更,不僅美夢不成,而且讓人夢中驚醒的又是刺耳的角聲。這怎麼不令作客之人為之心碎呢?
  • 李煜最冷門的一首悼亡詩,僅僅20個字,卻如泣血之聲
    不過,眾人皆知李煜擅詞,卻很少人讀過李煜的詩。其實李煜的詩作也頗出彩,只是詞名太甚,詩名不顯,以致少有人知。今天便向大家介紹一首李煜的詩作,且是一首悼亡詩,僅僅4句20字,卻猶如泣血之聲:書靈筵手巾南唐·李煜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
  • 選手唱了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王力宏聽得淚流滿面
    9月20日晚,在播出的某綜藝節目中,在王力宏組的選手屈楊上臺演出時,演唱了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讓導師王力宏聽到之後淚如雨下。9月21日,「王力宏哭了」的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後面還加了一個「沸」的形容詞。
  • 電影《音樂之聲》男主角去世,一首《雪絨花》永遠懷念他
    電影《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男主角馮特拉普上校的扮演者克里斯多福·普盧默(Christopher Plummer)於2021年2月5日在美國家中去世,享年91歲。普盧默的經紀人證實,普盧默當天早晨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平靜離世。經紀人在聲明中讚揚普盧默通過藝術和人格魅力深深打動大眾,將被永遠銘記。
  • 唐詩閒讀:「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而且他是一個寫實的詩人,他對於社會、民生自有一份發自內心的本能關懷,他在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他寫《三吏》、《三別》時,是發自內心的關注底層人的生活,甚至到了老年,他流落到四川的一條小船上,他還想著「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於是,杜甫的詩讓人感動,讓人愛讀,詩裡面有真性情。
  • 家中懶貓不願抓老鼠,陸遊急得給取個老虎的名字,還給它寫了首詩
    在宋代文壇裡,陸遊一直被視為文人楷模,後世更是有「亙古男兒一放翁」的說法。但事實上,陸遊其實是個挺矛盾的男人。他既能寫出「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的豪邁,也能吟出「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的痴情,這一點與比他大88歲的蘇軾倒是有幾分相似。
  • 韋應物寫了一首詩,蘇軾「拙劣」模仿,卻遭批評一點也不像!
    韋應物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我們對這位老先生熟知,大多是因為那首著名的課本詩《滁州西澗》,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雖然韋應物這首詩最出名,卻並非他最好的詩,韋應物的拿手絕活是五言詩,連蘇軾都是他的小迷弟,蘇軾曾作詩誇道:「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說白居易長篇短篇都能寫
  • 李白寫雪的詩,一首絕美,一首悽美,謫仙人帶你看一場最大的雪
    又到了大雪紛飛的時節,每年冬天最盼望的,除了各種火鍋美食的誘惑,應該就是赴一場浪漫的雪花之約了。「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 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
    《李白》劇照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小學時,我們學過一首李白寫的詩,叫《贈汪倫年少時,以為汪倫是對李白用情最深之人,長大後讀了很多書才曉得非也,是杜甫。「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白詩也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我們熟悉的這些詩句,全是杜甫寫給李白的。
  • 一首詩寫盡了佳人的脫俗和清雅,杜甫《佳人》深度翻譯和賞析
    詩中寫一個亂世佳人被丈夫遺棄,幽居空谷,艱難度日。全詩詩人一以佳人自寓,「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將女子的美,品味的高與幽居環境點出。襯出佳人的孤寂,點出佳人命運之悲,處境之苦,隱含著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嘆。第二部分開頭說出自當女子家中落寞後,男人便另尋新歡。
  • 張耒的一首詩,詠寫村居生活的樂趣,令人稱羨不已
    描情寫景,對詩人們說來,原是極普遍的題材,但這類題材要寫好也不容易,關鍵在於詩人是否能夠觀察入微,深刻體會,敏銳地捕捉詩意;是否能夠用精煉的語言、靈巧的結構,把自己的感受抒寫出來,並傳達給讀者。夏日宋代:張耒長夏村墟風日清,簷牙燕雀已生成。
  • 為什麼陸遊詩令人著迷,卻不適合初學詩的人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借黛玉之口,指摘了陸遊的「重簾不捲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那麼初學者為何會心水於陸遊的詩而往往不喜歡李杜呢?在顧隨先生看來,詩中有李杜,如世上有仙佛,仙佛雖然好但是離我們太遠,而陸遊詩則如老朋友輩談心,平易近人得仿佛是「我們一夥兒」。
  • 一首流傳了一千多年的愛情詩,寫盡了相思之苦,每一句都感人肺腑
    李益回到故鄉後也是感慨萬千,寫下了一首經典的愛情詩《寫情》,在這首詩中,他回想了那段戀情,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道出了人生的無奈,他是被父母逼著回到故鄉完婚,他也是沒有辦法,畢竟古代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中已經訂下了婚約,他不得不回到故鄉完婚,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愛情名篇。
  • 陸遊:鐵馬秋風 似水柔情
    陸遊出生後兩年便經歷了靖康之難,父親辭官機制帶著家人前往老家越州山陰避難。陸遊十分聰明,小小年紀就已能作詩寫文,在12歲的時候,因為他的才能過人,再加上陸遊的家人多出生於官場,得偏安一隅的宋朝廷便給了他「登侍郎」的職位。
  • 陸遊寫兒童的一首詩,短短8句話惟妙惟肖,讀完直呼太可愛了
    最早是貴族壟斷,那是夏商周年代,除貴族之外的家族是沒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於是天下之人,如同老子所言,「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而後到了春秋戰國,士階層崛起,教育的資料也流傳到他們手中,士成為了新的接受教育的一批人,這才有了百家爭鳴的活躍論辯。秦朝焚書坑儒,希望將教育重新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