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是一位詩人,他與唐琬的愛情故事,通過一首《釵頭鳳》成為了愛情的經典。陸遊也是一個愛國主義者,面對國家內憂外患,他心中懷揣著理想和報國之志。陸遊更是一個戰士,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一直渴望著上戰場殺敵,直到死的時候都不忘收復失地。不過現實政治的腐敗和黑暗,讓陸遊沒有太多的施展機會,他更多的時候只能將自己的一腔熱血通過詩詞記錄下來。
晚年的陸遊雖然年邁,但是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日夜思念報效祖國。詩人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於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裡,觸景生情,希望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於是寫下了一首經典之作。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其二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寫作這首詩的時候陸遊已經68歲了,既然報國之志在現實無法實現,詩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於是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馳騁沙場的夢想。這首詩主要寫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詩人之處境。
「僵臥孤村不自哀」這是作者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態,此時作者的境遇是悽涼的,「僵」字寫年邁,寫肌骨衰老,「臥」字寫多病,寫常在床蓐;「孤」字寫生活孤苦,不僅居處偏僻,而且思想苦悶,沒有知音;「村」寫詩人貧困村居,過著荒村野老的悽苦生活。這四字描述了詩人寂寞、窘迫、冷落的現狀。籠罩著一種悲哀的氣氛,讓人讀後不覺得產生同情心。
接下去「不自哀」卻又忽然轉化出一種樂觀豪放之氣。之所以詩人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還能「不自哀」,都是因為他心中懷揣著報國之志。他的滿腔熱血、一顆忠心,就是「尚思為國戍輪臺」的精神狀態。一個68歲的老人,尚且想著為國家出力,反觀那些屈辱投降的達官貴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們顯得更加渺小和可憎。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後兩句不再關注現實,反而轉入夢境,因為「思」而夜不能眠,窗外的風雨之聲更是打擾了詩人的休息。在這種似夢似真的幻覺下,聽著窗外的風雨,自然聯想到了從前的戎馬生涯,曾經的軍旅生活。於是產生了一種幻覺,這是介於夢與現實中的幻覺——「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是英雄對於曾經逝去歲月的追憶,也是詩人對自己曾經戎馬生涯的懷念。穿著鐵甲,騎著駿馬馳騁殺敵,渡過冰河和高山,收復失地。這一句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這正是陸遊作為愛國詩人和戰士的心聲,是民族英雄的正氣。
陸遊的筆下不僅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有痴愛貓咪的萌態,更有這鐵骨錚錚的正氣凜然和英雄氣概。不過可惜的是,直到陸遊死時也沒有實現自己收復失地的願望。不過這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還是成為了他愛國情懷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