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羅羅》:「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留給世人的傑作

2021-02-07 動畫醬

動漫的『系列構成』小林靖子也說:這並不是一般那種看完覺得很有趣的作品。

小林靖子(左),古橋一浩(右)

原作漫畫誕生於1967年,第一部動漫誕生於1969年,時隔這麼多年,無論如何都是會有所謂的時代的「代溝」的。

《多羅羅》1969年動漫

況且,講述妖怪的番已經不是當下主流動漫迷的愛好,比如被稱為「過氣番」的《滑頭鬼之孫》,又比如有口碑卻止步於第二季的《野良神》,還比如堪稱藝術作的《怪化貓》,以及,被很多人遺忘在記憶角落裡的神作《犬夜叉》。

因而,《多羅羅》能在獲得成功,除了歸功於原作者手塚治虫大神賦予的深刻內涵、獨特設定外,其動漫製作組也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這部歷時52年的作品在現代復甦,除了要顧及原著粉,還要吸引新的觀眾,以及如何在改編的基礎上傳承作品核心思想、而又在新的時代有新的解讀與拓展,這些都是需要一一考慮的。

而本作的【導演】古橋一浩和【系列構成】小林靖子則在這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MAPPA製片人大塚學曾在今年4月《Animage》的採訪中談及《多羅羅》的製作幕後。

之所以請古橋一浩監督,是因為他對於時代劇風格的作品把握非常到位,有獨特的詮釋。比如他的代表作之一《浪客劍心》。

古橋一浩:自由動畫人。Animation監督、Animation演出。

以作畫監督、原畫出道,代表作品有《亂馬1/2》《浪客劍心》《機動戰士高達UC》等。

古橋一浩最引人稱道的作品是1999年的《浪客劍心追憶篇》ova,該ova一改TV動畫少年漫的畫風,分鏡層次細膩,人物描繪細緻,演出特徵上傾向於場景寫實,成為了不少漫迷心中的神作,雪代巴與劍心的雨中相遇片段驚豔了多少時光。

《浪客劍心追憶篇》

時代的悲壯氛圍,歷史的厚重感在畫面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很難讓人相信這是1999年的作品。

而當他把這種風格與融入《多羅羅》,首先帶來的,便是視覺與風格上的煥然一新,以及時代氛圍渲染下的蒼涼與歷史厚重感。

對於這部作品,古橋一浩認為:因為之前有過黑白動畫,所以要思考去怎麼改變,如果跟原來的一樣,那麼動畫本身存在的價值就弱了。所以希望做了改編的內容能變得有價值。

正因為是50年前的作品,所以希望做出年長觀眾也能看的作品。

其後,製作方們經過認真商議,希望選一位能寫出硬核故事的人,於是便請到了小林靖子擔任系列構成。

系列構成(日語:シリーズ構成)是外來語,即「總編劇」,影視動畫的職位之一。系列構成負責進行統合、整理、修改分集劇本。

說到小林靖子,大家一定不陌生,只要是她的作品,幾乎就具備了「爆款」的潛質。翻開這位傳奇的夫人閃耀的履歷,我們會發現不少寶藏:《死亡筆記》、《進擊的巨人》、《極道鮮師》、《灼眼的夏娜》、《假面騎士龍騎》、《JOJO的奇妙冒險》……都是耳熟能詳的佳作。

MAPPA製片人大塚學認為,因為原作有很多沒有交代的內容,希望這些原創的部分交由小林執筆,而自己也希望能夠看到小林筆下的詮釋。

縱觀小林阿姨的作品,除了硬核的劇情外,比較突出的特點是充沛的感情。

比如特攝神作《假面騎士龍騎》,雖然故事是13個騎士的戰鬥(TV中並未出現13個),但其內核思想通過主角、通過故事,一直貫穿全劇:在利益和欲望至上的世界,真摯的信念也不會消失,星光縱然微弱,在黑夜中仍然可以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

《假面騎士龍騎》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小林阿姨的加持下,動漫《多羅羅》除了原作尋回器官的劇情線,還多了一條關於情感的線索:百鬼丸在尋回器官的同時,也在一點點找回身為人類的情感。

得到腳時,踩到火堆上感受那份痛感的新奇與享受:

一點點找回人類的情緒的設定,無疑是及其吸引人的。每一次百鬼丸有了一點點與往日不同的情緒表達,彈幕就炸成一片,頗為壯觀。

百鬼丸第一次叫「多羅羅」

相比於原作漫畫對百鬼丸的設定,這個改變讓故事對於觀眾而言又多了一些期待:希望看到百鬼丸的更多情緒表露!

只能說不得不佩服小林阿姨的能力。

說到動漫與原作漫畫的不同,已經有很多人盤點對比過了,小醬在此說幾個自身對於這方面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首先是畫風和人設的改變:

2019年動漫版

相比原作畫風,動畫將其調整成為更符合當下審美觀的風格。現在的百鬼丸人物十分美型帥氣,首先外型就吸引了一大波顏粉。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顏值即正義~

關於人設,原作的百鬼丸有著「心靈感應」超級外掛,即強大的精神力,沒有五感也可以靠這種能力感知一切,還能靠腹語講話(貌似有點話癆),會笑會與人交流,還有各種各樣的表情,看著與普通人差別不大。

動漫則改成了百鬼丸只能感知靈魂的顏色。

由於設定的改變,百鬼丸從小生活的環境也變成了無法感知外界信息的情況,因而缺少正常人類必要的感情,所以,動漫的劇情除了尋回身體器官以外,伴隨著尋回的還有人類的情感和內心。

這種設定上的改變,使得百鬼丸的「殘缺」由身體上升至心靈,無疑更加突出了作品的沉重感,也加深了觀眾對百鬼丸的心疼。

其次是其他角色的改變:

由於百鬼丸的設定改成了一開始不會說話,因而要將人物角色塑造的更完整,便離不開其他角色的烘託。劇中幾乎所有的角色都是為演活百鬼丸這個角色而存在。

作為收養了百鬼丸的壽海,在原作漫畫中壽海僅出現在初期階段,而動漫中不僅設計了他個人的故事,豐富了人物形象,還在劇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裡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原作漫畫中,百鬼丸的生父醍醐景光將自己的孩子身體的48個器官獻給魔神,只是為了得到天下,滿足自己的野心和欲望。而動漫則改成了不僅僅是為了滿足野心,同時也是考慮到百姓的苦難,為了實現自己的「大義」。

雖然這份「大義」並非正確的道路,但無疑使得這個角色更加豐滿。正如製片人大塚學所說,如果把所有的罪惡都推到醍醐景光一人身上的話,那就會變成一部單純的懲惡揚善的故事。

雖然在觀眾看來有點「洗白」的嫌疑,但這種改變也是使得作品更加精彩的一部分。

其他人物的改變也非常多,比如琵琶丸的性格比原作更加溫柔,危難時刻總是出現。

還比如,多寶丸的性格也不像原來那樣"莽撞",反而是受到了極好的教養的貴公子。

百鬼丸的母親也從原來只思念著兒子的可憐母親,變成了同時也會站在領主夫人地位思考的女性。

改變還有很多,並不能一一講述,但這些改變在小醬看來都是很棒的,極大地提高作品在新時代的可看性,同時也保留了手塚治虫原作的精神內涵。

被稱為當代日本動畫的奠基者的手塚治虫大師,由於其個人經歷過戰亂,因而深知戰爭的殘酷。

他也將這種經歷與情緒帶入到了作品當中。於1967年在《周刊少年Sunday》上連載的《多羅羅》隨著情節發展,對社會黑暗面的挖掘也越發深刻,曾一度「斷更」。

關於此次《多羅羅》的改編,另一個製片人山本幸治在說過,這次利用深夜動畫作為載體,想體現出的是「對手塚治虫先生的禁忌或本質的探求」。

在動畫中無疑是做到了的。無論是悲涼的時代背景,戰亂帶來的痛苦,還是百鬼丸的無聲吶喊.都充分體現了這點。關於結局的設置也是留給了觀眾以無限的思考。

《多羅羅》的成功,同時也給「老」作品在新時代的適應提供了一個借鑑方向。讓一部歷時長久的作品重新煥發活力,同樣也是傳承文化的重要一環。

相關焦點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逝世31年,你看過鐵臂阿童木、多羅羅嗎
    手塚治虫被稱為「日本動漫之父」,幾乎所有的動畫創作者都曾受到手冢的啟蒙。如果宮崎駿有撫慰少年傷痛的治癒之手,那麼手塚治虫(1928.11.3-1989.2.9)就有開啟瑰麗童年之夢的鑰匙。手冢的成人漫畫,能夠打開成年人的心靈窗口。
  • 《鐵臂阿童木》的締造者,手塚治虫是怎樣,成為漫畫之神的?
    導語:▲手塚治虫被尊稱為"漫畫之神",對日本漫畫的影響深遠。在日本,手冢治從(1928–1989)被尊稱為"漫畫之神"。各種理由,是因為他被認為是現代漫畫的發明者。......掀起漫畫表現形式的革命,充分利用了少年漫畫、少女漫畫、成人漫畫和歷史敘事等各種流派風格,"漫畫之神"成為後進世代的創作者們的典範...。
  • 手塚治虫逝世30周年,願《多羅羅》將他的神話延續
    手塚治虫的《多羅羅》講述了一個具有神話結構性的故事,而我們也希望,手塚治虫與《多羅羅》的神話繼續延續下去。30年後,由MAPPA與手冢Production聯合製作的、以手塚治虫原作漫畫的《多羅羅》也與觀眾再次見面。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與他的神漫畫《火鳥》
    手塚治虫自傳動畫《我和我的孫悟空》手塚治虫整個日本動漫產業的奠基人就是手塚治虫,日本人心目中的漫畫之神,他一生著作豐厚,所創作的漫畫作品高達15萬頁之多,也是全世界著作最多的漫畫家,涵蓋四格漫畫、集錦漫畫、少年漫畫、成人漫畫、少女漫畫等幾乎所有類型。
  • 手塚治虫經典名作《多羅羅》新動畫1月放送 鈴木拡樹挑戰聲優
    《多羅羅》是有著漫畫之神之稱的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所作經典漫畫,今年3月再次宣布動畫化。
  • 手塚治虫經典漫畫,時隔52年的新番動畫《多羅羅》來了
    今天要說一下1月番中的文藝復興大作之一,這部漫畫作品在此之前不僅出了26集的黑白動畫,還有PS2遊戲,電影,以及舞臺劇等等各種各樣的衍生作,即將就要放送新番的動畫TV版了,原作是手塚治虫在1967年連載的少年冒險類漫畫(可惜爛尾),算算竟然時隔了52年。
  • 從手塚治虫的戰爭孤兒多羅羅到荒木飛呂彥的單親之子迪亞哥布蘭度
    從一部反戰漫畫《多羅羅》說起1967年,39歲的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創作了一部名為《多羅羅》的漫畫,在小學館漫畫雜誌《周刊少年Sunday》上進行連載,主角之一的多羅羅在第1卷就與百鬼丸相遇,在第2卷中,手塚治虫講述了多羅羅的身世。
  • 手塚治虫創作的《多羅羅》改編動畫已經開播,我覺得你必須要看一看
    》的原作漫畫是手塚治虫的作品,標題中的「多羅羅」是故事中跟在百鬼丸身邊的小偷,其實有那麼一點「《塞爾達傳說》的主角是林克」的意思。,這讓手塚治虫腦中靈光一閃。但是當時的小朋友確實消化不了《多羅羅》,一方面由於漫畫不受歡迎,一方面由於手塚治虫也沒想好後面故事的發展,所以一度中斷了連載。
  • 50年前黑白版本「多羅羅」,手塚治虫大神的經典之作.
    《多羅羅》是日本國寶級漫畫家「手塚治虫」於1967年刊登的漫畫作品。
  • 手塚治虫經典《多羅羅》重製動畫PV及主要聲優公開
    根據手塚治虫原作漫畫改編的TV動畫《多羅羅》重製版將於2019年1月開始播出。
  • 手塚治虫《多羅羅》新版動畫播出確認!
    手塚治虫創作的漫畫《多羅羅》是一部雖然沒有完整收尾但卻擁有著豐富內涵和文化美感的經典之作,曾在1969被改編成動畫播出。
  • 日本漫畫之父 現代動畫開創者 手塚治虫
    這位漫畫家有著"日本漫畫之父、動畫之神"的美譽;他的作品對很多漫畫家產生了影響,很多漫畫家對他也是很推崇。同時,他也改變了動漫行業,推動了動漫周邊產業的發展。幼年的手塚治虫——7歲時,手冢治迷上了田河水泡的漫畫《野狗》和動畫片《大力水手》,並開始嘗試描摹。
  • 日本漫畫的今天,手塚治虫的功勞有多大?-虎嗅網
    這部劃時代動畫的背後人物,便是被稱之為日本漫畫之父的手塚治虫。他一共繪製了600部漫畫,篇幅長達創記錄的15萬頁之多,從輕鬆娛樂的兒童讀物到適合所有年齡階層的敘事故事類型應有盡有。不僅高產,而且優質,享譽海內外。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因為日本有手塚治虫,才有日本漫畫的今天。
  • 日本動漫的引領者——手塚治虫
    而我們今天提到的人物是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動畫之父,曾被稱為日本動畫界的一匹獨狼和日本動漫之神的手塚治虫。在早期的《鐵臂阿童木》的製作中,手塚治虫大量的使用了有限動畫形式,並運用了簡單的五官變化的靜幀來降低成本。在利用重複幀和光影的模糊處理,製作出來的動畫形式的成本降低了很多。當然在劇情和故事的變化中,手塚治虫改變了當時大部分東映和迪士尼起承轉合的故事風格。
  • 一位老者 —— 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原名塚治蟲(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漫畫家、動畫製作人,現代日本動畫的創立者之一,被譽為日本的漫畫之父、動畫之神,今天是這位老者的誕辰
  • 你還沒看《多羅羅》?手塚治虫時隔50年的再啟作品,一芽評選一月好番擔當ฅ'ω'ฅ
    《多羅羅》的原作漫畫是手塚治虫的作品。關於《多羅羅》這個標題,有說法是說最初的靈感是來自手塚治虫朋友家的孩子或是自己家小孩子,小孩子將「小偷」(泥棒dorobo )讀成 どろろうdororou,這讓手塚治虫腦中靈光一閃。《多羅羅》在播出後就受到了廣泛的好評,也有很多人開始討論百鬼丸身世的悲慘。
  • 今天是阿童木他爹誕辰,一起回顧一下手塚治虫的10部經典作品
    11月3日,是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的誕辰。
  • 宏篇巨製「手塚治虫的佛陀」,日本動漫最高傑作之一
    2013年,日本電影公司發起「最能代表日本的漫畫家」投票,「手塚治虫」以44%得票率高居榜首。說他是日本動漫的開山人也不為過。1952年以「鐵臂阿童木」轟動日本,「火之鳥」更是被認為日本動漫界的最高傑作,至他臨終時,最後一章都沒有造成。
  • 我的英雄學院枉稱英雄,作者把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話當耳旁風
    手塚治虫被人們譽為日本漫畫之神,不僅是他的漫畫作品傑出,更是他堅持原則、不觸底線的職業操守讓人尊敬。可是,《我的英雄學院》漫畫作者堀越耕平卻將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曾經告誡漫畫家的話當耳旁風。他先是以角色名「志賀丸太」傷害亞洲觀眾,現在又用「殻木球大」這個名字,傷害美洲觀眾。
  • 日本為抗擊新冠拼了,請出了手塚治虫漫畫名作怪醫黑傑克
    《怪醫黑傑克》是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在1973至1983年連載的漫畫。該漫畫的主人公怪醫黑傑克是一名黑市醫生,沒有行醫執照,卻常向患者提出巨額手術費,使其在醫學界素有惡名,實際上他是醫德高尚、救死扶傷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