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之神手塚治虫與他的神漫畫《火鳥》

2021-02-07 火鳥影視

全世界只有一家迪斯尼,在日本可是有很多動畫導演,他們做出了風格迥異的作品,動漫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日本文化的代名詞,尤其是漫畫,已經深入到日本人的基因裡,他們會用漫畫表達一切。

比如電子行業就有本書叫《漫畫電子學》,形象生動地闡述了電路原理。

漫畫一次來源於日語中『漫畫』的羅馬字注音(manga),按照創作方向漫畫主要有日漫、美漫、國漫、港漫、韓漫等,主流的分為兩種。

歐美風格

創作特徵是筆觸簡練、篇幅大,形成龐大的世界觀,內容多具有諷刺、幽默和詼諧味道,並且寓意深刻。主要是以公司籤約漫畫家為主,不強調明顯的個人風格,比如漫威、DC等漫畫公司。

日本漫畫

畫風精緻寫實,內容廣博,敘事流暢,主要以個人漫畫家為主,強調個人的藝術表達及審美,比如手塚治虫、荒木飛呂彥、井上雄彥、鳥山明等。

連環畫

是中國特有的「漫畫」形式,以插畫配上文字的方式講故事,作為敘事的載體,連環畫只能通過畫面本身傳遞信息,無法通過畫面之間的關係形成蒙太奇思維,這一點連環畫跟日漫美漫形成很大區別。

日本漫畫不僅吸收了電影的分鏡手法,還添加了很多效果,比如速度線、擬聲詞,對話框、誇張變形等,讓敘事充滿張力,相對分鏡完善的日本漫畫,連環畫顯得缺少表現力。

中國漫畫家李昆武並沒有遵循西方漫畫的素描、分鏡技法,也沒有受到日本漫畫寫實風格的影響,他的繪畫經歷很特殊,沒有讀過專門的美術學校,只是跟隨時代的要求進行創作,嘗試過黑板報、牆報、剪紙畫、木刻畫、油畫、國畫、宣傳畫等,反而創作漫畫時他可以駕輕就熟地把上面各種形式雜糅在一起,他融合版畫、連環畫和日本漫畫風格創作的個人自傳體漫畫《從小李到老李》,風格完全不同於日漫和美漫,具有濃厚的中國古典畫寫意風格,又在漫畫中插入了照片來輔助敘事,給人一種全新的漫畫觀賞體驗。

在創作內容上,《從小李到老李》和日本、歐美漫畫也有區別,李昆武並沒有在作品中強調創意,也沒有鮮明地表達個人情感,有的只是客觀的記錄並敘述歷史史實,以及對歷史一定程度的反思。

手塚治虫自傳動畫《我和我的孫悟空》

手塚治虫

整個日本動漫產業的奠基人就是手塚治虫,日本人心目中的漫畫之神,他一生著作豐厚,所創作的漫畫作品高達15萬頁之多,也是全世界著作最多的漫畫家,涵蓋四格漫畫、集錦漫畫、少年漫畫、成人漫畫、少女漫畫等幾乎所有類型。

手塚治虫

同時他也是第一位將助手制度企業化經營導入漫畫行業的漫畫家,對日本漫畫行業的影響十分深遠,培養了很多的後輩,幾乎所有後來的漫畫家都是受手塚治虫的作品啟蒙。

比如鳥山明就曾經說自己小時候經常臨摹塗鴉手冢作品中的人物。

島本和彥在作品《漫畫狂戰紀》中戲言說,一切漫畫都是抄襲手塚治虫的。雖是謔言,不過也不無道理。

手塚治虫的作品中有我們熟知的《阿童木》、《怪醫黑傑克》、《森林大帝》,當然還有他的漫畫神作《火之鳥》,代表手冢藝術思想的巔峰。

被認為是手塚治虫長篇漫畫最高成就的《火之鳥》分為:黎明篇、未來篇、大和篇、宇宙篇、鳳凰篇、復活篇、望鄉篇、異性篇、生命篇、太陽篇,一共十篇,直到作者去世,這部漫畫的第十一篇《現代篇》還只在構思階段,沒有創作完成,成為遺憾。

《火之鳥》創作過程不是連續的,手冢不斷地在思考著這部漫畫,隨著人生閱歷的不斷豐富,不僅在繪畫技巧與故事情節上趨於成熟,對作品思想內涵與人文精神層面上也在不斷深入挖掘,從《火之鳥》多年的連載就可以看出其創作軌跡。

在21年的時間裡,手冢陸陸續續地創作著這部充滿了大量的哲學性、實驗性和藝術性的漫畫,他以很多神話、傳說和史實為依據,時空橫跨古代、現代及未來,極度厚重地表達了對生與死、整個宇宙、未來及人生的思考。

NHK為手塚治虫拍攝的紀錄片

漫畫與電影

手塚治虫首創了在漫畫創作中借鑑電影分鏡的技巧,如同演員的表演,他讓漫畫角色具有豐富的表情來表達情感,也使用了很多電影敘事才有的手法,比如用空鏡頭的來烘託氣氛的,大量使用了聲畫對位的技巧來敘事,給人連貫流暢的感覺,絲毫不拖沓。

說起漫畫和電影之間的緊密關係,手塚治虫的創作經歷就是例證,他在創作漫畫期間每年仍抽空看300多部電影,因為電影是他靈感的源泉。

手冢甚至以個人經歷、追求夢想為主題創作了單本漫畫《電影萬歲》,以他的從業經歷作為素材,表達對電影的敬意。

漫畫和繪畫

以素描為主的普通繪畫作品幾乎是一種寫實的畫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忠於事物本來的面貌,是對現實的物體進行形體、空間、光影的描繪與復原。

漫畫的繪製有其自由性和獨特性,以簡單、誇張的手法來講述故事,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徵等方法來營造效果。

可以這麼說,素描主要是描繪對象的比例關係、黑白影調、冷暖關係、空間關係等,首要解決的是造型的問題,因此,素描被稱為造型的藝術。

漫畫不強調真實、也不強調造型,主要的目的是講故事,是在素描的基礎上加以誇張並融入個人色彩的敘事藝術。

手塚治虫卻完美的將素描和漫畫敘事結合起來,在他的作品中,很多建築物、昆蟲的作畫已經完全達到專業素描的水準,不僅彰顯了專業素養,並且具有高度的準確性。

但是卻離不開堅實的繪畫基礎,兩者有很多相同點。

比如通過線條的方向表現事物的結構和動作的運動軌跡,使畫面生動,具有很好的觀賞性;

線條的粗細變化能夠增加事物的層次感、立體感,讓畫質更加豐滿,讓畫面不致顯得單薄。

漫畫創作雖然在細節上沒有素描那麼豐富,可手冢儘量在畫幅裡表現細節,比如一幅畫裡出現三個人騎著三匹馬的話,他會將三匹馬畫成長臉、瘦臉和胖臉型的,以此來凸顯差異性。

漫畫是最適合表現的元素有未來、宇宙、科幻、神怪等,鑑於電影等其它藝術手法的局限性,漫畫表現未來時空以及科學幻想更加自由,但是漫畫也有其局限性,不像電影那樣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感官來達到體驗藝術的目的。

漫畫以繪畫或者其他造型藝術形式作為人物塑造和環境空間的表現手段,從手塚治虫開始,越來越多的漫畫家不僅僅通過繪畫的表現技巧來敘事。

不尊重生命與忽視精神世界的科技發展,一定會導致人類及地球的滅亡。

——手塚治虫

很多情況下,動畫都被歸為電影類型的一種,因為都是依據視覺暫留原理和蒙太奇思維來創作,相對來說,動畫片比較複雜一些,既需要電影思維也需要美術思維,動畫片的創作對想像力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同時也是對電影思維是極大得解放。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影表現手段的日新月異,開始突破技術上的限制,很多只有漫畫才能表現的主題電影也開始涉獵,從越來越多的漫畫被改編成電影就看得出來,因此,漫畫是個人化的電影。

由於表現媒介的差異,小說在細節的表現上遠比漫畫和電影要豐富地多。相對於小說在心理描寫上的遊刃有餘,漫畫和電影在畫面上的直觀性也是小說無法比擬的,我們來看看漫畫和電影在表現內心活動上的差異。

在《火之鳥:太陽篇》中,犬上根據皇太子行軍,路上遇到古代人祭祀用的石柱,他進入潛意識幻覺,發現了火鳥,火鳥帶他到未來,讓他明白直到一千年以後人類還是會為了宗教而鬥爭,並告訴他宗教一旦和權力掛鈎,就會變得非常殘酷,這段心理活動的描述跟小說可以相媲美,即使漫畫表現心理活動的手段只有圖片和對白,相比文學的自由性,反而更加顯得直白、簡練。

手塚治虫在漫畫中除了對白之外,還有很多描述和解說性的文字對背景進行介紹和說明。

比如在《火之鳥黎明篇》中,族人們對那岐的姐姐比奈久治病過程中對盤尼西林藥理的說明。

與很多電影導演喜歡在自己的影片裡客串一樣,手冢也喜歡偶爾在漫畫中出現,或自嘲、或搞笑、或諷刺,他甚至在《狼之族》中作為主要人物,顯出風趣幽默的一面。

如同電影鏡頭轉場時全黑的畫面一樣,手冢在漫畫中也常使用全黑的畫面,通常都是表達消極絕望的情緒。

同樣的黑場,電影導演庫布裡克在《2001太空漫遊》中巧妙的使用過,營造了太空黑暗死寂的感覺。

漫畫中每一格畫的創作都是為敘事服務的,離不開情節的制約。

手冢是講故事的能手,同時,深刻的思想是手塚治虫使用漫畫超越時代的防腐劑。

在《火之鳥太陽篇》中,把人的頭換成了狗頭,讓一個怪物做主角,並經歷獸類的世界。在《桐人傳奇》中手塚治虫也讓主角小山內感染蒙毛病變成了一直帶有狗頭的怪物,將人的動物性充分地表現出來。

在太陽篇中手冢嘗試多時空敘事,將宗教戰爭放在過去和未來,闡述了自宗教誕生以來人類對其的態度,宗教一旦被政治利用,將會變得很殘酷。

《人間昆蟲記》是手塚治虫對人類學闡釋地最好的作品之一,講述的是一個在社會中為求生存不擇手段的女人的故事,是一部將人的動物性和昆蟲的習性完美結合的寓言式作品。所有的人物都是以昆蟲來命名,試圖通過人和動物之間的共同性來諷刺人類的世界,也讓讀者看到了人性最深處的一面。漫畫分為四個部分,分別以四種昆蟲命名,春蟬、浮塵子、天牛、冬斯。女主角分別蛻變成演員、作家、攝影師等角色。在表現色情上面,《桐人傳奇》還顯得比較隱晦,到了《人間昆蟲記》就開始大膽和前衛了,手冢經常將畫面全黑或者使用暗色調以及人物的剪影來表現色情,不像其它畫幅那樣細緻。

手冢經常將人的動物性表現的淋漓盡致,比如《火之鳥:黎明篇》中比奈久和愚圖因為火山爆發掉入山洞中,拿死去的孩子去餵狼,然後他們又吃狼維生;豺狼們為了求生,也在前赴後繼地挖著山洞,比奈久和愚圖讓兄弟姐妹們結婚生下孩子,親近結婚的目的就為了繁衍後代,延續生命,在延續生命上任何道德都算不得什麼,探索了人類誕生的本源。

《火之鳥》全篇吸收了日本大量的神話故事,傳說以及史實,展示了各個時代人類面對生與死的不同態度,其思想的壯闊與思考的深邃讓人嘆為觀止,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還有細膩的感情。

《黎明篇》也不例外,取材日本神話,故事發生的背景是來自中國內陸騎馬民族如何徵服日本原住民而成為神武天皇的歷史。

多線程敘事

漫畫和繪畫的區別就是敘事,漫畫家很少能將畫工和講故事結合的很好,手冢作為漫畫行業的開拓者是個例外,他講故事的技巧、思想性、深度不亞於任何一個作家或者導演,在深諳漫畫技巧的同時也在巧妙的經營故事情節,在他的創作中以內容和思想性取勝。

《黎明篇》中手冢實現了多線程的敘事,這種敘事技巧他在《火之鳥》後面幾篇中經常使用,一開始那岐的哥哥去射殺火鳥反而被燒死,突然出現在火之國的醫生愚圖,救活了那歧的姐姐比奈久,就在兩人結婚的當晚,愚圖內應邪馬臺國猿田彥將軍的軍隊,邪馬臺國徵服了熊襲族之後,猿田彥將那歧捉回邪馬臺國,為了將來射殺火鳥教授他狩獵之術,卻因為那歧企圖射殺卑彌呼女王,害得猿田彥被關進了監牢,趁著日蝕之便,那歧救出猿田彥,並帶著他渡海回到熊襲族的火之國。

同時因為火山爆發,比奈久和愚圖逃往山洞避難,被困在裡面,開始與動物生存在一起,並為逃出山洞而努力。

卑彌呼女王帶著邪馬臺國的軍隊和弓箭高手天工彥,追到火之國,企圖尋找並射殺火鳥,另一方面,猿田彥和那歧在逃命的過程中被異族俘虜為奴隸,跟醜陋的鈿女結婚才保住了性命。

後來異族開始徵服邪馬臺國,猿田彥帶著那歧一起對抗異族的進攻,可惜寡不敵眾,天工彥、猿田彥相繼戰死沙場,那歧去找天工彥埋葬的火鳥的時候也被殺死。

比奈久和愚圖的子孫開始為逃出山洞而努力,終於一個兒子從山洞攀爬了出來,開始追尋新的生活,開始了新的篇章。

愚圖的出場很有意思,不光救活了那歧的姐姐比奈久,同時也帶來了熊襲族火之國的滅頂之災,並引出了猿田彥將軍的出現,後面還和那歧的姐姐比奈久發生了很多發人深省的故事。

火鳥象徵了永恆的生命,是人類自誕生以來不變的渴望,火鳥在時空變化、宇宙萬物中看著人們在天災人禍之中受苦受難,並努力地繁衍延續生命。卑彌呼女王的死亡是黎明篇的一個高潮,天工彥已經將火鳥捉到手並獻給女王,卑彌呼就在剛要觸到火之鳥的時候一命嗚呼,終究逃不過宿命,沒有變得長生不老,手冢通過這個戲劇性的高潮告訴我們,任何人都逃不過生死,生死其實是一個過程,不可分離,即便你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也難逃命運。

在塑造人物個性上手冢通過漫畫達到了文學上的巨細靡微,比如《黎明篇》中猿田彥就是一個複雜的人物,開始他奉卑彌呼女王的命令徵伐火之國,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在進攻熊襲族的時候連老人和小孩都不放過,當邪馬臺國遭遇強敵的時候他不計前嫌,奮勇抗敵,成了抵抗外族統治的英雄,外界環境經常把他至於忠與義之間難以取捨。

對生命的歌頌是手冢一直喜愛的主題,比奈久和愚圖為了繁衍後代,不惜近親 結婚,為的就是讓生命延續下去,鈿女也是,為了延續邪馬臺國的後代,不惜懷了猿田彥的孩子,這種對生命的渴望和讚頌在火之鳥中經常出現,是手冢重點表現的主題之一。

分鏡頭

手塚治虫運用電影分鏡手法進行漫畫敘事把日本漫畫推向一個至高境界,從《火之鳥黎明篇》的開始就能找到明顯的電影分鏡痕跡,手冢連續使用了23張畫來表現火鳥在火山爆發中的重生。

第一幅畫是火山大遠景,接下來是中近景,再是遠景;然後通過各種動物的反應間接表現火山場景,也是從遠景到中景再到特寫,如同電影剪輯一樣;最後又回到火山的大遠景,整個影像構思巧妙、流暢,絲毫沒有拖沓的感覺,既表現出了火山爆發的壯觀也引出了火鳥的重生。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是不斷地在吸取他種藝術形式的特點而發展,電影是這樣,漫畫也不例外,自從手塚治虫以來日本漫畫也經歷過多種風格的演變,但是都或多或少地從手冢的作品裡吸取靈感,受到手冢創作手法的影響。

《黎明篇》中愚圖告密之後,邪馬臺國襲擊熊襲族時適逢比奈久的婚禮,在集體群歡的快樂時刻產生滅族屠殺的悲劇,強烈突出悲劇性的效果,快樂到極致就是悲劇,用這樣的手法去結構戲劇衝突可謂匠心獨運。

為了表現戰爭殘酷的主題,手冢完美充分地利用電影分鏡的手法進行創作,通過遠景和近景的交替敘事,敵對兩方的整體廝殺過程中也不忘記單個將領之間的單打獨鬥進行刻畫,整個屠殺的過程手冢極度地渲染了血腥暴力,給人視覺的有力衝擊,更誇張的是在戰爭場面還加入了昆蟲和動物之間的爭鬥,不僅把自然界的廝殺衝突提高了一個層次,同時也把暴力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電影中依靠特技或者化妝技巧才能表現戰爭的殘酷,在漫畫裡可以輕而易舉、隨心所欲的表現,相對來說漫畫的自由度更大一些,這是漫畫創作和電影創作的一個重要區別,在這一點上漫畫和文學有著共同性。

另外一方面,手冢也經常創作成人漫畫,通過漫畫表現色情,暴力和色情恰恰是電影和漫畫這種視覺藝術最適合的。

幽默

所謂幽默,就是人們在觀察事物時,按照視覺或者聽覺流程設計的順序,先是注意到事物表面的『正常現象』,而後發現事物『出人意料的反常現象』,使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有所悟而得其意。

幽默是一種高尚的藝術表現,在任何一種藝術門類中都很難實現,搞不好就會變得流俗,可手冢的幽默都是無傷大雅又發人深省的,他創作的《吸血鬼在日本》就是嘗試幽默漫畫的一個典範,在故事情節及幽默上設計地巧妙自然,不失高貴。

《阿童木》中手冢也實踐了各種各樣的幽默手法,提高了漫畫的可看性。手冢的幽默有其明顯的個人色彩,他在《兒童學漫畫》中總結了幽默產生的六種方法,分別是異想天開式的幽默,無釐頭幽默,日常生活幽默,因果關係幽默,武打關係幽默

其中異想天開式的幽默是手冢獨創的帶有明顯個人色彩的幽默,通常都是在人和機器人、人和動物、人和植物之間產生的笑料。

無釐頭式的幽默在《黎明篇》中也有體現,比奈久不堪忍受族人被殺和丈夫的背叛,投河自盡,比奈久跳下去救她,結果發現手塚治虫本人正在水裡泡溫泉,然後比奈久趕走了他,手冢經常自己進入漫畫客串打趣一下,產生明顯的喜劇效果。

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包含言語的幽默,這種幽默在火鳥的漫畫中隨處可見,比如《黎明篇》中愚圖和比奈久約會的時候,那歧會調侃說我們這裡沒有咖啡館,沒有電影院,只能邊吃東西邊約會,通過這種抽離故事情節的方式產生笑料。

早期的漫畫技巧

手冢借鑑了早期四格漫畫的技巧,簡練地敘述故事情節,從畫面的構圖來看,手冢是對早期四格漫畫的一種繼承和發展,相較於以前的漫畫,手冢的四格漫畫具有如下特點:1、均為全景;2、場景單一;3、人物單一;4、畫面構圖,人物動作的變化幅度不是很大。

比如《黎明篇》中比奈久知道愚圖是奸細之後兩人盡釋前嫌的過程,手冢只用六幅早期漫畫的技巧表現兩人複雜的內心情感,畫面的信息量也不是很豐富,幾乎都是通過人物的動作來體現,完全不同於他喜愛的電影分鏡的手法,是手冢對另外一種漫畫手法的嘗試和突破。

經過手冢的努力,漫畫已經成為一門能夠和電影、文學相媲美的藝術,可惜的是後來的人始終沒有超越過這位漫畫之神,導致漫畫的最高境界始終停留在手塚治虫的身上,他成為漫畫行業一座至今沒有逾越的巔峰。

途犇圖像介紹

遊戲or電影?有遊戲性的故事,也有故事性的遊戲

這個漫畫闡釋了人的一生

抖音、快手、愛奇藝、騰訊視頻,短視頻成長後的「短劇」

相關焦點

  • 手塚治虫《火鳥》國內首次出版,被譽為日本漫畫界至高經典
    是的,手塚治虫正是被人們尊稱漫畫之神的男人。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出生於大阪府豐中市。手冢從孩提時代起就喜歡昆蟲,擅長畫漫畫。小學四年級時突發奇想,確定了「手塚治虫」這個筆名。1945年,大阪大學附屬醫學部入學,1951年畢業,1953年取得醫師執照,1961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在學習醫學的同時也在一直都在進行漫畫的創作。
  • 《鐵臂阿童木》的締造者,手塚治虫是怎樣,成為漫畫之神的?
    導語:▲手塚治虫被尊稱為"漫畫之神",對日本漫畫的影響深遠。在日本,手冢治從(1928–1989)被尊稱為"漫畫之神"。各種理由,是因為他被認為是現代漫畫的發明者。......掀起漫畫表現形式的革命,充分利用了少年漫畫、少女漫畫、成人漫畫和歷史敘事等各種流派風格,"漫畫之神"成為後進世代的創作者們的典範...。
  • 譯者招募丨手塚治虫長篇漫畫代表作品《火鳥》
    它是永恆的存在,它在火中一次次地輪迴重生,永生不滅……它穿梭於任何時代和地區,目睹了人類和生命的變遷……這是一場穿越時間、空間,在過去、現時、未來間發生的傳奇,在地球甚至異星發生的傳說……手塚治虫在長篇故事漫畫領域的最高成就
  • 手塚治虫的《火鳥》讓你明白,永生對於人類是致命詛咒還是終極幸福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歷時三十四年巔峰之作日本漫畫界至高經典
  • 日本的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日本可以說是「漫畫大國」,有名的漫畫家數不勝數,他們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今天介紹的這位被尊稱為「日本漫畫之神」的著名漫畫家,對於日本漫畫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也是現代日本動畫的創立者之一。他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手塚治虫先生。手塚治虫(てづかおさむ)1928年出生於大阪,本名手塚治,因為自幼喜歡昆蟲,他為自己取了「手塚治虫」這個筆名。
  • 日本漫畫之父 現代動畫開創者 手塚治虫
    這位漫畫家有著"日本漫畫之父、動畫之神"的美譽;他的作品對很多漫畫家產生了影響,很多漫畫家對他也是很推崇。同時,他也改變了動漫行業,推動了動漫周邊產業的發展。"動漫藝術家"第六期——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誕生於大阪府豐中市,原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他在後來創作中給自己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
  • 手塚治虫歷時三十四年巔峰之作《火鳥》首部簡體中文版來了!
    你想知道的關於《火鳥》首部簡體中文版
  • 手塚治虫歷時34年巔峰之作,《火鳥》首部簡體中文版
    從1954年首次創作《黎明篇》起,到1988年《太陽篇》連載結束,手塚治虫一共用了三十四年的時間去創作《火鳥》。整部連載作品貫穿了作者創作生涯的全盛時期,也見證了他的人生低谷,憑藉這部作品,手冢道出了自己對於「輪迴」「長壽」以及「尊重生命」等觀念的理解,這無疑是一部飽含大師個人生命寫照的曠世之作。
  • 從《火鳥:黎明篇》深度解析,看手塚治虫為何被譽為日本最偉大漫畫家?
    下面玩寫的一篇關於手塚治虫《火鳥:黎明篇》的文章,從中能看出作者是如何的偉大。火之鳥是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於1954年開始創作的漫畫,在前後12年的時間裡斷斷續續地創作了12章節,這部作品至今被認為是日本漫畫界的最高傑作,由於最後一篇現代篇還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手冢逝世,火之鳥也成為手塚治虫的遺作。
  • 我的英雄學院枉稱英雄,作者把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話當耳旁風
    手塚治虫被人們譽為日本漫畫之神,不僅是他的漫畫作品傑出,更是他堅持原則、不觸底線的職業操守讓人尊敬。可是,《我的英雄學院》漫畫作者堀越耕平卻將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曾經告誡漫畫家的話當耳旁風。他先是以角色名「志賀丸太」傷害亞洲觀眾,現在又用「殻木球大」這個名字,傷害美洲觀眾。
  • 日本動漫的引領者——手塚治虫
    而我們今天提到的人物是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動畫之父,曾被稱為日本動畫界的一匹獨狼和日本動漫之神的手塚治虫。在手塚治虫的其他動漫裡,也反映了人性的光明和黑暗的兩面性,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他在用漫畫的方式探究人性,而在每個時代都充斥著光明和黑暗的對立。
  • 手塚治虫的消防安全海報
    1979年3月,新宿京王百貨防災展覽活動中,展出了「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繪製的十張消防安全海報。
  • 起底漫畫之神,沒有他就沒有如今的二次元
    手塚治虫學醫大概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家學淵源,他的曾祖父手冢良仙就是江戶時代知名的西醫(日本稱為蘭學醫生);第二是手塚治虫在中學時代曾雙手細菌感染,不過後來艱難治癒了,這也讓他對醫術產生濃厚興趣。在日本漫畫界來說,擁有博士學位,且還是醫學博士的人,僅有手塚治虫一人。也難怪他的漫畫作品《怪醫黑傑克》《向陽之樹》對醫術的描繪遊刃有餘。
  • 「氣一氣」動漫藝術家 —— 日本動漫之父:手塚治虫
    今天畫到手塚治虫,他是日本的動漫之父。這爹厲害,比78歲還生第七個孩子的齊白石還厲害,他生的孩子個個是蜚聲全球的明星,且多的數不勝數。一生生這麼多的明星孩子,這就不是一般的爹了。在動漫王國的日本,他被稱為動漫之神,這就是神爹手塚治虫的部分孩子,有好孩子壞孩子鬼孩子熊孩子神孩子爺爺孩子獅子孩子……真是啥孩子都有,想生什麼孩子就有什麼孩子: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逝世31年,你看過鐵臂阿童木、多羅羅嗎
    手塚治虫被稱為「日本動漫之父」,幾乎所有的動畫創作者都曾受到手冢的啟蒙。如果宮崎駿有撫慰少年傷痛的治癒之手,那麼手塚治虫(1928.11.3-1989.2.9)就有開啟瑰麗童年之夢的鑰匙。手冢的成人漫畫,能夠打開成年人的心靈窗口。
  • 創造了日本漫畫的神,今年90歲了
    對於手塚治虫,我們已經聽過無數美譽:日本的漫畫之父、動畫之神……他用實際行動證明:漫畫家也可以改變世界。作為日本現代漫畫的啟蒙者,手塚治虫改變了當時的日本漫畫的概念,以許多新的表現形式創立了故事漫畫,賦予了漫畫新的含義,對藤子不二雄、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等人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 《多羅羅》:「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留給世人的傑作
    《多羅羅》1969年動漫況且,講述妖怪的番已經不是當下主流動漫迷的愛好,比如被稱為「過氣番」的《滑頭鬼之孫》,又比如有口碑卻止步於第二季的《野良神》,還比如堪稱藝術作的《怪化貓》,以及,被很多人遺忘在記憶角落裡的神作《犬夜叉》。因而,《多羅羅》能在獲得成功,除了歸功於原作者手塚治虫大神賦予的深刻內涵、獨特設定外,其動漫製作組也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 手塚治虫:我們的身體,確實能活上三千年呢
    手塚治虫最後在醫院對護士說的這句話,一直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流傳著,然而他本人說完後,那雙手卻再也沒有力氣握住畫筆,所有他生前未能完結的劇情停留在了那一刻,所有他筆下的人物也將不再長大、變老。《火鳥》便是他筆下未盡的傳說之一。
  • 我畫手塚治虫
    今天畫到手塚治虫,他是日本的動漫之父。 這爹厲害,比78歲生第七個孩子的齊白石還厲害。手冢生的孩子個個是蜚聲全球的明星,且多的數不勝數。一生生這麼多的明星孩子,這就不是一般的爹了。在動漫王國的日本,他被稱為動漫之神,這就是神爹: 看看這裡是手塚治虫的部分孩子,有好孩子壞孩子鬼孩子熊孩子神孩子爺爺孩子狗狗孩子獅子孩子……真是啥孩子都有,漫畫家就是想生什麼孩子就有什麼孩子: 手冢一生只活了60歲,卻畫了近50年,在生命走到盡頭的那一刻,還在叫護士,給我一支筆。 這就是神:
  • 手塚治虫年輕時期的天花板親筆畫,將於下周在豐島漫畫博物館展出!
    親筆畫分別畫上《藍寶石王子》主角(左)及Q版手冢(右)。(網絡圖片) 日本已故漫畫家手塚治虫有漫畫之神的美譽,年輕時一度在東京豐島區著名的「常盤莊」公寓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