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們看到了娛樂圈30+女性的披荊斬棘職業路

2020-08-28 Joonii

在上個月剛收官的《我家那閨女》中,30+女性代表王鷗在一次頒獎典禮上,勇敢地說出了「請多給35+的女演員機會」的話語。



在以往的觀念裡,娛樂圈30歲以上的女明星會面臨一個介於「少女」與「熟女」之間的尷尬境地,由於往上或往下都有更合適的選擇,所以這個年齡層被視為演藝事業的「淡季」。

然而芒果TV卻在這個娛樂圈總體「淡季」的社會大背景下,首先「想到」了這群30+女性,獨具心裁地打造了一檔「新」女團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更是未播先火,在沒有熱搜的日子裡,成為朋友圈裡深夜還在刷屏的熱點。



目前第一期節目看下來,有一種一切都不太受控,全靠後期字幕來湊的不確定感,導師之間還未能達成較好的共識,部分導師還沒能從「傳統女團」思維轉換為「姐姐女團」思維;姐姐們的表演也未經彩排,充滿了不確定性;節目組對整體流程的把控,也有些細節上的不足……好像一切都很臨時,但或許也是這種狀態,才讓這檔節目有了更多的討論性。

與很多人看完後,覺得姐姐們治癒了自己的年齡焦慮的感受不同,我反而看到了姐姐們的職業焦慮,看到了一位女藝人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需要具備的各種剛柔並濟。

因此,下文將列舉一些節目的細節,來談談其背後映射出來的娛樂圈姐姐們的職業「風」與「浪」。

一、前代歌手如何調整失落感

第一期節目初評級結束後,或許有很多人為金莎的成績打抱不平,認為其專業歌手出身,加上本身長相具有一定的優勢,不應該獲得如此低的分數。而金莎自己,可能也想不到自己會拿這麼低的分數。



在企劃室的聊天中,金莎更是表現出了一種被否定之後失去信心,卻又要擠出堅強笑容,艱難滿意的表情,不禁讓人覺得有些心疼。音樂總監趙兆老師在點評金莎的表演時,認為她在選歌上有些吃虧,這相比評委席中其他人的點評,應該算是比較客觀的了。



確實金莎在演唱的時候,可能因為沒有選對歌曲的原因,或者是唱跳結合的原因,氣息略有不足,每句的末尾一個字常常聽不見聲音,而舞蹈表現本身也不是非常拔尖,最終導致各方面都不太突出,因而獲得了較低的成績,和定位未知的X牌。

這個成績如果僅用於評價當場的表現,或許是合理的,但若是結合她前期的藝人經歷來說,則容易讓觀眾不服,也容易打擊藝人的自信心。



與金莎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因演唱實力過強而被打低分的歌手丁當。而她則是選擇在社交平臺上公開與評委進行對峙。



對於這件事,我們其實可以用造星工業的製造流程來看待。以造星工業最發達的韓國為例,練習生經過練習之後出道,首先是在舞臺上唱唱跳跳,個人風格特別明顯的,會單獨出道,有個人風格但風格不那麼有攻擊性的,在團內出道。

之後經過再一段時間的學習,才繼續選擇向拍戲、演電影,或者是當主持人方向進一步發展。也就是說,演員或獨立歌手實際上是比成團組合更進階的身份。現如今,讓這些演員、獨立歌手姐姐們或者妥協自己的個性,或者接受本不該屬於她身份層級的考量標準,其實是不夠合理的。



部分姐姐們或許是出於想要更多的曝光,或者其它任何的原因來參加這個節目,但她們需要做的是不在這條「流水線」上喪失自己的特色,而是要更敢於做自己的主導;評委方面也需要用一種更「因材施教」的方法來評價姐姐們,而非生搬硬套傳統指標。

畢竟她們是姐姐,不是練習生。

二、有些人一直在為「被看見」而努力

與那些已經有過耀眼成績的姐姐們形成強烈對比的,或許就是那些一直沒太被看見的姐姐。

比如黃齡,她的歌曲可能不只一首被街頭巷尾廣泛傳唱,但對於黃齡到底是誰,她長什麼樣子,知道的人可能數量就要大打折扣。當被問到「歌比人紅會不會不高興」的時候,黃齡的回答是「總比人紅歌不紅好」。聽著雖然有那麼幾分道理,但細品,自我安慰的成分好像也更多一些。



從後採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當節目組向她提出邀約時,她選擇了欣然接受,這已經說明了那顆想被看見、想被認識的心其實非常強烈。

另外一位身上帶有濃重標籤的姐姐則是最近剛發新歌的杰倫的師妹袁詠琳,節目中可以看出她有在努力地撕掉身上的標籤。其實她本身就已經具備足夠的實力,但是被標籤化之後,就容易陷入質疑聲中。


周杰倫與師妹袁詠琳


標籤是外界給的,質疑也是外界給的,觀眾總是喜歡自己先加入預設,再在預設中對明星進行質疑與否定。而作為明星本身,她們確實需要這樣一檔節目來呈現自己、撕掉標籤,這是她們要實現的目標,至於成不成團,評委們的意見如何,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三、回爐重來的姐姐能否再「香」一次

在這一次的姐姐團中,有兩位曾經從韓國女團出道的成員王霏霏和孟佳。在韓國的發展中,她們的組合missA其實更重視對韓國成員裴秀智的栽培,作為中國成員的霏和佳成績平平,不好不壞。


韓國missA組合,左一孟佳,左二王霏霏


要談經歷,此前霏和佳在韓國有與SM公司的中國成員周覓一起主持過一檔電臺節目,叫《偶像本色》。杜華當年斥巨資栽培的UNIQ剛出道時,還去《偶像本色》當過嘉賓。


UNIQ剛出道時上了一期《偶像本色》


霏和佳也曾努力拓展國內知名度,霏參加過一檔戀愛交往節目《如果愛》,與孫堅傳過一段時間緋聞,而孟佳則參加過一檔沒出圈的表演節目《青春練習生》。


王霏霏與孫堅在《如果愛》節目


在韓國約滿之後,孟佳回國籤了香蕉娛樂,但沒有獲得很好的發展,霏則擔任過《以團之名》的導師,而且杜華當年斥巨資栽培的UNIQ發展受阻之後,隊長周藝軒又進了《以團之名》當練習生,成為霏的學生。


《以團之名》導師,左上角為王霏霏


如今,霏和佳兩人雖然已經具備女團A成績的實力,卻無法獲得更好的發展,她們在國內國外不同的造星流程中摸爬滾打,一會兒當導師一會兒當學生,比跳不動舞蹈更先動不了的,是臉部的肌肉。

雖然孟佳在後採的時候提到這是一個讓她們能有機會更多被國內觀眾看到的機會,但最終她們能走多遠,能再收穫多少粉絲,或許還是一個未知數。



四、不斷尋找的「C」位

對於女團而言,C位或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意味著有更多鏡頭,能被更多人看到,所以很多人想去爭取C位,這個C是Center,是中心。

但對於已經出道10年左右、10年以上,甚至更多年的姐姐們來說,她們其實不再需要什麼所謂的「更多鏡頭」,因為在過去的日子裡,她們享受到更多的是單獨鏡頭。在這檔節目裡,她們所要去爭取的C位,我認為是Correct或是compatible,是恰當、融洽的位置。



就像在節目中開場的化妝間交流中,一種因輩分懸殊而帶來的「如履薄冰」式交流讓觀眾都覺得好好說話,說正確的話是一件多麼需要修煉的事。節目組的各種文案、宣傳也為了避免番位爭奪,採用了首字母順序排列的做法,一切都變得小心翼翼。

這種氛圍同樣也會帶進後續的組隊練習中,但這並不意味著資深的、強氣場的姐姐必然會有中心位,只是說每個姐姐在相互之間的交往中必然需要找到自己的Correct位,畢竟下了這個節目,姐姐們還有很長的演藝道路要走。



《乘風破浪的姐姐》不管是對芒果TV而言,還是對所有接受邀約的姐姐而言,其實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對於觀眾來說,這檔節目也會帶來有別於其他節目的觀看體驗,口碑可能也會更極端化。

未來故事還會如何發展我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姐姐們掀風作浪的能力應該遠不止於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乘風破浪的姐姐》沒有《披荊斬棘的哥哥》?
    在印象中,像《乘風破浪的姐姐》這種熱點節目隨著不斷地爆紅,資本會不斷傾向投入,同時,也會孕育出相同類型的節目來,網絡上好多人呼籲什麼時候出同款《披荊斬棘的哥哥》,但是一直沒有出現,反而出現一款相似名字的節目《元氣滿滿的哥哥》,但是反響平平。
  • 如果有《披荊斬棘的哥哥》,會像《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樣火嗎?
    如果有《披荊斬棘的哥哥》,會像《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樣火嗎?》風頭正盛,一群30+的小姐姐在各自的領域已經小有成就,卻來選擇參加女團選秀節目,一起競爭最後五個出道的名額,這是非常需要勇氣的,而這30位姐姐也讓我們看到了不畏年齡,勇敢追夢,很多人都說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再也不害怕年齡的衰老歲月的流逝。
  • 《乘風破浪的姐姐》:30+女性不是豆腐渣
    每個女人 礪礪一生都在面對性別與年齡,生活與自己的錘問——《乘風破浪的姐姐》30+已經不年輕了嗎?30+就應該標配有家庭和孩子嗎?30+就不能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夢想嗎?30+女性的遭遇國內的演藝圈對於30+女性的限制十分明顯。
  • 你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是「披荊斬棘的哥哥」
    今年4月時候(不知道大家幾月看到的,反正我是4月看到的),就在各大平臺宣傳《乘風破浪的姐姐》,就這樣反覆看到這類消息直到6月,一直有這個宣傳視頻,開始沒搞懂是幹嘛的,後來6月中旬才通知是一組真人秀節目,類似「青春有你」形式,是30位30+的女藝人,通過3個月的培訓與比賽,在專業製作團隊的幫助和觀眾的投票選拔中,最終優選成團出道
  • 乘風破浪的姐姐: 30+女性的危機與逆襲
    芒果臺《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檔明星職場「宮鬥」類綜藝終於在千呼萬喚中駛出來
  • 《乘風破浪的姐姐》:看到女性力量的光芒
    「三個女人一臺戲」,《姐姐》集結了30名女性,但它沒有分化成十臺戲,而是變成了一臺大戲。節目將關鍵詞鎖定為「姐姐」,不禁牽動了觀眾對於「姐姐文化」新一輪認知與思考。在崇尚「長兄為父」的傳統文化裡,「母親」的元素被融入到「姐姐」的身份中,這使得「姐姐」的定位除了溫柔之外,還包含著捨棄不掉的責任與犧牲。
  • 作為女性,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看到了太多的「憑什麼」
    關於《乘風破浪的姐姐》我相信大夥已經看了很多相關報導現在一提起這個節目憑什么女藝人三十就姐姐團男藝人三十還是小鮮肉這種差別對待直接導致女藝人在娛樂圈的生存環境會相對惡劣大吟吟至今還記得楊蓉在《我就是演員》中的那番話
  • 女人30+沒奔頭?乘風破浪的姐姐「教你做人」
    要說2020年最火熱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排第二,就沒誰敢排第一。從未播先火,到橫掃熱搜,三十位姐姐光芒四射,稱霸整個夏天。這檔節目之所以受歡迎,除了姐姐們精緻亮眼的舞臺、魅力四射的個性,更重要的是傳遞給了屏幕外的我們精神光亮。「看了這個節目以後,我好像沒有那麼害怕變老了。」網友們如是說。
  • 我們為什麼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
    因為《乘風破浪的姐姐》來了!首期節目上線時因為微博熱搜暫停而導致沒有熱搜,但之後的每一期都是霸榜的節奏。不同於以往選秀類節目選手大多是鮮肉和鮮花,這個節目首次將對象聚焦在30+的女性。在受夠了國內選秀白瘦幼秀的審美PUA之後,這檔綜藝的出現簡直令人眼前一亮。
  •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樣定義30+女性真的讓人失望
    《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以來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一群30+的姐姐們(其中年齡最大是52歲)學習年輕女團在舞臺上同臺競技,向觀眾展現歲月不敗美人的風採。 而《乘風破浪的姐姐》卻給大家展現了一群有故事、有地位、有顏值、經濟獨立的中年姐姐,在舞臺上活力四射,展示著中年人「不服輸」的意志和屬於30+女性精彩。但是,這個本來定位是給中年女性打氣的節目,卻越來越與其定位相差甚遠。
  • 《乘風破浪的姐姐》即將收官,姐姐「乘風破浪」,女性價值升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進入總決賽公演階段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接近尾聲,最終的成團人選呼之欲出。回顧《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姐姐們在屏幕裡「乘風破浪」,而觀眾們則隔著屏幕看到了女性價值的升華。其實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姐姐們在 節目中一路走來所展現出的閃光點,讓人們見證了30+女性金子般的價值,「無價之姐」確實當之無愧。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並沒有乘風破浪
    追綜藝一向比較考拉速度的我,現在只看到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的開場和第一期公演,所以今天談的內容也是局限在這兩期中。第一次公演結束,根據觀眾投票結果,淘汰了6位姐姐,分別是海陸、劉芸、王智、許飛、陳松伶、朱婧汐。
  • 我們汕尾女性,也是「乘風破浪的姐姐」!
    《乘風破浪的姐姐》!上周首播後,它迅速火爆全網,請了一批成名的30歲以上的女明星,一起參加青春選秀.不去定義女性,不被年紀束縛,正是這款綜藝火爆的原因.是的,其實在很多人眼中,女性的一生仿佛被烙上標籤,畢業,工作,結婚,然後開始漫長的家庭婦女生活。好像不生孩子就犯罪,好像過了30歲就一定著要失去自己的生活.
  • 《乘風破浪的姐姐》完結了,30+女性話題卻遠未結束
    《乘風破浪的姐姐》招商數據刷新多項紀錄,節目廣告客戶總數超40家,是近兩年綜藝項目品牌數量之最。、家庭的壓力可想而知,這檔節目讓我們看到了姐姐們「乘風破浪」的態度,為了出道一直努力奮鬥不言敗的堅持,以及敢於和生活亮劍的行動力。
  • 姐姐「乘風破浪」,女性價值升華
    作者:劉雨涵進入總決賽公演階段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接近尾聲,最終的成團人選呼之欲出。回顧《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姐姐們在屏幕裡「乘風破浪」,觀眾們則隔著屏幕看到了女性價值的升華。其實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姐姐們在節目中一路走來所展現出的閃光點,讓人們見證了30+女性金子般的價值,「無價之姐」確實當之無愧。前段時間出門旅行了一趟,突然發現飯店裡的服務員對女性顧客已經不再是言必稱「美女」,而是改換成了「小姐姐」。一時之間,「姐姐」變成了一種愛稱和尊稱,我想《乘風破浪的姐姐》所產生的「姐學」應該為這種現象出了一份力。
  • 《乘風破浪的姐姐》太好看了!30+的女人果然太可怕了
    節目上線不到兩小時,微博上與乘風破浪的姐姐相關的話題閱讀量就突破了50億,甚至還有了近百萬條評論。整個周末的朋友圈都被姐姐們刷屏了,大家都瘋狂為自己喜歡的姐姐打call。簡單來說《乘風破浪的姐姐》是這樣一個節目:挑選30位已經出道過的30+的女藝人,90天的訓練,3大階段嚴格考核,最後選5個人,通過組團的形式讓她們重新出道。
  • 《乘風破浪的姐姐》:看到她們,我好像不那麼怕老了
    明明都30了,40了,甚至50多了,為什麼要活著像一個少女?女人的每個階段都是美好的,30+的女人也許沒有少女的羞澀和明媚,可是她們有智慧、勇敢、自信、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樣的女人才有看頭。《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註定要大火,因為這個時代早已經姐姐們C位的時代了,看她們又美又狠的,真的夠酸爽。
  • 30又怎樣?姐姐照樣可以乘風破浪
    沒錯,它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區別於普通的「召集一群年輕活力、唱跳俱佳的漂亮妹妹在線battle」的女團類選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召集的是30位1990年之前出生,年齡30+的已出道女藝人,通過訓練和考核,最終選出5位成員組成女團。吃瓜群眾紛紛表示,唱歌跳舞都是其次,看這些在娛樂圈已經摸爬滾打多年的姐姐們「懟天懟地」展現個性才是正經事。
  • 《披荊斬棘的哥哥》真的來了
    近日,《乘風破浪的姐姐》讓平靜的綜藝市場掀起一陣狂浪,在無宣推的情況下,開播10分鐘點擊破千萬,12小時內播放量破億,24小時點擊破2億,芒果超媒股票上漲近7個點,估值突破千億大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火了之後,娛樂圈哥哥們也按耐不住了,以孫紅雷作為代表的叔圈男星,在剛開播的時候,就在微博上喊話了:「怎麼沒有乘風破浪的哥哥們?
  • 繼乘風破浪的姐姐後,披荊斬棘的哥哥來了,某水果臺是在搞事情嗎
    《乘風破浪的姐姐》在還未開播之前,宣傳通稿便是滿天飛,更不要說裡面的很多姐姐都是自帶流量。節目第一期開播,在沒有熱搜的情況下,仍然成為網友們茶後閒談的話題,熱搜回歸後,也很給力地在一眾時事新聞中殺出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