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汕尾女性,也是「乘風破浪的姐姐」!

2021-02-12 行緣在汕尾





🎧

-行緣在汕尾 NO.639期-

是不是大家最近都被一部綜藝刷屏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上周首播後,它迅速火爆全網,請了一批成名的30歲以上的女明星,一起參加青春選秀.

不去定義女性,不被年紀束縛,正是這款綜藝火爆的原因.

是的,其實在很多人眼中,女性的一生仿佛被烙上標籤,畢業,工作,結婚,然後開始漫長的家庭婦女生活。好像不生孩子就犯罪,好像過了30歲就一定著要失去自己的生活.


等到歲月易逝,突然驀然回首,此生已經過去了一大半了。

30歲了,結婚了,就不能有乘風破浪的人生了嗎?才不是,就好像這個節目給我們傳遞的價值觀一樣,每個人,都能乘風破浪,在汕尾也一樣!

在汕尾的土地上,汕尾的女人有著鹹茶局上的熱情好客,有著市場遇見時的談笑從容,他們可以相夫教子,也可以勤勞耕作.

說到汕尾那些乘風破浪的姐姐,棉花糖奶奶一定要C位出道!流動在汕尾各小學門前的棉花糖奶奶,相信是許多汕尾90後的集體回憶了.

雖然棉花糖奶奶都60多歲了,還依然每天活躍在各大學校門前,連疫情期間沒有開學也不例外!風雨無阻!


在汕尾隨便走一走,也許你都能在轉角處就碰到她.


///


值得一提的是,奶奶現在還堅持收現金哦!奶奶說自己實在是受不了在家裡呆著,找點事情做,堅決不被束縛

每一次去翠園街吃成香蒸飯,都會被這位阿姨的忙碌和嘴皮子震撼,阿姨不是汕尾人,而是杭州人,操著一口不流利的汕尾話,卻吸引了很多「粉絲」.

-

中午12點高峰期去吃,整個店就阿姨一個人!

門口擠滿了美團小哥等單的,風風火火一直跑來跑去,但是阿姨的嘴巴特別甜,一直和排隊的人開玩笑.

他們家的牛肉蒸飯很好吃,雖然現在升價了建議多一點搭配鹹菜.

位於二馬路口的附近的姐妹宵夜,顧名思義,就是只有兩姐妹一起經營的宵夜攤,因為是擺地攤,總是能經常看到阿姨和城管鬥智鬥勇的畫面..

倆人晝伏夜出,如無意外,幾乎全年無休.

小編最愛點的就是炒麵了,13元一份,特別有「鍋氣」,建議搭配他們家的辣椒一起吃才夠味.

兩位姐姐話不多,但是不管是夏季的潮溼悶熱還是冬季的寒風凜冽,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每次去五馬路紅姨這邊吃雲吞,紅姨臉上永遠充滿的滿滿的正能量,偶爾還說找我喝鹹茶


紅姨是這次採編中最健談的,因為他們的兒子都能賺錢了,我們就勸阿姨退休,她卻總是說自己閒不住,多少賺一點.

紅姨的雲吞主要是分量足,注意!白天開的才是紅姨,晚上是另外一家,千萬不要去錯了!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中,一定也有一位乘風破浪的姐姐.

那是讀書時下課的期許,是畢業後的念想,慢慢的,他們甚至變成每一個學校的招牌!

還有人記得實驗小學的阿姨嗎?阿姨是東北人,1990年來汕尾後,做過羊毛廠,後來兜兜轉轉開了這家炸串店,剛開始還叫「家庭式餃子」.
阿姨說女人的年齡是個秘密,不能說,雖然老了,但是覺得自己閒不住,能做多幾年和學生說說話也好.

-

還有海濱小學的阿姨刨冰室,以前阿姨還總是用一塊大冰塊,不斷的在磨刀上面來回,最後撒上我們自己喜歡的果醬和配料,一碗刨冰隆隆金的做好~

阿姨的刨冰是真的有水果的哦!除了刨冰我還很愛點他們家的炸韭菜餃,也很好吃.

四校的肥姨應該是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從1998年就在四校這邊擺攤了。

建議點魚餅,這次去採編打趣問阿姨,:"什麼時候退休啊!",阿姨說:「早咯早咯嘿,我年輕著呢」,還是和十年前一樣風趣幽默.

採編的最後,我們去了市場,看到有帶著孩子擺攤的,有每天從捷勝跑來賣鴨蛋的,他們樸實無華,勤勞而又努力.

有人說,活著小城市的我們,是否永遠都逃不過那些世俗。比如:女生就在家裡帶孩子就好了,女生就應該30歲之前結婚,老了就沒有人要了,不像男生,越老越吃香!

我們說男女平等,是希望每一個女生,都能有乘風破浪的勇氣,更能被社會賦予,一種釋放光芒的權利.希望每一個汕尾女生,都能永遠保持20歲時共情的能力,永遠擁有30歲時的獨立自主,永遠帶著40歲的慷慨激揚最重要的是,不管哪一個時刻,都能乘風破浪,晚安,明天見


文案  |  行緣

攝影  | 驚蟄

商業推廣/品牌策劃/平面設計/攝影攝像

以上事宜請聯繫主編

xingyuanzahuopu(微信)

13680969629(電話)

法 律 顧 問 | 薛 律 師(電話:13532311833)








關注我們

發現更多

每天晚上為你推送一個汕尾








-廣告-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場女性對話,我們期待太久
    《乘風破浪的姐姐》在9月4日進行了成團夜直播,節目想要呈現給社會的故事線逐漸完整:「姐姐」從起初一個炸響社交平臺的噱頭,火速成為了一門流行的「姐學」;在經歷了舞臺的沉澱和人物的自白後,「姐姐」從一類人的某個名號,演變成某種認同——自信、專業、勇敢、共情,當代女性所共同認可的品質與精神氣質。
  • 《乘風破浪的姐姐》即將收官,姐姐「乘風破浪」,女性價值升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進入總決賽公演階段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接近尾聲,最終的成團人選呼之欲出。回顧《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姐姐們在屏幕裡「乘風破浪」,而觀眾們則隔著屏幕看到了女性價值的升華。其實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姐姐們在 節目中一路走來所展現出的閃光點,讓人們見證了30+女性金子般的價值,「無價之姐」確實當之無愧。
  • 《乘風破浪的姐姐》:閃耀的女性力量
    話題閱讀總量超過440億、節目播放量超50億的 30+女星選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落幕了,這檔今夏最火爆的綜藝節目,在矚目中成長,在期待中結束,這場「逆齡之戰」,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她們,用自己的現實狀態,改變了人們對女團是年輕女孩專屬的傳統認知;她們,個體化、多元化的立體形象打破了人們對女性身份的刻板印象,對於事業與家庭,女性可以自主選擇;她們,為更多
  • 《乘風破浪的姐姐》:看到女性力量的光芒
    「三個女人一臺戲」,《姐姐》集結了30名女性,但它沒有分化成十臺戲,而是變成了一臺大戲。節目將關鍵詞鎖定為「姐姐」,不禁牽動了觀眾對於「姐姐文化」新一輪認知與思考。在崇尚「長兄為父」的傳統文化裡,「母親」的元素被融入到「姐姐」的身份中,這使得「姐姐」的定位除了溫柔之外,還包含著捨棄不掉的責任與犧牲。
  • 姐姐「乘風破浪」,女性價值升華
    作者:劉雨涵進入總決賽公演階段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接近尾聲,最終的成團人選呼之欲出。回顧《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姐姐們在屏幕裡「乘風破浪」,觀眾們則隔著屏幕看到了女性價值的升華。其實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姐姐們在節目中一路走來所展現出的閃光點,讓人們見證了30+女性金子般的價值,「無價之姐」確實當之無愧。前段時間出門旅行了一趟,突然發現飯店裡的服務員對女性顧客已經不再是言必稱「美女」,而是改換成了「小姐姐」。一時之間,「姐姐」變成了一種愛稱和尊稱,我想《乘風破浪的姐姐》所產生的「姐學」應該為這種現象出了一份力。
  • 自我賦能,你也是「乘風破浪的姐姐」
    9月4日,今夏最火爆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完成了最後的成團夜公演,但節目帶來的衝擊與思考仍在發酵。姐姐們詮釋出的女性自身生命的獨特魅力,成為深陷成長困境的現代女性自我賦能的精神榜樣。在這場帶入感極強的30位30+女藝人女團成長大秀中,節目組通過給女性創設一個獨有空間,讓臺下的「浪花」與臺上的姐姐一起「乘風破浪」。在觀賞臺上姐姐對人生無限可能的極致追求中,臺下的「浪花」也感受到了姐姐身上歲月沉澱下的美好,體會到了「當姐姐也不錯」「做女人真美好」的感覺,甚至完成了對自我的認同和接納。
  • 我們為什麼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
    因為《乘風破浪的姐姐》來了!首期節目上線時因為微博熱搜暫停而導致沒有熱搜,但之後的每一期都是霸榜的節奏。不同於以往選秀類節目選手大多是鮮肉和鮮花,這個節目首次將對象聚焦在30+的女性。在受夠了國內選秀白瘦幼秀的審美PUA之後,這檔綜藝的出現簡直令人眼前一亮。
  •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場女性對話,我們期待太久丨娛評
    《乘風破浪的姐姐》在9月4日進行了成團夜直播,寧靜、萬茜、孟佳、李斯丹妮、張雨綺、鬱可唯、黃齡7人以「無價之姐」之名正式成團,之後將帶給我們更多精彩演出。來自各行各業、各年齡段的女性在標誌性的副歌段落,穿著職業制服閃亮登場,或是自信地踏著節拍演繹「看我弄潮搏浪、看我乘風破浪」。比如,四川省人民醫院的版本在經歷了疫情的2020 年,顯得尤為切題。搭載著《無價之姐》的廣泛傳播效應,《乘風破浪的姐姐》為當代女性提供了一次集體亮相的契機,並正面反擊那些偏見和刻板印象。
  • 以《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例論女性綜藝節目與女性主義
    近來大熱的女團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中年女性為主角,由此提出了打破年齡界限的觀點。《乘風破浪的姐姐》打破年齡偏見,不僅對電視節目和娛樂圈,而且對社會的整風意識都有著積極的引領作用。「在當代文化中,女性對男性的性吸引總是與年齡或外表聯繫在一起。
  • 《乘風破浪的姐姐》女性綜藝為何刷爆網絡?
    《乘風破浪的姐姐》自打播出以來其話題度便一直居高不下。三十位在各自領域有所成就的姐姐們互相比拼競爭,最後挑選出五人成團的噱頭也讓所有人都覺得很有看點。第一期播出之後,節目的點擊量直破3億,之後的一個星期之內都處於點擊量第一的地位,在播放第二期之後,不到一天的時間播放量更是直衝6億。2020綜藝黑馬,《乘風破浪的姐姐》作為一檔女性綜藝,何以刷爆網絡?
  • 《乘風破浪的姐姐》:陳赫遭抵制,女性價值觀淪為笑柄?
    當男嘉賓的名單公布後,結果不出節目組的預料,全網關於《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話題炸了。》作為女性向的綜藝節目,為何嘉賓不邀請一些沒來的姐姐助陣,反而是請來了17位男嘉賓,這是在搶姐姐們的風頭嗎?30位30+以上的姐姐在現實生活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身份,她們所處的處境也是不一樣的。但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舞臺上,姐姐們就是要跳脫原來的處境,尋求自我價值的釋放。
  • 從「小姐姐」到「姐姐」:《乘風破浪的姐姐》重新定義新女性
    新浪微博熱搜停更一周,但種種跡象表明,6月12日,新浪微博上最熱的新聞當屬芒果TV的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正在掀起一股旋風,據說芒果TV的股票甚至也因此上漲了一點。在直播時代,「網紅小姐姐」成為一個最常見的詞。「小姐姐」的關鍵在一個「小」字上,如果你喊一個女孩「姐姐」,她多半不悅,但是喊「小姐姐」,就會眉開眼笑。《乘風破浪的姐姐》則不然,那些參與的女星們,都很坦然自己的「姐姐」身份。所謂「姐姐」,節目中也有一個明確的定位,那就是「30歲+」。
  • 乘風破浪的姐姐: 30+女性的危機與逆襲
    芒果臺《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檔明星職場「宮鬥」類綜藝終於在千呼萬喚中駛出來
  • 《乘風破浪的姐姐》:女性年齡,「一個萬劫不復的數字」
    而這些選手原本並不需要藉助女團出道,不少人早就擁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並長期活躍在公眾視線之中:伊能靜、寧靜、鍾麗緹、袁詠琳、張雨綺……節目消息公布之後,《乘風破浪的姐姐》豆瓣小組一夜之間增加了4萬成員,截至5月11日已經有22萬成員。《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宣傳語,來自芒果網。女性年齡,在審視之下,長期以來似乎都是被「一個萬劫不復的數字」(詩人伊蕾語)。
  • 《乘風破浪的姐姐》完結了,30+女性話題卻遠未結束
    《乘風破浪的姐姐》招商數據刷新多項紀錄,節目廣告客戶總數超40家,是近兩年綜藝項目品牌數量之最。、家庭的壓力可想而知,這檔節目讓我們看到了姐姐們「乘風破浪」的態度,為了出道一直努力奮鬥不言敗的堅持,以及敢於和生活亮劍的行動力。
  • 《乘風破浪的姐姐》:30+女性不是豆腐渣
    每個女人 礪礪一生都在面對性別與年齡,生活與自己的錘問——《乘風破浪的姐姐》30+已經不年輕了嗎?30+就應該標配有家庭和孩子嗎?30+就不能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夢想嗎?30+女性的遭遇國內的演藝圈對於30+女性的限制十分明顯。
  • 作為女性,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看到了太多的「憑什麼」
    關於《乘風破浪的姐姐》我相信大夥已經看了很多相關報導現在一提起這個節目畢竟從參加節目的人員名單來看真的是一齣好戲這裡面的姐姐們給網友的印象憑什么女藝人三十就姐姐團男藝人三十還是小鮮肉這種差別對待直接導致女藝人在娛樂圈的生存環境會相對惡劣大吟吟至今還記得楊蓉在《我就是演員》中的那番話
  • 《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們看到了娛樂圈30+女性的披荊斬棘職業路
    在上個月剛收官的《我家那閨女》中,30+女性代表王鷗在一次頒獎典禮上,勇敢地說出了「請多給35+的女演員機會」的話語。然而芒果TV卻在這個娛樂圈總體「淡季」的社會大背景下,首先「想到」了這群30+女性,獨具心裁地打造了一檔「新」女團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更是未播先火,在沒有熱搜的日子裡,成為朋友圈裡深夜還在刷屏的熱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自信從容的女性讓人著迷
    從六月到現在,最火的綜藝毫無疑問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選秀節目把30歲、40歲、50歲女性不可能的一面展示大眾,告訴大家,女性即使不再年輕,仍然自信美麗。節目裡,三十位成熟美麗的小姐姐們不但有故事有想法,而且有閱歷有實力,完全是寶藏一樣的存在。她們每個人身上的那種篤定和傲氣,果敢與灑脫,讓同為30歲的我既羨慕又嚮往。
  •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樣定義30+女性真的讓人失望
    《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以來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一群30+的姐姐們(其中年齡最大是52歲)學習年輕女團在舞臺上同臺競技,向觀眾展現歲月不敗美人的風採。 而《乘風破浪的姐姐》卻給大家展現了一群有故事、有地位、有顏值、經濟獨立的中年姐姐,在舞臺上活力四射,展示著中年人「不服輸」的意志和屬於30+女性精彩。但是,這個本來定位是給中年女性打氣的節目,卻越來越與其定位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