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名不為知名度?獵上網合作《楊瀾訪談錄》的「奇葩」營銷邏輯

2021-02-08 三茅網

眾所周知,節目冠名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品牌推廣方式。品牌廣告主出於打造品牌知名度的傳播需求,選擇如新聞、綜藝、劇場等節目,進行冠名加口播的具體呈現形式。除了能帶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廣告冠名有時也能帶來實際的銷售轉化,但是因為廣告冠名的成本普遍較高,所以選擇這一廣告形式的品牌常常以面向普通用戶的快消品為主。比如加多寶冠名《中國好聲音》以及伊利QQ星冠名《爸爸去哪兒》,都是通過大手筆的冠名,實現了品牌與銷售的雙豐收。

然而,近期在廣告冠名史上卻出現了一個「另類」案例——一家名為獵上網的網際網路獵頭服務平臺,冠名了名牌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打造出名為「人才相對論」的特別節目。

一直以來,以「三高」人群為主要目標受眾的《楊瀾訪談錄》都稱得上是一檔優質節目,儘管合作雙方並未公布具體的冠名費用,但可以想像的是這個費用也低不了。除此之外,最讓人好奇的還是這一冠名案例背後,體現的關於獵上網這個新興品牌的營銷邏輯。

以受眾精準度為首要目標的投放標準

在常規品牌選擇廣告冠名的營銷邏輯中,品牌主要通過在廣傳播、高熱度的節目內容中,進行硬性插入和軟性植入來達到品牌或產品露出來實現傳播的目的。但是從早期的硬廣,到時下流行的軟植入,品牌與節目內容始終沒有突破「角色」的隔閡——沒有達到品牌與內容的完全融合,且品牌解決的用戶痛點並不能通過節目本身的內容得到深度地表現。

而獵上網冠名《楊瀾訪談錄》所做的「人才相對論」節目,顯然在執行邏輯上是完全不同的。首先《楊瀾訪談錄》的節目受眾是有精準層次的,結合「人才相對論」的主題內容本身的傳播,很容易幫助獵上網提升目標人群的品牌知名度。

其次雖然看上去是獵上網冠名《楊瀾訪談錄》,但實際上是在打造「定製版」節目——「人才相對論」。以獵上網品牌所處網際網路招聘行業本身的話題作為節目的主題,首先在節目內容上就做到了統一,很容易將行業關注的話題放到節目中去討論,進而再帶出品牌的露出,還能讓品牌解決的用戶痛點得到具體且直接表現。常規冠名是企圖「藏拙於巧」,但拙劣的露出和植入就已經讓觀眾產生厭惡了,而獵上網則是「藏巧於拙」——冠名的方法是常規的,但頻次控制得當、「不搶戲」,更重要的是與節目相結合,全然不會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時候覺得品牌部分的出現很「違和」。

以高效溝通解決行業痼疾凸顯品牌價值

挖掘獵上網選擇《楊瀾訪談錄》來做冠名的營銷邏輯,實際上也是在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獵上網這樣一個品牌會選擇冠名《楊瀾訪談錄》這種方式來進行品牌傳播?從獵上網所處的行業環境來看,一般情況下網際網路招聘品牌的營銷邏輯應該是選擇面向大量C端受眾的電視綜藝進行投放。但是獵上網顯然對自身品牌的角色定位理解是不同的,因為獵上網是同時服務於企業、獵頭和用戶的網際網路招聘平臺,在業務上同時面對C端和B端用戶,並且瞄準的是「高端人才」,因此在冠名《楊瀾訪談錄》這一案例中,獵上網從一開始就很清楚自己的目標受眾誰、他們在哪裡。

更重要的是,獵上網本身作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新型平臺,在品牌傳播的策略上思路異常清晰。據相關報導,「人盡其才」是獵上網創始人辛小蝶與《楊瀾訪談錄》合力打造這一系列節目的根本初衷。至於獵上網在行業裡自身定位,則更希望是站在行業服務者的位置(而非競爭者),為獵頭顧問提供最紮實的底層服務,進而讓整條產業鏈上的資源得到更有效的整合,讓人才與企業的匹配效率得到飛躍性的提升。

換句話說,獵上網通過與《楊瀾訪談錄》合作想要達到的目的,並不只是品牌知名度上的提升。因為獵上網對自身價值的判斷是解決了行業裡一直以來的一個痼疾——產業鏈資源無法有效整合,因而人才與企業的匹配效率問題。獵上網不僅僅是搭建了行業的基礎設施,為行業服務交易搭建了一個平臺。同時,獵上網通過節目,聚集了行業領軍人物,把行業的相關事進行披露和展示,把這個行業從幕後推向臺前,使社會大眾的目光聚焦到了人力資源行業。這也是這個行業首次的做法。因此,比起讓受眾們知道網際網路招聘行業有獵上網這麼一家公司,獵上網更希望能夠讓人們認識到自己的存在是對行業痼疾發起的一次大變革,而大變革的結果就是「人盡其才」。

所以,獵上網與《楊瀾訪談錄》合作打造「人才相對論」節目,實際上就是以明確解決行業痛點的理性訴求面對目標受眾進行精準傳播,進而實現了受眾溝通效率的最大化。冠名不只是為了品牌知名度,而是明確提出行業一直存在的「痼疾」,以探討問題的方式順便提出解決方案凸顯自身價值。

表面上看獵上網冠名《楊瀾訪談錄》只是一次普通的廣告合作,但是深挖這一「普通」合作背後的營銷邏輯,就會發現這是一個行業裡異常少見且絕無僅有的案例。首先,廣告主本身獨有的特殊性決定了傳播核心,在知名度之上多了一層行業價值的體現。其次,在獵上網對自身定位和營銷需求的清晰理解的基礎之上,又選擇了最佳的傳播方式和最佳的內容配置來作為載體進行傳播。由此,從核心策劃到內容選擇再到訴求表達,都實現了多位一體,達到了無法複製的成功。

歡迎加小微舞微信,

ID:xiaoweiwu123

每天都有新鮮資料發放哦~

相關焦點

  • 楊瀾_楊瀾簡介,楊瀾的老公,楊瀾訪談錄全集_太平洋時尚網
    >白羊座出生地:北京代表作品:天下女人、天吶女人、楊瀾訪談錄、正大綜藝簡介:楊瀾,1968年3月31日生於北京。1990年至1994年擔任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並於1994年獲中國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之後赴美深造,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事務碩士學位;之後加盟香港鳳凰衛視,開創中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截至2014年已訪問過全球700餘位人物,在全球華語觀眾中具有較高美譽度。楊瀾,1968年3月31日生於北京。
  • 《楊瀾訪談錄》:智慧的女人,從來不會放棄學習
    楊瀾在面試主持人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考官想故意考考楊瀾,便當眾問楊瀾:「你敢不敢穿泳裝出鏡?」旁邊很多人都表示很吃驚,沒想到還會有這樣刁鑽的問題,也有很多人都屏住呼吸,都將目光投向了楊瀾,眼神裡都是期待楊瀾會怎麼回答問題。
  • 六小齡童參加《楊瀾訪談錄-人生相對論》的錄製
    9月13日晚,六小齡童在北京衛視和主持人楊瀾的盛情邀請下,參加了北京衛視《楊瀾訪談錄-人生相對論》第二季節目的錄製。 《楊瀾訪談錄-人生相對論》是一檔季播名人演講類訪談節目,每期邀請兩位嘉賓來分享自己的故事和人生經歷,觀點碰撞,話裡乾坤。傾聽他們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
  • 《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對話李稻葵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期訪談視頻,來自於2005委員會常務理事楊瀾學長的招牌欄目《楊瀾訪談錄》。 作為國內最早的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自1998年開播至今已橫跨二十多年,採訪了全球近千位各界精英
  • 《楊瀾訪談錄》聚焦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
    作為國內最早的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自1998年開播至今已橫跨二十多年,採訪了全球近千位各界精英,力圖穿越風雲際會的有限時空,將嘉賓的人格魅力、核心洞察和社會價值作為節目的終極呈現2020年版《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依然聚焦社會熱點,遍訪重量級嘉賓,楊瀾作為該節目的領物繼續帶領團隊「記錄時代的精神印跡」。節目直面新冠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經濟,漫談中國經濟的當下與長遠,從專業的視角解讀危機與機遇,同時從大眾的角度出發,關注民生經濟問題,為焦慮的你給出一份精準的解讀。
  • 《楊瀾訪談錄》聚焦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
    作為國內最早的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自1998年開播至今已橫跨二十多年2020年版《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依然聚焦社會熱點,遍訪重量級嘉賓,楊瀾作為該節目的領軍人物繼續帶領團隊「記錄時代的精神印跡」。節目直面新冠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經濟,漫談中國經濟的當下與長遠,從專業的視角解讀危機與機遇,同時從大眾的角度出發,關注民生經濟問題,為焦慮的你給出一份精準的解讀。
  • 《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路在何方?
    《楊瀾訪談錄》重磅來襲!楊瀾作為節目領軍人繼續「記錄時代的精神印跡」。聚焦社會經濟熱點,曹德旺、李稻葵、黃奇帆、朱民、向松祚帶你一起發掘那些藏在民生背後的經濟話題,共同探索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路在何方?敬請關注~「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特別訪談系列!
  • 沒想到,成功拯救《浪姐》口碑的,是做高端訪談錄的楊瀾
    沒想到,成功拯救《浪姐》的,不是湖南臺御用文案吳夢知,而是做高端訪談錄的楊瀾。《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檔高開低走的節目,原本是打算,真的棄了。一方面是欄目組有失初心,另一方面是「瓜」太多,食之無味。有網友說,楊瀾道出了節目的初衷,我卻覺得,她拔高了節目的檔次,一刷《姐姐》製造話題的娛樂印象,轉而成為關注女性力量的節目。一、楊瀾與30位明星姐姐,到底有何不同節目組有幸,能夠邀請到楊瀾,現身《姐姐》現場。本人,也是《楊瀾訪談錄》的忠實觀眾,因為她的到來,我才重拾《姐姐》光影。
  • 《奇葩來了》的營銷心經
    營銷創新奇葩廣告的正確合作形式馬東花式口播,仍然是亮點沒有誰能想到,內容和商業這無法調和的兩端,在米未團隊的手中,竟然也可以互相平衡,並相互影響。這也是《奇葩來了》沿襲了《奇葩說》娛樂營銷的內核的結果。但是導演組對創新性的追求是矢志不渝的。所以他們在總結兩個節目的不同時,發現了更適合《奇葩來了》的廣告植入形式。不同於《奇葩說》這樣的全程高強度邏輯碰撞的線性節目,《奇葩來了》是以每個選手為小核心的塊狀呈現形式。這就使得每個小核心的中間有了一個天然的檔口,可以用來拋梗、耍寶、做文章,所以,你們看到了這樣的廣告植入。
  • 實習 | 《楊瀾訪談錄》、​鏡像效應、路透社北京記者站、央視網、音樂先聲招實習生啦!
    《楊瀾訪談錄》(北京)
  • 天貓國際連莊冠名極限挑戰第二季 挑戰娛樂營銷極限
    近日,繼冠名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一季之後,天貓國際再次獨家冠名該檔明星真人秀節目第二季,並宣布張藝興將作為首任代言人,創新摸索真人秀與電商實現臺網互動,娛樂整合市場營銷的新範本。  根 據CSM35城數據顯示,已經開播的極限挑戰第二季首期節目收視率高達2.28%,居全國同時段排名第一,勇奪周日綜藝冠軍!
  • 楊瀾:一個優秀的女人,懂得如何提高自己
    ○文 |小橙子妹妹 楊瀾在面試主持人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考官想故意考考楊瀾,便當眾問楊瀾:「你敢不敢穿泳裝出鏡?」 現如今,52歲的楊瀾不僅在事業上獲得很高的知名度,憑藉著豐厚的學識和臨危不懼的現場表現力,楊瀾可謂是不可多得的主持人才
  • 年薪234萬元,52歲楊瀾出任聯想集團獨董!楊元慶看重這一點
    她是陽光媒體集團及陽光文化基金會聯合創辦人及主席,陽光媒體集團為民營媒體集團,其業務範圍包括製作高質量影視節目、影視綜合營銷、教育、女性社區、出版及文化旅遊規劃與大型文化演出創製等領域,業務遍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及美國,而陽光文化基金會為非牟利團體旨在改善教育、傳播慈善文化。
  • 年薪234萬元,52歲楊瀾出任聯想集團獨董!楊元慶看重的是她這一點
    她是陽光媒體集團及陽光文化基金會聯合創辦人及主席,陽光媒體集團為民營媒體集團,其業務範圍包括製作高質量影視節目、影視綜合營銷、教育、女性社區、出版及文化旅遊規劃與大型文化演出創製等領域,業務遍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及美國,而陽光文化基金會為非牟利團體旨在改善教育、傳播慈善文化。楊瀾於1990年獲北京外國語大學授予英語學士學位,1996年獲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碩士學位。
  • 姜嵐昕對話楊瀾 訪談節目《問道》人生抉擇
    10月22日,由北京衛視攜手陽光媒體集團、世華智業投資集團強力推出的跨界訪談節目《問道》迎來了第二期。本期迎來了一位神秘嘉賓:著名主持人楊瀾以課外輔導員的身份,加盟《問道》,與班主作姜嵐昕一齊搭檔點評。原本同屬同一陣線的兩位嘉賓,卻因為觀點不同,而在節目中暢快交鋒,兩人你來我往,精彩紛呈。
  • 楊瀾講座講什麼?
    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獲英美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990年至1994年擔任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並於 1994年獲中國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之後,赴美 深造,就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事務碩士學位;留美歸來後,開創中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後改為《楊瀾訪談錄》),迄今《楊瀾訪談錄》已訪問過全球 800 餘位著名人物,在全球華語觀眾中具有很高美譽度
  • 《楊瀾訪談錄》對話黃奇帆:全球化格局不會一家獨大
    為此,《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系列訪談節目,採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先生,
  • 《楊瀾訪談錄》對話李稻葵:疫情的衝擊是「窮人的危機」 ,未來中產...
    本期《楊瀾訪談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特別訪談系列,就採訪到了這位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教授
  • 楊瀾:那個「乘風破浪」的姐姐
    楊瀾的傳奇,直到今天都讓人們津津樂道。2001年,30出頭的楊瀾順勢而行,以「記錄時代的精神印跡」為理念,創立了國內首個高端訪談電視欄目《楊瀾訪談錄》,邀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精英翹楚,坐而論道。「楊瀾式訪談」。
  • 首次冠名狼人殺直播節目 攜程年輕化營銷出新招
    據悉,作為本季節目獨家冠名,攜程品牌關注度也隨之大漲,被更多年輕群體所熟知。值得注意的是,首次與直播平臺王牌綜藝節目進行合作,是攜程年輕化營銷的全新嘗試。而通過近三年來的「試水」,通過先後聯手多個泛娛樂IP,多部熱門綜藝以及電視劇的植入,攜程不僅煥新了品牌,還以創意帶動了持續的流量增長,達成了品效合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