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 蘇香
蘇香,女,陸豐湖東鎮人。文學愛好者,系廣東省小小說學會會員,汕尾市作家協會會員,陸豐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作品散見於《汕尾日報》 《民間故事》 《隨感》 《海陸豐歌》等報刊雜誌。
兒時在小鎮居住,每逢盛夏時節,天氣就特別悶熱,尤其是晚上,瞎燈暗火的,更是悶熱難耐。那時,沒有電、沒有風扇、沒有空調。人在屋內,如同爐蒸,總是熱汗淋漓,煩躁不安的。於是乎,每天夜晚,母親便把床板挪到庭院透風處,讓我們孩子在那納涼睡覺。
庭院,母親每晚是掃淨了,灑水的,顯得格外整潔清爽。牆角落綻放著的幾株四葉春、白石榴等植物,微風吹過,發出陣陣清香。
這是一家集體小組雜貨店,有裡外兩間。裡間賣煙茶酒,外間擺水果攤賣水果。水果攤有油柑、鳥梨、橄欖等物,油柑、橄欖是醃製後灑甘草的,一小袋一小袋,裝在紙筒裡。而鳥梨,卻是用竹籤一串串串起來的,有大中小串之分。小的一串一分錢,中的二分錢,大的四分錢。四分錢的鳥梨最好最大,粒粒均勻整齊,撒的糖,也是花花白白的。
奶奶買了四分錢串的鳥梨給我,我數了一下,足足有十大顆,每顆都裹上了白花花的糖漿,圓墩墩的。我剝一顆放嘴一咬。哇!果汁四溢,酸酸甜甜的,爽口好吃。咳!有鳥梨吃,剛才那撕心裂肺的一幕也早已煙消雲散,被我拋之腦後。
這時,月亮漸漸升高了。淡淡的清輝灑在奶奶滿頭灰白的頭髮上,越發顯得蒼老和笨拙的奶奶,背著我,顫顫魏魏的,又走在回家的路上。奶奶穿著木屐,屐聲郭囊,響徹小巷。
那時從店裡到家裡,要經過一段狹窄偏僻的小路。路,沒有燈。月光,又被兩堵高高聳立,此起彼伏的壁牆擋住,周圍黑漆漆的。年老眼花的奶奶,背著沉重的我,一步一頓摸索著走。鞋屐偶磕突起處和石頭時,身子竟不由自主地趄趔搖晃起來……顫得我差點跌下來。我叫奶奶放下我,可奶奶不肯,她喘著氣說:「不用不來,路有石子,會刺痛腳的,奶奶這把老骨頭還能背」。就這樣,奶奶還是堅持著背我回家。路上,她還叨叨嘮嘮地囑我趁早把鳥梨吃了,說免得明天變質不好吃。
月光下,我見奶奶滿頭銀絲汗珠串串,正一滴滴往下掉……
那夜,我與奶奶一起睡。躺在奶奶枯瘦的彎臂裡,聽奶奶操著沙啞的嗓音,吱吱呀呀唱著粱山伯與祝英臺的白字曲,品著酸酸甜甜的鳥梨,我終因「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而酣然入睡。
唉,那夜的事,彈指一晃幾十年了。如今的我,已人到中年,而年邁的奶奶也早已作古,離我而去。
此後,我嘗過鳥梨無數,蒸的、醃的、生的,然而對於它們各自的口感如何,我卻味覺遲鈍,無從說起。唯那夜的那串鳥梨,那酸酸甜甜的美味,卻一直縈我舌尖,沁我心脾。哦!原來那是那夜奶奶將自己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和愛化作濃濃蜜汁,溶進每顆鳥梨的表裡、果裡、核裡。
《陸豐》報 通訊員 《湖東文藝》責任編輯 許鴻雁
《陸豐》報 通訊員 《湖東文藝》美術編輯 陳永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