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種姓內婚,多由父母包辦的僧伽羅部落,有怎樣的文化歷史?

2021-01-10 梅姐聊文化

實行種姓內婚,多由父母包辦的僧伽羅部落,有怎樣的文化歷史

歷史發展與文化概況

僧伽羅部落是南亞斯裡蘭卡的一個人口眾多的部落,他們主要聚居在斯裡蘭卡人口稠密和經濟發達的西部、西南部和中部山區,在人種上,僧伽羅人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

史學家對僧伽羅部落先民的原居地眾說紛紜,較為可靠的說法是僧伽羅人主要來自南亞次大陸北部,後由多處多批的移民融合,並吸收部分土著部落如維達人等,才逐漸形成僧伽羅人。僧伽羅人分為低地僧伽羅人(又稱沿海僧伽羅人)和高地僧伽羅人(又稱康提僧伽羅人)。前者居住在沿海平原,自16世紀起遭受殖民統治;後者生活在中部山區,在外強佔據沿海平原時曾保持獨立,堅持鬥爭達三百多年,故保留較多的古風遺俗。僧伽羅部落有種姓制度,具有世俗性質,最高為瞿維種姓(土地耕種者),最低為羅陀種姓(洗衣人)。

語言文學方面,僧伽羅人使用僧伽羅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文字以巴利文為基礎,深受南印度格蘭塔文的影響。僧伽羅人有二千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明。有悠久的文學藝術傳統,詩歌、繪畫、建築和雕刻有很高成就,在水利灌溉方面尤為突出。

生活狀況與風俗習慣

僧伽羅部落的社會以小家庭為單位。實行種姓內婚,多由父母包辦。在僧伽羅人家庭中,生孩子,尤其是生兒子是件大喜事。在農村裡,如果誰家生了兒子,家長就敲著銅盆走遍全村,把這喜訊傳到家家戶戶。然後,家長把馬具扔到房頂上,以表示生的是個胖兒子;如果生的是女孩,就把打稻子用的鏈枷扔到屋頂上。

孩子滿7個月時,還要舉行一個儀式。事先由星相家佔卜吉日定下日期,到了日子家長就把所有的親友都請來,圍著孩子,由孩子的祖父或其他長輩把一口米飯餵到孩子的嘴裡,同時呼喚著嬰兒的名字。然後,人們把一個護身符拴在嬰兒的手腕上。這護身符一般是用老虎的牙齒或大象的鬃毛做成的,也可以用植物的莖杆。僧伽羅人認為戴上護身符可以防病、祛瘟闢邪。

在習俗方面,僧伽羅部落有著自己的傳統習俗和禮教,尤其在結婚、生孩子等大事上都有一套特別的習俗。僧伽羅人結婚時,要舉行種「波魯瓦」儀式,也就是結婚登記儀式,男女雙方以此來表示對這門婚姻的重視,而且婚禮舉辦的當天更是熱鬧非凡。

僧伽羅部落有獨特的喪禮風俗。在喪禮中,他們把死者的頭朝西停放,意味著死者向西歸屬於大地。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習慣於頭朝東睡覺,因為早晨和煦的陽光能使頭部感到舒適,而且溫柔的陽光能把人從酣睡中喚醒。他們把屍體停放以後,死者的家屬先用加入檸檬的水,把屍體從頭到腳擦洗一遍。這樣做,據說可以消除人死後散發出來的細菌。然後,用白布將屍體蓋好。僧伽羅人在婚、喪禮儀中,習慣在屋裡搭一個布篷子,表示莊嚴和純潔。在喪禮中,他們把篷子搭在屍體上方,還可以擋住掉下來灰塵當屍體從屋子裡抬出去時,篷子也一起被搬走,表示在世的人對死者的尊重依然存在。

屍體停放期間,在死者的頭部上方和雙腳的下方要點兩盞燈。這是僧伽羅人喪禮中必不可少的習慣。同時還把一塊鐵或一件武器放在屍體下面。據說是為了阻止別的幽靈侵犯屍體,用武器恫嚇它們,把它們趕死者住宅中掛的所有照片,自停放屍體那日開始,要翻轉過來掛著。在此期間,家裡的人不能做飯,他們從飯館裡買飯回家,或到周圍鄰居家裡去吃飯。他們認為:如果點燃爐火,可能會引起屍體內的毒素散發出來汙染食物。要待屍體土葬或火葬以後,死者的家屬才能在家裡做第一頓飯。

僧伽羅人行火葬時所用的燃料為木柴。他們先在墓地豎起幾個樁,木樁上放置許多木柴,搭成一個內部中空的柴垛,然後把裝有屍體的棺木推進去,連柴一起燒掉。

按照習慣,在行火葬時,應由死者的女婿或妹妹的兒子點燃柴垛他們先是叫喊著用斧子拍打柴垛,據說是為了驅走有可能鑽入柴垛的幽靈。死者的骨灰,有的人家不去收,任由它在地上散落、消失。有的人家則把它裝進陶罐裡埋葬,然後在墓地上立一個墓碑。僧伽羅人除了實行火葬、土葬之外,古時候還有實行天葬、水葬的。就是把屍體抬到森林中去讓動物吃掉。也有的把骨灰裝入陶罐裡,用白布包紮結實,把它扔到江河中去。

豐富多彩的新年慶典

僧伽羅將新年定在陽曆每年的4月中旬。按照當地的節令,此時正是莊稼收割完畢、倉滿屯溢的時節。因此,僧伽羅新年實際上是慶祝豐收的節日。僧伽羅的新年很講究除舊迎新。新年到來之前,人們忙於結束手頭應做的活兒,並開始清掃房屋,縫製新衣和採購新年食品等。在除夕日,人們要將燃燒了一年的爐火熄滅,並將爐火清除出去。同時要為新年儲備足夠的水。在最後一次打水時,要向井裡投擲一枚硬幣,以示向舊的一年告別。

新年前夕,人們要沐浴、抹頭油。人們認為沐浴可以洗去一年來身上的塵垢和疲勞。抹頭油是一項很莊重的儀式。頭油是用多種草藥、榕樹葉汁和椰子油調拌而成的。抹頭油要在吉樣時刻進行,由一家之主將調好的油分別抹到家裡每個人的頭上。僧伽羅人深信抹頭油不僅可防病除災,而且還可以求吉利。

僧伽羅人篤信佔星學,因此新年期間一切活動都要按佔星學的規定在吉日良辰進行。按佔星學規定,從除夕到新年正式到來之前,其間有一段時間不許從事任何生計活動,人們稱這段時間為「不宜時」。人們都利用這段時間到附近廟裡去進香拜佛,祈求佛的保佑。除此之外,切活動都停止。

新年期間,兒女還要向他們的長輩分別敬獻一束醬葉,以此表示感謝一年來長輩對他們的養育和教導,同時也為各人所犯過失或對長輩的不恭行為而祈求寬恕和原諒。僧伽羅人對這項儀式總是引為自豪,認為這是他們尊老愛幼的光榮傳統之一。

新年中的第一次炊事活動也是按佔星學規定的時刻進行的,並要講究全新,燒飯用新收穫的米和陶罐。做好飯後,由家中的長者用手抓起飯糰,分別送到家庭每個成員的嘴裡,以表示對大家的新年祝福。

新年期間的娛樂活動豐富多彩。人們根據各自的愛好,參加不同的遊樂活動。年輕婦女和姑娘們最喜歡蕩鞦韆;小夥子們的活動項目最多,如拔河、打球等;孩子們做遊戲、捉迷藏等。有的地方還組織大象比賽;有條件的地方還請音樂舞蹈團來演出,但最激動人心的就是節日夜晚各村傳出的鼓聲、歌聲。各村都有一面大鼓,其形狀像一扇磨盤。鼓放在一矮木架上,一群婦女席地圍坐在四周。她們一邊唱歌,一邊用雙手擊鼓。鼓聲、歌聲輕重急緩有致,時而委婉幽遠,時而激越高昂。各村鼓歌聲此起彼伏,相互呼應,為僧伽羅新年增添了熱烈的氣氛。

相關焦點

  • 令人窒息的印度種姓制度
    二、種姓間的隔離和對立1、血緣的規定在種姓制度下,一個人生下來就被認為屬於他父母所屬的集團。2、婚姻的規定種姓集團裡實行嚴格的內婚制,屬於一個集團的人只能同本集團的人結婚。千萬不要小看內婚制,內婚制是種姓制度裡最根深蒂固的一項,即使憲法第15條已經明確寫明不歧視,也沒能撼動其一二。如果有誰違背通婚規定,同外種姓的人結婚,將受到開除種姓的嚴厲懲罰,淪為「不可接觸者」,這種懲罰往往比法律的制裁更加可怕。只有在少數情況下,高種姓的男子可以取低種姓的女子,一般這時低種姓的女子家裡往往會準備一筆豐厚的嫁妝。
  • 印度以膚色區分種姓,那中國人在印度,屬於什麼種姓?
    到英國統治印度時,在近兩百年的時間裡,種姓制度得到固定和僵化,成為印度人不可動搖的階序體系。 這一制度並非只有印度才有,也普遍存在於孟加拉國和斯裡蘭卡等國,它與我國的宗族共同之處是以一定的血緣關係為紐帶,維繫著整個體系的運轉;不同之處在於種姓制度並不僅僅只包括一個姓氏,它由眾多的姓氏和、工種和族群構成,不唯財富來作為標準。
  • 印度的種姓制度,如果中國人到了印度,算什麼種姓?中國有種姓制度嗎?
    但「賤民」內部按地區、工種,還會再劃分成更細的種姓。據統計,賤民內部還分有400多個種姓。在法律層面,種姓已被廢除多年,但種姓依然有強大的慣性,多數印度人都會自覺遵守,這是為什麼呢?而且,種姓不只是在人間有效,連動物都有!
  • 印度種姓族群老疤有了一道新傷
    印度中央政府不得不緊急調動數千名士兵前往多地維持秩序並實現嚴厲戒嚴。即便如此,許多抗議示威者仍聚集不散,並與安全人員發生對峙,在激烈的對抗過程中,截至22日,此次暴亂已造成至少19人死亡、百餘人受傷,另有50多人因煽動騷亂和縱火等罪名被逮捕。
  • 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什麼種姓?擁有著怎樣的地位?看完讓人不舒服
    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什麼種姓?擁有著怎樣的地位?看完讓人不舒服說起印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印度跟我們中國一樣,同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所以說英語文化傳承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從古代保留了許多習俗下來。在印度有一種社會制度叫做種族制度。
  • 印度種姓制度有多奇葩?「賤民」的影子碰到高種姓人要挨揍
    在中學課本中,我們就大致了解過印度的種姓制度。我們都知道,印度種姓制度主要分成了是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很難相信,這種兩千多年前的封建思想至今還殘留在印度人的骨髓裡,高種姓人無上榮光,低種姓人被人鄙視,其實,他們並不是最慘的,那些沒有種姓的「賤民」更慘,連影子都是錯的。
  • 劉蔭柏:僧伽大師與無支祁的傳說
    摘     要: 結合歷史文獻考釋了有關僧伽大師的傳說
  • 孔子的「愛有差等」等和古印度婆羅門的種姓制度相似
    孔子曰:「仁者愛人,愛有差等」。墨子曰:「兼相愛,交相利」,「愛無等差」。這種分歧的根源是:孔子代表了已經沒落了的舊貴族的利益,墨子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這兩者的不同決定了他們思想上的根本分歧。這是文化歷史課考試的題目和答案,也就是主流公認的學術知識。
  • 華人如果在印度參與種姓排名,是什麼水平?能跟高種姓人結婚嗎?
    我國和印度同屬於四大文明古國,只不過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異性,尤其是在兩國的文化方面。印度人都信仰宗教,非常相信有神靈的存在,所以他們的生活裡離不開神靈。去印度旅遊的人大概都見過,那裡有大大小小的寺廟和僧人,他們穿著不一樣的衣服,但唯一相同的就是他們都有自己的信仰,相信萬能的神。
  • 莫迪什麼種姓?低賤的他為何能當總理?
    文|鐵血君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在法律上,現在的印度已經沒有了種姓制度,但種姓文化卻根深蒂固。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等國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為嚴重,又稱賤籍制度。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多牛?出生就有軍隊保護,永享有一特權
    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與我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還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人口大國和發展中國家。基本在印度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但他們所信奉的宗教大多是印度教。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徵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這時的種姓制度並非要劃分階級及人的高低貴賤,而是要確保本身雅利安人的執政權和保持各種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數。
  • 印度觀察|中產家庭裡的包辦婚姻與現代愛情
    出人意料的是,羅希不僅不批判,反而認為包辦婚姻幫了他的大忙,讓一個不會追女生的書呆子能娶到美貌又賢惠的妻子。他們的父母審核了雙方家庭的資料以後才安排兩人見面。在交談不過十分鐘以後兩人就同意了這門婚事。在述說相親過程的時候,他們彼此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光芒。難道包辦婚姻也有可取之處?在印度,不同家庭的具體「包辦」方式還不大一樣。
  • 如果不是我勤奮的搜集印度大量婚戀風俗,怎知中國女性有多幸福?
    不過今天咱不聊電影,談談印度為什麼有那麼多「魔幻」的婚戀風俗?1,大背景回頭來看,印度數千年來不太注重歷史,所以在印度壓根就沒有像我國「司馬遷」那樣的史學家,記載的故事總是語焉不詳。但是從他們零星的記載中可以得知,印度的歷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被入侵史。
  • 印度低種姓敢侵犯高種姓么?真的如印度所說沒有種姓區分?
    感謝大家在閱讀之前點擊上方「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歷史愛好者,優質歷史創作者,每天分享歷史趣知識。印度有種姓之分嗎?在之前的時候我一直認為有,但是其中一段時間看到了印度方面的一些小視頻傳播在網上的那種小視頻,其中一個印度小哥就說:這都2020年的,印度早就已經沒有種族歧視了,也就沒有低種姓和高種姓之分了,大家都是生而平等的人,事實上真的如此嗎?恐怕未必。首先我們要提到一點,那就是印度的低種姓敢侵犯高種姓嗎?
  • 「觸碰一下便有罪」,雅利安人與吠陀、種姓和印度之痛
    這是由於西方人在了解印度這一制度後,將其稱呼為英文caste(種姓)或者西班牙語castas(種族、部落),其注重民族和血統以及姓氏之別。但是在印度它被稱之為闍提,是指不同社會分工形成的職業集團,這才符合瓦爾那制度的本質,而非種姓制度所強調「種姓」之別。
  • 「愛情特遣隊」助跨種姓情侶逃離「榮譽謀殺」
    在印度,因種姓不同,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的例子屢見不鮮。恪守傳統思想的家長為了所謂家族「榮譽」,寧願讓子女死,也不願成全「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  於是,一個由志願者自發組成的 「愛情特遣隊」應運而生,專門幫助那些跨種姓情侶逃過「榮譽謀殺」。
  • 女子長相怪異似「神猴」,被印度人稱為「聖女」,嫁給高種姓男友
    擁有一個高超的顏值絕對能夠讓你在選擇上比別人多一些優勢。關於美女不美的爭論其實一直在發生,什麼是美,什麼是醜?這其實完全取決於當下社會主流的審美,你符合審美也就是美,你不符合審美,那麼別人就會覺得你醜,在印度就有一位女子,她因為長相特別怪異,被人們稱為「聖女」。到最後還嫁給了一個高種姓的富豪,那麼這位女子她的現狀究竟怎麼樣呢?
  • 多少父母用自以為是的愛,包辦了孩子的人生
    多少父母,用自以為是的愛,包辦了孩子的人生?包辦的愛,源於父母的權力欲包辦是父母跟孩子進行的權力爭奪。在包辦的強制關係中,幾乎所有的權利都握在了強勢的父母手裡,因為你要靠著我活著,你就得聽我的。孩子在一周半左右,自我意識覺醒,開始自己探索周圍的世界,可是已經習慣包辦的父母依然把他當做那個需要包辦的嬰兒。
  • (18)--《哈利波特》中的歷史、文化與政治
    貴族男性的婚姻觀念,大體上包括三句話:①以門當戶對為主流;②對貴族男性娶平民女性有一定寬容度,包括出軌;③對貴族女性嫁給平民男性持強烈否定態度。亞瑟和莫莉、哈利和金妮的組合是①,詹姆斯和莉莉、羅恩和赫敏的組合是②。斯內普父母的組合不幸的是③。強男對敢和他們搶強女的弱男,一向持有有非常敵視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