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提到高句(gōu)麗(lí),往往會想到兩樣東西,一個是高麗棍子(不能用棒),另一個是昏君楊廣(楊廣:我是人)。二般人可能會知道,高句麗不是高麗,而楊廣也不是昏君,用成龍大神的話說,他只是犯了所有古代帝王,有機會都會犯的錯。不過隋朝的覆亡,卻和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古代帝王為啥愛擴張
一般情況下,古代的帝王但凡有點家底,就有四處擴張的欲望,歷史也從沒有一個國家,能只憑藉關上門攀科技樹,就自嗨滿足的。那麼這是為什麼呢?是為了證明自己荷爾蒙旺盛?還是想名垂青史,讓後人點讚?這些原因可能都有,但我認為,這和古人的生活方式離不開。古人的生活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農夫、山泉、有點田,二是漁獵、草原(河海)、騎馬撐船。
這兩種生活方式,都對人均佔有面積有一定的要求。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可以耕作的土地是剛需,因為有地才有糧,有糧才能徵兵,有兵才能保證土地不被搶……古人沒有計劃生育一說,即使有了其實意義也不大。因為一個朝代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土地等資源必然吃緊。除了人口總量的原因之外,資源總是會富集到一小撮人手裡,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麼發生了這個問題怎麼辦呢?擴張,只有擴張才能緩解這個問題。當時的隋朝,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之時,不光接管了北齊積累的大量財富,又恰逢沒有遇到什麼特別強硬的對手,所以隋朝的人口得以劇增,而隋文帝又是一個眼光長遠之人,所以他提前開始想轍。
不過和一般「關隴系」的帝王不同的是,隋文帝見過大世面,他曾走出過關中的黃土地,跨過黃河又走過長江,見識過江南的富足。所以他想南糧北運,然後遷都到交通便利的洛陽。居於「天下之中」的洛陽,有著交通便利的優勢,但同時也有著它的劣勢。因為這意味著,四面八方的敵人,也可以順利輕鬆過來拜訪。
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把自己的防衛線外擴,陳重兵於四方險隘,然後沿著關隘修築長城。隋文帝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當時隋朝的南邊威脅有限,西邊的影響也不算大,最讓隋文帝揪心的是北邊和東邊。北邊的突厥已經崛起,而遼西之地,因為胡漢繁雜,所以一直不太平。而且那裡還有一個叫高句麗的國家,它也想擴張擴張。
高句麗非打不可的原因
隋文帝在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規劃之後,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滅了南陳、平了西梁,收了嶺南,完成了南北統一的大業。然後又軟硬兼施,把突厥給忽悠瘸了。突厥一跪,西域諸國也沒了依靠,變得安靜起來。此時隋文帝眼中的敵人,就只剩下了一個高句麗。高句麗地處東北那疙瘩,而且當時那地方還不是北大倉,所以隋文帝並不太想去打這個雞肋一樣的小東西。
然而這邊還沒等隋文帝下定決心,那邊高句麗已經開始蠢蠢欲動,高句麗的國王高原率先動手,派了數萬精兵前去攻打遼西。在營州總管韋衝的頑強防守下,高句麗只能無功而返。隋文帝一看,此時不動手何時動手,也就匆匆的準備了一支人馬,前去攻打高句麗。因為隋軍去的匆忙,準備得也不夠充分,所以讓以逸待勞的高句麗給擋了下來。
戰敗的隋文帝,有心再次出徵,但是還沒等他做好準備,他就被自己的好兒子楊廣給超度了。楊廣登基之後,也想當一代名君,被千古傳頌,沒想到後來願望超額完成了,他成了一個有名的昏君(至少有人這麼認為)。其實他在位時,並沒有特別的昏庸,實際上他還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事(詳見昨日文章《隋煬帝楊廣七次離京外出,是遊山玩水,還是為國奔波》)
隋煬帝楊廣,因為登基的方式方法有待商榷,所以他沒有第一時間去子承父業,遠徵高句麗。而是慎重了一段時間,這個時間接近八年。在這八年的時間裡。楊廣一邊繼續實施南糧北運的工程,一邊巡狩四邊安撫四夷。在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隋煬帝也沒有下定決心去攻打高句麗,因為高句麗實在引不起他的興趣,沒啥資源,離得又遠,而且帶人少了還不一定能行。
但是高句麗卻再次用自己的行為,成功勾起了隋煬帝的徵服欲。高句麗一方面和突厥卿卿我我,另一方面又和河北的一些地頭蛇眉來眼去,就是對隋煬帝愛答不理。隋煬帝一看,叔能忍嬸也不能忍啊,立時下定決心去遠徵高句麗。隋煬帝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調集的兵馬就過了百萬,再加上輔助人員,總計徵調的人員接近五百萬之多。
為什麼會三徵三敗
如果單從兵力看,這是一場獅子搏兔般的對決。不過不知道是隋煬帝腦子進水,還是他對於大兵團作戰缺乏經驗。他竟然把自己的上百萬軍隊,分成了二十四路,並要求各部不能隨心所欲,要服從他的統籌安排。在分散了部隊的作戰力、又給各部的指揮官帶上了鐐銬之後,他還不滿足,他又給部隊下達了一個增加難度的命令,要求當高句麗服軟後,就立刻停止進攻,而且所有的行動,必須要由他來做最終的決定。
這種不切實際的指揮,讓隋朝的軍隊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依然打的無比狼狽,最終這一場必勝之戰,成了埋葬隋朝的墳墓,雖然隋煬帝又在墳外蹦躂了幾年。這一次必勝之戰失敗後,隋煬帝曾又組織了兩次東徵,其中一次在進行途中,就因楊玄感的一場叛亂而終結,另一場東徵,前期準備得十分坎坷,在打了一場勝仗後,隋煬帝因為對方求饒,就沒有再擴大戰功,而是匆忙帶兵回去平復內亂。
隋煬帝的這一撤,不光喪失了最後一次打敗高句麗的機會,還斷送了自己的生路,他回去後不久,就被手下給超度去了西天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