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盼兩岸恢復正常交流
馬曉光:先拿出「九二共識」的誠意】
來源:新頭殼newtalk 記者:張逸飛
蔡英文今9日上午發表春節前談話,「期待疫情過後,兩岸人民逐漸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傍晚回應,強調民進黨如果有絲毫誠意,就應立即放棄「臺獨」,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馬曉光指出,非民進黨執政的2008年至2016年間,兩岸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兩岸同胞共享和平穩定的環境與合作發展的成果。
【許多臺胞選擇在大陸過春節:
這裡的年味和人情味更濃】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柴逸扉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臺胞今年選擇留在大陸過春節。儘管遠離家鄉親人,但大陸濃濃的人情味、有關部門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們有了歡度佳節的溫暖。
「兩岸血緣相親,文緣相近,過年吃年夜飯,給小孩子包紅包,守歲……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來自臺灣新北的符坤龍今年和家人在福建廈門過年。他覺得在大陸過年與在臺灣過年沒有太大區別,而大陸過年的人情味更濃厚。
臺青薛穎穜今年又一次留在武漢過年。留在大陸過年,讓他找到了兒時鄰裡間溫情脈脈、年味十足的春節。「在武漢,你會看到百姓窗戶外掛著臘肉、臘魚,家家戶戶還貼上春聯,會有大陸朋友邀請我去他家品嘗春節食物……這些場景,都觸動我想起小時候臺灣眷村裡的過年氛圍。」
福建臺胞體驗印木版年畫 圖/張金川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兩岸同胞都很重視。但我建議大家還是等到春暖花開、疫情穩定,再回老家去看親人。」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酷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先生選擇帶頭就地過年,並向企業員工提出如上建議。
在各地臺辦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臺商臺企紛紛拋出留人「繡球」、用真「薪」留人。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是臺企集聚之地。該區臺港澳辦稱,據不完全統計,57家臺企共計發放約5250萬元,用於春節大禮包、開工紅包、額外津貼、滿勤獎等補貼。
【臺灣本土新冠肺炎疫苗 最快7月上市】
來源:中時新聞網 記者:吳美觀、呂珏升
過年前突如其來增加的境內感染病例,讓遠離疫區大半年的臺灣再度繃緊神經。
國際新冠肺炎疫苗陸續開發出來,臺灣雖然宣布可以從COVAX(全球新冠疫苗平臺)取得疫苗,但因劑量有限,要達到一定的防禦網,臺灣各界還是寄望能夠端出自己研發的疫苗。
目前臺灣投入新冠疫苗研發的國光生技、聯亞生技與高端疫苗中,進度最快的是高端疫苗,去年12月底已取得"衛福部食藥署"2期人體試驗的許可,正進入2期臨床試驗。
為了完成近3700人的臨床試驗,高端必須聯合全臺灣11家臨床試驗中心協助,高端疫苗執行副總李思賢坦言,難度很高,「是前所未見的規模。」
【選系過時了?這些大學擬111年增設四年不分系】
來源:聯合報 記者:潘乃欣
臺灣多所大學預計111學年改為四年不分系,剛剛合校的陽明交通大學已設百川學程,並將「大一大二不分系」獨立為一學院,規劃學生先練好基礎研究功力,大三後選擇藥學、物理治療、應用化學等11個熱門科系。
「大學階段是培養領導人的最好時機。」中正大學校長馮展華表示,不分系的目標是培養領導和創新人才,為他們延攬一對一教學的業師,讓學生及早接軌業界。臺灣大學也規劃111學年成立不分系學制「空白學程」,副教務長詹魁元表示,此學程擬以轉系方式招收校內升大二生,轉系門檻會比原本低,申請學生需說明想學什麼,或佐證想學的專長橫跨多領域,不能只因「想逃離原科系」而轉。詹魁元說,臺大統計發現校內近四成學生生涯目標不明,即便在學期間找到志向,但因臺大轉系門檻高,熱門科系名額少,導致轉系困難,盼此舉能解決問題。
【中央大學河津櫻浪漫綻放!
呵護10年成湖畔美景】
來源:ETtoday新聞雲 記者:沈繼昌
時序進入初春,位於桃園市中壢區的中央大學中大湖畔的河津櫻已陸續綻放,一片嫣紅十分浪漫,校方指出,櫻花群歷經10年照顧,呈現自然美景。
【紫南宮錢母魅力大 竹山燈會春節湧人潮】
來源:中天電視亞洲臺FUN
「2021竹山牛舞花竹藝燈會」春節開幕,在地著名宮廟紫南宮大力支持,初一到初五加碼提供錢母集點贈活動,12日第一天晚上就出現人潮,13日大年初二民眾陸續出遊,人潮有增無減。
竹山鎮長陳東睦呼籲,首日沒換到錢母的民眾不用灰心,農曆初一到初五每日晚上7時到9時,都準備200個錢母供民眾兌換。
【在這裡感受家的溫暖——
廈門市臺灣教師之家揭牌成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陳成沛
福建廈門推動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又啟新篇。「廈門市臺灣教師之家」近日在廈門市教育工會揭牌成立,跨越海峽來到廈門工作的臺灣教師,從此有了一個專屬的家。
春節臨近,「廈門市臺灣教師之家」還舉行了臺灣教師代表新春聯誼活動,臺灣教師通過書法和插花藝術體驗,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在廈臺灣教師參加新春花藝課
廈門目前有在編臺灣教師139人,「廈門市臺灣教師之家」的成立,旨在讓來廈門工作的臺灣教師,通過工作之餘在此找到工作和生活的歸屬感,感受家的快樂與溫馨。
對在大陸任教十餘年的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臺籍副教授陳經超來說,「廈門市臺灣教師之家」的成立,讓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了一個平衡點。陳經超說,臺灣教師西進大陸發展蔚然成風,「作為先行者,我覺得很重要的是把我們的經驗傳給後來的臺灣人,包括對兩岸體制上的不同、思想觀念上的差異以及要如何適應這邊環境的體會,分享給後來者。」
【牛年迎新春!臺灣娛樂圈2020十大事記:
結婚、分手、驟然離世】
來源:新頭殼newtalk 記者:汪靖軒
《新頭殼》大年初一整理了2020年臺灣娛樂圈10件大事,不論是結婚生子、鬧翻分手又或是遺憾離世,皆令人印象深刻。
十大事件分別為:
曾之喬、辰亦儒閃婚
畢書盡結婚生子
潘瑋柏結婚
徐佳瑩生寶寶
楊佑寧結婚生子
羅志祥周揚青毀滅式分手
劉真離世
吳朋奉離世
羅霈穎離世
小鬼黃鴻升離世
【影視產業用性騷擾製造娛樂效果
22團體聯合譴責籲修法】
來源:中廣新聞網
「雞排妹」鄭家純指控主持尾牙被性騷擾,話題持續延燒。婦女新知基金會9日串連22個性別、媒改團體聯署,呼籲影視娛樂產業不應再以性騷擾藝人製造娛樂效果,同時呼籲修法,讓當事人得以保全證據並強化僱主責任,並鼓勵被害人申訴,也期望媒體不要傳播與強化性騷擾迷思,避免二度傷害。
聯署團體嚴正呼籲,影視娛樂產業不該再將所謂「節目效果」或「舞臺效果」,建立在性騷擾或貶損物化藝人與非典型性別者之上,過去許多人習慣以騷擾、貶損女性藝人或剛出道的年輕藝人來炒熱氣氛的秀場文化,看在年輕世代眼裡,已越來越沒有「娛樂效果」,反而令人感到噁心、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