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一名新華社駐臺記者發表了一篇駐臺工作期間的感言。他在文中說,常被臺灣朋友問到的問題是「你覺得兩岸會打起來嗎?」而提出這個宏觀而重大問題的,有相識多年的臺灣朋友,有見面不足半小時的臺灣同行,還有路邊的飯店老闆。有人甚至開玩笑說,你們「撤回」大陸前告知一聲,我們也好買機票撤離。作者稱,他們的發問,一開始讓其措手不及,不知如何作答。但被問的次數多了,其回答多半是「這得看臺灣」。
是啊,兩岸之間是否會發生衝突,這確實要看臺灣,臺當局的所作所為才是能否引發兩岸衝突的根源。
近年來,因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而導致兩岸關係嚴重倒退、臺海局勢緊張,但大陸方面為廣大臺胞謀福祉的決心絲毫沒有改變,不斷推出一些對臺有利的政策。
2020年5月,大陸多部門聯合推出「惠臺11條」,助力臺企發展,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的推動力。2019年11月,國臺辦聯合相關部門推出惠臺「26條措施」,包括為臺企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13條,以及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13條。「惠臺26條措施」宗旨與2018年2月推出的「惠臺31條措施」一脈相承,都體現出大陸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的政策。
2021年開年,福建省作為對臺工作的前沿即向臺企臺胞送上重磅大禮,公布首批225條同等待遇清單,清單內容豐富,包括經濟、社會、文教、便利化等四個領域,再次體現大陸方面為臺企臺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誠意和善意。
在新冠疫苗接種問題上,大陸也是先利好臺灣民眾。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020年12月3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朱鳳蓮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人群安排,優先考慮進口冷鏈、物流、口岸、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等領域感染風險比較高的人群,這些優先安排人群包括臺灣同胞。新冠疫苗上市後,在大陸臺胞的預防接種工作,同樣會做出妥善安排。
政治層面上,1月1日,中國大陸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及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長張志軍1同時發表新年賀詞,都聲稱大陸今年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但不忘重彈「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等論調。有臺胞認為,大陸在當前疫苗還非常有限情況下,將臺胞納入優先接種人群行列,充分體現了兩岸一家親。
在大陸不斷釋出善意的情況下,臺灣能否領會,能否接受,真的要看臺灣的了。
在民間層面,阻止兩岸交流,禁止口罩出口大陸、禁止兩岸婚姻家庭孩童回臺、禁止陸生返校、查禁講述大陸抗疫的兒童繪本、排拒大陸疫苗……只要和大陸相關的,一個字「否」。這讓兩岸的裂痕日漸加深。
在經濟層面,臺不斷為兩岸跨境投資設置障礙。臺經濟部2020年12月30日公布了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規定,陸資持股不得超過30%,且要「逐層認定」。
在政治層面,臺灣一味地挾美自傲。如今,拜登政府若轉向,不再給民進黨當局餵食興奮劑,利用「臺灣牌」來對抗大陸,美臺關係就會直轉直下,到時,受損的是臺灣。而到時,臺灣就失去與大陸對抗的資本和條件。
軍事上,臺灣不斷強化軍事能力。一是不停地向美國購進武器裝備,今年還多次購進進攻性的武器。而近來,又要試射反導系統,目標直指大陸。報導稱,繼2020年12月25日在臺東及屏東九鵬兩地試射「無限高」飛彈後,臺「中山科學研究」陸軍打算在1月7日-8日試射「無限高」飛彈,範圍涵蓋300公裡遠的宜蘭。軍方分析人士認為,射擊有可能為宜蘭發射靶彈,九鵬試射試驗彈,不排除為「天弓」增層型,另一是九鵬直接發射,為「雄風」系列飛彈。軍事專家認為,無論是「天弓」還是「雄風」,都是臺灣「中科院」的反導系統的驗證能力測試,這次距離拉長,也符合模擬大陸飛彈來臺灣時的實境。
臺當局的民意的管控也是十分嚴密。去年10月,臺灣南部有公務人員用餐閒聊時談起:「大陸哪天真打過來怎麼辦?」有在場者回答:「那就投降啊!」結果閒聊人員被上級部門約談。但無論怎麼管控,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並不認同兩岸開戰,尤其是一些青年表示在開戰時不會加入,因為他們對「為誰而戰」不清楚。
有句俗語叫「不作死,不會死」,這句話相當適用於臺當局,臺當局應該明白,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如果臺當局不顧民意,不解大陸善意,一意「獨」行,等待的必將是大陸的武力統一。所以說,兩岸是否開戰,真的要看臺當局。
臺灣防務部門日前搶先為解放軍軍機做了一次「年終總結」。據島內綠媒報導,臺防務部門發言人史順文在12月31日對外公布,今年解放軍軍機「侵擾」臺灣西南空域的架次達380多架次。
此前,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曾針對相關問題回應,解放軍在臺海地區組織實戰化演練,是針對當前臺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需要採取的必要行動,是對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勢力挑釁的嚴正回應。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中國任何一塊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事實上,2020年對於解放軍軍機行動報導最為密集的就是島內綠營媒體。這些綠媒幾乎每日都會在報導中提及解放軍在臺海周遭訓練的機型、飛行高度、架次等信息。這些細節信息僅憑媒體力量難以獲取,背後顯然有特定政治勢力有意「放風」。民進黨當局、臺軍、綠營媒體相互勾連,成為解放軍軍機動態的「粉絲群」和「宣傳站」。
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是渲染大陸所謂軍事威脅,繼續鼓譟島內民粹情緒;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也想藉此轉移島內焦點,企圖讓臺灣民眾把目光從含瘦肉精美豬進口、防疫漏洞、經濟沉悶等「敏感議題」上移開,投身到所謂「抗中保臺」之中。
但這種渲染動作越多,民進黨當局暴露的「漏洞」就越大。因為其無法迴避的關鍵問題是,解放軍為誰而來、為何而來?當前臺海形勢複雜嚴峻的根源是民進黨當局與「臺獨」分裂勢力勾連外部勢力不斷變換手法進行謀「獨」挑釁,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嚴重損害兩岸同胞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嚴重地破壞臺海和平穩定。
「臺獨」政客妄圖通過輿論操控,抹黑大陸,註定無法得逞。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放軍在自己家門口進行演訓活動,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可以說,解放軍380多架次的行動,每一次都是為震懾「臺獨」勢力而來。解放軍行動的頻次和力度,也將隨著「臺獨」活動的變化而變化。若「臺獨」想飈車,就一定讓它「翻車」。
來源:綜合中國臺灣網、國防時報
編輯: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