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美抗中」保不了臺灣!美國會為臺灣打一場必輸的戰爭嗎?

2020-12-25 臺海網

俗雲,好男不與女鬥;然雙英對決,你來我往,隔空交戰,炮火猛烈。馬英九先是批評蔡英文拒絕承認「一中憲法」架構下的「九二共識」,把臺灣推向戰爭邊緣;蔡英文則反嗆馬英九,在「主權」議題上「卑躬屈膝」,對「民主價值」不吭一聲,無法換來和平。

緊接著,綠營「立委」一擁而上圍毆馬英九,又是「投降主義」、「臺灣人的悲哀」,又是「不忠不孝」,連保外就醫的陳水扁都跳出來插一句「提籃假燒金」,臺防務主管部門矢言「戰到一兵一卒,同島一命」,馬英九瞬間變成眾矢之的。

這可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有婆理,而是攸關臺灣生存發展的嚴肅問題,在綠營、綠媒長期催眠洗腦下,臺灣民眾沉浸在「大陸不會打、美國必來救」的鴕鳥心態,但這兩個前提和結論可能都是未知數,盱衡兩岸軍力在質量上的不對稱,解放軍一年預算折合臺幣5兆2千億元,臺軍方卻只有4534億元;解放軍員額200萬人,臺軍隊20萬人,小巫見大巫無異以卵擊石,真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別人的囝死袂了」,到時候可不是投降輸一半那麼簡單,而是全軍覆沒、生靈塗炭,屆時就算民進黨五體投地也換不回和平。

至於仰美國鼻息來者不拒,軍售買貴也得照單全收,都不算卑躬屈膝,但還是得認清美國總是拿光說不練的假把式來敷衍臺灣,美國參議院7月23日通過《2021年度國防授權法》,法案中建議邀請臺灣參與環太平洋軍演,臺防務部門負責人亦主動請纓,嚴德發於5月初在立法機構答詢時就表示,積極爭取參與8月登場的環太平洋軍演,結果臺灣依然被拒於門外,熱臉貼冷屁股,美國又放臺灣鴿子。

所以千萬不要自以為有美國當靠山就能夠狐假虎威、肆無忌憚,美軍鞭長莫及心有餘而力不足,五角大廈及蘭德公司近年18次兵推均敗於解放軍,試問美國會為臺灣打一場必輸的戰爭嗎?殊不知,美國大打、猛打「臺灣牌」只是為了在中美博弈的牌局上贏得更多的籌碼,心中只有美國的優先利益,哪有臺灣的「普世價值」。

解放軍近日動作頻繁劍指「臺獨」,繼青島海事局、海南海事局之後,日前唐山海事局也發布航行警告,指出24日起將於渤海海域進行實彈射擊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東部戰區發言人張春暉表示,這些巡邏及軍演活動,是針對目前臺海局勢及維護國家主權所採取的必要行動,堅決回擊「臺獨」使國家分裂的挑釁行為,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

「國際危機組織」過去17年8次把臺海列為「不安全」,陳水扁執政8年4次,蔡英文執政4年4次,馬英九執政8年0次,戰爭與和平都需要付出代價,就看臺灣人民願意犧牲到什麼程度,臺灣主流民意追求兩岸和平發展應該才是最大公約數,而非希望臺海發生戰役兵戎相見,坊間公布最新民調顯示,64%的受訪者認為臺灣應該注重與大陸維持友善關係,僅15%認為應該與大陸對抗競爭。

「聯美抗中」卻不一定保得了臺灣,維護和平才能以策安全。

(作者何溢誠為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

相關焦點

  • 臺灣教授公開質問蔡英文:真想替美國打代理人戰爭嗎
    「美國霸權將衰落,一旦兩岸爆發戰爭,美國當下的基本態度就是『別拉我下水』」。臺灣大學教授黃國光日前在香港媒體發文,公開質問蔡英文「真想替美國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嗎」!並警告「趨和避戰」才是臺灣唯一的選擇。即將上臺的拜登新政府,雖說不會放棄利用臺海問題挑釁中國的政策,但其所提出「挺臺不抗中」的總原則,意味著在未來數年間,美國不大可能會像當下川普政府那樣,瘋狂打臺灣牌。
  • 臺海觀潮|臺灣民眾渴望和平 認為應避免戰爭
    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為兩岸對話政治前提,兩岸敵對關係如螺旋般上升;當中美博弈關係激烈競爭時,民進黨當局在兩岸關係惡化情況下,將更加傾向依賴美國,尤其是在軍購及國際參與議題,形成中美關係惡化及兩岸互動陷入對立僵局狀態。故而,蔡英文當局採取「聯美抗陸」傾斜戰略,本文分析焦點主要是中美博弈對臺灣民眾心理所造成影響。
  • 聯美抗陸,死路一條!解放軍震懾「臺獨」,馬英九看破蔡英文結局
    由此可以看出,此次軍演規模不小,且殺傷力極強。軍事專家宋忠平透露,僅在24日一天,解放軍就在渤海、黃海、南海三大海域進行軍演,宋忠平強調,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軍事衝突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所以365天都要練兵,這種常態化的演練,可以對目標進行查缺補漏,一旦實戰爆發時,解放軍就能用最小的代價,來解決問題。
  • 美國是臺灣哪門子夥伴?臺當局搞「聯美脫中」太幼稚丨北京觀察
    「臺灣方面在9月中炒作的一場高規格『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被低調地降格為一個相當於會前性質的訪問。」劉匡宇認為,「從這個角度看,克拉奇本月20日再與臺灣對話,是9月訪臺的一個延續。」劉匡宇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克拉奇兩次與臺灣對話間隔的時間,正是川普在選情最後衝刺階段。
  • 美國人挨個找「藍委」問話,如此肆無忌憚「滲透臺灣」?
    民進黨當局向來對美國是「言聽計從」,尤其是近段時間,寧願冒著戰爭的風險也要跟隨美國步伐,也就是「聯美抗中」。因民進黨當局的「縱容」,美方進一步介入臺灣政壇,日前蔡正元還揭秘稱藍營民意代表挨個被美國人質問是不是「反美親共」,如此肆無忌憚地「滲透臺灣」?
  • 【臺灣問題】2020年臺灣選舉中的美國因素分析
    它在臺灣問題上的運用,一種表現是美國採取所謂 「戰略模糊」對大陸和臺灣進行 「雙重威懾」,使大陸不輕易使用武力統一,臺灣不敢實施「法理臺獨」,以維持臺 「事實獨立」狀態,避免中美陷入軍事衝突和戰爭。隨著兩岸整體實力對比大幅變遷,大陸對臺形成顯著的軍事力量優勢,美操作 「離岸平衡」 (offshorebalancing)的策略也在變化。
  • 美國「臺灣保證法」把臺灣當炮灰,蔡英文當局卻難掩興奮
    明眼人不難發現,這一危險挑釁中蘊含著重重算計。所謂「2019年臺灣保證法」,無非是以「美國利益優先」為出發點,將臺灣作為「棋子」綁上戰車。說白了,美國時不時搞出種種親臺小動作,持續挑釁中國核心利益,為的就是幹擾中國平穩向好的發展節奏,遲滯中國和平崛起的腳步,維護自己千秋萬代的「霸主夢」。「霸主」會保證「棋子」的安全和繁榮麼?答案顯而易見。
  • 大陸軍事專家:臺灣軍事創造了「四個前所未有」圖以武拒統
    一年來民進黨當局利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的形勢,以「聯美、抗陸、保臺」為主軸,極力渲染大陸「軍事威脅」,大肆採購、研製、生產、部署先進武器裝備,加快整軍備戰步伐,大力提高臺軍不對稱作戰能力,創造了「四個前所未有」。  一是,鼓吹「抗中保臺」調門的高度前所未有。
  • 臺灣學者:中國大陸「打」臺灣方式很多 不見得是戰爭
    臺灣學者:中國大陸「打」臺灣方式很多,不見得是戰爭。(圖片來源網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過後,兩岸關係也沒有和緩跡象。臺灣政治大學學者嚴震生在接受香港中評社採訪時表示,兩岸之間已經完全沒有回頭路,未來10年至20年,中國大陸一定會對臺灣採取強硬的作法。嚴震生觀察,臺灣內部因為自己市場小、薪資水準無法提升,優秀的年輕人或比較有國際觀的人,都出去工作,剩下來留在臺灣的人就更「仇中」。未來10年至20年中國大陸一定會「打」臺灣。
  • 賽德克·巴萊:必輸的戰爭只為血祭驕傲的靈魂
    明知道這是一場必輸的戰爭,但是賽德克人還是義無反顧的發起了反抗。一個日軍為鎮壓原住民冷血槍殺揮刀,而另一個則是霧社事件原住民屠殺日本人。兩個畫面立場不同,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戰爭裡面沒有平等。莫那魯道本是熱血青年,骨子裡是刻骨傳承的民族血性,本想要反抗日軍鎮壓,無畏生命。可是,期間他卻妥協了兩次:01,青年們打了短暫的勝仗,凱旋的時候卻發現部族婦孺幼童全被關押,他們不得不投降。
  • 川普狂打「臺灣牌」,等於美國大兵肯替臺賣命?
    馬英九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扎還在臺北的時候,發表了一個演講,非常鄭重告訴臺灣人,說實際上臺軍都了解,如果大陸解放軍攻臺,那麼戰略是「首戰即終戰」,一旦發動戰爭,就會在最短時間內拿下臺灣,讓臺灣沒有機會等美軍馳援,而且現在美軍根本不可能來。
  • 蔡後駕到:蔡英文拿口罩跟美國換防護衣鬧笑話,臺灣受重大傷害
    那位「斷交部長」吳釗燮還在那邊洋洋得意,說拿口罩去換美國的防護衣原料,很划算哦!差點就沒要臺灣人民向蔡娘娘的美國「乾爹」磕頭謝恩……那麼問題來了,綠綠工作室之前不是整天號稱,臺灣的防護衣從原料開始都百分百自己造的嗎?
  • 拜登時代「臺灣牌」的價值
    但她未能正確掌握國際局勢轉折的關鍵點,依然延續過去4年「聯美抗中」的舊思維,甚至增加賭本,不惜以臺灣人民健康換取美、日象徵性的支持,偏差的政策無法帶領臺灣走出陰霾,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安全風險。社論指出,蔡英文連續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美國「國際民主協會」及「臺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的活動中致辭,勾勒出臺灣對外關係積極、樂觀的一面。
  • 《中國時報》社論:拜登時代「臺灣牌」的價值
    但她未能正確掌握國際局勢轉折的關鍵點,依然延續過去4年「聯美抗中」的舊思維,甚至增加賭本,不惜以臺灣民眾的健康換取美、日象徵性的支持,偏差的政策無法帶領臺灣走出陰霾,只會帶來更嚴重的臺灣安全風險。拜登宣布在國內環境強化前,美國無意籤署任何貿易協議,雖非針對臺灣,卻已暴露民進黨當局的誤判與一廂情願。處於困境的民進黨當局不但不肯糾錯,反而病急亂投醫,可能在日本福島核食議題上重蹈「萊豬」覆轍,再度以人民健康為賭注,妄圖拉攏日本「抗中」,同時換取虛幻的CPTPP入場券,這種走偏鋒、高風險的外事操作使臺灣步入更大的危機。
  • 臺灣不安全,老百姓不相信?新黨籲蔡英文趕緊公布「逃亡計劃」!
    馬英九日前在「臺灣不安全」研討會批評蔡英文「聯美抗陸」、不接受「九二共識」,輕率把臺灣推到戰爭邊緣,遭民進黨當局上下火力全開批判。除了蔡英文親上火線,兩度發文怒嗆馬英九後,她的副手賴清德24日也加入罵戰,指馬英九製造恐慌比戰爭還恐怖。
  • 「拜登當選,對臺灣而言是個災難」
    隨著美國大選結果形勢明朗化,臺灣民進黨當局一臉大寫的尷尬。川普任內,蔡英文當局奉行「聯美抗中」路線,極力配合美國對大陸的打壓。而在美國大選過程中,從民進黨政客到綠營媒體,再到民進黨的「網絡水軍」,一邊倒地追捧川普,貶損拜登,營造出「臺灣是世界上最捧川普的地區」的喧鬧景象。
  • 中評社社評:川普染疫給臺灣的啟示
    這件舉世震驚的意外,會如何發展仍有許多變數。川普的病情、美中關係、世界情勢都來到轉折點,一面倒要靠美國的臺灣陷入被動,得自求多福。川普的病情究竟如何?官方說法和美國主流媒體採訪到的獨家新聞明顯有落差,且參與9月29日川普第一場辯論會籌備的工作團隊、大法官提名記者會者都爆出群聚感染,災情會有多大,尚且不知。
  • 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
    對此,美媒採訪作家吳祥輝表示,川普政府打出「抗中牌」,協助臺灣對抗大陸,是臺灣人支持他最核心的理由。 《紐約時報》還引述了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的近期觀察,「過去陸美臺三方關係的歷史告訴我們了,當中美關係最壞的時候,臺灣往往變成一個犧牲品」。
  • 臺灣時評人感嘆:2020年,美國輸了
    若不是瘟疫戰大輸,川普幾乎篤定連任,但反過來看,史上第二高票也充分暴露了美國內部的嚴重分歧,以及拜登就任後必然的步履維艱。聯邦政府是否能順利說服紅州高強度抗疫,還是個問題,疫苗無法完全消弭疫情,則已是共識,因為反智的那一群人普遍不願打疫苗。 按中國人慣用語形容拜登處境,就兩個字:折騰。
  • 「臺北法案」深度剖析 專家:民進黨「倚美抗中」把臺灣推入火坑
    民進黨當局「倚美抗中」將會帶來嚴重後果  川普上臺以來,美國對華戰略發生重大改變,美國對中國的防範和遏制提升。而臺灣被美國學者形容為「最好的反中資產」,打「臺灣牌」、利用臺灣對抗中國大陸成為美國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