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餘周偉 睡眠與科學 收錄於話題#青少年6#安全1
作者:餘周偉
今天(10月3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
大家都喜歡過節,孩子在這一天尤其興奮。
很多幼兒園也會組織小朋友參加角色扮演活動,不過,也有部分幼兒園很有「個性」,明確告知家長:我們不過萬聖節。
臺灣的臺南市立第四幼兒園就是這麼一股「清流」。
他們決定不過幼兒園的理由是:
1 我們沒教英文。
2 萬聖節的糖果對身體不好。
3 萬聖節的「不給糖就搗蛋」跟我們教小孩懂禮貌衝突。
4 萬聖節裝扮讓給某些小孩太興奮,容易受傷。
5 因為我們沒過清明跟中元節,所以沒必要過外國鬼節。
6 聖誕節感恩的氣氛比較適合幼兒園。
據說,很多臺灣家長非常認可這家幼兒園的做法,表示:
覺得觀念很棒
嚇人和討東西不是我喜歡的文化
好感動的6個理由
……
這6條理由中,最重要的當然是第4條:
容易受傷
這個是真的。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曾發布報告說:
尖銳物體造成的眼外傷以及易燃服裝的灼傷是常見的萬聖節傷害。
說起尖銳物體,就不得不說雕刻南瓜燈籠了。
2018年,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的數據顯示:
在2017年美國的萬聖節當晚,全國各地有16,706名意外受傷的人到急診部、診所尋求治療。
其中,手部被割傷、需要包紮的受傷者有3200人。而且,受傷原因是驚人的一致:
雕刻南瓜燈籠
手部受傷還算是小事,發生車禍就更危險了。
有數據顯示:
孩子們在萬聖節被車撞的機率是其他夜晚的4倍。
具體原因有:
孩子們穿著黑色的服裝在黑暗中外出,司機不容易發現他們。
有些服裝影響了孩子的視覺和聽覺,導致他們不容易察覺到身邊的危險。
孩子們很興奮,且容易分心。在過馬路時,他們傾向於走最短而不是最安全的路線。
針對這種情況,CDC和ACEP(美國急救醫師學會)還特意做了一個萬聖節安全提示清單,建議所有家長在節前複習。具體內容是:
父母應在熟悉的社區為孩子設計一條玩耍路線。同時,要教育兒童意識到陌生人的潛在危險,並提醒他們留在熟悉的地方。
孩子應該使用手電筒,方便別人看見自己。外出時必須走人行道,並遵守交通信號燈。
兒童應以小團體形式出行,由一名成年人陪同。
去要糖時,只拜訪家裡亮燈的房屋。而且,記得待在門口,不要進入房屋。
兒童角色扮演時,多考慮化妝,不要使用面罩。如果要戴,不要選擇影響視力和聽力的面罩。另外,確保服裝面料和配飾是由阻燃材料做成的。
孩子們應該知道自己爸媽的電話號碼,攜帶緊急電話卡片,並在自己的服裝上貼上自己的名字和地址。
不得使用硬質或鋒利的刀和劍。
討得的所有糖果和食物都應先帶回家,父母檢查後再吃。那些沒有密封包裝的東西都丟掉。
最後一條是針對駕駛者的:
駕駛者應緩慢行駛,在路口要仔細觀察兒童。
不得不說,人家的相關部門還是很細心的,對「祖國的花朵」保護的很好。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否過節屬於選擇自由。如果你家孩子今晚要出去瘋,記得注意安全。
用美國某位兒科醫生的話說就是:
不要在急診室裡過萬聖節。
參考文獻:
https://cn.medicok.com/number-of-u-23960:Childhood pedestrian deaths during Halloween -- United States, 1975-199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1997 Oct 24; 46(42):987-90.
The hazards of Halloween,CMAJ. 2000 Oct 17; 163(8): 1045.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0571/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gb/2018/10/25/874592.
作者:餘周偉(神經內科餘醫生)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睡眠與科學。
配圖來源於網絡。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萬聖節,今晚請看好你家孩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