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影拾記:中國家長反對孩子過萬聖節,其實國外萬聖節是這樣過的

2020-12-22 騰訊網

昨天是11月1號,西方國家的萬聖節(All Saints' Day)。我國的網絡上卻被一則消息刷屏了:一個家長怒懟培訓機構,反對他們給孩子過萬聖節,稱「現在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對此,評論區網友的態度尖銳對立。

有人稱,這位家長說得好!培訓機構唯利是圖,他們搞這一套就是為了圈錢。放著中國那麼多優秀的傳統節日不過,偏偏跑去過一個洋節,還是人家的什麼「鬼節」,這不是崇洋媚外是什麼?老祖宗的臉都被你們給丟盡了!過洋節就是西方的文化侵略,就應該堅決反對!

但也有大批網友針鋒相對,旗幟鮮明地予以擁護。他們認為這是典型的上綱上線,哪條法律規定的過個洋節就是不愛國了?婦女節、勞動節都是來自於西方,你都不過了嗎?甚至有人說,生日也是西方的,生日蛋糕以後你們也別吃了。他們認為反對過洋節,這恰恰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種表現。

網上流傳出來的視頻很短,不到30秒。從中看不出培訓機構到底是怎麼過這個萬聖節的。其實我們也可以想見,無非就是給孩子們準備一些適合這個節日穿的奇裝異服,再給孩子們發點兒小禮物,其中肯定少不了糖果。然後大家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之類。

對於培訓機構來說,這樣做的目的,首先,是可以豐富培訓內容。特別是如果培訓課程中有英語的話,這算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種方式吧?其次,可以深化客情關係。對他們來說,孩子是學生,家長則是客戶。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也屬於親子活動吧。家長滿意了,以後續費可能就容易了。不過這位家長的爆發,肯定是他們始料未及的。培訓機構的員工和老師們為了這個活動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公司還付出了成本,很可能活動還是免費的。但結果卻適得其反。想必以後他們再搞類似的活動肯定要三思了。

這一出大戲,簡直比西方國家過萬聖節都熱鬧。拋開這其中的是非,其實每一個節日的興起,它們的背後都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或文化背景的。萬聖節也不例外。關於萬聖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是,早期生活在愛爾蘭和蘇格蘭地區的凱爾特人,為了在秋天慶祝豐收、迎接冬天的到來,而在每年的10月31日舉辦的節日。傳說中亡故者的靈魂也會在這一天回到人間,找尋活人附著在他們的身上投胎轉世,所以人們會點上起燭火或燈籠,穿上奇裝異服,把這些惡靈嚇跑。這就是萬聖節的雛形。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下面這組老照片,就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西方國家過萬聖節的場景。不管你反不反對過洋節,多了解一些人家的文化知識,歷史傳統,總是沒有什麼壞處的。

【圖1】1939年,在美國紐約的萬聖節派對上,孩子們正把雙手背在身後,用嘴去咬用繩子吊在空中的蘋果。這是那個年代非常流行的萬聖節遊戲。

【圖2】1943年,在美國紐約的比克曼廣場舉行的萬聖節派對上,一群美國大兵正和自己的女伴玩著這種「咬蘋果」遊戲。那一刻,他們的內心,或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圖3】1962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阿納海姆,小學生們正穿著家長給製作的新衣服,走在大街上去參加萬聖節活動。其實萬聖節不只是奇裝異服,對於小女孩兒來說,漂亮的公主服裝永遠不會過時。

【圖4】1966年,在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人們穿著萬聖節服裝,手牽著手在街道上行進。蜘蛛俠的身影非常醒目。

【圖5】1965年,一個貨架上陳列著的南瓜燈。上面還有一副手套來模擬人手做著捂嘴、捂眼、捂耳朵等各種動作。不過,旁邊那個男孩兒是怎麼回事兒?你看出有什麼不對勁兒了嗎?

【圖6】1971年,在美國錫拉丘茲大學的校園裡,一場萬聖節自行車大賽正在舉行,他們要利用萬聖節的熱點,通過這項賽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籌集資金。

【圖7】1974年,在白宮的草地上,時任美國第一夫人貝蒂·福特正在接見身穿萬聖節服裝的兒童,看起來她正在給孩子們發放節日禮物。

【圖8】1976年,在紐約的布魯斯特,兩個小男孩正坐在一個南瓜堆上。南瓜是萬聖節不可或缺的主角。

【圖9】1988年,兩個美國人正頭戴不同的總統面具做出對決的姿勢。由於萬聖節正值總統大選的前夕,所以這正是總統候選人用來為自己拉票造勢的好時機。美國人只看面具的銷量,就能夠預測出哪位總統候選人最後能夠贏得大選。據說,在歷史上,預測成功率幾乎是100%。這跟我國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銷往美國的總統宣傳品的預測,是不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圖10】1990年,時任美國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在參觀芝加哥掃盲委員會時,為孩子們現場朗讀了一個萬聖節故事。

【圖11】1999年,幾名學生裝扮成《綠野仙蹤》中的經典角色的形象(從左至右:鐵皮人、大獅子、稻草人),站在萬聖節遊行隊伍中喜笑顏開。不管大人們的想法如何,對於孩子們而言,萬聖節對於他們而言,只是意味著開心和快樂。(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小編推薦】

10張珍貴老照片:這就是150年前的美國

10大你不曾見過的高跟鞋:每一雙都令人嘆為觀止,就是不能穿著上街

相關焦點

  • 培訓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遭家長強烈反對,網友:一句話無法改變
    近日,一培訓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的時候,突然遭到一名家長強烈反對,家長說「你們打著我愛祖國,做個橫幅,大家給你點讚,你們把萬聖節,聖誕節,聖誕樹留在上面,是為什麼?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都讓你們這樣敗了」。這位家長的意思非常明顯,就是譴責這家培訓機構,不應該給孩子從小培養這種「崇洋媚外」的思想。
  • 家長反對培訓結構給孩子們過萬聖節,引發熱議!你怎麼看
    昨天一位家長和培訓結構老師爭論該不該給孩子過萬聖節的視頻引爆網絡,家長認為:不該給孩子過萬聖節,應多傳授愛國內容。有的網友說,我家小孩在機器人的培訓機構學習,也被要求參加萬聖節的活動,我們直接決絕。當然,也有少數人不以為然地說:元旦,五一,六一都不是我們的節日。母親節,父親節也是來自外樣,家長咋不呼籲取消?這些少數人的反對可能弄錯了概率,法定節日和非法定節日,提倡和不提倡問題。
  • 培訓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被黨員家長抵制:應該教孩子愛國
    昨天是11月1日,在很多人看來,昨天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不過在一些有心的人看來,昨天是西方國家一年一度的萬聖節,每一個城市的大型商超都會舉行萬聖節活動,還有一些培訓機構也會給孩子過萬聖節。不過近日,有一名學生家長卻因為培訓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暴走,家長表示:培訓機構應該多教育孩子愛國,而不是去過這些「洋節」。
  • 家長怒斥培訓機構帶孩子過萬聖節,關於孩子過萬聖節,你怎麼看?
    孩子們為了慶祝萬聖節的來臨,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而其中一位家長,則是怒斥教育機構,稱教育機構把正能量的東西給丟掉了!
  • 帶孩子過萬聖節,真的就敗壞正能量了嗎?
    10月3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這一天會比較搞怪,也會比較熱鬧,然而,在四川綿陽市三臺縣,一位家長送孩子去培訓班上課的時候,因為橫幅發生了這一幕!這家培訓機構的橫幅掛著愛國一類的字眼,繼而老師帶著孩子們過萬聖節,這位家長則反對培訓機構舉辦萬聖節活動,並且還斥責:「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老師當場解釋道:「為了調節一下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樂趣。」但這位家長仍然覺得這種做法不利於給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也不會給孩子帶來正能量!
  • 教育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家長怒懟:正能量被你們敗了
    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國內一直是備受爭議的,比如說萬聖節和聖誕節,很多人認為這兩個節日是西方的,國人不應跟風過「洋節」,我們有著自己的傳統節日,為什麼要過洋節呢?這不是助長別國的文化嗎?近日,就有學生家長因為培訓班給孩子過萬聖節而與培訓班負責人引發了爭執,有家長說正能量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應該多宣傳愛國教育。據了解,有家長在送孩子到培訓機構的時候,看到大門門聯上貼著萬聖節的祝福標語,有一位男性家長看了之後非常憤怒,於是便找到了這家培訓機構的老師,他說自己是10多年的老黨員了,看到這一幕非常心痛,正能量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
  • 中國人過萬聖節等於叛國?藍盈瑩發圖過節遭網友痛罵!
    前幾天萬聖節的氣氛的確比前幾年要濃了很多,感覺中國到處都在過萬聖節?不止是網友們,天涯也感覺到了,不知道為何。而且看到了很多幼兒園,一些培訓機構也在搞萬聖節活動。特別是英語培訓機構,萬聖節活動似乎成了標配。
  • 親子時刻:家長如何陪孩子過萬聖節?輕鬆5步,與搞怪精靈一起嗨
    讓孩子難忘,就要讓孩子從「吃、喝、玩、樂」各個方面得到滿足,如果能從「吃、喝、玩、樂」中再學到些知識,那是再美不過的事兒了。家長不妨從這幾方面入手,通過精心布置,打造節日氛圍;通過美食,滿足孩子的從萬聖節的由來講「吃、喝」需求;再通過DIY或小遊戲,讓孩子們玩得盡興。
  • 孩子看不懂《姜子牙》,卻熱心過萬聖節:語文老師該不該慚愧
    其實,看到一半,孩子就問,哪吒呢? 再過一會兒,哪吒還沒出現,孩子拉著我的袖子,想要回去。 作為家長,我是不是在推卸責任? 真的是語文老師的問題嗎?其實,他們不負責孩子的文化底蘊,他們負責的是考試分數。
  • 培訓機構帶孩子慶祝萬聖節,學生家長怒斥:崇洋媚外,敗掉正能量
    10月31日,四川綿陽一家培訓機構就舉辦了一場「萬聖節」活動,小朋友們在老師的要求下穿上了「女巫服」或者「無臉男」的衣服來到了學校。然而這場活動卻遭到了很多家長的質疑,有位孩子的家長直接當面怒斥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帶著孩子過萬聖節,簡直就是崇洋媚外。
  • 國外過萬聖節都會吃什麼東西?這四種食物是必不可少的!
    不知不覺不覺間萬聖節已經到來了,雖然在國外的萬聖節,小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奇異的造型,然後到鄰居家裡面去敲門。這樣小朋友就可以提著燈籠到處去要糖了,那麼有南瓜燈,萬聖節就一定少不了南瓜派,在西方每家每戶做的南瓜派都不一樣,不過每一種南瓜派都是有軟軟的南瓜餡,甜甜糯糯的口感沒有蘋果派的酸甜味,單純的甜讓小朋友更加喜歡這種味道。
  • 小蘿莉扮無臉男嚇哭同學 幼兒園過萬聖節應「適可而止」
    10月30日晚,這樣一條微信開始熱傳:幼兒園裡,一個小孩扮演無臉男,因為太傳神,把兩個小朋友嚇哭了。31日,記者走訪發現,南寧不少幼兒園都組織孩子過萬聖節,商場的促銷氛圍也越來越濃。幼兒園該不該過萬聖節?怎樣過「洋節」才合適?類似話題引發老師和家長熱議(11月1日《南國早報》)  近年來,西方節日越來越受到國人的歡迎,並且逐漸成為一種「時尚」。
  • 中國的小朋友怎麼過萬聖節?看看這24個點子就夠啦!
    爸媽營覺得,其實所謂的過節不過是給孩子一個和周圍環境互動的機會,給孩子一些新鮮的「刺激」,也是增進親子互動的一個良好時機。所以,無論爸媽們怎麼看萬聖節這個洋節,對於孩子們來說,多一個開心的理由總是好的。回復【萬聖節】可以查看爸媽營所有的【萬聖節專題】哦!
  • 為什麼年輕人,尤其小孩喜歡過萬聖節?
    前幾天在四川綿陽的一所培訓機構,萬聖節的小彩花剛掛上,小朋友精心準備的披風魔法帽還沒來得及捯飭,上上下下就被一位孩子家長罵了一通:「現在這種正能量的東西,它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年輕人可別過洋節了,看給大叔氣的,惹出個頭疼腦熱你們可是要負責的。
  • The Meaning of Halloween丨萬聖節,可不僅僅是搗蛋和糖果
    現在的孩子,不可能局限於一國一域。他們的視野,會更加開闊,他們的經歷,也一定更加豐富。在孩子小時候,就給他們自然而然的滲透一些東西方文化,可以提前激發他們更為廣泛的興趣,這是很有必要的。我們相信,孩子們的接收能力和理解能力,遠遠高於我們的預期,他們能夠區分哪些是屬於祖國的,哪些是來自國外的,也能記住所有讓他們歡樂過的節日。
  • 在女巫鎮過萬聖節
    昨天萬聖節Party,大俠我終於有機會穿上在環球影城買的格蘭芬多巫師袍和魔杖了!超級開心!!這是一篇在豆瓣上發過的舊文,但鑑於今天是萬聖節🎃,發上來給大家看看什麼才叫真正的城會玩。PS,前天更新的《金庸武俠中最打動我的十大江湖事》不要忘記看。2017年的最後一個季度,換了份工作,被安排去波士頓出差。
  • 萬聖節,能不能放過中國「小孩」?
    除了容易驚嚇其他小朋友 也打破了萬聖節狂歡的本質 這樣就一點也不酷了 希望其他家長也能注意
  • 萬聖節搞乜鬼?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當代節日的一大定律:「要麼購物節,要麼狂歡節」比如國內的雙十一大家都在忙著蓋樓攢喵幣搶優惠券而「脫單」與否早已無關緊要洋節日的萬聖節也是如此這個源自於2500年前的西方宗教節日如今已是全球性的搞怪狂歡節夜黑風高,鬼哭狼嚎…萬聖節如約而至,在國外,萬聖節就相當於中國的
  • 萬聖節恰逢工作日沒法盡情玩耍?美國發起萬聖節改日期請願活動
    萬聖節是一年中最恐怖的一天嗎?比萬聖節更恐怖的,是沒有時間參加萬聖節派對。最近,美國萬聖節及服飾協會發起網上請願活動,要求將萬聖節改到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周六,這樣對大人孩子學校都好處多多。話說,美國人民為了好好過個萬聖節,也是夠拼的!
  • 國外萬聖節奇葩造型大盤點
    最多也是這樣:什麼,還以為萬聖節只能南瓜骷髏頭和黑袍子,或者扮演吸血鬼?你OUT啦。快來看看國外孩子千奇百怪的造型吧。粑粑麻麻,學習起來吧!萬聖節,就要這!麼!萌!孩子,你被打扮成這樣,真的決定出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