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你好 圖:網絡
魯迅曾說過的一段話讓我記憶深刻: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紙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12月12日,素媛案罪犯出獄,韓國人人心惶惶,一段流傳在網上的視頻讓我看得心裡很不是滋味:
憔悴的中年婦女,蓬頭垢面,披頭散髮,在趙鬥淳的家門口破口大罵,只是眼角沒有一絲生機,這是一位母親對韓國法律的失望。
這個強姦犯沒有被判死刑,還好好的活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氣憤、恐懼、失望、又無可奈何佔據了他們此刻的內心。
前段時間,一起相同的悲劇同樣上演著,人們稱之為「中國版素媛案」。
01
百香果女孩
前幾天,「百香果女孩」案件重審開庭,引起了全網的關注。
2018年10月4日,廣西一名10歲女童在賣完百香果回家的路上,被同村男子楊光毅尾隨強姦。
作案手段慘無人道,將女孩裝進蛇皮袋,困到大山深處,在她還有意識的情況下,用刀刺入她的雙眼,又在頸部劃開一道口子,地上全是鮮血,女孩悽慘的叫聲迴蕩在大山中,卻沒人聽得到。
就在此刻,這個禽獸侵害了她,女孩在掙扎中漸漸沒了呼吸,同時他奪走了女孩賣果子換來的32塊錢,又再次將她裝進袋子,拋到水坑裡淹死了。
而兇手卻說自己不想死,還稱自己可能有精神疾病,法院又鑑於他有自首情節,做出了死緩的判決。
女孩母親聽了直接怒了:「他不想死,我的女兒就該死嗎?判死緩,幾十年後就可以出來了,出來之後他又可以重新開始,但我的女兒卻再也回不來了。」
女孩的遺體在殯儀館停留了兩年多,那個傷心欲絕的農村婦女說:「兇手一天不死,她就不辦後事。」
然而更揪心的是,這起案件背後還有這樣一個故事:女孩的父親在女孩一歲的時候,因為見義勇為去世。
母親只能獨自撫養5個孩子長大,依靠種植百香果、為生,誰承想,在花一樣的年紀,生命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多麼諷刺的一幕:父親為了正義獻出生命,自己的女兒卻沒有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說好的好人有好報呢?
輿論不斷升級出現最多的聲音就是:「這種人渣應該立即死刑,否則天理難容。」
對啊,惡魔的歸宿應該是死刑,而不是遊蕩在人間。
時間或許會衝淡很多人對該案件的記憶,但這起案件中的受害者家屬,他們的一生又將該如何度過?
02
惡魔不分年齡大小
2020年5月7日,江蘇南京一名9歲女童落水。
被一名男子救起後帶走,以帶她去烘乾衣服為由帶到深山,隨後姦殺了女孩,並用摩託車把女孩帶到山上拋屍。
可讓人窒息的是,就在14年前,該男子同樣在17歲的時候,姦殺了一名6歲兒童。
卻因未滿18歲,很快被放了出來。
17歲,強姦6歲女孩;31歲,再次強姦9歲女孩。
悲劇重演,叫人怎能不對罪犯保持警惕和恐慌之心?
我想這條新聞,就是縱容惡的後果。
一次次作惡,一次次輕判出獄,再一次次重犯,這些「素媛案」的審判結果是如此的讓人絕望。
為什麼受害者的餘生成了噩夢,施暴者卻還有繼續猖獗的機會?
而每一次「縱容」,只是在讓那些被毀掉的「素媛們」繼續哭泣。
如果法律不能懲惡揚善,不能為正義保駕護航,那跟擺設有什麼區別。
韓國「素媛案」引起公憤和恐慌也是這個理,若只關心罪犯的人權,那誰又來保障受害者的權益和高危人群呢?
這對罪犯非但不能起到震懾作用,反而是變相對惡的縱容,加大社會的恐慌。
好在這起案件已被最高法院調卷審查,最近再審開庭,檢方建議對兇手改判死刑。
雖然最後結果未宣,但我們相信法律會有一個公正的判決,人渣得到應有的懲罰。
03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奇葩說》的辯手花希的一段話:
「如果有孩子的話,我一直想要個女兒,可是我太害怕了,我教她很多東西,永遠不夠應對這世間所有的險惡,我沒有辦法,可是我到最後,只能說一句:「你要保護好自己」
可連我自己都也不知道,一個女生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是保護自己,是啊,怎麼樣才算是保護自己?教會女孩自保的能力,就夠了嗎?」
前幾天,北京某飯店發生這樣的一幕:一位年輕女孩上廁所,被6歲男童強闖女廁。
而且廁所門還是上了鎖的,卻仍被硬生生給推開了,起初女孩覺得這是惡作劇,便大聲讓男童出去。
結果男童並未理會,反而和另一個孩子在一旁嬉笑,毫無歉意。
隨後女子找到男童的家長,男童的母親卻說:「你和一個6歲的孩子較什麼勁?都是老娘們,你這麼大女的了,你比別人多長了一個嗎?......就你金貴,怕被看?要不你打110,告訴警察他耍流氓,給他帶走......」
誰能想到,這段話出自於一個6歲男童媽媽的口?
當著無數圍觀者和孩子的面,這位為人母的中年婦女口無遮攔,好像做錯事的是那個女孩。
不難發現,每個熊孩子的背後總是站著不明事理的混蛋家長,6歲的孩子沒有性別意識,難道作為家長也沒有嗎?
養而不教為虎作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的放縱包庇,總有一天會以另外一種方式來懲罰。
去年十月,大連13歲男孩蔡某強姦未遂,隨後殺害鄰居女孩的案子歷歷在目,同樣的孩子犯錯後,父母一再包容對孩子的罪行裝聾作啞,直到法律的枷鎖捆綁了兒子,這對父母才發布道歉聲明。
寶貝孩子成為熊孩子,熊孩子淪為階下囚都是有跡可循的。
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中有段很扎心的臺詞:
「我教了我女兒二十年,讓她知道怎麼保護自己,而你卻連一秒都沒有教過你兒子,不要傷害他人。」
04
我們與惡的距離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哪些讓你細思極恐的細節?」
評論區的下面有一個高贊回答:「好人成佛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而壞人只需要放下屠刀就可以了。」
對比當前的慘劇,有過之而無不及。
百香果案不是個案,也不是首案,更不是最後一個案件!
世界上最大的荒唐就是對好人太苛刻,對壞人太寬容,而對壞人的寬容,就不斷滋生了惡的生長。
在看到這些悲劇案例的同時,除了內心的憤怒,是否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法律體系能否進一步完善。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有這樣一段話:「解決傷害最好的辦法就是善後和預防。」
對那些毫無悔意的慣犯,我們到底還要給他們多少次機會?誰又能給那些無辜傷害的人生還的機會?
我們不能阻止惡人犯罪,更無法讓被害者死而復生,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同樣的悲劇儘快能的少一些,再少一些。
每一場社會惡性事件發生之前,都有成千上百的微小瞬間指向有跡可循,而我們要做的,是要在那罪惡的「火苗」燃燒之前將他撲滅。
不要感覺所有的悲劇都與我們毫無關聯,因為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裡,誰也保證不了我們的孩子是絕對的安全。
文末點個【贊】+【在看】,願我們我們的孩子都在一個充滿陽光的太陽下健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