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些經典的法國香頌響起,能溫暖治癒你整個寒冷冬季

2021-01-18 澎湃新聞
 

2021

01.09

ArTianist

法國的音樂史可以追溯到10世紀,當時民間音樂大多是器樂性的,而一些詩人和作曲家們,也憑藉非常簡單的樂器,創作了風靡一時的法派音樂和騎士音樂。17世紀中葉的時候,義大利式歌劇開始在法國盛行,經典的歌劇式音樂包括《卡門》。

到了19世紀,法國進入古典音樂時代,拉威爾和德彪西是那個時代的傑出代表,古典音樂時代,也被稱為是浪漫主義時代。但將法式浪漫推到極致,在世界範圍內傳播的是法國香頌。

二十世紀,尤其是二戰前後,現代巴黎的浪漫常常和某些法國歌手聯繫在一起,那個時代的歌曲以煙燻的咖啡館,有格調的書店,古樸的公寓,香榭麗街道,以及富有文化氣息的浪漫,喚起了對舊世界的懷舊和呼喚。

海明威還因此說過:「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不論去哪裡都將與她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而香頌,無疑就是這場盛宴上永不枯萎和褪色的玫瑰。

可以說,如果法國被譽為是文化的溫床,那香頌就是文化之花,法蘭西浪漫格調的象徵。本期的文章,就帶你聆聽最具有代表性的11首香頌,漸進著從前往後聽,你會聽見香頌從古典走來,與現代融合,不變的是永遠的風情萬種,慵懶浪漫。

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La rose | 圖:Google

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

當這些法國香頌前奏響起

你會不由自主地搖擺身體

NO.1

伊迪絲 • 皮亞芙

Édith Piaf

伊迪絲 • 皮亞芙(Édith Piaf),被譽為是法國的聲音。她擅長香頌和民謠,講述愛情的失落和悲傷,而她生世坎坷,命途多舛的人生,既為她的音樂注入了自傳體色彩,也衍生了很多傳奇。

皮亞芙一出生就被母親拋棄,最初由祖母撫養。她曾因角膜炎而失明,後又奇蹟般的治癒。1929年,年僅14歲的她被父親帶到巴黎,也是在那裡,她首次公開唱歌賺錢,並贏得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後來被香榭麗大街一家酒吧的老闆賞識,過上了酒吧駐唱的生活。

皮亞芙的一生並不順利,一生摯愛死於飛機失事,而她本人也在1951年的一次嚴重車禍中,失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1963年10月10日,年僅47歲的皮亞芙死於癌症,法蘭西共和國為她舉行了國葬,使她成為國家的標誌。

葬禮當天,成千上萬的送葬者擁簇在巴黎街頭,墓地更是聚集了四萬多歌迷。Charles Aznavour 回憶說: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皮亞芙的葬禮遊行,是唯一一次導致巴黎交通完全癱瘓的活動。

法國人親切地稱皮亞芙為「小姑娘」,2007年上映的奧斯卡獲獎電影《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名字源於她的同名歌曲。電影內容則是反映了她悲劇而又傳奇的一生。時至今日,她仍是被人們銘記和推崇的,法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手之一。

NO.2

伊夫 • 蒙當

Yves Montand

伊夫 • 蒙當(Yves Montand),被瑪麗蓮 • 夢露描述為: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人;被法國作家皮埃爾 • 薩卡描述為:未婚女孩最想嫁,年輕男孩最想成為的男人。他憑藉出色的音樂才能,充滿魅力的銀幕形象,成為影視與音樂雙棲的法國巨星。

儘管蒙當被許多人視為,高盧魅力的精髓,但實際上他是義大利人,1921年出生在佛羅倫斯附近的一個小村莊,其父親是一名掃帚製造商。蒙當兩歲時,父親帶著他逃到法國,以躲避當時的法西斯墨索裡尼政權。

18歲那年,他在酒館裡唱歌,並通過當一個碼頭工人來維持生計,後來因為被著名的女歌手伊迪絲 • 皮亞芙發現,並收為門生才得以走上正式的音樂道路。作品《Les Feuilles mortes》(落葉),在法國香頌音樂中極具代表性。

《紐約時報》評論他的音樂為:源於皮亞芙和酒館音樂傳統,憑藉引人入勝的樸素感,以及具有諷刺意味的誘人魅力,特殊的浪漫主義和強烈情感,他創造了自己的個性和抗拒時尚潮流的個人品牌。

蒙當在電影方面也頗有建樹,與瑪麗蓮 • 夢露合作的《億萬富翁》,《讓我們相愛吧》,打造了巴黎雅痞紳士的形象代表,而他和夢露因戲生情的緋聞,也曾一度是巴黎人最津津樂道的花邊新聞。

不過,蒙當最為人稱道的戀情,源於他和西蒙 • 西格諾雷(Simone Signoret),維繫四十餘年恩愛不減的婚戀,他們一度是法國電影界最傳奇的夫婦之一。

據稱他在1991年死於心臟病之前,最後交代醫護人員:不要告訴我的妻子和孩子,我活到了這個年齡,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都已經過著非常好的生活了,我沒有什麼後悔的事。

NO.3

查爾斯 • 特雷納

Charles Trenet

查爾斯 • 特雷納(Charles Trenet),1913年出生,是法國的國民歌王。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就已成為香頌的代表人物,與 Edith Piaf 齊名。一生創作了不少廣受歡迎的歌曲,還曾參與電影演出,是位多才多藝的藝人。

特雷納的歌曲大部分節奏明亮,歌詞則充滿著溫暖的感情,帶給人安撫的作用。他有許多歌曲都被翻唱成英文,比如他的代表作《La mer》,英文版就是《Beyond the sea》。據說,這首歌是他在火車上受到車窗外風景啟發,和火車有節奏的律動所作曲的,電影《海底總動員》裡就採用了這首歌作為電影的主旋律。

特雷納的人生很坎坷,七歲父母離婚後,他就被送往了當地的寄宿學校。幾個月後又因為被傷害被迫回家,在康復期間,他發展了自己的藝術愛好,從事音樂,繪畫和雕刻工作。由於他的水彩畫畫的格外好,所以人們說他的音樂裡有生動的畫面,聽著他的歌閉著眼,你能看到群山回唱,大海高歌。

這也是特雷納身上最讓人吃驚的地方,就是雖然他童年生活在孤獨中,但他臉上始終掛著標誌性的微笑,永遠俏皮,機智,樂觀。也因為他身上帶著法蘭西民族的幽默精神,所以對許多法國人來說,他將法國詩歌與朗朗上口的韻律結合了起來,被譽為香頌的化身。

布雷爾曾說過:沒有 Trenet,我們都是會計師。阿茲納佛也表示:多虧了他,公眾發現了歌曲中的超現實主義。法國總統將他形容為:文字魔術師,節奏發明者,是那些稀有的詩人之一,以其色彩,歌曲和情調來標記他的時代,他是微笑和富於想像力的法國的象徵。

NO.4

派翠西亞 • 凱絲

Patricia Kaas

派翠西亞 • 凱絲(Patricia Kaas),是上世紀90年代法國最頂尖當紅的女藝人。以她為代表的法國香頌派,是被全世界文化人所津津樂道的音樂流派,而凱絲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她嘗試在傳統的法國香頌中融合流行、藍調、爵士等音樂元素,形成了與眾不同的音樂風格,也成為在法語樂壇中,唯一能與席琳 • 狄翁抗衡的人。

早在席琳狄翁還沒走紅之前,凱絲就憑她的法語音樂打入國際。成為不僅是90年代法國最頂尖當紅的女藝人,更是全球最暢銷的法語藝人之一。

出道十多年,她性感沙啞的嗓音,纖細又婀娜多姿的身材,徵服了無數樂歌迷,她的第一張唱片使她一出道便獲得了「法國的葛萊美獎」的年度最佳女藝人獎。

2002年凱絲更將觸角伸至電影界,在法國新浪潮著名導演 Claude Lelouch 執導的《紳士與淑女》中擔任女主角,獻出屏幕處女作,並在片中飾演女歌手,隨片發行的專輯《Piano Bar》中除收錄電影插曲之外,凱絲更重新演繹了多首膾炙人口的法國香頌,再獲好評。

凱絲偏愛情感文字,她曾表示:唱歌時我必須有靈魂,這是聽眾所期望的,所以我總是嘗試將新舊融合在一起。

NO.5

朱麗特 • 格蕾科

Juliette Greco

朱麗特 • 格蕾科(Juliette Greco),是法國香頌的象徵人物,擁有長達七十年的職業生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存在主義的文化符號,存在主義運動的音樂化身。

讓 • 保羅 • 薩特形容她為:Greco 的嗓音裡有一百萬首詩,就像溫暖的燈光一樣,使我們所有人體內燃燒的餘燼恢復活力。多虧了她,我寫的歌,在她的嘴裡,成為了寶石。

黑色衣服,黑色頭髮,簡潔的著裝,濃密的睫毛和粗黑的眼線,她標誌性的外觀和有特色的聲線,成為20世紀法國新一代的象徵。

而她濃厚的藝術傾向,渴望深入討論哲學和音樂,流連於法國文化名人聚集的咖啡館和酒吧,讓她成為詩人和哲學家最青睞的繆斯'女神'。現代蛇蠍美人,薩特,加繆,薩岡,都被她的歌聲和魅力所折服。

而格蕾科的力量感和性格魅力,有部分遺傳自她的母親,有部分源於後天的鍛鍊。1940年,法國淪陷後,她的母親將格蕾科和妹妹送給親人撫養,然後加入了抵抗組織。1943年,格蕾科和妹妹被蓋世太保抓捕。16歲的她被囚禁在一間小牢房裡。

在1982的自傳裡,描述審問她的那個人時,格蕾科寫道:我永遠不會原諒他,我知道我自己將奮戰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存唯一的財富:我們的選擇權。

此後終其一生,格蕾科如她所發誓的那樣,一生投入於自己的文化革命事業。1970年之後,格蕾科成為了一個似乎已經失去的時代象徵。她是偉大的女舞者中的最後一位,她以不斷變化的歌曲曲目環遊世界。她不僅作為法國香頌的代表而活著,也作為二戰的倖存者而活著。

2016年,為表彰她對藝術的傑出貢獻,法國政府授予她發過藝術和文學司令勳章的獎勵。

NO.6

雅克 • 羅曼 • 喬治 • 布雷爾

Jacques Brel

雅克 • 羅曼 • 喬治 • 布雷爾(Jacques Brel),1929年出生在比利時,在法國揚名,是香頌大師,作曲人,演員,以及導演。

雖然布雷爾多棲發展,但在每個領域都成就斐然。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曾經有11年的中斷,但神奇的是再回到舞臺時,他依然是人們心中無可撼動的靈魂樂者。

當布雷爾第一次來到巴黎,希望成為一名著名歌手時,他遭到了評論家的嘲弄和觀眾的拒絕。前幾張專輯賣的都不好,但他從未氣餒,作為真正的歌者,他總是盡最大的努力詮釋歌曲。

有人說舞臺上的布雷爾,就像一位悲傷的詩人,熱切的用身體和情緒,向觀眾展示他的感傷。

起初,矜持的巴黎人接受不了這種外放且激烈的演唱。不過漸漸的,人們被他吸引,被他歌曲裡的情緒所感染。《Ne me quitte pas》是他1959年專輯中的一首歌,當時布雷爾人氣高漲,帶著這首歌到美國發展,結果大獲好評。

他的著名歌迷包括大衛 • 鮑伊,斯考特 • 沃克,弗蘭克 • 辛納屈等人,布雷爾以一己之力,影響了下一代人的音樂風格。

1974年,他45歲時,也許是因為前幾年父母兄弟都相繼過世,所以他在演藝事業正值巔峰時急流勇退,花了三年時間環遊世界。遺憾的是布雷爾出航3個月後,就被宣布得了肺癌,但他帶著藥物,繼續環遊世界的夢想,還花了59天橫越太平洋。

1977年,他抱病發行了最後一張專輯,離開歌壇多年,但樂迷從未忘記他,專輯剛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1978年,他死於夏威夷的一個小島上,死時非常平靜,人們說這位香頌大師,要去給上帝唱歌了。

NO.7

席琳 • 迪翁

Celine Dion

席琳 • 迪翁(Celine Dion),於1980年步入法語樂壇,1981年發行第一首個人法語單曲《Ce n'était qu'un rêve》(這只是一個夢),這首歌來自席琳媽媽的親筆之作。1983年,席琳以單曲《D'amour ou d'amitié》,成為第一位在法國獲得金獎的加拿大藝人。

1995年,席琳發行了法語巔峰之作《D'eux》,成為法國及全球史上銷量最高的法語專輯,《En attendant ses pas》,就是這張專輯中的代表作。

席琳出生於一個加拿大法語家庭,是家中14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她就在父母所開的鋼琴酒吧裡唱歌,也是從那時開始,席琳有了成為一名演唱家的夢想。

席琳的音樂風格覆蓋範圍很廣,她受流行、搖滾、福音音樂等多種風格影響。在法語歌曲方面,她也是香頌派的著名代表。評論家曾形容她的聲音為:像鐵拳藏在鵝絨手套中一般(剛柔相濟),其力量隱蔽在柔滑的顫音之中,透露出其在唱功方面的強大造詣。

NO.8

查爾 • 阿茲納弗

Charles Aznavour

查爾 • 阿茲納弗(Charles Aznavour),是法國亞美尼亞歌手,作詞家,演員和外交官,也是法國香頌的代表性人物,在他70多年的歌手生涯中,錄製了1200多首用歌曲。此外,他還為自己和他人創作或合寫了1000多首歌。

這首《Emmenez-Moi》,是他傳唱度最高的作品。

作為法國最受歡迎的歌手之一,他一生中售出了將近兩億張唱片,使他成為法國最暢銷的音樂人之一,被譽為是法國的弗蘭克 • 辛納屈。

阿茲納弗的聲音低沉而深邃,高音部分清澈、嘹亮,低音部分細碎、悠遠,十分具有辨識性。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經讚譽他為法國的代表性面孔,並表示:對於數百萬人而言,阿茲納弗是一種香脂,一種療法,一種安慰… 數十年來,他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甜蜜。

NO.9

喬 • 達辛

Joe Dassin

喬 • 達辛(Joe Dassin),出生於紐約,父親是美國電影導演朱爾斯 • 達辛,母親是小提琴家貝婭 • 特裡斯 • 勞納。

喬 • 達辛這個名字也許是挺陌生的,但對於70年代的歐洲聽眾而言,這個名字絕對是如雷貫耳,貫穿整個七十年代。

達辛雖然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但卻是唱法語香頌的法國明星,1967年,達辛主持了第一屆MIDEM節,公眾曝光使得達辛成了名人,並促使他的歌《Les Dalton》在法國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從此,他的名曲一首接一首的不斷湧現。

1980年,達辛在大溪地島上他自己的土地上去世。不過他那浪漫的聲音在20年後依然到處迴蕩著。達辛的嗓子也許不是最好的,但他對歌曲意境的掌握絕對是一流的。

無論是歡快的、憂傷的歌曲,還是無奈的歌曲,他都能將歌曲的內在展現給聽眾。《Les Champs-Elysees》(香榭麗舍大街)是他最暢銷、最出名的歌曲。

NO.10

賽日 • 甘斯布和簡 • 鉑金

Serge Gainsbourg & Jane Birkin

賽日 • 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是法國歌手,作曲家,鋼琴家,詩人,畫家,編劇,作家,演員和導演,也是法國流行音樂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充滿了挑釁和叛逆,曲風多變,體現了爵士,香頌,搖滾,迪斯科等多種風格。

而作為他的搭檔,簡 • 鉑金(Jane Birkin),最初成名於60年代的英國。1968年,雖然不會法語,卻憑藉姣好的外貌成為了電影《Slogan》的女主角,並認識了後來的丈夫賽日,併合作演繹了這首歌。

值得一提的是,簡 • 鉑金在影視方向發展的也不錯,出演過阿加莎 • 克裡斯蒂的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與《豔陽下的謀殺案》。時尚超級品牌愛馬仕鉑金包最初也是為她設計的,現在成為了愛馬仕系列中最貴的包。

NO.11

卡拉 • 布呂尼

Carla Bruni

卡拉 • 布呂尼(Carla Bruni),1967年出生於義大利都靈,母親是鋼琴家,生父是古典吉他手(繼父是作曲家)。

從小源於家庭的音樂薰陶,讓她骨子裡就流淌著唱歌作曲的天賦,而外型身材和氣質都完美出挑的她,年僅21歲時就擠進全球前20名超模排行,並出演過伍迪 • 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後又成為前法國總統薩科齊的夫人。

可以說,布呂尼的身上,既有義大利的古典又有巴黎的自由隨性,舉手投足間都自帶著法式的慵懶和優雅。30歲時,布呂尼決定追隨自己的人生夢想,發表了第一張音樂專輯《 Quelqu'un m'a dit》。

她慵懶的嗓音令人恍若沉浸於午後的陽光中,咖啡的薰香中,呢喃溫暖的唱腔,完美再現了一首首充滿韻味的法國香頌。

《Quelqu'un m'a dit》是布呂尼傳唱度最高的一首歌,由她本人作詞作曲,這首歌不僅讓她在法國音樂獎上拿下最佳女藝人獎,同時也成為了世界咖啡廳的標配。布呂尼可以毫不費力的在法語,西班牙和英語之間自由切換。

談及自己的曲風,布呂尼曾表示:我試圖找到一種脫離現實的情感狀態,與愛情,浪漫主義,自由思想和旅行有關。我希望人們聽時會覺得很可愛,並且感覺在度假。

很多人都喜歡古典樂,但是也有很多人說想聽但是聽不懂,就像看抽象畫,欣賞不來不如不看。田老師的《十分鐘讀懂名曲密碼》將會讓你對古今中外的150首世界經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鑑和了解,同時了解每首經典背後的故事和傳頌理由。

原標題:《當這些經典的法國香頌響起,能溫暖治癒你整個寒冷冬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幾首經典香頌,你至少聽過一個
    如果有什麼歌曲,能讓你一聽到它就會想起冬日的陽光,溫暖且帶著慵懶,那一定是法國香頌。香頌是法語「Chanson」的音譯,本意就是歌曲,泛指法國世俗歌曲和流行歌曲。香頌的旋律浪漫雅致,富有韻味,歌詞講究意境優美,帶有獨特的甜蜜芬芳。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幾首經典的法國香頌。
  • 在27首經典歌曲裡,回顧法國香頌女王琵雅芙的「玫瑰人生」
    昨晚,法國原版舞臺音樂傳記《玫瑰人生》在上海美琪大戲院開演。演出由吉爾·馬沙拉構思和執導,由有「伊迪絲·琵雅芙音樂繼承人」之稱的法國國寶級歌唱家安妮·卡雷爾與法國歌手娜塔莉·勒米特獻聲,通過27首經典歌曲,串聯起法國「小麻雀」伊迪絲·琵雅芙如夢如幻、悲欣交織的一生。
  • 這些優雅的法國「香頌」,讓你真正明白世間浪漫為何物!
    林聲音樂——經典音樂專注平臺愛樂
  • 這些浪漫優雅的法國香頌,好聽到連耳朵都要懷孕了
    這些浪漫優雅的法國香頌,好聽到連耳朵都要懷孕了 2020-10-04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時光易逝,經典永恆 法國AIGLE 2020冬季新品上市
    (原標題:時光易逝,經典永恆 法國AIGLE 2020冬季新品上市)
  • 超治癒!超溫馨!冬季就該重溫這些溫暖的韓劇呀!看看你看過幾個~
    願韓劇中那些數不清的溫馨     能溫暖你一整個寒冬  冷颼颼的秋冬時節最適合看一些經典的韓劇啦~那些數不清說不完的,牽連著每個人的心的情意與善良,明明是再平常不過的家長裡短,卻正是因為這些平凡又溫暖的瞬間,讓我們這些看劇的人,一次又一次落淚。那條窄窄的巷子,仿佛包含了世間最真實的人情冷暖,讓人忍不住一遍遍回味。
  • 你沒聽過的音樂,美到窒息!爵士吉獨奏法國香頌名曲AutumnLeaves
    作為吉他初學者可能是孤陋寡聞今天碰到它真的是美到窒息原來還有種吉他曲法國香頌名曲:秋葉 英文名:Autumn Leaves提起這首曲子年紀大的或愛看電影的朋友一定很熟悉它的曲調它是《廊橋遺夢》這部電影中的片段插曲在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那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結中在遙遠的南依阿華鄉間木屋搖曳的蠟燭光中納特.金.科吟唱的《Autumn Leaves》悠然響起一段夢幻情緣就此上演這段經典片段相信很多看過它的朋友會深有感觸
  • 法國香頌 | 玫瑰玫瑰,我愛你,就象星星愛月亮
    七星詩社中最偉大的詩人——比埃爾.德.龍薩,因為優美的愛情詩留芳百世,為了紀念他,歐洲最著名的一種寶石花型的經典玫瑰品種,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然而,在法國人的心目中,愛情詩千千萬,玫瑰花開了又謝,唯有龍薩的詩歌,是萬芳叢中最優美的一枝。龍薩許多經典的詩歌都譜成了曲,傳唱了近500年。所以,這些詩歌不僅僅是法語文學的先驅,也是法語歌謠——香頌的真正起點。
  • 這部法國動畫,能溫暖你整個春天
    導演班傑明·雷內表示,人們對動物擁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於是他針對這些既定觀念,抖了一些小機靈。想想這也是自由浪漫的法國人才有的幽默吧!不同於熱愛打造英雄主義的好萊塢電影,法國電影更喜歡著眼於小人物,許多電影作品中都滲透著專屬於法國那種慵懶愜意的小國小民情懷。
  • 好聽到連耳朵都要懷孕的的法國香頌!
    這些浪漫優雅的法國香頌,好聽到連耳朵都要懷孕了
  • 法國香頌天后的 玫瑰人生
    她就是被稱作法國香頌天后的艾迪特·皮雅芙。 《馬賽曲》 14歲街頭初開歌喉 香頌在法語中是藝術歌曲的意思,提起當代香頌,皮雅芙的故事最令人難忘。 1915年12月19日,艾迪特·皮雅芙生於法國巴黎郊區的美麗城,在當時那是個貧窮落後、多種族雜居且社會治安很不理想的街區。
  • 【壹芙法式香頌】法國爵士樂精靈——Zaz
    她就是被譽為gypsy jazz的法國新生代歌手Zaz,壹芙君希望在這個美好的周末夜晚,帶你走進Zaz的音樂世界...我在黑白的街道中永恆地等待你。你終於吹著口哨出現在我的面前。」在新專輯 Paris 中,Zaz 憑藉與法國著名歌手 Edith Piaf 相近的磁性嗓音,翻唱了La vie en rose 這首經典法國香頌,其俏皮的爵士風令人耳目一新。
  • 浪漫優雅 這就是法國香頌!
    法國香頌是法國世俗歌曲和情愛流行歌曲的泛稱,以甜美浪漫的歌詞著稱於世。事實上,這些都屬於比較老派的法國歌曲作品。不過,它們就像一樽美酒,一杯咖啡,或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無可抗拒地帶出人們對浪漫情調的嚮往,和對流逝歲月的美好記憶,聽來令人回味無窮,歷久彌新。 所謂法國的世俗歌曲,是指從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之間,由敘事詩人與抒情詩人所寫的單旋律音樂。
  • 暖心的冬季歌單!8首英文歌溫暖你整個冬天
    隨著氣溫降低 晝短夜長 這些自然環境的變化 我們的心情也會不自主地 在冬季裡發生變化
  • 法國香頌-燃起香菸 端起酒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R的小茶館,ID:rdechaguaner】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France Chanson-法國香頌,法語「香頌」一詞不單指情歌,指的是世俗歌曲和情愛流行歌曲的泛稱。
  • 法國香頌天后的 玫瑰人生|艾迪特·皮雅芙|玫瑰人生|馬塞爾·賽爾|...
    她就是被稱作法國香頌天后的艾迪特·皮雅芙。《馬賽曲》 14歲街頭初開歌喉香頌在法語中是藝術歌曲的意思,提起當代香頌,皮雅芙的故事最令人難忘。1915年12月19日,艾迪特·皮雅芙生於法國巴黎郊區的美麗城,在當時那是個貧窮落後、多種族雜居且社會治安很不理想的街區。皮雅芙的母親是個咖啡館的小駐唱,皮雅芙是母親意外懷孕的結果。
  • 怎樣度過一個慵懶溫暖的巴黎式冬季
    在電影、文學、音樂和許多藝術作品中,我們看到了無數對於巴黎的描述,不管是在哪個季節造訪這座光與愛之城,你都能體驗到不一樣的氣息。巴黎當地人怎樣慵懶溫暖地度過法國的冬天?一起來看。▲Bonpoint▲Fendi 溫暖宅家-Hygge裹在厚厚的毯子裡,穿上大毛襪或喝杯茶,在天氣非常寒冷的時候,法國人也願意快樂地窩在家裡,並且將這種舒適生活稱為Hygge。
  • 看「香頌女王」的舞臺劇,需知道這七件事
    至今,舞臺劇版《玫瑰人生》已在法國、英國、美國等50多個國家巡演超過300場。看戲前知道以下幾條作品背景和彩蛋,會幫助你更快進入劇情。  1 法國香頌  「香頌」來自法語「chanson」,本意為歌曲。法國香頌是法國世俗歌曲和情愛流行歌曲的泛稱,以甜美浪漫的歌詞著稱於世。雖然在此領域裡一些作品屬於比較老派的法國歌曲,但同樣表現出人們對浪漫情調的嚮往,和對歲月的美好記憶。
  • 好鼾,「甜值」爆表的情侶插畫,用戀愛裡的那些事,溫暖你整個冬季
    這個星期全國氣溫大幅度下降 寒風凜冽的冬季 相較於出門遊玩相信更多的朋友 更喜歡窩在家裡的被窩 喝一喝茶(奶茶) 煲一煲電視劇簡直美滋滋了
  • 你需要這些高顏值下午茶治癒寒冷
    寒冷的日子裡,最渴望的就是一杯熱飲和一份甜點,暖心又暖胃。北京的酒店餐廳、大堂吧、麵包坊或者咖啡店正是冬季裡的小確幸,花果茶、手衝咖啡、熱紅酒,搭配創意滿滿的甜品,還有窗外的好風景,讓午後時光更溫暖、幸福。難得的是,這幾家下午茶空間足夠大,有的擁有露臺,有的提供外賣服務,讓你可以安心地保持社交距離,享受私密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