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10位世界級服裝設計師,他們是如何塑造全球時裝史的!

2020-12-20 私藏奢侈品

短短15分鐘的時裝展,便要充分地展示出設計師的設計概念、未來的願景,而在歷史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時裝是隨著時間發展,而時裝展的概念也並非單一。

最早的時裝展形式是從在人形模型展示給客戶,到現場真人演繹。大家所認識的首個時裝展便誕生在1910年代巴黎璀璨的宴會廳內,由 Charles Worth、Paul Poiret 和 Yves Saint Laurent 開創時裝展的先河,追溯當年的前衛先鋒之舉,可謂是沒有他們就沒有後來的 Miuccia Prada、Rei Kawakubo 或是 John Galliano。

下面是紀錄了我們所熟知的傳奇著名的設計師,細數他們過去的設計及偉大的貢獻是如何塑造出如今時裝展及全球時裝行業。

1、Charles Worth

歷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Charles Frederick Worth ,被譽為高級訂製之父的他,擯棄拿破崙三世妻子歐珍妮皇后最愛的傳統克裡諾林裙襯(crinoline) ,讓女性行動自如。

一般高級訂製設計師的服務都是上門量身定製,而 Charles Worth 卻一反傳統選擇在自己的工作室內完成,某程度上造成了品牌成功的關鍵之一,開創了隨後的時裝沙龍及社交場合。 Charles Worth 最為獨具匠心的是他標誌式胸衣,由17塊物料剪裁拼湊而成,為求做到完美稱身的效果。而他之所以是高級訂製服的始祖,是因為率先捨棄人形模型,使用真人詮釋時裝,更包括自己的妻子 Marie Augustine Vernet 也曾為他的時裝設計親自展示。

2、Paul Poiret

同樣是個舉足輕重的高級設計師 Paul Poiret,要論前衛設計、解放女性身體的時裝設計 Paul Poiret 便是先驅。革命性地設計出寬鬆自然的剪裁取代歐洲傳統的裙撐及束腹,改寫19世紀女性瘋狂追求的S身形。早在1900年代他的時裝展便具有實驗性質,通過動態中展示設計,也影響著後期設計師 Alesssandro Michele 到 Marc Jacobs 以旋轉木馬、旅行者或是實驗性的現代舞展示設計。

Paul Poiret 的開拓性概念是甚麼?拋棄巴黎社交舞會奢華的 「La mille et deuxième nuit」 服裝, Poiret 太太身穿Paul Poiret 所設計的鍍金寬鬆如籠子般的燈籠褲出席,設計讓他在社交名流一炮而紅— 自然剪裁的時間注入東方色彩的異國風情,使用大量色彩鮮豔的絲綢配上珍珠、喱士、羽毛等裝飾增添優雅氣派,深受上流社會的名媛貴婦喜愛,成功建立閃爍耀眼的交際人脈讓他走向另一個名聲遠播的裡程碑。在1911年,攝影師 Edward Steichen 為《Art & Decoration》雜誌拍攝 Paul Poiret 的時裝,算是史上第一個時裝攝影。

藝術家 Georges Lepape 描繪出 Paul Poiret 太太 Dean 在1911年出席 「La mille et deuxième nuit」 宴會的造型。

3、Coco Chanel

歷史上這位功不可沒的傑出女性設計師 Coco Chanel ,是繼 Paul Poiret 後解放女性身體束縛,革命性地以男性內衣的輕盈面料,鑄入運動裝束的設計輪廓,打造前所未有的時裝。而同樣崇尚自然利落風格的 Coco Chanel ,沒有繽紛多餘的顏色裝飾,以簡而有力的剪裁取勝,對服裝的剪裁和手工更具備嚴格要求和堅持,因此也奠定現代女性嶄新的輪廓。

Chanel 時裝開創性開發女性衣櫥的潛力,更是開拓出經典女性輪廓的先驅,如法式間條上衣及闊腳褲,正正強調出渾然天成的風尚及功能性。鮮為人知的是,Chanel 女士在巴黎 Rue Cambon 31 號的時裝沙龍內舉辦時裝展,而她會偷偷藏在樓上的公寓裡,透過迴旋樓梯的鏡子一瞥觀眾觀看時裝展的反應。

在1937年 Coco Chanel 身穿自己的設計。

4、Elsa Schiaparelli

羅馬出生的時裝設計師 Elsa Schiaparelli 積極推崇超現實主義的運動,而時裝作品的設計靈感來自與身邊眾多好友藝術家們的影響, 如法國畫家 Francis Picabia、達達主義的畫家 Marcel Duchamp 和美國現代主義的藝術家 Man Ray等,讓 Elsa Schiaparelli 不斷地挑戰出超越時裝的限制。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誕生的時裝重要人物 Elsa Schiaparelli,將超現實主義的狂妄和理想主義與時裝融合,造就成她別開生面的獨特設計。同時更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掀起了時裝聯乘的設計,與藝術家 Salvador Dalí 共同創作出名留千古的電話撥盤粉餅和驚為天人的 shoe hat 、還有法國小說家兼詩人 Jean Cocteau 充滿詩歌圖畫的刺繡紡織設計。

Elsa Schiaparelli 的時尚影響更延伸至好萊塢電影,如在1937年音樂喜劇《Every Day’s a Holiday》影星 Marlene Dietrich 和 Mae West 的戲服便由 Elsa 包辦,在電影中擁有舉足輕重的時裝地位。因此她將時裝藝術的相容,其豐功偉績能夠超越時尚對文化的影響力,就連競爭對手 Coco Chanel 也公然嘲諷她為「那位會做衣服的義大利藝術家」,因為 Coco Chanel 不得不承認這個藝術家對時尚歷史的巨大影響。

1951 年 Elsa Schiaparelli 為模特兒搭配帽子做造型。

5、Madeleine Vionnet

眾所周知,Madeleine Vionnet 將幾乎失傳的希臘「斜裁」技術帶回時裝界,隨後更以韻律性高的自由垂墜布料,打造出嶄新的服飾線條,幾何紙樣的剪裁也似乎成為她獨特的科學標準設計,為她築起自己的時尚王國。

就算沒有緊身胸衣和填充物,Madeleine Vionnet 的幾何剪裁都能夠設計出貼身服裝,完美地凸顯女性婀娜多姿的身材,首次亮相便深深吸引著好萊塢名人 Katharine Hepburn、Joan Crawford 和 Greta Garbo 的青睞,也因此在她們手中獲得前往好萊塢的通行證。Madeleine Vionnet 首個時裝展便在紐約百貨公司 Charles & Ray Ladie’s Tailors 中舉行,也影響著設計師隨後在蒙田大道50號開設的時裝沙龍及時裝展。

4、Christian Dior

直至今日的審美準則,Dior 的設計仍然是戰後最具標誌性、最為經典的晚裝。1947年 Christian Dior 在巴黎開設自己的同名品牌,當時已經是42歲的他,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兩年後,設計出千載揚名的 New Look,包括大量的半截裙和結構性的 bar jacket,為戰爭時期的服裝畫上句號。

設計師首個系列以 Corolle 為題,名副其實由花卉輪廓塑造裙子條線強調出奢華重生的概念。而這個天才另一個才華便是出色的手工藝,聰明的他更史無前例地邀請攝影師為自己的開幕拍照,因為以前禁止在私人服裝店(或沙龍)內拍攝,反倒吸引一眾巴黎女性的關注,擴大消費群。隨後 Christian Dior 更為時裝系列舉辦巡迴演出包括開普敦和卡拉卡斯地區,可見 Christian Dior 不僅把個人定製的模式推廣開去,更是雄心勃勃地拓展時裝展市場,於1940年代在紐約開設 Dior 品牌。

大約在1950年, Christian Dior 在自己的工作室內,在模特兒身上修改一件雪紡晚裝。

1948年在巴黎舉辦時裝展,展示了兩件 Dior 晚禮服設計。

6、Pierre Balmain

與 Dior 一樣,Pierre Balmain 在戰後1945年創立自己的品牌,並在巴黎社會的客戶中舉辦私人的時裝展示,將訂製的西裝、魅力十足的動物花紋還有絕美的晚裝逐一亮相。到了1949年,Balmain 決定將在1952年把時裝舞臺設置在紐約;1965年則在倫敦舉辦首次時裝天橋展示。

本是修讀建築設計的 Balmain 卻對人體時裝充滿熱枕,更以打造女性的高腰線條、修長輪廓為名,成功為女性帶來富有建築結構的身體美感。當時更與 Marlene Dietrich 及 Katharine Hepburn 等社交名媛及好萊塢女星分屬好友,讓 Balmain 的設計做到明星效應,成為城中熱話。

7、Jacques Fath

Jacques Fath 是個自學成才的設計師,更懂得自我宣傳的時裝市場策略,倘若是當今設計師必定是社交媒體爭相訪問的對象之一。當年第一個服裝系列的展示便在巴黎的 Rue de la Boétie 一廳兩室內進行,在1944年的時候便移師至更寬堂的地方。而 Jacques 的不對稱、充滿立體感的實驗性設計,甚至使用未打磨的原始材料製衣,讓他在百花爭豔的時裝界內突圍而出。

同樣受到好萊塢影星的愛戴如 Ava Gardner、Greta Garbo 和 Rita Hayworth 都喜歡穿著他的設計,當中最著名的是,阿根廷總統 Juan Perón 第二任妻子 Eva Perón 在就任第一夫人的最後幾個月,身穿 Jacques Fath 的設計繪畫肖像。到了1954年設計師死於白血病,他的妻子 Geneviève Boucher,曾經作為他的模特兒兼靈感繆斯,隨後接任品牌的創意總監之位,在品牌關閉前兩年,也就是1955 年曾亮相過 Geneviève Boucher 自己的設計。

1949年, Jacques Fath 與一眾模特兒亮相在自己最新的系列發佈上。

8、Hubert de Givenchy

其實在1952創立品牌前的 Hubert de Givenchy,先後在Jacques Fath、Christian Dior、Pierre Balmain、Elsa Schiaparelli 底下工作過,卻最終選擇與他們主張的女性美背道而馳,以嶄新奇特的抽象設計為女性塑造截然不同的輪廓,沒有強調腰部線條,也沒有婀娜的曲線,卻以極簡風格成功奪下大眾的關注。

Givenchy 與一眾設計師一樣都需要影星們的曝光度幫助品牌的成長,因此在1954年推出成衣系列 Givenchy Université 、1969年的男裝系列,這些都著皇室成員的追捧,如 Lauren Bacall、Maria Callas、Grace Kelly 和 Diane Vreeland。另外當然少不了經典繆斯 Audrey Hepburn 在《Breakfast at Tiffany’s》中家傳戶曉的優雅形象,就算沒有著重勾畫出女性曲線,但同樣能夠散發出骨子裡的優雅知性。

1955年某時尚雜誌的時裝攝影,模特兒身穿 Givenchy 的設計。

9、Yves Saint Laurent

Yves Saint Laurent 在19歲時候便成為 Christian Dior 的設計助手,兩人更合作將Dior 設計推至高峰,也在21歲的時候接收成為品牌的創意總監。後來在1961年與伴侶 Pierre Bergé 共同創立同名品牌 Yves Saint Laurent,在非常保守的時代竟然大膽地提倡男裝女穿的中性剪裁西裝。被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他的設計徹底改革女性審美,同時促進性別平等的社會議題。

Yves Saint Laurent 積極進取的設計概念,完全把男性標誌性的乾溼褸、西裝褲子、燕尾服打造出中性風格的女裝,這也讓他的時裝沙龍在巴黎Spontini街30號成為時裝界的中心。在1962年1月29日,是 Yves Saint Laurent 發佈的第一場時裝展,當時的座上客都顯赫有名,伊莎貝爾公主、安妮公主、小說家 Franoise Sagan 等等。

10、The Battle of Versailles

如今的男女時裝周問到高級訂製時裝周,甚至是從紐約、倫敦到巴黎、米蘭的城市,這一切的緣由來自於1973年11月23日的凡爾賽宮之戰(The Battle of Versailles) 。當時因為法國政府無法負擔起凡爾賽宮龐大6000萬美元維修費用,於是紐約時裝周創辦人 Eleanor Lambert 和凡爾賽宮的策劃人 Gérald Van der Kemp 便聯合舉辦一場第一屆 Ready to Wear 的巴黎時裝周的慈善演出。

為了爭相超越,Yves Saint Laurent 展示出眩目的 Bugatti 豪華轎車、Dior 則以真實版的南瓜車為場景設計等,而美國方面則邀請了 Liza Minnelli 和 Josephine Baker 現場表演。但讓人意外的是,儘管法國設計師們設法出奇制勝,這次比賽卻讓新進的美國設計師們戰勝這些遐邇聞名的法國設計師。看似一場時裝界的明爭暗鬥,但是卻是打破國家局限及偏見的裡程碑。當年美國設計師更帶同12位年輕的黑人模特兒登場,開闢了黑人模特兒時裝界地位的轉淚點。

相關焦點

  • 設計 好萊塢10位頂級服裝設計師
    ,是他們把人物變成美麗動人的、光鮮靚麗的藝術作品。服裝能夠起到塑造形象的作用,甚至可以連接觀眾和影像世界,服裝的風格也影響著觀眾對角色的關注度。提到《黑客帝國》你一定記得那一套套黑風衣;說到瑪麗蓮·夢露,一定能想起《七年之癢》中她穿著白色露背禮服站在吹風機上的樣子,再經典不過;想到漢尼拔,也肯定忘不了他的那個懾人的面罩。這些都是服裝設計師的功勞。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的10位好萊塢服裝設計大師,可以說對電影行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看14次獲得託尼獎提名的服裝設計師如何結合時尚塑造獨特角色?
    ,看看服裝設計師Michael Krass(麥可·克拉斯)如何結合時尚,將《Hadestown》的演員們塑造成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特角色的。作為14次獲得託尼獎提名的百老匯音樂劇的服裝設計師,Krass從該劇在紐約戲劇工作室的非百老匯演出開始就一直參與其中,通過他的服裝設計,幫助創造了對自古希臘以來生活的角色的新詮釋。「重要的是要明白,這部精彩的作品可以是任何場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
  • 這14位服裝設計師堪稱「中華之光」
    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師在國際舞臺綻放光彩:從走四大時裝周,到 dress 一線巨星;從為頂級名流舞會定製禮服到為好萊塢電影設計服裝。
  • 服裝設計師究竟如何創立自己的品牌?
    看看賣場都進什麼貨、顧客都買了些什麼。找到一個和你想設計的服裝類似的例子,了解它們能賣多少。當你自己創建服裝品牌時,這會是一個有力的支撐。---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三、 把握好4個環節(1)產品設計這應該是設計師出身的你們最擅長和最感興趣的,但其實它只佔整個過程的10-15%!製作草圖,尋求反饋,並決定哪些設計將成為你的第一系列。
  • 僅有14位中國女明星登封的《VOGUE》,承載了百年時裝史
    有著「全球時尚聖經」之稱的《VOGUE》,1892年在美國創刊,這本存在了一個世紀以上的雜誌,承載了許多時裝史,有哪些封面值得被紀念呢?《VOGUE》經典封面《VOGUE》是世界上第一本用彩色攝影表現時裝作品的雜誌。
  • 榮耀全球設計大賽助力設計師C位出道
    9月4日,以「無限設想」之名,榮耀全球設計大賽正式啟動、向全球設計師發出邀請。本次大賽旨在打破地域界限,為世界各地懷揣夢想的設計師和年輕創意人士提供一個探索前沿設計理念、展示設計才華的舞臺;而與全球頂級設計大師對話、與圈內優秀設計師交流的機會,更將為全球用戶放送別開生面的藝術盛宴。
  • Design in China#中國設計師服裝品牌
    近幾年一些優秀的華人獨立設計師的設計,讓我看到的Design in China 的希望。上期有寫過國內設計包包品牌,沒看過的朋友可以戳進去看看。說到國產服裝品牌大家熟知的UR,太平鳥,李寧這些都已經像蛋炒飯一樣被各個時尚編輯炒得都快糊掉。除了這些鮮為人知的國產品牌,那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優秀的國內設計品牌。
  • 名美美術教育告訴你日本的服裝設計師為什麼這麼牛?
    這幾位服裝設計大師的成功是因為設計有別於西方,具體來說是因為有東方美學,而這恰恰是被西方人所看重的。 那麼這一眾設計師真的只是因為設計中帶入了東方美學的靈感和他們的才華橫溢嗎?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日本設計師崛起的時代和日本經濟崛起的時代,以及日本大企業崛起的時代是吻合的。如果要定義日本服裝設計師的成功的話,在二戰後西方主導的國際話語權下,服裝領域有了東方人的一席之地,這是具有創新性的,就是我們東方設計師的成功!有的同學猜想說,這也能是因為日本人的工匠專注精神?要知道日本人這種精神不是80年代突然才有的。
  • 服裝設計師為什麼不創造自己的服裝品牌?
    昨天和Helen聊天說起了服裝設計的畢業生們內容如下 自行體會:「Helen用一句話形容一下服裝設計師吧」(#¥……%¥¥*&*……%¥)不要驚訝 不要震驚今晚y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對中肯的解讀感受一下☟☟☟
  • 服裝設計師工作職責(日常工作細節)
    有的設計師藉助「縫紉效果」作為設計語言來嘗試新的效果,這種手法在誠意設計中非常普及。這就要求設計師要熟知服裝行業中的各種加工設備及服裝縫製專用機件,對針織、梭織的加工工藝了如指掌,才能在設計運用中得心應手.
  • 一個做了10年的服裝設計師,和你們探討時尚理解,服裝設計的看法
    「衣食住行」這幾個字大家耳目能詳,經常聽說。它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不管到什麼時候主要跟隨著時代走就不會被淘汰。所以說選擇了服裝專業的朋友們其實也不用擔心,學服裝專業出來還是有很多就業崗位的。2.服裝設計師助理我相信大部分的我們從服裝學院畢業後出來找工作,如果是想往服裝設計師方向發展的都會先出來做服裝設計師助理。服裝設計師助理顧名思義就是作為一個服裝設計師乃至整個服裝設計師團隊的助理。其實不要小看這份工作哦,擺正態度,認真和各位前輩學習,日後必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
  • WSD2017世界舞臺美術展落幕,大陸15位設計師入圍
    世界舞臺美術展(World Stage Design,WSD)是全球唯一以設計師個人交流與競賽為主的大型展覽活動
  • 「推薦」服裝設計師常看的國內外10個網站!
    俗到不能再俗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卻深深痛擊我們做服裝這一行。我們都知道做服裝設計最痛苦的就是沒有了靈感!好吧,為了解救廣大服裝設計的朋友,我們給大家分享我們博咖設計師常上的10個網站哦(不少乾貨後續分享,記得關注我們!)
  • 「無用」服裝設計師馬可:重新定義時尚(圖)
    一股中國風,捧紅了服裝品牌「無用」和「例外」,也將其背後的靈魂設計師推至聚光燈下。  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馬可在服裝設計路上的軌跡,恰好印證了這句話:23歲以《秦俑》獲得第二屆兄弟杯大賽金獎,至今仍是獲得該金獎的最年輕的紀錄保持者;24歲成為首屆全國十佳設計師;1995年,與毛繼鴻合創「例外」女裝品牌;2006年創建自主品牌「無用」;被日本《朝日新聞》評為「中國五佳」設計師之一,登上巴黎時裝周舞臺的第一位中國設計師……  但馬可的低調是眾人皆知的。
  • 李薇:作品被V&A博物館永久收藏的服裝設計師
    10-13藍色系列服裝設計他們會一起聊天,共同探討藝術相關的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李薇從藝術家們那裡了解到他們創作的故事、他們的關注點,以及他們的主張和情懷。得益於跨界的交流和「以心傳心」的溝通,李薇自己的藝術觀點與作為藝術家的態度也日趨成熟。這些朋友們被李薇珍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財富。」 李薇一直保持著充沛的創作熱情。
  • 2019即墨國際童裝節收官 唱響"世界級"產業頌歌
    7月13日晚,在愛登堡、雪達童裝精彩的T臺演繹下,由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指導,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青島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國家生態紡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支持,即墨國際商貿城管理委員會主辦
  • 全球時尚盛宴 匯聚世界時尚觀點|2020中國時尚大會圓滿結束
    本次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時裝藝術委員會委員140名、執行委員73名、主任委員10名。選舉陳聞、郭培、王玉濤、武學凱、計文波、武學偉、劉勇、楊紫明、朱琳、曾鳳飛,劉勇為第七屆時裝藝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並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張慶輝為他們頒發聘書。
  •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服裝設計師,看過你就知道哦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服裝設計師COCO Chanel 曾經說過:時尚轉瞬即逝,但風格永存。服裝設計師一個看起來很風光體面的工作應該是很多服裝人士的夢想。如果是學習服裝設計出身的朋友們想在中國成為一個服裝設計師還是挺簡單的。但是如果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就要努力加油了。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呢?
  • 電影秀 | 服裝設計師這8部時尚電影,你看過幾部?
    《穿普拉達的女王》應該算是時尚界相當有名的電影了!初入職場的小妹妹可以看看,主人公是如何在時尚雜誌公司生存,理解時尚,享受時尚等,有些地方十分貼近我們日常生活!最經典就是「你可以穿不起香奈爾,你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供選擇,但永遠別忘記一件最重要的衣服,這件衣服叫自我。」
  • 聽聽《漢密爾頓》服裝設計師談18世紀風格的現代化
    在他轉到北卡羅來納藝術學院專攻服裝設計之前,他在那裡待了一年學習時裝設計。在北卡羅萊納學習了三年之後,他在紐約大學讀研究生,從事服裝和布景設計。就在那時,他開始為華盛頓特區Arena舞臺的前副導演Tazewell Thompson設計作品,於是與這個地區劇院建立了緊密的關係,這是一個磨練技能的機會,也是一個真正成熟設計師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