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力量,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自閉症兒童家庭教育的暖心點

2021-01-09 聲影新播客

導語:在當今社會,隨著自閉症患兒數量的與日俱增,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很多國家的重視。自閉症的發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確,在加大病理學研究力度的同時,也需要社會增強對這個特殊群體的關愛意識。誠然,一味去倡導和呼籲影響力有限,通過電影藝術表達或許能夠成為一種有效的途徑。2018年1月16日登陸全國院線的國產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成為此類型電影的一部佳作。阿斯伯格綜合症、單親家庭、母子情深,展現出家庭教育模式一個個暖心點,讓很多人為之動容。

電影中男主人公的角色原型是阿斯伯格綜合症患者,一個比自閉症患者更容易被社會忽視的群體。他們往往有著自己獨特的與別人溝通方式,只是很多人不能理解而已。在旁人眼裡,他們怪異的行為舉止只能招來排斥和反感,而無法深入內心世界進行解讀。

影片以平白直敘的情景化手法,細膩而真實地全景展現一幕幕阿斯伯格綜合症患兒如何在單親家庭環境下成長的生活片段和場景,這段特殊的成長過程只有相同經歷的人才能體會其中辛酸和艱難。以孩子的視角去觀察世界的變化,展現他們的精神領地和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從劇本籌備到拍攝完成再到院線上映,這部電影可謂一波三折。由於前期宣傳費用和電影發行等一系列問題,原定於2013年6月上映的電影,被擱置五年,直到2018年1月16日才得以與觀眾見面。除此之外,電影上映後票房持續低迷、上座率和排片都很差,再次陷入了國產電影」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按照當今電影市場的黃金規則,小成本、沒有明星效應的電影很難在票房上有所突破。但是,觀眾的評價最能說明一切。除去一些劇情表現上的缺陷之外,本片總體上算是一部良心之作,宣揚的正能量和融入的真摯情感,難得之餘更值得一看。

真實感人,母子之間17年來的情感與內心獨白,展現出自閉症家庭的不容易

其實,這部電影的故事主線很簡單,講述一位單親家庭母親含辛茹苦將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的兒子撫養長大的故事。沒有刻意去煽情催淚,只是通過平實低調的電影鏡頭將一對普通母子之間的日常生活展現在觀眾面前,非常真實感人。

十七年的相依為命,讓這位母親犧牲了婚姻、失去了工作、放棄了愛情,為的是在阿斯伯格綜合症兒子身上傾注偉大的母愛,讓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這個輕度自閉症少年與母親的共同成長的故事之中,親情成為最堅實的情感紐帶,而母愛的理解與關懷則成為支撐起整個家庭的關鍵因素。阿斯伯格綜合症患兒往往表現在性格頑劣,到處惹事生非,而母親面對生活的艱辛和命運不公只能默默承受。

為了讓自閉症兒童盡最大可能地融入社會,這些家庭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成本。為了更好地配合特殊教育,他們辭掉工作始終陪伴在孩子身邊,這其中痛苦掙扎的經歷展現出這些不幸家庭的難處。

少年的不諳世事與母親的韌性堅強形成鮮明的對比,看似溫情的的地方飽含辛酸和無奈

一個外表看起來與常人無異的小男孩,卻患上了阿斯伯格綜合症。電影中龍品旭飾演的小主人公修直在童年時期則是一個調皮搗蛋的熊孩子,在幼兒園裡惹事生非讓老師頭疼不已,在家裡肆意破壞讓人倍感無奈。

但是,修直並沒有明顯的語言和智力障礙,只不過他的怪異舉動讓人十分頭疼。在他自我封閉的世界裡,感受不到這種行為的破壞力。

當兒子修直被確診為阿斯伯格綜合症的時候,面對修直的充滿靈氣眼神,張靜初飾演的母親田桂芳沒有選擇放棄。在讓自己內心堅強的同時,她開始了形影不離的陪伴。從幼兒園到高中,在修直的每個人生階段,她都做到如影隨形,不離不棄。

在母親田桂芳的眼裡,兒子就是她生命的一切,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為了他可以放棄一切,展現出母子之間平凡而又真摯的血脈親情。

當田桂芳不堪生活壓力而獨自落淚的時候,修直也不忘遞上紙巾安慰媽媽。母子連心,雖然他不能很好地理解大人們的情緒變化,但能夠有自己的情感訴求就夠了。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母親阻止了他很多荒誕的行為。但是只要他高興,田桂芳就很開心。

或許,修直不諳世事的行為讓田桂芳疲於應付,也練就了她堅強和韌性十足的性格。影片中也呈現出很多溫情的場景,感動之餘也在側面襯託出現實的辛酸和無奈。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矛盾衝突下見證母愛的偉大和孩子的純真

修直患上的不是典型的自閉症,他擁有與正常人一樣的行為能力和思維意識。他能夠感知周遭的一切,並分辨出旁人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童年時期的修直四處惹禍,封閉在自己的世界當中,沒有預想這些事情的後果,只有等到母親為她收拾爛攤子。

從劇情設定上看,修直是一位數學天才,他在數學方面天賦異稟。在他的眼裡,包括母親在內的周圍人都是數學文盲。他以這種狹隘的理解去認識整個世界,免不了受到別人的冷眼和嘲諷。受盡委屈之後,母親會及時出現撫慰心靈的創傷。

由於特殊的原因,修直的衣食住行都要田桂芳的貼身陪伴。不然,以自我為中心的舉動不僅會帶來危險,而且會引來別人的憤怒和指責。同時,感情上的疏離會讓田桂芳感到些許壓抑,但是她咬牙堅持了下來。

平淡生活,貴在真實。一位母親與自閉症孩子如同朋友般的相濡以沫,一起成長,在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在傳遞一種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

長大後的修直依然不懂得體諒和感恩,甚至連基本的尊重都不懂。每到下雨的時候,母親田桂芳總會按時出現在校門口,為他撐傘,而這個關心的舉動卻換來他的抱怨。一個纖弱女性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不僅承擔著家庭重擔,還起著教育孩子的督導作用,母親的責任不小。

不管是溺愛也好,關心也罷,這些矛盾衝突更加顯露出母愛的偉大。而孩子的純真,則在修直的成長過程中展示得尤為明顯。

針對阿斯伯格綜合症兒童,融入親情元素的家庭教育很關鍵,關係孩子的一生

阿斯伯格綜合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發育行為障礙,記憶力很好,在某些領域有很高的天賦。但是在最基本的社會交往方面,由於缺乏有效的人際交往技巧,不能很好地與別人打交道,往往受到同齡人的排斥,顯得非常孤單。

除此之外,行為的刻板和思考問題思維的不靈活也造成他們給人一種聰明古怪的固有印象。

其實,對於阿斯伯格綜合症兒童來說,社交的障礙並不影響他們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有一部分人還是某些領域的天才,能夠展現出對這些事物的極大興趣。

社交和行為的缺陷並不能抹殺他們的天賦,只要家庭教育的正確引導和細緻關懷,同樣可以在這些領域取得驕人的成績。

對於阿斯伯格綜合症孩子而言,他們在心中都有這樣一個疑問:我到底是天才還是笨蛋?由於遺傳和發育等因素導致大腦連接功能的異常,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在智商方面比常人要低一些。自私自利、不合群,這些行為障礙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對這種疾病的幹預和治療,不僅體現在特殊教育機構的一對一訓練,還需要家庭教育的補充和鞏固。父母應該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注重孩子社會意識技能的訓練,多多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提高孩子的行為控制能力。在家庭教育模式下,親情的關愛很重要,也十分關鍵。

國產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以獨特的視角展現出自閉症兒童的精神世界,用多樣化的敘事方法講述單親母親家庭教育模式下阿斯伯格綜合症兒童的成長經歷,強調母愛的偉大和力量,給人一種感動和精神鼓舞。母子情深固然重要,需要家庭教育的堅持不懈和正確引導。如果能像電影裡的這位母親一樣17年如一日,為兒子的康復付出一切,那麼這樣暖心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只要教育方法得當,讓孩子專心致志地做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孩子的未來才會有所改觀,這也是電影現實的積極意義。

相關焦點

  • 張靜初素顏主演《我的影子在奔跑》 揭秘自閉症兒童的愛與隱忍
    電影海報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李巖)《我的影子在奔跑》終於定檔2018年1月16日。這是一部殊榮無數的電影,從2013年6月至今,該片總共在全球29次入圍各類電影節、電影展各類獎項提名,並8次獲獎。但因為種種原因,本應在2013年6月上映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一直被雪藏5年後,才得以重回院線。這是一部母愛隨行的感人電影,電影中張靜初全程素顏跨越17年演繹了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母親。
  • 《我的影子在奔跑》公映,張靜初飾演自閉症兒童母親
    由田壯壯擔任藝術總監,方剛亮導演、張靜初主演的《我的影子在奔跑》,於今日(1月16日)正式全國公映。自影片籌備、開拍以來,就頗受業界關注與好評,中間經歷幾多波折,終於在新年伊始與觀眾見面。《我的影子在奔跑》講述了身患自閉症的修直在張靜初飾演的媽媽田桂芳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的故事。電影中的情節是每位艾斯伯格症候群孩子的家長都有所經歷或正在經歷的,母子之間的那些情感幫我們憶起了那些過去的日子,令人感動。母愛已經被眾多的文藝作品演繹過了,但是這次電影講述的母愛是與眾不同的,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母親,所展現出來的情感,無論是付出還是隱忍都會有與眾不同的觀影感受。
  • 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講的是什麼故事,張靜初素顏詮釋母愛偉大
    關於社會上自閉症兒童一直都有很多人關注,再加上也有很多導演拍攝與自閉症兒童有關的電影,收到的效果也是好壞不一的。而這一部我的影子在奔跑,也是講述了自閉症兒童的成長故事,但是不單單是這樣。這部電影還用大手筆的方式渲染了母愛故事,講述了單親媽媽田桂芳獨自撫養自閉症兒子的故事。
  • 《我的影子在奔跑》關注自閉症 張靜初完美蛻變
    《我的影子在奔跑》關注自閉症 張靜初完美蛻變 時間:2013.06.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王曉娟 分享到:
  • 《我的影子在奔跑》:自閉症孩子的中國夢
    方剛亮導演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以夢幻的藝術方法處理自閉症孩子的成長史,電影中母子之間的溝通方式令觀眾大開眼界、動情不已,以比較俗套的比附,就是講述一個自閉症孩子的中國夢實現的公益電影。田壯壯監製的《我的影子在奔跑》,由獲「夏衍杯」優秀電影一等獎的同名劇本改編,在胡永紅編劇的故事裡,講述了一個患有艾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修直,如何在張靜初飾演的單身母親田桂芳17年的悉心養育下長大成人的歷程。導演方剛亮有意淡化了含辛茹苦的艱難,突出表現了修直天賦異稟的數學天才,特別以卡通和超現實的方法表現獨特的精神世界,趣味橫生而帶有夢幻色彩,讓觀眾看到希望。
  • 《我的影子在奔跑》:有了母愛的支撐,孩子長大才擁有「大心臟」
    說起母愛,這個話題有太多的內容可以說,但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是一部被雪藏了五年後得以上映展播的國產電影,名字叫做《我的影子在奔跑》。這是一部公益題材電影,講述了單親媽媽田桂芳獨自撫養患有艾斯伯格綜合症兒子修直的故事,該片於2013年6月在上海電影節上映,2018年1月16日全國上映。
  • 【我愛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苦等五年終上映
    市場開始有溫度歷經五年浮沉,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終於正式上映。導演寧浩觀影后表示:「這是一部看了不慚愧的電影,我看完以後可以非常驕傲地說我是做電影的!」導演趙寧宇表示:「之前藝術電影市場並不好,但2017年是一個節點,冷冰冰的票房數據背後開始變得有溫度、有深度。」演員田沅表示:「很多女演員都怕演媽媽,但是張靜初敢於素顏出鏡挑戰媽媽的角色,特別值得點讚。」
  • 《我的影子在奔跑》母愛照亮生命之美
    近日,國內首部聚焦艾斯伯格症(輕度自閉症)兒童的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在多個城市上映。影片改編自獲「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一等獎的作品,由張靜初、龍品旭、黎兆豐主演,講述了單親媽媽田桂芳與患艾斯伯格綜合症的兒子修直相伴17年的故事。  「艾斯伯格症患者是一個比自閉症患者更普遍但更容易受到忽視的人群。」
  • 金雞華表獲獎片《我的影子在奔跑》將映 張靜初展現溫潤母愛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白瀛)由張靜初、龍品旭、黎兆豐等領銜主演的公益題材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16日起將在全國上映。影片由方剛亮執導,講述單親媽媽田桂芳獨自撫養患有艾斯伯格症候群兒子修直的故事,曾獲金雞、華表等國內大獎。
  • 從《我的影子在奔跑》看兒童文學影視改編
    《我的影子在奔跑》不同!無論是電影,還是根據電影劇本創作的同名長篇兒童小說,我覺得都是一部風格獨特、觸動心靈的作品。 首先,它避開了此類題材一定會談論「一個自閉症患者的悲哀」之類的話題定勢,在講述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修直成長的故事時,沒有悲情與哀傷的抒情基調,甚至整個過程沒有過分凸顯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也沒有探討小主人公成長的複雜社會文化背景,而是很單純地從小主人公「我」(修直)的角度去看待母愛、看待自己的成長。
  • 我的影子在奔跑:註定不孤單
    《我的影子在奔跑》今日發布母子版海報,一款以自閉症孩子修直的角度思考世界,另外一款則加入了母親田桂芳與修直的互動元素,呈現出一種奇思妙想溫情脈脈的感覺。《我的影子在奔跑》29次入圍全球各類電影節、電影展各類獎項提名,共8次獲獎。
  • 《我的影子在奔跑》——感動過後,別忘了用行動接納
    「如影隨形,母愛無言」這是寫在剛剛上映的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海報上的話。後來生了自閉症寶寶,各地求醫,總以為孩子能治好,結果花光了家底,賣掉了房子,也失去了工作,從此做全職陪讀,陪伴孩子上特教學校已有多年。而現在,我和兒子倒常常成為「被公益」的對象,這一次正因為一次所謂的公益活動,我參加了《我的影子在奔跑》的點映活動。
  • 觀眾評《我的影子在奔跑》火不了 但的確是良心之作
    由田壯壯擔任藝術總監,方剛亮導演、張靜初主演的《我的影子在奔跑》,於今日(1月16日)正式全國公映。自影片籌備、開拍以來,就頗受業界關注與好評,中間經歷幾多波折,終於在新年伊始與觀眾見面。  《我的影子在奔跑》講述了身患自閉症的修直在張靜初飾演的媽媽田桂芳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的故事。電影中的情節是每位艾斯伯格症候群孩子的家長都有所經歷或正在經歷的,母子之間的那些情感幫我們憶起了那些過去的日子,令人感動。母愛已經被眾多的文藝作品演繹過了,但是這次電影講述的母愛是與眾不同的,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母親,所展現出來的情感,無論是付出還是隱忍都會有與眾不同的觀影感受。
  • 《我的影子在奔跑》——愛讓孩子成為天使
    沒有什麼宣傳,沒有什麼路演,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悄無聲息的上映了,據說拖了很長時間,也不知道為啥,但就跟《無問西東》一樣,被雪藏了很長時間,但最終看來,並不是爛片,反而電影還挺不錯,這就是很奇怪了。一部以情感為主線的電影,講述的是如影隨形的母愛,修直是個患有艾斯伯格症的孩子,也就是俗稱的自閉症,張靜初飾演的媽媽為了修直捨棄了自己的一切,謙卑的討好每一個人,試圖讓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這個世界,我們周邊也會有這樣的孩子,他們不需要那些所謂的特別關心以及那些審視的目光,多一點的包容多一點理解應該是對他們最好的保護.
  • 《我的影子在奔跑》|女子本弱,為母則強
    《我的影子在奔跑》影片主要講述單親媽媽田桂芳(張靜初飾)獨自撫養患有艾斯伯格症候群(自閉症)兒子,互相依偎17年的故事。聽說電影被雪藏了很多年,拖了整整5年才上映,就因為文藝片比不過商業片的市場。不過看了影片的人就會發現,這真的是一部良心好劇。
  • 《我的影子在奔跑》首映 寧浩潘粵明現身助陣
    歷經五年浮沉,方剛亮導演的電影作品《我的影子在奔跑》(以下簡稱《影子》)將於1月16日正式上映。    《影子》是一部歷經五年浮沉的電影,該片原本定於2013年6月上映,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一直遲遲未能與觀眾見面。五年之中,《影子》參與了國內外大大小小的電影節與電影展,並且收穫頗豐。29次入圍,8次獲獎,如此佳績對電影來說是極大的肯定與鼓舞。製片人丁文劍在首映現場數度哽咽:「五年,對於我來說時間太長了,在我最迷茫與彷徨的時候,正是大家對於《影子》的認可讓我看到了方向。
  • 在2013年完成的《我的影子在奔跑》張靜初飾演溫柔堅強的單親媽媽
    在2013年完成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中,張靜初飾演溫柔堅強的單親媽媽「田桂芳」,獲得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雖然這不是她最重要的獎項,只是國內著名獎項,但在主流政府獎項中,這是罕見的「個人榮譽」。
  • 贈電影票 |《我的影子在奔跑》讓更多身邊朋友了解星星孩子的真實生活!
    2018年利群華藝第一部百城首映禮的作品來了:《我的影子在奔跑》導演: 方剛亮編劇: 疏疏主演: 張靜初 / 龍品旭 / 黎兆豐類型: 劇情 / 家庭 / 兒童好在媽媽田桂芳也和「麥太」一樣,對於兒子,她有天然的母愛和耐心,可以容忍他的各種「反常」行為,像影子一般跟在他的背後,隨時處理各種意外狀況,這就是片名「我的影子在奔跑」的由來。
  • 《我的影子在奔跑》:一輩子的不離不棄
    導演方剛亮拍《我的影子在奔跑》,選擇了一條難拍的道路,不僅跨年代,而且聚焦特殊的人群,這對劇本和表演都要求非常的高,這個影片獲得過多個獎項,這對創作者來說,是最佳的肯定。電影在開始,就是一場難以割捨的送別,就像普通人家的母親,對於孩子的遠行,在捨不得之外,還有深深地擔憂,而當影片的故事回到修直的童年時,才能更加理解這個分別是多麼的艱難。艾斯伯格症候群,輕度的自閉症,這樣的孩子,在老師的眼裡,是最難管的,幼兒園的園長和老師,看到他就頭疼,而他的媽媽,他口中的那個不會算數的田桂芳,從孩子誕生那一天起,生活的重心就系在了他的身上。
  • 《我的影子在奔跑》,張靜初與天才兒子談戀愛
    我的影子在奔跑十萬看電影47022導演: 方剛亮主演: 張靜初 / 龍品旭 / 黎兆豐 / 王同輝 / 張國強類型: 劇情 / 家庭 / 兒童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18-01-16(中國大陸) / 2013-02-09(柏林電影節)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