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名家——楊逸夫

2021-01-09 國粹藝術名家B

藝術簡歷

楊逸夫,合肥市人,祖籍壽縣。工藝美術師,專職書畫家。擅畫山水,花鳥,人物。書法以行草, 隸篆為主。書畫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大展及省市書畫展,並多次獲獎。2011年受邀參選^黃山印象^優秀山水精品展,2013年6月在上海劉海慄美術館舉辦書畫展,2015年到日本東京參加舉辦的^翰墨生花^中日友好大型書畫展。並多次在全國,省級市各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現為中國書畫協會理事,中國國家書法協會上海分會高級顧問,安徽美協會員,安徽新昊詩書畫院院長,安徽新安畫派張仲平弟子。百度網,安徽書畫網均可查閱。

楊逸夫作品賞析

他在書畫中寄寓了自己的理想,並不斷去發掘那些最深入他內心的文化記憶,去嘗試一種獨立的表現形式,藉以營造獨特的視覺樣式。同時,他深知中國書畫歷史悠久,自成體系,具有獨特的東方神韻和深厚的文化精髓,是東方哲學甚至是人格層次的再現。

他一生對書畫的熱愛,讓他從不忘初心,他不求名譽、仕途,就相信手裡的筆墨,繪就心中的世界,無論環境條件如何艱苦,內心對藝術的嚮往、追求才是一輩子最重要的,因為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了美好!

他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與藝術理想,在融入外界與內界、物質與精神、形而下與形而上之中,發現天人合一之大美,發現自我胸襟與情懷,用以表現一種高山流水、遠天遠地的鬱勃之氣和生生不息的感性生動的生命形式與活力

他將繪畫所表達的情懷融入墨彩的內涵之中,成功地創造了東西方韻律結合的新圖式和中國經典繪畫的審美新規律。馬克思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是藝術家,他們在生產實踐中都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的。這是就整個人類活動而說的,那麼繪畫藝術作為一種專門滿足人們審美需要的藝術產品,就更應當按照美的規律而創造。

中國傳統文人幾乎是拒絕色彩的,他的畫作雖用彩墨表現,但並無譁眾取寵的媚俗之氣,他筆下的色彩對比中呈示出和諧、靈動,是富有激情和浪漫的旋律。

他喜歡畫國畫他最愛畫竹子的細細的葉疏疏的節最愛她頂天立地 胸懷坦蕩的精神;他也愛畫池塘中冰清玉潔的荷葉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精神也深深感到了我;我還愛畫展翅翱翔的蒼鷹學習它面對崎嶇和坎坷所表現的頑強不屈奮勇向前的精神……國畫的創作擁有無限遐想的空間 國畫的內涵是一種修養。這讓他深深地愛上國畫尤其是寫意畫。

其書法作品個性鮮明,神形俱備,魄力雄強,字形硬朗卻又意態奇逸。自幼習練四大名家法帖,積累了獨特的個人經驗並開始創新,擅長行楷隸篆。其作品仔細觀賞獨擅一家之美。

為了傳承和光大中國書畫藝術,願在有生之年,為中國書畫傳承事業添磚加瓦,為中國少年兒童愛書畫、學書畫,盡一點兒綿薄之力。"

相關焦點

  • 國粹藝術名家——韓森
    韓森書畫藝術簡介韓森字樂靜,號三石堂主,河北肥鄉人,畢業於河北師大美術系。現為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名家協會會員、世界華人交流協會會員、香港書法院名譽院長、中國國際書畫名家協會河北分會理事、中國詩書畫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書畫攝影家協會員、九州楓林國際書畫藝術研究院院士、東坡書畫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河北省少兒美術教育研究會理事、邯鄲教育美術家協會會員、邯鄲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邯鄲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邯鄲市肥鄉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 國粹藝術名家——胡桂平|書法|國畫|書法家_網易訂閱
    2020-12-01 20:12:40 來源: 國粹藝術名家 舉報
  •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 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
    (原標題:生旦淨醜名家薈萃 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
  •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
    中新網12月11日電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行頭妝容樣樣精美。12月10日的安徽會館裡,好戲正在上演,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給北京的冬日帶來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聽盛宴。直播於北京安徽會館戲樓舉行,此處是北京現存的四座民間大戲樓之一。
  • 國粹藝術名家——李茂偉
    李茂偉藝術簡介李茂偉,男,中共黨員。1955年出生於四川儀隴。署名:鐵夫,東山村夫,知之堂主人。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書法家。自幼酷愛書法,勤學苦練古今多位書法名家楷、行、隸、草、多種碑帖,並虛心向當地多位名師和同仁請教、學習。幾十年來,工、農、商、學、兵多行業的磨礪,轉戰南北,從未放鬆對書法藝術的追求,不斷探索、勇於創新,形成了獨特的書風,深受同仁和愛好者的好評。其作品被多家單位、企業和個人及外國朋友收藏。
  • 國粹藝術名家——楊興旺
    現代刻字作品入展江蘇省第二、三屆、四屆(獲獎)、五屆現代刻字作品展,江蘇省現代刻字作品提名展,第三屆國際刻字作品展,入選全國第八屆刻字作品展,北京市首屆現代刻字作品展,清華美院王志安書刻藝術工作室第四屆學員作品展等。
  • 國粹藝術名家——盧楊進
    現為:北京中宣盛世國際書畫院客座教授;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名家講堂》欄目組籤約藝術家;中國華夏萬裡行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庫馬山縣工作組主任、馬山縣文化藝術聯合會會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授予《國家一級書法師》;中華詩詞論壇趣滿詩樓版主;北國詩詞版主廣西散曲學會會員;廣西詩詞學會會員;
  • 中國戲曲藝術展覽在京啟幕 京劇名家親臨現場互動
    12月24日,中國戲曲藝術展覽在位於紫竹院澄碧山房開展,本次展覽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紫竹院公園主辦。展覽設計了6大主題,300多張展覽圖片,並且邀請北京京劇院名家現場與觀眾交流互動。作為北京市內戲曲藝術為主題的公益性展覽,本次展覽展出了由北京京劇院提供的眾多珍貴資料、包括視頻、實物道具等,此外還展示了近年來京劇藝術優秀劇目和知名藝術家作品。除靜態展覽外,展覽還設有影音區,觀眾可以看到京劇藝術的普及視頻資料,以及優秀獲獎劇目的精彩選段等。
  • 國粹藝術名家——呂光星
    ————藝術簡歷———— 漢字本身就是一種線條組合的圖形,先人在創造言語文字時,就是把看到的對象用線條表達出來,如果說,在西方抽象藝術的誕生是出自西方繪畫體系自身形態語言的發展軌跡、思維邏輯演進的必然結果,而與中國傳統美學中的以線為主寫意脈絡的漢字,它更感性、更富有情感、更多地自覺依附於中國傳統理論與東方審美特徵在書法創作中,他始終把追求神採,抒寫性靈作為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 國粹藝術名家——谷忠仁
    谷忠仁,字忠仁、松仙閣主、不鳴齋主人,1958年生、北京人,中國美術家學會會員,中華志願者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文聯藝術中心畫家,中國海南白石研究會藝術顧問,海南書畫藝術網副主席,北京翰海書畫院副院長,首都企業家藝術研究院院士,北京石景山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龍口肆海書畫院副院長
  • 國粹藝術名家——李小光
    平面雕刻中國書畫是隨著時代進步、創新和發展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工藝美術方面拓展了中國書畫的傳統語言。具有侘寂之美、意境之韻。更能表現中國書畫的神韻氣氛,使作品展現出一種內美充盈、氣韻生動的意境或境界,體現出審美的至高境界。
  • 國粹藝術名家——陳忠良
    藝術簡介陳忠良
  • 中戲聘請12位京劇名師傳承國粹
    原標題:中戲聘請12位京劇名師傳承國粹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尚長榮、寇春華、孫毓敏、朱世慧、陳少雲、于魁智、李勝素、王蓉蓉等京劇名家來到中央戲劇學院昌平校區。
  • 國粹藝術名家——黃建勳
    黃建勳藝術簡介黃建勳,福建建陽人,1953年生,幼承家學,五歲習字十歲學畫,曾任北京黃寺書畫院院長
  • 國粹藝術名家——陳懷生
    ————藝術簡歷————
  • 18位京劇名家同臺獻唱慶祝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建院75周年
    12月18日晚,石家莊人民會堂燈火通明,京韻聲聲,來自全國的18名京劇名家齊聚,同臺聯袂演繹經典戲曲唱段,慶祝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建院75周年,為觀眾帶來一場國粹饕餮盛宴。演出現場此次慶祝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建院75周年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在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全體演奏員帶來的鏗鏘悅耳的京劇曲牌聯奏中拉開帷幕,隨後,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優秀青年演員帶來名段聯唱。整場演出分為冀京風採、流派紛呈、八方來賀、國韻流芳等四個篇章。
  • 國粹藝術名家——?梁保偉|書法|書畫|書法作品_網易訂閱
    梁保偉藝術簡介  梁保偉,廣西桂平人。高級書畫考官,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書法院院士、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庫在線人才、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貴港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桂平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桂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欄目組》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1953年12月岀生,高中文化,1973年服兵役,1980年復員後,安排在基層供銷社工作。1984年下海創業,經營過汽車運輸、加油站等行業。事業小有成就。
  • 泡一盞香茗 品一段崑曲 跟著閨門旦名家沈昳麗體驗國粹魅力
    昨天是「人樂山間」文化名人進仙霞年度系列活動首場,市民走進聽雲臺國粹藝術中心,和「帶著仙氣」的藝術名家共同感受美好生活,仿佛飄飄樂如仙。崑曲之美 美在意蘊閨門旦、湯顯祖、臨川四夢……介紹起這個600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沈昳麗信手拈來。
  • 國粹生香 | 京劇藝術的介紹
    京劇,曾稱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曲調經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 京劇名家王奕謌:十場巡演展實力 傳承國粹謀擔當
    作為北京京劇院張派藝術傳承人,該巡演更是王奕謌自2010年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辦個人兩場演出之後的舞臺力作,是她十年以來藝術生涯的裡程碑。通過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團結報、中國青年網、今日頭條、cctv-3《中國文藝報導》欄目、北京日報等各級媒體與平臺全面報導和宣傳後,演出活動廣受業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