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light加映 | 面對死亡,生命的意義為何?

2021-02-19 林象文化

在《囚》與《大象席地而坐》多次加映之後,我們決定獨立一個全新的單元:Spotlight。單元內的影片將會選自詞語放映展映過的作品,還有三年內院線上映過的藝術影片。與商業片相比,它們與觀眾見面的機會稀少,但我們認為,它們值得被多次聚焦、被反覆地放映和觀看。因為這可以為觀眾提供多角度審視和思考一部電影作品的機會,能夠透過影像更加立體的理解和體會作者想要傳達的故事與情感。

Spotlight首次亮相,便是一個頗為厚重的話題——死亡。它來自我們首次觀看這三部影片時心靈的震撼衝擊,也來自影片引發的久久揮不去的思考。《蒙古草原,天氣晴》突如其來的死亡,讓人猝不及防,感嘆命運的無常和生命的渺小;《阿拉姜色》面對死亡,我們似乎才會思索生命的意義為何;孫子轉達的爺爺最後的話《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則是西北老人看待死亡的淡然豁達與選擇死亡的自由和堅定。


放映排片

...................................................

 7.2  19:30 

《蒙古草原,天氣晴》紀錄片/2008

 7.3  19:30 

《阿拉姜色》劇情片/2018

 7.4  19:30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劇情片/2012

放映:飛船

統籌:一時

設計:安妮

編輯:小白

影片介紹

...................................................

蒙古草原,天氣晴 Puujee

山田和野 | 日本 | 2008 | 紀錄片 | 彩色 | 110min | 

中英字幕

2008 第24屆聖丹斯電影節 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 入圍

1999年秋天,日本探險家關野吉晴正騎著腳踏車橫越蒙古,偶遇了年僅6歲、桀敖不馴的蒙古女孩普潔。他想用相機拍攝她的模樣,但她拒絕了:「如果你只是來這兒拍照的,那走開吧!」然而,這卻開啟了他們之間的友誼。普潔很小就學會牧羊、騎馬,蒙古社會與經濟形態的轉型為生活帶來更大的考驗。普潔在媽媽的堅持下到學校上學,這讓她的夢想多了一雙翅膀,飛躍蒙古草原。

阿拉姜色 Ala Changso

松太加 | 中國 | 2018 | 劇情片 | 彩色 | 藏語 | 109min | 

中英字幕

2018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金爵獎 評委會大獎

一日夢中驚醒,俄瑪在重病之際,執意踏上前往拉薩的漫長之旅。現任丈夫和兒子相繼追隨加入陪伴,這個家庭也在艱辛旅程中逐漸消除隔閡,達成和解。在途中,俄瑪向丈夫道出深擾她多年的秘密;病逝後,俄瑪未達成的夙願,又終將如何?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 

Fly With The Crane  導演剪輯版 

李睿珺 | 中國 | 2012 | 劇情片 | 彩色 | 漢語 | 117min |

中文字幕

2012 第69屆威尼斯電影節 地平線單元獎 最佳影片 提名

老馬是村中有名的木匠兼畫匠,到了73歲時他已不再下地幹活,平日裡除了在村口看看牌局、聊聊天,就是和村裡另一名木匠老曹一起做棺材生意。但現在政府大力推行火葬,越來越少有人來尋兩個老人製作棺材了。老曹近一年覺得自己身體狀態很差,遂找了老馬為自己製作了一個畫著仙鶴的棺材。做完這一副棺材,老馬就去女兒家過中秋節,回來時老曹已駕鶴歸西。老曹的屍體被偷偷埋在槽子湖旁的玉米地裡,老馬來這裡拜祭,回去之後宣稱自己在湖邊看到了仙鶴。老馬偷偷告訴孫子他最後一個心願就是將自己埋在槽子湖邊,待某日仙鶴將他馱到天上去……

如何購票

...................................................

掃下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總套票八折優惠  截止7.1  20:00 

放映場地

...................................................

朝陽區通惠河北路郎家園6號院郎園vintage 虞社

相關焦點

  • Spotlight加映 | 三部影片探討死亡
    Spotlight加映單元內的影片將會選自詞語放映展映過的作品,還有三年內院線上映過的藝術影片。
  • 《尋夢環遊記》:用死亡「逼問」生命的意義
    在死亡和大自然之間,「清明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讓我們從現代文明回歸到了生命的本源,去重新發起對「生而為人」的思考。「死亡」對於個體生命而言意味著終結,如果把每個個體與整個人類整體割裂開來,每個人都會因為逃不開死亡的結局而變得無比絕望。
  • Spotlight加映 | 張律導演作品《慶州》&《詠鵝》
    3月詞語放映邀請到張律導演做客焦點影人展映,放映了他在韓國創作的五部作品,導演與主演樸海日也在映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和交流。
  • 紀慈恩主題生命格言 |死亡與告別,一邊悲傷一邊面對
    我們只是藉由死亡來好好活著,不會有任何一件事真的與死亡有關,人類終其一生來探索死亡是沒有意義的,它唯一的意義就是教會你如何活在當下,如何毫無畏懼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從來都不懂得死亡,因為我從來都沒有必要懂得它。我只懂得如何好好的活,我也只需要懂得它。
  • 《我們的幸福時光》只有在死亡面前,生命才是有意義的
    《我們的幸福時光》,多麼溫馨的片名,卻給我帶來了久久不能撫平的觸動,深刻地體會一句話「只有在死亡面前,生命才是有意義的」。這部片子給我的感受很多,思考也很多,唯恐不能通過語言一一表達。整部片子時長兩個小時,前一個小時,沒有太多的信息,只是兩個一心求死的人對生命的絕望,眼神行為中對世界充滿了冷漠和敵意,自認為都是失敗者,沒有太多的臺詞,帶刺的人是因為怕受傷,過往受的傷無法治癒,只能與世界為敵,就是這種無助的堅硬的感覺讓你覺得心疼,似曾相識。也許是相似的人會相互吸引,當男主角亮著手銬對女主角說「我是一個可靠的秘密傾訴者,因為我會把秘密帶進棺材」,兩顆心已經慢慢放下戒備。
  • 生亦何憂,死亦何怖,在《預約死亡》中體味生命意義
    「死亡」二字不能輕易說出口,可死亡,並不是什麼要深思熟慮的哲學問題,而是人們不可迴避的事實。雖然中國人向來忌諱甚至拒絕談論死亡,但仍要面對這如同生一樣令人無法抗拒的最終結局。值得慶幸的是,人類作為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生物,可以選擇更為文明進步的死亡方式。但若要人們願意選擇自己的死亡方式,就先要讓人們直面死亡的真相。
  • 《時時刻刻》在面對生命中的那一刻,你會選擇死亡還是生命?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死亡,只有不被理解的死亡罷了。有時候當你看清楚了人生的本質,那種莫大的虛無就會偷偷攜帶著死亡的陰影一起靠近了。有的人的心中其實是很明白這一點的,因此他們選擇不去看,他們選擇逃避。在這一天,蘿拉最終沒有結束自己的生命,然而她做出了決定,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退出了自己的生活,一種完全不被人理解的方式。
  • 《別告訴她》:在死亡真相的背後,探討親情和生命的意義
    但是奶奶面對自己患病的身體真的一無所知嗎?這可能也是奶奶在生命最後,和自己最親的人告別,死亡一定回來,那也要好好告別再走。3、真相、謊言背後,是親情的感念和生命的敬畏家人應不應該告訴癌症病人,真實病情呢?到底是堅守親人的責任,還是讓她享受人權呢?
  • 活著只是暫時,死亡才是永恆,再次思考生命的意義
    如果有一天你問自己,既然所有的生命都會消亡,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在哪裡?要麼,你是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一時難以走出,由此生出的悲觀思想。要麼,你本身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或許一次歡宴結束,從前一刻的燈紅酒綠,到這一刻的杯盤狼藉,你不由自主地就會有所憂思,這麼熱鬧有什麼用,到最後還不是要各回各家,人活著有啥意思,最後不還都是要死,活著這麼辛苦,有什麼意義。
  • 《超新約全書》以詼諧的角度,探討人類生命與死亡的意義!
    《超新約全書》以詼諧的角度,探討人類生命與死亡的意義!《超新約全書》以詼諧的角度探討人類生命與死亡的意義,大膽顛覆以往人類社會對宗教信仰的觀感,其中不乏諸多對於西方宗教的反諷,但最後還是由一位神來表達「神依舊愛世人」的奇蹟,並再度來到人間傳福音,許多劇情編排相當值得玩味。但其實在諷刺之餘,導演用電影來傳達新的一代「神愛世人」的思想。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宗教在教義上難以與時並進,永遠抱著舊有的教條與父系權威的思想。
  • 疫情下:感嘆生命的無常,也無懼死亡的存在
    這場疫情,讓我重新開始思考,生命真的很脆弱無常,死亡每天都在發生,疫情下各國死亡人數每天都在增加中,某處發生車禍,哪裡又發生地震,死亡似乎與我們形影不離,可我們卻從不覺知。今年一月十七日籃球明星科比與十三歲的女兒乘坐的飛機發生事故而逝世。
  • 《時時刻刻》:死亡是生命軌跡的漫長投影
    死亡就像是生命軌跡的一條漫長投影,時刻伴隨,不論是伍爾夫的丈夫、蘿拉腹中的胎兒還是詩人理察,都不過是這投影中的一個光斑——他們既要面對自己終要死亡的事實,又要被迫接受自己或親人生命提前結束的殘酷選擇。
  • 《時時刻刻》:死亡是生命軌跡的漫長投影
    死亡就像是生命軌跡的一條漫長投影,時刻伴隨,不論是伍爾夫的丈夫、蘿拉腹中的胎兒還是詩人理察,都不過是這投影中的一個光斑——他們既要面對自己終要死亡的事實,又要被迫接受自己或親人生命提前結束的殘酷選擇。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一、人生終極課題思考: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是一個解構人類存在的目的與意義的哲學問題。這個概念通過許多相關問題體現出來,例如:「我為何在此?」「什麼是生命?」「生命的真諦是什麼?」。在歷史長河中,它也是科學以及神學一直思索的主題。
  • 《入殮師》:真摯的面對死亡,因為死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雖然說職業不分貴賤,但是由於日本自古以來的「死亡不淨」的思想,以及社會大眾對於死亡的有著本能的排斥和納棺工作的忌諱,使得大悟深感困窘和自卑,獨自承受著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而對妻子和周圍的人隱瞞著自己的工作內容。1:人們對於有關死亡的避之不急現在的社會,人們熱衷於追星娛樂,沉溺於一夜暴富,卻從來沒有真正的正視過死亡,更沒有思索過死亡的真正意義。
  • 《第七封印》:能夠抵抗死亡的,是生命
    同樣喜歡下棋的死神答應了,而這給了其實波洛克足夠的時間去尋找生命的意義,然後才能從容地離去。  伯格曼的大膽之處在於他用非常具象的語言,將人們面對瘟疫時的恐懼呈現了出來。影片一直在強調的主題就是「死亡」,導演把故事背景放到了中世紀,十字軍東徵後,大規模瘟疫在歐洲流行,死亡成為了家常便飯,也成了人們每天生活的談資,也成為人們深感罪孽的根源。
  • 史蒂芬·霍金:生命的意義
    例如生命有意義嗎?在這脆弱珍貴的世界裡,我們的存在有何來由嗎?究竟活著的意義為何?思考的意義為何?作為人類的意義為何?甚至探討現實本身的極限……那我們該如何找出生命的意義呢?我認為答案非常清楚,意義本身不過就是:每個人在大腦裡建構的現實模型其中的一部分。大腦不只是掌握我們感知的現實情況還包括我們的情緒和意義。愛情與榮耀,對與錯,都是我們心中建立宇宙的一部分,就像一張桌子,一顆星球,或者一個星系。
  • RE零8:菜月昴死亡四輪迴,所謂生命的意義竟是這樣
    01菜月昂經歷死亡四輪迴。在之前的內容中,菜月昂就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朋友死於腸姐的手中。就這樣他通過死亡的形式,再一次回到了墓所的存檔點。只是這一次,菜月昂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出一些改變才可以。只不過《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顯然並不想讓486吃到甜頭。雖然奧託將486給解救出來了,但是他們卻遇上了獸性大發後的加菲爾。本來加菲爾的戰鬥力就已經達到了聖域最強的級別,而當她變成獸身之後,就更是將戰鬥力拉滿。
  • 面對死亡而活——《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書評
    死亡對我們是有壞處的,那麼永生是不是就一定是好的?你想要什麼樣的永生?如果有無限的生命時長,如果生活會越來越好,如果身體還是健康無恙,那永生是值得期待的。但如果是反過來的狀態呢,你還會希望永生嗎?四;如何面對死亡而活,自殺的合理性與道德性。這一部分是從形上學轉到了實際生活,用理論來指導實踐。
  • 生命的意義,就是完成自己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嚴肅的哲學問題。自有文明開始,人類就開始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可以說,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就是文明的象徵。人們在不斷地認識世界,從而也就有了不一樣的世界觀,生命的意義也因為世界觀的改變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