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當我忙完了所有的工作,關了電腦,準備休息一下,打開一罐無糖汽水剛喝了一口。
一個減重的客戶走進我的辦公室,大聲呵斥我:「你怎么喝這種不健康的東西,這麼不專業,還怎麼給我健康管理!」
他本來是要向我諮詢一些問題,發現我正喝著碳酸飲料,一下子對我的專業性產生了質疑。面對客戶的強烈反應,我毫無準備。
等我緩過神來,我從客戶的角度想一想,其實他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為了說明無糖碳酸飲料能不能喝這個問題,有必要來全面分析一下。
首先說到的是碳酸飲料的歷史,事情也許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壞。
碳酸飲料的歷史早在兩千年前,希臘人就注意到飲用天然湧出的碳酸泉水可以治病。
1767年,自然哲學家和化學家約瑟夫·普裡斯特利偶然一次實驗時將水中注入二氧化碳,卻製作成了世界上第一瓶汽水。
1772年,英國人普裡司特萊發明了一種可以製造碳酸水的設備。
到了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美國開始推出果汁碳酸水,這種在碳酸水中添加果汁來調味的產品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以此碳酸飲料開始工業化生產。
無糖碳酸飲料裡的「甜味」來自於哪種物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食品添加劑,無糖碳酸飲料中含有的一類食品添加劑叫「甜味劑」,比如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蔗糖素)、糖精等。
甜味劑的發現可以說充滿巧合,它實際上是不遵守實驗室操作規程的「粗心大意」的理科男無意中被發現的,讓我們來看看吧:
1879 年,一個名字叫康斯坦丁·法爾伯格的俄國化學家在實驗室做完實驗,倒騰了一天的瓶瓶罐罐,感覺太累了,手都沒洗就回家吃飯了,結果發現吃啥都是甜的,這就是「糖精」的發現。
1965 年,一個叫施萊特的化學家在合成一種藥物的時候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突然舔了一下手指,哇!甜的!大名鼎鼎的甜味劑「阿斯巴甜」問世。
很多人工合成甜味劑的甜度係數百倍於蔗糖,這對於食品工業者來說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能使降低更多的成本。
而對於消費者來說,甜味劑提供的熱量要遠遠低於蔗糖,可以說熱量非常之低,這就是為什麼無糖碳酸飲料中使用的都是甜味劑,而不是蔗糖。
同時,甜味劑滿足了人們對甜食的渴望,又能避免因攝入過多的熱量導致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確實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關於甜味劑的那些爭論科學存在不確定性,隨著研究證據的積累,科學界對安全性的詮釋也會與時俱進,關於無糖碳酸飲料一直以來都曾在安全和不安全之間多次翻轉。
1.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每當吃東西的時候,大腦覺察到舌尖上的味道,就會提醒身體的其他部位,告訴它們如何消化這些外來物質。
比如喝的是無糖碳酸飲料,舌頭上感覺到甜味,大腦會告訴胰腺,於是胰島素被分泌出來去等待消化糖類。可事實是,沒有糖!就像你花了一天的時間準備一個派對,卻沒有人出現,這是不是很讓人崩潰。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大腦的「欺騙」機制,可能會導致一種被稱為代謝症候群的疾病,長此以往,會給健康帶來一些危害,包括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
但這終歸只是一種理論假設,目前沒有明確的定論。
2.目前認為甜味劑是安全的
目前的無糖碳酸飲料中,阿斯巴甜是最常見的甜味劑被添加到其中,其安全性目前收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已經有100 多個國家批准它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其實,自從1976 年美國FDA 批准阿斯巴甜用於食品工業,圍繞它的各種陰謀論、利益綁架等等種種傳聞,甚至漫長的法律訴訟就從來沒有間斷過。以至於後來,美國FDA 把阿斯巴甜稱為「研究最徹底的食品添加劑之一」。經過無數次的研究與實驗,最終美國FDA認為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毋庸置疑」。
現在,世界各國的權威機構幾乎都認可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這當中包括了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他們曾經兩次對其安全性進行過評估,最後認為每公斤體重40 毫克為人體安全攝入水平(ADI)。換句話說,一個60 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天吃2.4 克也沒有問題。
而一貫以苛刻著稱的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給出的結論是:「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喝還是不喝?正像我在文章開頭提及的事情一樣,作為營養師喝無糖汽水難道就要遭到譴責?我倒覺得有點過於敏感了。工作了一天,需要放鬆一下神經,偶爾喝一罐無糖飲料並不能說明我就是怪人。
我平時會吃很多的蔬菜和未經加工的天然食物,喝很多水。如果想放鬆一下,一周可以喝一次無糖汽水。食物沒有嚴格的好與壞,適度才好。
在我的營養改善計劃裡,有很多孩子每天喝大量的果汁、汽水或牛奶,他們大多存在超重的問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鼓勵他們停止喝含糖的飲料。
喝白開水對於他們來說很困難,那就喝無糖檸檬水,這可以作為一個改善飲食習慣的開端,能讓他們每天減少攝入幾百卡路裡的熱量。
事情都是相對的,如果你讓我在無糖飲料和含糖飲料之間選擇,我肯定選擇無糖飲料。
我是營養師安妮,祝您幸福健康,營養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