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楊凱生:數據作為生產資料,確權...

2020-12-23 財經網

「不同數據使用者是不是應該擁有不同的責任、權利、義務?因盈利目的而使用數據、交易數據他所獲得的收益是不是,應該要對給予數據的所有者必要的合理對價?」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在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證券市場周刊》聯合主辦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上如是說。

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

他談到,大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資料,到底是屬於誰需要釐清,包括數據應該屬於數據的來源方,還是屬於受教行為者、生產行為者、交易行為者還是屬於數據平臺的,或者是屬於數詭計者、算法的提供者、信息整理者、發布者等。「數據的留痕者跟平臺之間究竟相互什麼關係,這一問題我們現在是否沒有完全的明白」,他說。

楊凱生認為,數據是隨著現在技術的飛速發展而產生的生產資料,與傳統的土地、勞動、技術、資本等生產資料確實不一樣,所以他的確權歸屬問題是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

以下是現場實錄:

楊凱生:我想數位化的話題,近幾年來全球尤其我們國家數位化發展速度很快的。根據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有一個研究成果,2019年也就是去年我國的數字經濟的增加值規模達到了35.8萬億。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一規模佔我國2019年GDP的36.2%。

當然對於這個數據坦率的說有一些不同看法。比如說社科院數理經濟還有技術經濟研究所,還有清華大學研究機構就這個問題也有各自研究成果,像社科院的數理經濟跟技術經濟研究所,他們的是17%,清華的研究似乎更低一點,關鍵問題口徑不一樣。比如說把數據產業化和產業數據化,這樣兩個方面的東西單獨分開統計還是合併在一起統計,這個數據差的很遠了。再加上數字產業化還有產業數位化的兩者之間的相互比例的關係又影響決定了成長速度,所以這樣幾家研究機構有一點不同。

歐美現在也有機構研究自己國家的數位化經濟發展問題,他們到目前為止基本上都表明了他們自己國家美國他們可能都是個位數,就是數字經濟佔了GDP的比重個位數。不管怎麼說這個數字高一點還是低一點,我想我們國家的數位化發展這幾年的進程非常快,數位化經濟我國的影響越來越大,或者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了,這個結論我想大家肯定都不會有不同的看法。

關鍵下一步數位化我想還會繼續沿著這樣的一個趨勢發展下去,並且有不斷加快的勢頭,下一步我們怎麼樣把這個勢頭健康可持續的維持下去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你像這次「十四五」的規劃,還有2035年遠期目標,中央的建議裡面已經明確說了建立起數據資產資源產權,要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範。這個作為重要的指導思想跟工作要求下一步怎麼樣落實好體現出來,各方面工作當中體現出來我想許多問題確實需要研究,許多工作需要做。

我今天想講其中一個問題,前一陣子我在一個場合也講了,就是數位化。這個數字的歸屬到底怎麼樣來看,有沒有產權的問題,我們數位化帶來的主要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這個固然是對的,肯定技術進步帶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數位化有助於人們利用各種資源進行物質財富創造的能力水平,數位化的發展對於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成果已經為這兩年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實踐所不斷的證明。

比如說我們感覺到許多事情辦起來比過去省事了、方便了,許多問題的處理隔著時空實現已經成為可能了,這個大家都感覺到了。但是,是不是技術的進步,數位化的發展他的目的或者說他的成效用一個快字,用一個方便兩個字就能夠概括得了,我覺得恐怕不完全的一個問題。經常說的銀行的數位化轉型問題,說銀行採用最新的手段提高效率,但是是不是搞了數位化之後銀行貸款必須秒貸,你提出貸款需求必須剎那間把貸款批給你,這個就是說明數位化水平高了,這個跟風險防控什麼樣的一個關係,跟認真的淨值調查什麼關係?我想說的數位化的發展對於生產力水平提升有明顯的效果,但是更加重要的這是不是引出一個問題,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是不是帶來生產關係當中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

因為按照我們的學過的政治經濟學,其中重要的觀點生產力決定跟影響生產關係,什麼是生產關係,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勞動成果如何分配,這個帶來了一個問題數位化發展以後有沒有一個數位化的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的問題。如果我們承認數字、數據也是一種資料,現在看來承認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資料這個已經沒有問題了,「十四五」規劃建議裡面提到了下一步研究基礎制度,研究產權的確權問題。

歐盟對這個問題抓的更緊了,社會大眾對於自己的行為數據的所有權主張的很厲害,包括他們主張的我不被知道權,我被遺忘權,實際上主張的都是這個數據應該屬於我自己的。姑且不說這個主張絕對化,但是說明了有這個問題。

當前的進步正在加速,數據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也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普遍了。大數據成為了一種產業了,這樣的情況之下,各種平臺企業越來越多了,如果我們生產力、生產關係的角度分析的話,我想我們大數據如果作為一種生產要素作為一個生產資料的話,他到底是屬於誰這個確實我們要把他想一下明白,他是屬於數據的來源方,屬於受教行為者、生產行為者、交易行為者還是屬於數據平臺的,還是屬於數詭計者、算法的提供者、信息整理者、發布者或者其他什麼方面的。我想各種所謂的數據的留痕者跟平臺之間究竟相互什麼關係,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現在是否沒有完全的想明白,沒有完全的理清楚。

這兩年大家開始比較注重數據的所有權問題,但是更多的還是從信息保護和隱私保護這個角度考慮的,真正考慮影響生產關係比較少,我覺得是不是不同的數據應該歸屬不同的所有者,不同數據使用者是不是應該不同的責任、權利、義務,因為盈利目的而使用數據、交易數據他所獲得的收益是不是應該對這個數據的所有者給予支付必要的相應的合理對價,這些問題我覺得需要深入的研究和解決。

當然,數據是隨著現在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出來的生產資料,他跟我們傳統所說的土地、勞動、技術、資本等等傳統的意義上面的這個生產資料確實不一樣,所以他的確權歸屬的明確是有一定的難度,是需要研究的,我想這個也正是中央關於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還有2035年願景目標建設當中提出要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等等基礎制度跟標準規範的這個說法出發點。

也就是說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來順應歷史的潮流,順應現代科技技術的發展來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社會治理的機制現代化,當然歸根到底是從基礎制度、標準規範到底怎麼樣制定,他即和我們的這些年的發展實踐能夠相銜接,同時又是符合經濟運行規律的,更是符合我們改革的取向最終的改革取向這個裡面就需要有很多的東西我們來思考研究,我簡單講這些。謝謝!

主持人(李亦非):現在這個那些不應該監管的地方被過度監管了?

楊凱生:我還是回應一下哪些平臺公司被監管了,我想該不該監管這個事情好像還是要說清楚,其實大家隱隱約約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還是這樣那樣的區別,凡是從事金融活動必須持牌經營,凡是從事銀行業務必須接受監管這個好像大家承認了。

實際上想一想前一階段的實踐活動當中,在市場的具體表現中不完全這樣回事。你比如說吸收存款必須受到嚴格監管大家知道吸收存款的行為他有很強的負外部性,一旦出現問題造成因為的社會後果,我們曾經發現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客戶支付保證金巨額的沉澱那裡,這是不是類存款行為,從業者本身包括監管部門對於這個認識也是有差距的。

再比如說貸款受到監管,現在有些平臺公司銀行合作聯合放貸,這些平臺公司可能拿出來了1%、2%的資金銀行拿98%、99%的資金一起聯合放給某一個借款人。客戶是由平臺公司負責導入的,大數據怎麼樣運行,然後貸後管理銀行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其實不允許的,但是銀行也是放棄了或者說在貸後管理上面比較疏忽了,因此這個導致了全國帶來了幾萬億的聯合貸款是處於銀行拿了98%、97%、99%的資金,但是銀行並沒有真正的履行銀行的放貸業務的風險把控責任。

聯合貸款平臺公司負責1%到2%的資金,他們提供的模型是不是經過了真正的市場周期的檢驗,因為大家知道模型本身的設計運作具有天生的,也就是他的問題有難以發現的特徵,有難以及時糾正的特徵,這樣的情況下這種現象允許不允許長期存在下去,長期存在下去會不會引發銀行業的系統性風險。

再比如說第三方支付的問題,第三方支付層面問題已經解決了,第三方支付平臺同時進行一些金融產品營銷銷售符合不符合一些業務的隔離要求。還有一些問題比如說一些公司從事的自己實業活動還有金融業務的問題,比如說沃爾瑪和亞馬遜為什麼坦率的說他們一直希望能夠得到一些金融牌照,為什麼美國的監管當局遲遲不願意發給他們,他認為這個裡面要有按照我們傳統說法防火牆也好或者什麼也好,不讓他同時認為同時經營有背互補兼容的原則,我覺得現在加強監管並不是針對哪個公司做大,做大就是反壟斷的問題,我覺得還是有一些經營行為不太符合金融運行的規律,不太符合金融監管的要求。

這個不見得有些事情是不是有主觀的惡意成分在裡面還是無意義的,監管部門過去發現了沒有,從業者怎麼樣想的,這些問題姑且不去討論,但是這些問題繼續下去對於中國的金融穩定我覺得是沒有好處的,所以現在把這個問題突出提出來加強監管,一定程度上面有待於亡羊補牢的性質是一個好事。

(編輯:鄭雅晨)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女孩「趙某」被「網曝」背後的經濟學:大數據是不是私有財產?
    人們呼籲:「即使是大數據防疫,不能讓公民隱私裸奔。」  「大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生產資料和資產,所有權歸誰?「  12月5日,在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發問。
  • 楊凱生:完善中國特色的銀行業公司治理 優化穩定銀行業股權結構
    「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10月31日在北京舉行。論壇期間,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接受了《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他表示,良好的公司治理是落實國家金融政策的需要,也是確保銀行穩定經營,實現公司價值可持續增長的基礎。
  • 楊凱生:銀行業股權結構優化需從兩方面考慮
    楊凱生 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的基礎,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架構。銀行業股權結構的優化,需要從兩個層面來考慮,一是宏觀層面,要有多元化的市場主體。
  • 一個扶貧志願者——記老政協委員楊凱生
    這樣的變化,這樣的故事,楊凱生還記得很多,他的相機裡還有很多……較真的老頭兒看楊凱生的足跡,有股「韌勁兒」,聽楊凱生的提案,有股「民生氣兒」。作為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十年間,他曾連續7年提出《關於在特大型城市禁放煙花爆竹的提案》。
  • 午間要聞|政協委員建議高鐵票改籤允許兩次;銀保監會:研究制定重疾...
    來源:經濟觀察報兩會時間【全國政協委員張雲勇:5G消息三季度正式商用】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產品中心總經理張雲勇表示,5G消息,也就是RCS消息(以原生簡訊為入口,支持圖文、音視頻、機器人互動等富媒體消息形式
  • 銀保監會行政處罰辦法正式出爐 8月1日起實施(全文)
    來源:銀保監會原標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20年第8號)《中國銀保監會行政處罰辦法》已於2020年4月9日經中國銀保監會2020年第3次委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 陳薇等28人當選中國醫學科學院諮詢委員會2020年學部委員
    本次選聘工作完成後,該學部現有委員數量達到219名。2019年8月,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學術諮詢委員會,邀請在醫學衛生健康領域取得傑出成就、享有卓著聲譽的專家作為學部委員,為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與核心基地的建設、國家醫學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提供戰略諮詢和智力支撐。
  • 陳薇、饒毅等獲聘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學部委員
    ◎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2020年12月18日,中國醫學科學院正式發布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2020年增聘學部委員名單,28名傑出專家獲聘。其中,「人民英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等入選基礎醫學與生物學部委員。
  • 華康保代當選第一屆保險中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
    2020年12月6日,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成功召開,作為9個平行分論壇之一的「科技創新重構保險中介新生態論壇暨保險業協會保險中介專委會成立會議」圓滿舉行。
  •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舉辦「深圳先行示範區金融峰會」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深圳市副市長、黨組成員艾學峰,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黨委委員曹宇,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建軍
  • 惠理集團餘小波先生受聘擔任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境外投資和對外開放專業委員會特別委員
    惠理投資董事兼中國業務總裁餘小波先生榮幸受聘擔任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境外投資和對外開放專業委員會特別委員,並履行其相應職責。境外投資和對外開放專業委員會旨在落實雙向開放工作要求,發揮保險資產管理行業的積極作用,加強機構業務交流,引導保險資金安全穩健開展境外投資,宣傳行業資源優勢,推動各類市場參與方與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境內外合作。專業委員會由委員和特別委員組成,其中特別委員單位包括:註冊在中國香港的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與境外知名資產管理機構等。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第二屆高級別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名單
    2018年11月6日下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第二屆高級別專家諮詢委員會(簡稱「高諮委」)2018年度會議在浙江烏鎮舉行。中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任、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主席莊榮文出席大會並致辭,中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劉烈宏宣布第二屆高諮委委員名單。共有來自全球政府部門、國際組織、企業、技術社群、高校和研究機構等各方面的30名委員。
  • 銀保監會1號罰單!
    1月29日,銀保監會公布了2021年1號罰單。農業銀行因信息系統安全和數據洩露等問題,被罰款420萬元人民幣。而此前包括農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都曾因類似問題受罰,近年來金融領域網絡信息和數據安全越來越收到監管層的重視。
  • 《風——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扶貧攝影展在京開幕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張佳琪)12月21日,由中國工商銀行和星石投資共同主辦的《風——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扶貧攝影展在北京開幕。
  • 中共大連市委 大連市人民政府第六屆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名單
    中共大連市委 大連市人民政府第六屆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名單 (共104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 銀保監會批覆中國農再保險公司開業
    原標題:銀保監會批覆中國農再保險公司開業   據相關消息報導,銀保監會12月31日批覆,同意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業,註冊資本為161億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趙陽
  • 【中行回應被罰5050萬:深刻反思】銀保監會官網5日消息,近期,中國...
    2020-12-05 20:27:08來源:FX168 【中行回應被罰5050萬:深刻反思】銀保監會官網5日消息,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 李欣然:一刻不停歇地推動銀保監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打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銀保監會系統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按照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冷靜清醒和堅韌執著,一刻不停歇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要求,以全面從嚴治黨推動監管隊伍恪盡職守、敢於監管、精於監管、嚴格問責,確保攻堅戰取得勝利。
  •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
    附: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的通知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保險中介監管,提高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與經營管理水平,推動保險中介行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保險公估人監管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
  • 亞財日報丨銀保監會「排雷」人身險產品
    今日聚焦  銀保監會「排雷」人身險產品  近日,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專項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全面梳理、摸清底數,集中清理整頓一批歷史遺留問題產品,嚴厲打擊嚴重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