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恆集團併購頻頻,重組破產田七牙膏後再拿下業績已暴雷的萊美藥業...

2020-12-22 藍鯨財經

距離2015年中恆集團(600252.SH)觸碰市值巔峰300億元已經過去了5年,不過目前的市值縮水了近7成。另一方面,今年中恆集團集中開啟了「買買買」模式,頻繁併購多家公司。

11月12日,中恆集團發布公告,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對控股子公司萊美藥業定增申請文件進行了審核,認為萊美藥業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在長達8個月的等待後,中恆集團參與認購萊美藥業(300006.SZ)定增事項獲監管批准。

而這一利好消息似乎並沒有影響資本市場。發布公告當日,中恆集團全天呈現織布機走勢,最終以小幅收紅,截至收盤,股價報3.20元,總市值111.2億元。

中恆集團近日股票走勢,來源:Wind

儘管資本市場並不是太看好此番操作,但從投資收益角度來看,中恆集團也是大賺了一筆。

在消息的刺激下,萊美藥業盤中一度漲超12%。截至收盤,公司報收7.87元/股,漲幅為10.07%。

根據萊美藥業發布的定增計劃,中恆集團擬以9.39億元認購萊美藥業2.11億股,認購成本每股4.45元。隨著萊美藥業股價上漲,中恆集團擬認購的2.11億股帳面價值16.79億元,浮盈79%,約合人民幣7.41億元。

萊美藥業近日股票走勢,來源:Wind

認購公司淨利潤暴跌258.36%,高毛利下銷售淨利竟為負

中恆集團參與萊美藥業的定增,要追溯到8個月前。今年3月份,萊美藥業發布定增計劃,根據後續進展公告,中恆集團擬以9.39億元認購萊美藥業2.11億股,認購成本每股4.45元。

公開資料顯示,萊美藥業主要從事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醫藥製造為主,醫藥流通及藥品銷售服務為輔。主要產品涵蓋抗感染類、特色專科類(主要包括抗腫瘤藥、消化系統藥、腸外營養藥)、大輸液類、中成藥及飲片類等。公司旗下有多款高壁壘產品,如卡納琳是唯一獲得CFDA批准的淋巴示蹤劑。

早在2019年11月25日,中恆集團就與萊美藥業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取得後者大股東22.71%股份對應的表決權,最終取得實控權。截至目前,中恆集團已經成為萊美藥業控股股東,廣西國資委成為萊美藥業實際控制人。

來源:萊美藥業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

中恆集團之所以如此看重萊美藥業,是因為其在細胞免疫治療、腫瘤靶向藥物、蛋白組學等生物醫藥創新領域具備優勢產品和技術。中恆集團則可以利用萊美藥業填補廣西相關創新藥物領域市場空白。

然而,中恆集團花9.39億認購的萊美藥業在2019年卻交出了一份暴雷的財務數據。

年報顯示,2019年萊美藥業營業收入18.59億元,營業成本18.94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55億,同比2018年暴跌258.36%。

貓妹注意到,在銷售毛利率高達71.76%的情況下,銷售淨利率卻是-8.68%。與此同時,萊美藥業的銷售費用率自2016年起連年遞增,一路高歌猛進,甚至2019年銷售費用率高達51.23%。這也是萊美藥業在營收遞增和超高毛利率的雙重利好下,淨利潤卻依然連年遞減直至為負的原因。

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萊美藥業交出的三份季報也並不是很有說服力。2020年萊美藥業前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11.97萬元、1.63萬元和864.83萬元,同比分別為-139.01%、-99.95%和-61.01%。與此同時,三季報中的萊美藥業依然處於高毛利率67.67%和超低銷售淨利率1.21%的狀態下。

更有意思的是,為了避免與控股股東產生同行業競爭。自3月22日開始,萊美藥業已經先後9次通過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首次公開掛牌轉讓其直接或間接持有的湖南康源製藥有限公司100%股權、直接持有的四川禾正製藥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含其全資子公司成都禾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萊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重慶萊美健康產業有限公司60%股權和重慶萊美金鼠中藥飲片有限公司70%股權。但截止11月10日標的股權公開掛牌期滿,均未徵集到意向受讓方。

投資重整破產田七牙膏,或只為獲取原材料三七

除了認購萊美藥業外,中恆集團還將曾經的國貨之光——田七牙膏收入囊中。

10月11日,中恆集團發布公告,法院裁定批准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奇麗公司」)重整計劃,中恆集團將以不超過1.5億元的出資總額參與奧奇麗公司重整投資。重整完成後,公司最終將持有奧奇麗公司全資子公司田七化妝品公司股權比例不低於55%,實現對後者的控制。

奧奇麗公司曾是梧州市知名日化企業,從事日化用品的研製、生產和經營,旗下「田七」牙膏曾是全國排名前五的牙膏品牌,在國內有較高的知名度。但近年來經營不善,2019年7月進入破產程序。

據了解,中恆集團主要從事心腦血管、婦科、骨骼肌肉等領域的製藥業務和龜苓膏系列食品加工業務。其中,製藥業務,尤其是心腦血管領域的藥劑產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9年,中恆集團心腦血管領域藥劑實現營收32.50億元,同比增長8.30%,在公司總營收中佔比超過85%,產品毛利率更是高達93.72%。

值得一提的是,中恆集團的製藥板塊核心產品注射用血檢通(凍幹)的主要原材料是三七,耗用成本佔總成本的比重在31%以上。據貓妹了解,中恆集團所需要的三七與田七牙膏中的「田七」為同種藥材。

此外,中恆集團曾表示,公司重視三七(即田七)產業發展和培育,近年來,通過設立廣西三七深加工重點實驗室、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共建「三七研究中心」、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共建研發中心等方式加大專項研發。

如此來看,重整投資奧奇麗公司入主田七牙膏,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各取所需。

主業增收不增利,欲以投資併購培育新增長點

今年以來,中恆集團緊緊圍繞「以投資併購培育新增長點」的理念,多次進行資本運作。

除了萊美藥業和奧奇麗公司,在7月24日,中恆集團還確定向生產龜苓膏和口服液的子公司雙錢實業增資1.94億元。

中恆集團此番高頻繁資本運作的底氣或許來自近年來控股股東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投集團」)頻頻增持中恆集團股票。

10月16日,中恆集團披露公告稱,截至10月15日收盤,公司控股股東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中恆集團股份的增持累計已達到總股本的2%,達到增持計劃的下限。

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廣投集團共計持有中恆集團股份9.56億股,對應持股比例為27.52%。

據了解,廣投集團增持及回購理由多為「公司目前股票價格不能完全反應公司價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信心」。不過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是,中恆集團今年的季報則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2020年中恆集團前三季度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9.84億元、7.63億元和11.79億元,同比分別為12.39%、-18.70%和25.7%。然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56億元、1.63億元和1.10億元,同比分別為-10.46%、-14.14%和-48.64%。

來源:Wind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恆集團在毛利率連年遞增,甚至2018年毛利率高達將近90%的情況下,銷售淨利率卻處於連年遞減狀態,2018年的銷售淨利率竟達到了近10年較低值18.59%。

反觀銷售費用率,在2016年之後處於高速增長的態勢,2018年達到64.24%的高值。同萊美藥業類似,這也是中恆集團在高毛利下歸母淨利潤增速較緩的原因。

來源:Wind

作為一家藥企,中恆的廣告銷售與其研發投入形成鮮明反差。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的市場推廣費分別為21.19億元、22.66億元,但對應的研發投入僅為4474.49萬元和6396萬元。

中恆集團的醫藥製藥業務一直存在產品單一的情形,聯姻萊美藥業無疑可以提升中恆集團未來盈利能力以及在生物醫藥行業的地位。不過,萊美藥業近年來的債務和業績都不容樂觀,中恆入股以後,如不能改善經營,只會造成雙向拖累。(藍鯨資本 王曉楠 wangxiaonan@lanjinger.com)

相關焦點

  • 新東家中恆集團接盤,曾經的國貨之王田七牙膏還能復活嗎?
    7月15日,中恆集團(600252)公告稱,公司將參與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重組投資,交易完成後將持有奧奇麗旗下全資子公司田七化妝品的55%股份,實現對後者的控制權。重音符落在「田七」兩個字上。源自知名壯藥的田七被用於牙膏生產已有多年歷史。較近的高光時刻發生在2003年左右,當時一位來自黑龍江的營銷大神將其推至行業巔峰。
  • 中恆集團轉型升級進行時:併購萊美實現巨額浮盈 獲大股東堅定增持
    據了解,中恆集團拿下萊美藥業(300006.SZ),不僅是2020年A股首例併購案,還是國資收購民企的典型案例。此次定增完成後,將進一步完善公司醫藥產業鏈,並藉助萊美藥業優勢產品和技術導入廣西,填補廣西相關創新藥物領域市場空白,帶動廣西創新藥物研發,吸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進駐廣西,構建從藥物研發到生產銷售完整的健康產業鏈條。
  • 中恆集團入主重慶萊美藥業
    1月2日晚間,重慶萊美藥業(300006)公告,近日,公司實際控制人邱宇先生與廣西國資委旗下的中恆集團(600252)就《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約定的表決權委託事項進行了商議,1 月2 日中恆集團(600252)第八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廣西梧州中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接受邱宇先生表決權委託的議案》,公司實際控制人邱宇先生擬與中恆集團籤署《表決權委託協議
  • 萊美藥業「甩賣」5家子公司股權:擬7折處置 涉及金額約5億元
    近日,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萊美藥業」)公告稱,公司已對深交所此前下發的問詢函作出回復,內容涉及實際控制人邱宇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質押等問題,以及將表決權委託給廣西梧州中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恆集團」)的必要性與合理性。
  • 歸母淨利同比下滑265% 萊美藥業能否逆襲而上
    根據Wind數據顯示,萊美藥業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負債總額為17.89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就高達17億元。那麼,賣掉這些公司股權,又能帶來怎樣的效果?1月23日,萊美藥業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業績出現大轉變,從2018年的9800萬元歸母淨利潤下滑至2019年的虧損1.6億元。
  • 中恆集團(600252.SH):萊美藥業取得艾司奧美拉唑鈉藥品註冊證書
    格隆匯 12 月 8日丨中恆集團(600252,股吧)(600252.SH)公布,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重慶萊美藥業(30000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萊美藥業」)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藥品註冊證書》。
  • 萊美藥業2019年盈轉虧,風口逆行、收緊投資戰線退出設立健康險公司
    恰值發展好時期,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美藥業」,300006.SZ)卻宣告,將退出發起設立健康保險公司。細究來看,或是因萊美藥業自身業績轉虧、財務承壓,不得不收縮投資戰線。藍鯨保險注意到,2016年至今,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將目光瞄準健康險市場,意圖參與籌建專業健康險公司,目前至少有7家均處在排隊等待階段。
  • 太極集團大股東混改通過反壟斷審查,萊美藥業擬分別處置5家子公司...
    據悉,今年10月27日,重慶市涪陵區國資委與國藥中藥、涪陵國投及太極集團控股股東太極有限籤訂了有關《增資合作協議》。增資完成後,太極有限將由涪陵區國資委100%控股變更為:涪陵區國資委持股15.9164%;涪陵國投持股17.4170%;國藥中藥持股66.6666%。
  • 重慶萊美藥業1200萬賣掉萊美金鼠70%股權,0元轉讓萊美健康70%股權
    萊美藥業聚集主業處置資產取得進展。1月16日,重慶萊美藥業(3000060公告,董事會決定,公司全資子公司萊美醫藥向重慶芝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芝臣科技),轉讓其持有的重慶萊美金鼠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萊美金鼠)70%股權,交易價格1200萬元;以0元價格向重慶智贏優遠健康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智贏優遠),轉讓其持有的重慶萊美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萊美健康)60%股權,同時,智贏優遠及其實控人為萊美健康償還萊美醫藥債務事項提供股權質押擔保及連帶責任擔保
  • 萊美藥業調整子公司股權處置方案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鑑於多次公開掛牌仍未徵得意向受讓方,萊美藥業12月21日晚間宣布將對處置方案進行調整。  據悉,今年2月11日,萊美藥業曾公告,擬採用整體在重慶聯產所公開掛牌轉讓或以公開掛牌轉讓和引入戰略投資者相結合的方式,對可能與新控股股東中恆集團產生同業競爭問題以及不符合未來戰略規劃的5家子公司股權進行處置,合計估值約5.37億元。
  • 推進資產處置 萊美藥業轉讓兩子公司股權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萊美藥業資產處置取得實質性進展。公司1月15日晚間公告,董事會決定公司全資子公司萊美醫藥向重慶芝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轉讓其持有的重慶萊美金鼠中藥飲片有限公司70%股權,交易價格1200萬元;以0價格向重慶智贏優遠健康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轉讓其持有的重慶萊美健康產業有限公司60%股權,同時,智贏優遠及其實控人為萊美健康償還萊美醫藥債務事項提供股權質押擔保及連帶責任擔保。
  • 黑妹、田七、兩面針……以後,你可能再也買不到這些牌子的牙膏了
    兩面針上市融資後先後涉足紙業、精細化工、醫藥、房地產等領域,然而兩面針上市第三年主營業務便開始虧損。今年初,兩面針發布《2016年年度業績預盈公告》稱,公司預計實現淨利潤約為2200萬元到2600萬元。但仔細一看,這是因為兩面針賣了手中的股票才勉強盈利。
  • 撐起95%收入的降血脂藥風光不再,德展健康業績承壓忙轉型
    1業績遭遇「滑鐵盧」德展健康前身是天山紡織,主營紡織業務。2016年9月,天山紡織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置入北京嘉林藥業。嘉林藥業作為全資子公司,其產品阿樂(通用名「阿託伐他汀鈣片」)也是德展健康的核心品種。阿託伐他汀鈣是目前市場份額最大的降血脂類藥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國內只有立普妥和阿樂兩種產品佔據著市場。
  • 破產藥廠變百億醫藥帝國,這個醫生出身的黑龍江首富了不得,可惜……
    可惜,這個故事隨著哈爾濱譽衡集團進入破產程序而迎來了悲傷結局。熱點聚焦近日,上市公司譽衡藥業發布公告稱,已收到控股股東哈爾濱宇珩集團進入破產程序的《告知函》。據悉,譽衡集團及其實控人朱吉滿等累計被保護性輪候凍結股票7.06億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2.18%。這個由朱吉滿一手打造的百億醫藥帝國,正在以難以想像的態勢快速崩塌。
  • 盤前有料丨券商再收政策大紅包;5G新一輪招標啟動……重要消息還有...
    4中恆集團 :擬9.5億元認購萊美藥業定增股份中恆集團(600252)3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擬與中恆同德基金和廣投國宏基金共同參與認購萊美藥業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萊美藥業擬募資總額不超過10.97億元,發行價4.5元/股。
  • 首款國內仿製ED治療藥物銷售起紛爭 萊美藥業獨家銷售代理權或被...
    近期,公司與長春海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悅藥業」)在履行《他達拉非片中國區授權協議》過程中產生較大爭議,經雙方多次磋商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針對海悅藥業擬取消萊美醫藥中國區獨家銷售代理權資格的情形,萊美醫藥委託律師於2020年4月23日向海悅藥業發送了《律師函》。  在海悅藥業收到上述《律師函》與萊美醫藥溝通後,雙方仍未能達成一致。
  • 萊美藥業:0元轉讓萊美健康60%股權
    原標題:[公司]萊美藥業:0元轉讓萊美健康60%股權   萊美藥業(300006)發布公告稱,已與重慶智贏優遠健康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 加快資產處置聚焦優勢領域 萊美藥業0元轉讓旗下公司
    新京報訊(記者 劉旭)1月16日,萊美藥業連發兩條股權轉讓公告,全資子公司萊美醫藥將其持有重慶萊美金鼠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簡稱「萊美金鼠」)70%股權以人民幣1200萬元轉讓給重慶芝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持有重慶萊美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簡稱「萊美健康」)60%股權以人民幣0元轉讓給智贏優遠。
  • 74歲國民品牌「田七」被拍賣!曾一年賣出4億隻,如今1.63億賤賣!
    但是,要知道早在2003年,田七就取得年銷4億隻、營收10億元的業績,與佳潔士、高露潔、中華等品牌一起,並稱牙膏界的「四大天王」。對於這樣一個擁有輝煌歷史的國貨品牌,當地政府顯然不想輕易放棄,而是希望「田七」牙膏品牌能夠捲土重來、再現輝煌!
  • 沒落的帝國▋還記得「黑妹牙膏」嗎?以後可能你會買不到了
    進軍酒店行業難拯救業績實際上,在傳統渠道難以打開局面且競爭程度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黑妹牙膏開始借力酒店旅遊業突圍。據黑妹官網顯示,「黑妹酒店旅遊用品目前已牢牢佔據中國酒店旅遊用品第一品牌的地位,全國四星級以上的酒店普遍使用黑妹的洗漱用品,黑妹酒店旅遊用品的年銷售量更是超過5億支,並遠銷中國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