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並鎮遭專家「痛批」,是譁眾取寵嗎?農民的3句話,句句屬實

2021-01-08 三農邦

進城兩個字在農民看來,似乎一直都有不一樣的含義,相信很多農村80後都記得小時候跟家裡的長輩進城的場景,一般來說農民不到城市裡邊去,只有需要買什麼比較貴重的東西或者辦比較重要的事情的時候才會進城,順帶著捎帶上家裡的孩子也是為了讓孩子到城市看看轉轉,漲漲見識。後來經濟的發展縮短了農民和城市之間的距離,農民在進城的時候方便了很多,可是農民又不僅僅滿足去城市裡邊充當一個過客,看看就走,在農民的理解裡,進城成了一個目標,那便是脫離原本的農村戶籍,變成城市人,可以說這種思想至今仍發揮著作用。

這邊農民雞頭白臉想進城,那邊城市也在為自己的發展做著規劃,也提出了各種考核農民落戶的指標,說白了,只有農民當中比較有本事的才能到城市裡邊落戶,很多農民工在城市打工一二十年,最終還是被城市拒之門外,只得返回農村。不過在幾年前,農民進城的門檻一下子降低了,那便是有專家提出來了「合村並鎮」的概念,說白了就是把原本的農村自然村落給釋放出來,農民由單獨的宅基地變成集中居住,這樣不僅能擴大農村耕地面積,還能讓農民變成城鎮居民,一舉兩得。

說實話,在這個說法被提出來的時候,很多農民眼前一亮,覺得自己和城市生活之間原來一點也不遙遠,對於合村並鎮,很多農民充滿期待,巴不得自己所在的村子馬上能行動起來。可每兩年,農民的想法又發生了變化,現在來說,更多的農民反而選擇了不參與合村並鎮。其實對這個說法,專家的看法也有分歧。近期溫鐵軍教授就明確表態,痛批合村並鎮的思路,他認為忙著拿走農民的徒弟就是「不負責任」。此言一出,很多人都說溫教授是譁眾取寵,但是大多數農民卻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有農民還頗具針對性地說了3點,句句都是大實話。

第一、因為打工,宅基地空著,因此算閒置,不合適

可能很多農民都看到過說農村無用閒置的宅基地,村裡會收回,雖然全國各地的執行的情況不一樣,但這不是說說而已,有些地方確實已經這樣做了。可是這樣真的合適嗎?要知道農民出去打工是因為農村沒有收入來源,起碼沒高收入來源,現在消費那麼高,不打工根本沒法支撐,農民普遍離家,宅基地空著,這也是必然結果,但這不代表農民不要這塊宅基地了呀。可能很多農民只是想著攢點錢,然後再回來蓋房子呢?總之一點,因為農民打工不在家就把宅基地算閒置,有點不合適。

第二、農村進步不能寄希望於「一拆一合」,要從根本上去解決

農村常住居民少了,村子變荒涼了,缺少居住的人氣兒了,這些固然是實情,但要解決這個問題,完全寄希望於先拆了,在合併,然後看起來就熱鬧了的思路就有點不合時宜了。我承認,可能在這樣算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但絕對不是唯一的辦法,更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農民離家的原因是沒有工作,掙不到錢,要想讓農村進步,難道不該思慮怎麼解決農民在周邊村子就能就業的問題,不該考慮怎麼提高農業耕種效率和效益嗎?畢竟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源所在。

第三、合來合去,賠的是農民

之前的時候,很多農民沒算明白一本帳,總感覺合村並鎮好像自己沾了光一樣,因為從原本破敗的村子住上了看起來和城市一樣的漂亮房子,現在農民回過來這個神兒了,其實合來合去,賠的是農民。舉個例子吧,農民的宅基地加耕地,一共100畝,通過合併釋放出來了,然後找一個20畝的地方給農民統一蓋房子供農民住。到這並沒有結束,不是還有80畝的數額嗎?那在保障100畝土地不變的情況下,從城市划走80畝,用作商品房開發,合理合規。如果你沒看懂,仔細看看,仔細想想,賠的是誰?

我認為溫教授說的絕對不是譁眾取寵,相反是為了農民考慮,只是有些農民至今沒反應過來罷了。當然了,這事兒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有些農民本身就不要需要老家的那些地了,所以巴不得賠點錢,但對更多的農民來說,不管你搞不搞得懂,還是聽溫教授說的比較靠譜,畢竟有句話叫「農村人住了樓,苦日子開了頭兒」。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合村並鎮?合村並鎮的深層次原因驚呆你!
    合村並鎮後,大家搬至高樓,將農村建房用地更改成為耕地,將土地的實用率大大提升,並且能夠拉動國內鋼鐵、水泥等行業的內需。第二有些農民認為自己原住地地方寬敞。地方大而合村並鎮後,國家建統一規劃的房屋面積太小,生活方面都不適應,不想搬遷。不配合合村並鎮政策。第三有些農民認為合村並鎮後自己的原先耕種的土地遠了,種地不方便了,不願意搬遷。
  • 甘肅地廣人稀生活不便,有望「合村並鎮」,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01說到甘肅,大家應該是非常熟悉的,這是我國西部的一個省份,可能是因為交通不便地域又比較偏遠的原因,甘肅在2019年的經濟生產總值8718.3億除了這些發展以外,甘肅也打算開展合村並鎮,並且已經有了一些地域的規劃。首先嘗試「合村並鎮」的就是金昌市了,這個市裡有27個個行政村,人口不算太密集,但是地域比較寬廣,正是因為人少地多,在這裡生活就有一些不方便,想要去一個大點的超市需要走很遠的路,孩子們上學也不方便。
  • 「百佳農民」獲表彰,宜昌市歡慶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周 洪興山縣高家坪綠香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水月寺鎮高家坪村)楊先政遠安縣先政傳茗家庭農場場主(舊縣鎮鹿苑村)十佳柑橘種植能手宋永志夷陵區小溪塔習家崗柑桔場場長袁亮亭宜都市亮亭生態柑桔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五眼泉鎮雞頭山村)
  • 馬光遠:種子安全和晶片安全一樣重要,農民:這是真專家,支持
    接著往下聊,只要是農民,就知道種子的重要性。但近幾年來在農村,我卻對種子有著深深的擔憂。當我看到馬光遠在網上說:種子安全和晶片安全一樣重要,我打心眼裡佩服這位專家。我記得那時2002年的時候,我們村的農民,種的大多是先鋒335的轉基因玉米種子,那一年可以說大豐收。我們在地裡掰玉米,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大家都說:這麼高的產量,今年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就這樣,在我們這裡,不到3年的時間,農民幾乎清一色的全部種上了先鋒335玉米。
  • 江津原創村歌《大美合解村》獲全國一等獎
    中國網11月23日訊 11月21日,2020年「慶豐收·迎小康」中國村歌大賽總決賽在浙江省江山市大陳村舉行,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的15支參賽隊伍同臺競技,其中,重慶市江津區珞璜鎮合解村原創村歌《大美合解村》以總分第一名獲得全國一等獎。
  • 江津:原創村歌《大美合解村》獲全國一等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2日17時訊(通訊員 陳元媛 顏瑋)11月21日,2020年「慶豐收·迎小康」中國村歌大賽總決賽在浙江省江山市大陳村舉行,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的15支參賽隊伍同臺競技,其中,重慶市江津區珞璜鎮合解村原創村歌《大美合解村》以總分第一名獲得全國一等獎。
  • 不得強迫農民「上樓」?農民要的可不是一刀切,而是實在惠農
    對北方農村來說,「上樓」,絕對是農村人牴觸合村並鎮的原因之一,不得強迫農民上樓,真是禁止得好!說實話,合村並鎮,若是城中村,或是城鄉結合部,農民的土地被流轉,拆遷後「油水」足,那還痛快些。若是遠離城鎮的鄉村,合村並鎮後還要以種地為生,讓農民同意上樓,是有些難度的。這組圖是阿兮昨天下午剛拍的,地點就在招遠南部村莊。招遠屬於丘陵山地,位於膠東半島,也算是北方農村了。北方農村為什麼喜歡住四合院?自然是因四合院適合北方氣候。
  • 農村俗語「農民住高樓,好日子到了頭」,你知道這句話是啥意思嗎
    原先,筆者老家河南,前兩年也曾實行過城鎮合拼,在一部分地域早已合拼已過,比如安陽滑縣如今就有一個數萬人村,是由以前的33個村莊合拼成的。而筆者家鄉這裡,基本上每一個城鎮都蓋了一些新的住宅小區,像城內的一樣,但想要去買來住的並不是很多,許多 房屋到現在還空著。之前也說過不許群眾自身建房,說很有可能要合拼,但之後就已不提了。如今臨省合村並居搞得熱火朝天,讓全村人惦記著,是否大家這兒之後也會一樣?
  • 臺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 農民北上抗議 痛批民進黨強奪民財
    為抗議民進黨將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臺農民北上抗議。(推按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7月3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立法機構2日三讀通過所謂「農田水利法」,自10月1日起,臺灣各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水利會土地改為公有,此舉引爆農民不滿。
  • 《亮劍3》撤檔下架,遭官媒痛批,網友不滿
    就抗戰系列影視劇中,《亮劍》是近年的一部經典之作,其體現出的「亮劍精神」也一直被不斷提起,這部2005年的電視劇也有兩部後續製作,不過在口碑上一部不比一部,尤其是最新《亮劍3》,也就是《雷霆戰將》。《亮劍3》
  • 首批「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鎮,增城14村1鎮榜上有名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近日發布首批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和第二批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增城區有14個村、1個鎮入選。 ,正果鎮蘭溪村(蘭溪荔枝)、畲族村(畲族枇杷),派潭鎮密石村(柿子)、樟洞坑村(荔枝)、鄧路嚇村(涼粉草),荔城街群愛村(增城蜜菊)和蓮塘村(葡萄);正果鎮(荔枝)入選第二批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
  • 合肥這個村入選第七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此前已有24處…
    3月9日,安徽省民政廳公布了第七批安徽省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候選名單,合肥市長豐縣義井鄉蔡崗村入選。 宿州市埇橋區夾溝鎮鎮頭村 宿州市靈璧縣漁溝鎮堌子村 宿州市靈璧縣朱集鄉固城村 宿州市靈璧縣朝陽鎮旗杆村 宿州市靈璧縣朝陽鎮李寨村 阜陽市太和縣趙廟鎮城孜村
  • 韓國瑜遭高雄水果商痛批?
    ▲高雄市長韓國瑜(中時電子報)高雄一名水果商人吳冠毅近日上政論節目,痛批市長韓國瑜不回他電話,讓他氣到想去報警。影片被傳到社交媒體後,引發網友熱議。有臺灣網友隨即指出真相,這人就是個盤商(中間商),並表示「韓國瑜不經過水果盤商直接幫農民找銷路創造更多利潤,當然得罪他們了。」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高雄旗山一名水果商吳冠毅19日上綠營節目痛批韓國瑜對他們不管不問。隨後被部分臺灣網友指出,這人就是個盤商。網友痛斥:「盤商就是菜蟲啊」,「沒得剝削農民了,當然覺得不爽」。
  • 合村並鎮後將迎免費時代?兩大費用將免費繳納,一類人享免費醫療
    合村並鎮改革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質量,改善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環境,同時推動農村城鎮化發展,讓農村居民享受到城鎮居民一般的醫療、養老、教育等等方面的待遇,如今許多農村地區已經在加大力度推動合村並鎮工作的開展。
  • 歷史上最霸氣的十句話,句句都是經典,句句讓人熱血沸騰!
    歷史上最霸氣的十句話,句句都是經典,句句讓人熱血沸騰!在我國五千年歷史的長河當中,誕生了無數的英雄豪傑,同時也誕生了無數霸氣十足的豪言壯語,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國歷史上最為霸氣的十句話,句句都是經典,而且現在聽來,依舊覺得熱血沸騰!
  • 第六批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公布,永康有鎮村上榜
    近日,省政府批准7個鎮、59個村、30個街區為第六批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永康市唐先鎮、古山鎮胡庫下村上榜。 各地要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關係,保持和延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做好保護規劃編制、實施和監督工作;堅定文化自信,努力打造浙江文化標誌。
  • 農民60多歲還打工,專家困惑,為啥不在家歇?農民的5句話很戳心
    我們現在國際化大都市,大家都感覺還有農業嗎?但是大家可能又會能清晰的感覺到,我們一到雙休日就驅車趕往郊區了,採摘去了,那麼就是說我們北京的農業,跟過去的傳統農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是都市型的現代農業。隨著中國的的發展,農業也越來越好,人到60歲是花甲之年,為什麼農民60多歲還打工,專家困惑,為啥不在家歇?農民的5句話很戳心1、在家閒不住小編覺得老年人是閒不下來的,讓他在家閒著會出現問題的,在家邊上給他找一個工作,這樣他有事做就不會無聊了。
  • 陳菊遭痛批:回到了日本殖民時代!
    經清查,黃士福及遭檢舉的鳳山處所,確實未有相關營業登記,上午發函要求他說明,下午則派員前往查看。稅務部門派人查看後發現,被檢舉的鳳山處所外有布旗招牌,現場有在賣饅頭麵包,確有營業行為,將釐清是否為黃士福本人販售及每月銷售額多寡,若查證屬實,將依法追討過去漏報稅額。
  • 3年7批,靖江永壽百餘名幹部及人才結對掛職見實效
    交匯點訊 2017年,靖江市與陝西永壽縣籤訂幹部、人才培養工作框架協議……3年來,永靖兩地相互選派7批34名科級幹部、近百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掛職鍛鍊……  「半年掛職工作給我的感受很深,『借船出海』、共建共贏的招商模式,回購重組、騰籠換鳳的工作方法,敢想敢幹、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 彌勒這3個村(社區),全省出名了!
    ▽以下是正文彌勒這3個村(社區),全省出名了!近日,雲南省司法廳、雲南省民政廳發布第四批雲南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公示名單,全省共301個村(社區)。花口村委會位於西三鎮南部,與鎮政府所在地花口龍潭接壤,下轄花口、山金村、棠梨樹、大龍鋪、新寨、老寨、三棵樹、柏枝古8個村小組,全村有黨員129名,農戶1108戶3424人。農村經濟總收入291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