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假期的華麗書單及影視
蘇祖祥
華麗的假期,華麗的書單,華麗的影視,配得上華麗的享受。兩個月的華麗麗的假期,六十二個日日夜夜,沐浴暑氣蒸騰的日精月華,傾聽萬物生長的潛滋暗長,與整個大自然的節律保持一致,播種,生根,出土,萌芽,拔節,成長——打開書、影的視窗,盡享語言的精華,沉潛文明的燻育,感受教化的涵養,這是這份推薦書單和影視的初衷。
一.虛構類書目
《汪曾祺小說經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8月版)豆瓣評分:9.2分。
本書精選出汪曾祺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小說作品,使讀者能集中體味他「京派小說」的獨特藝術風韻。更應該注意的是他小說中的平民精神,博愛情懷,悲憫之心。本書包括《復仇》、《受戒》、《異秉》、《八千歲》、《七裡茶坊》、《故裡三陳》等經典短篇。
推薦理由:
有的人津津樂道於汪曾祺的小說語言之精粹,我卻更欣賞他的平民精神。一個細節可見其一斑:汪曾祺自稱是一個老饕,喜歡吃的卻是青菜蘿蔔這一類平民色彩十足的家常菜,並以此自得。喜歡逛菜市場,喜歡看紅紅綠綠的家常菜蔬,而把朋友送他的燕窩魚翅束之高閣。十分難得的平民精神,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這是汪曾祺與現代文明十分契合的地方,也是汪曾祺深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2.《九三年》(雨果著,鄭永慧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1月版)豆瓣評分:8.8分。
《九三年》是享譽世界文壇的法國浪漫主義巨匠雨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雨果在小說中塑造了旺代叛軍首領朗德納克侯爵和他的侄孫、鎮壓叛亂的共和軍司令郭萬,以及郭萬的家庭教師、公安委員會特派員西穆爾丹這三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展開了錯綜複雜的情節,生動地描寫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的生死搏鬥場面。小說最後:死裡逃生的朗德納克因良心發現,返回大火焚燒中的城堡救出三個孩子;郭萬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動,情願用自己的頭顱換取朗德納克的生命;西穆爾丹在郭萬人頭落地的同時開槍自盡。《九三年》可以說是雨果的寫作藝術和人道精神的最終顯示。
推薦理由:
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僅僅憑藉這一句話,雨果就足以成為人類精神殿堂的仰之彌高的大神。與狄更斯對照著讀,你可能會感受到高盧-法蘭克人與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精神相通之處和細微的不同之處。
3.《雙城記》(狄更斯著,張玲、張揚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8月版)豆瓣評分:8.5分。
狄更斯,英國十九世紀文豪。《雙城記》堪稱他遲暮之年的巔峰之作。
法國大革命時期,名醫馬奈特偶然目睹了封建貴族埃弗瑞蒙德兄弟草營人命的暴行,因為打抱不平,反被投入巴士底獄,監禁了十八年。出獄後,馬奈特之女露茜卻與仇家的兒子達奈墮入情網。於是,在法國革命的旋渦中,一幕幕家族的恩怨情仇隆重上演,善、惡、生、死在衝突中交融,在轉瞬間變換……《雙城記》結構嚴整,語言凝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哥德式風格在小說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詭異陰森的場景,變幻莫測的情節,愛恨情仇的心靈世界。狄更斯對革命與人性的深度思考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寫作才華,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英法文豪對法國大革命的不同理解和英法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在這兩部小說中得到集中的體現。
推薦理由:
如果用英語朗讀小說開頭的那一段著名的句子,你會覺得英語的音韻之美應該不在漢語之下。如果你嘗試在自己寫作時套用這句話,那就更是棒得無話可說了。還暫且不說神秘莫測、詭異奇妙的哥德式藝術特徵如何令人愈進愈奇,還暫且不說偉大愛情的奉獻精神如何令人目眩神迷,還暫且不說英法民族度盡劫波兄弟在的博愛胸懷如何令人心生敬意。
4.《歐··亨利精選集》(李文俊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12月版)豆瓣評分:9.0分。
歐·亨利的小說從內容題材分,大致有這麼幾個方面。一小部分作品涉及拉丁美洲的生活。另一部分是描寫美國西部草原和牧牛人生活的。還有一些作品是寫騙子的。但數量最大、最為人稱道的則是寫大都市生活的。其中以描寫紐約曼哈頓市民生活的作品最為著名。他把那兒的街道、小飯館、破舊的公寓的氣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頓的桂冠詩人」之稱。
這部書收了歐·亨利小說一百又一篇,透過作家的淚與笑,看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仍在鍍金時代餘風中的美國人的百幅生活圖景。
通常人們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歐亨利式結尾上,但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他的小說所具有的溫情以及對人性豐富性的挖掘。讀他的小說,最後發現在歐·亨利式出人意表的結尾背後,會有一個暖心的結尾,會被人性的溫馨所感動。
推薦理由:
我沉迷於其出人意表的小說藝術,傾慕其愛無差等的悲憫情懷。即使對世人皆欲殺的罪囚,即使對遊手好閒的流浪漢,即使對愛慕虛榮的拜金主義者,歐·亨利都毫不吝嗇地給予理解之同情。
5《動物農莊》(喬治·歐威爾著,李美華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1月版)豆瓣評分:9.2分。
《動物農場》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反烏託邦政治諷喻寓言。農場的一群動物成功地進行了一場「革命」,將壓榨他們的人類東家趕出農場,建立起一個平等的動物社會。然而,動物領袖,那些聰明的豬們最終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成為比人類東家更加獨裁和極權的統治者。
馬諾爾農莊一隻名叫老梅傑的豬在提出了「人類剝削動物,動物須革命」的理論之後死去,幾個月後,農莊裡掀起了一場由豬領導的革命,原來的剝削者——主人瓊斯先生被趕走,動物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願望,嘗到了革命果實的甘美,馬諾爾農莊被更名為「動物農莊」,還制定了七戒。然而不久,兩隻領頭的豬為了權力而互相傾軋,勝利的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內奸,豬們逐漸侵佔了其他動物的勞動成果,成為新的特權階級,「所有動物一律平等」的原則被修正為「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動物們又恢復到從前的悲慘狀況。
6.《1984》(喬治·歐威爾著,傅惟慈 / 董樂山譯,萬卷出版公司2010年10月版)豆瓣評分:9.4分。
《1984》是一部傑出的政治寓言小說,也是一部幻想小說。作品刻畫了人類在極權主義社會的生存狀態,仿佛一個永不退色的警世標籤,警醒世人提防這種預想中的黑暗成為現實。歷經幾十年,其生命力日益強大,被譽為20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文學經典之一。
推薦理由:
這個世界上如果多一個人讀喬治·歐威爾,就會多一個人免於奴役,多一個人嚮往自由。不需要更多理由,因為每個人都有免於恐懼和奴役的強烈嚮往。
二.非虛構類書目
1.《中國人史綱》(柏楊著,同心出版社2005年9月版)豆瓣評分:8.5分。
《中國人史綱》是柏楊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的監獄歲月裡「埋頭整理中國歷史」而成的一部皇皇巨著。說它是巨著,一是就篇幅而言,全書近八十萬字,從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時代一直講到二十世紀葉滿清王朝末期最不堪的那段屈辱歲月;二是就影響力來說,《史綱》自出版以來,一直是廣大讀者了解中國通史的首選書籍;還有第三,那就是《史綱》的成就代表了作家寫史的一種高度,在將歷史寫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察力方面,柏楊做出了傑出的成就。
《中國人史綱》的寫作特點包括灑脫自在、遊刃有餘的表述。對歷史事件和人物持有鮮明的態度。每章最後的「東西方世界」一節,別具匠心和視野。特有的以世紀分章和以問題分節,不以帝王年號而以普遍的公曆算法來紀年,和將一個世紀分成十個年代來分別表示,等等做法,都使得全書脈絡清晰,重點主題一目了然,大大地方便了閱讀。
本書特別強調的是「中國人」史綱,其以人為本的史家眼光可謂獨具慧眼。
推薦理由:用人道主義而不是用王道主義敘述中國歷史,用永恆的時間作為歷史的坐標,用民眾的生生不息代替二十四姓家譜,這就是「中國人」史綱的特異之處。
2.《人類簡史》(【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著,林俊宏譯,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版)豆瓣評分:9.2分。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的一部重磅作品。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今天卻只剩下了我們自己?我們曾經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上生態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
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加快樂嗎?我們知道金錢和宗教從何而來,為何產生嗎?人類創建的帝國為何一個個衰亡又興起?為什麼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男尊女卑的觀念?為何一神教成為最為廣泛接受的宗教?科學和資本主義如何成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信條?理清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脈絡,挖掘人類文化、宗教、法律、國家、信貸等產生的根源。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簡史,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重新審視自己。
推薦理由:
百科全書式的視野,縱橫捭闔的敘述,融歷史、考古、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生物學、哲學等學科於一爐,對我們以往的閱讀經驗是一種充滿快意的挑戰。
3.《民主的奇蹟》(凱薩琳·德林克·鮑恩著,鄭明萱譯,新星出版社2013年7月版)豆瓣評分:8.2分。
1787年夏,美國費城。一場原本只為修補舊條例而召開的聯邦大會,結果演變成要制定一部聞所未聞的憲法。五十五位代表,平均年齡不到四十三歲,來自十二個立場各異的州,代表不同的利益群體,激辯四個多月,有人出言威脅,有人離場抗議,連主席華盛頓都寫道:「我真懊悔跟這檔子事沾上關係。」 而正是在幾近絕望的氣氛裡,會議締造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美國憲法。這部憲法,孕育了當今世上最富強的國家。
這奇蹟如何誕生?本書帶你直擊聯邦制憲會議上唇槍舌劍的激鬥,看美國先賢如何「吵出」開啟兩百多年國運的不朽文獻!
推薦理由:
看一看55個特殊的人物,如何在費城燠熱煩悶的127天裡,制定出一部「人類所能設計出的最好的憲法」。「偉大的妥協」就是由華盛頓、富蘭克林、漢密爾頓、麥迪遜、蘭辛、蘭登這些天神一樣的人達成的。
4.《薩哈林旅行記》(契訶夫著,刁紹華 / 姜長斌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4月版)豆瓣評分:8.8分。
薩哈林島是北太平洋上介於韃靼海峽和鄂霍次克海之間的一個長條形島嶼,四面環水,俄羅斯帝國把它當作是罪犯無法逃脫的天然監獄,從19世紀60年代起,將成千上萬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這裡,從事苦役勞動。
1890年,契訶夫決定前往薩哈林考察,雖然此時他已出現疑似肺結核症狀,多次咯血,身體十分虛弱;但是他堅持說「有必要」到這個「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狀態。
他參觀監獄、和苦役犯談話,用卡片記錄了近一萬個囚徒和移民的簡況,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種種酷刑,深受震動,「以致後來多次在噩夢中看見這些場景」。三個月後,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時間,寫出《薩哈林旅行記》。
推薦理由:
苦役犯也是人,未開化的土著人也是人,他們都應該享有人的待遇和尊嚴。文學家的職責之一就是發現人間的苦難和歧視,並呼籲人們想辦法消除苦難和歧視。即使是苦役犯和土著人的苦難,也在其關注視野範圍內。
5.《中國印象》(湯因比 / 黑格爾 / 康德 / 韋伯等,何兆武主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版)豆瓣評分:7.7分。
本書集62位世界名人對中國文化的論述,他們從各自的角度論述了中國文化的各個側面,他們又都處在不同的時代,從而,讀者可以從他們對中國的論述中,了解到中國形象在世界歷史上的變化。他們中有的超載了本民族文化的限制,從全人類的角度出發論述中國,因而,他們的論述有助於人們把握中國應如何走向世界、走向未來。本書的作者都具有淵博的知識,是世界文化的創造者和研究者,他們的論述具有常人所不能達到的深度和廣度,散發出人類智慧的光輝。
推薦理由:
這部書可能不會讓你找到「正能量」和自豪感,卻可能讓你找到一種不同的觀察視角、立足點和價值觀,可能會在與人類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科學家的對話中迷失以往的坐標系,可能會讓你陷入痛苦的反思之中,之後可能會讓你恍然大悟:原來還可以這樣來觀察,原來應該這樣來理解人類和文明。
6.《一頭自由主義的鹿》(狄馬著,中信出版社)豆瓣評分:7.9分。
《一頭自由主義的鹿》是青年思想家狄馬繼《我們熱愛什麼樣的生活》之後又一本語言犀利、視角獨特、勇敢無畏的思想性雜文集,文章關注底層、關注民間、關注人權及尊嚴。作者的文字善於在眾所周知的歷史事件和社會話題背後找尋另一種審視世界、社會及人性的視角,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推薦理由:
讀狄馬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他語言有一種直抵事實真相的穿透力和張力,其次是他思想有一種與人類普世文明接軌的牽引力,再次是他見常人之所未見的洞察力以及發常人之所未發的表達力。有趣,有料,有種,用來評價狄馬挺合適。
三.電影電視
《賓虛》豆瓣評分:8.6分。
故事發生在古羅馬時期,護民官米撒拉(史蒂芬•博伊德 Stephen Boyd 飾)回到了故鄉,重遇了兒時的好友賓虛(查爾登•海斯頓 CharltonHeston 飾)。賓虛家是猶太人的豪門,在猶太人中享有相當高的待遇,為了控制猶太人,使他們安份的臣服於古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米撒拉希望賓虛幫忙。但賓虛不肯出賣自己的民族,於是兩個好友決裂了。隨後,米撒拉找了藉口治了賓虛一家謀反罪,賓虛被賣到一艘軍艦上當奴隸,而他也失去家人們的信息。一次偶然機會,賓虛立了戰功,得到了古羅馬的皇帝接見,他回到了故鄉,也開始了他的復仇之旅!
推薦理由:
2000多年前,耶穌生活的時代,耶穌基督側面形象出現在電影中的畫面,古羅馬帝國的強大和猶太人信仰的誠篤,氣勢恢宏的賽馬場面,麻風病人的痛苦和親人的不離不棄,賓虛面對強權和暴力的不屈不撓,正義戰勝邪惡的千古母題,讓這部電影獲得多項奧斯卡獎。
2.《羅馬假日》豆瓣評分:8.9分。
歐洲某國的安妮公主(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飾)到訪羅馬,國務煩身,但她又厭倦繁文縟節。一天晚上,身心俱疲的她偷偷來到民間欣賞夜景,巧遇報社記者喬(格裡高利·派克 Gregory Peck 飾)。二人把手同遊,相當快樂。公主更是到喬的家中作客並在那過夜。
不料喬無意中發現了公主的真實身份,他決定炮製一個獨家新聞,於是喬和朋友、攝影師歐文(埃迪·艾伯特 EddieAlbert 飾)一起帶公主同遊羅馬,並且偷拍了公主的很多生活照。然而,在接下來與公主的相處中,喬不知不覺戀上了公主。為了保護公主的形象,喬只能忍痛拋棄功成名就的良機,將照片送予了公主。
安妮公主在經歷了羅馬一日假期後,反而體驗了自己對國家的責任,毅然返回了大使館,為了本身的責任而果斷拋棄了愛情。
推薦理由:
人類是上帝按照神的形象製造出來的,如果你懷疑這一點,你就看看這部電影中的奧黛麗·赫本和格裡高利·派克吧!愛情是造物主對人類的最美好的饋贈,如果你懷疑這一點,你就看看這部電影吧!在愛情之上還有責任和高於愛情的克制,如果你懷疑這一點,你就看看這部電影吧!
3.《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2分。
1949年的法國鄉村,音樂家克萊門特(傑勒德•尊諾 飾)到了一間外號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學校當助理教師。學校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體罰在這裡司空見慣,學校的校長(弗朗西斯•貝爾蘭德 飾)只顧自己的前途,殘暴高壓。
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他重新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然而,事情並不順利,克萊門特發現學生皮埃爾•莫安琦(尚•巴堤•莫裡耶 飾)擁有非同一般的音樂天賦,但是單親家庭長大的他,性格異常敏感孤僻,怎樣釋放皮埃爾的音樂才能,讓克萊門特頭痛不已;同時,他與皮埃爾母親的感情也漸漸微妙起來。
推薦理由:
音樂是藝術的最高形式,愛無差等是人間最美好的語言,博愛是消弭紛爭的最好方式,教育是消除歧視的不二之選。這些元素在這部電影裡都可以找到。
4.《死亡詩社》豆瓣評分:8.9分。
威爾頓預備學院以其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作為其畢業班的學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學期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羅賓·威廉士 飾)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一反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
基汀帶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老師自由發散式的哲學思維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漸漸學會自己思考與求索,勇敢的追問人生的路途,甚至違反門禁,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
基汀教授、基汀老師、基汀隊長,他的教育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留在每個人心裡。
推薦理由:
哲學是關於死亡的訓練,向死而在恰恰可以讓人珍惜生命,看似充滿悖謬色彩的命題卻能水乳交融、融為一體。打破常規的教育方式,釋放心中的創造精神,卻能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呈現出來。看看這部電影是如何做到相反相成的。
5.《指環王》第一、二、三部豆瓣評分分別為:8.9分、8.9分、9.1分。
比爾博•巴金斯是100多歲的哈比人,住在故鄉夏爾,生性喜歡冒險,在年輕時的一次探險經歷中,他從怪物咕嚕手中得到了至尊魔戒,這枚戒指是黑暗魔君索倫打造的至尊魔戒,擁有奴役世界的邪惡力量,能夠統領其他幾枚力量之戒,在3000年前的人類聯盟和半獸人大軍的戰役中,聯盟取得了勝利,並得到了至尊魔戒,數千年的輾轉後,魔戒落到咕嚕手中,被比爾博碰巧得到。
因為和魔戒的朝夕相處,比爾博的心性也受到了影響,在他111歲的生日宴會上,他決定把一切都留給侄子佛羅多(伊萊賈•伍德 飾),繼續冒險。
比爾博的好朋友灰袍巫師甘道夫(伊恩•麥凱倫 飾)知道至尊魔戒的秘密,同時,黑暗魔君索倫已經知道他的魔戒落在哈比族的手中。索倫正在重新建造要塞巴拉多,集結無數的半獸人,準備以大軍奪取魔戒,並且徵服全世界。
甘道夫說服佛羅多將魔戒護送到精靈王國瑞文希爾,佛羅多在好朋友山姆、皮平和梅利的陪同下,在躍馬旅店得到了剛鐸王子阿拉貢的幫助,歷經艱難,終於到達了精靈王國。
然而,精靈族並不願意保管這個邪惡的至尊魔戒,中土各國代表開會討論,達成意見,準備將至尊魔戒送到末日山脈的烈焰中徹底銷毀,佛羅多挺身而出接受了這個任務,這次,陪伴他的除了三個好朋友,還有甘道夫、阿拉貢、精靈萊戈拉斯(奧蘭多•布魯姆飾)、人類博羅米爾、侏儒金利。
一路上,魔戒遠徵軍除了要逃避索倫爪牙黑騎士和半獸人的追殺之外,更要抵抗至尊魔界本身的邪惡誘惑,前途困難重重。
第二部:第一部結尾,博羅米爾被強獸人殺死之後,兩個哈比族人皮平和梅利也被強獸人綁架,阿拉貢、精靈萊戈拉斯(奧蘭多•布魯姆 飾)、侏儒金利一路追蹤強獸人,營救皮平和梅利,遇到了「復活」的白袍巫師甘道夫(伊恩•麥凱倫飾)。此時,投降索倫的白袍巫師薩魯曼控制了人類洛漢王國的國王,並派出大量的強獸人軍隊,準備消滅人類。阿拉貢、萊戈拉斯和金利在甘道夫的帶領下,幫助洛漢王國對抗邪惡力量的入侵。
幸運的皮平和梅利被會說話的樹精救了出來,並且遇到「復活」的甘道夫,在甘道夫的授意下,樹精保護了兩人的安全,並且帶他們參加樹精大會,大會上,樹精們討論對待中土大戰的態度:是繼續當中立者,逆來順受,還是奮起反抗?
身負重任的佛羅多(伊萊賈•伍德 飾)和山姆繼續向末日山脈前進,一路上被咕嚕跟蹤,弗羅多依靠至尊魔戒的力量,成為了咕嚕的主人,在咕嚕的帶領下,他們到了末日山脈的入口,黑門。就在他們準備進入之時,博羅米爾的弟弟法莫爾出現,將他們帶回了剛鐸。弗羅多又遇上了新的危機:法莫爾想利用至尊魔戒的力量對抗薩魯曼的攻擊。
第三部:魔幻戰爭逐漸進入高潮階段。霍比特人弗拉多(伊利亞·伍德 Elijah Wood 飾)攜帶著魔戒,與夥伴山姆(Sean Astin 飾)以及狡猾陰暗的咕嚕等前往末日山,一路上艱難險阻不斷,魔君索倫為阻止魔戒被銷毀用盡全力阻撓。另一方面,白袍巫師甘道夫(伊安·麥克萊恩 Ian McKellen 飾)率中土勇士們鎮守剛鐸首都——白城米那斯提裡斯。魔獸大軍壓境,黑暗與光明的決戰即將來臨……
本片是「指環王三部曲」的終結篇,根據英國作家J.R.R.託爾金(J.R.R. Tolkien)同名魔幻巨著《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改編,並榮獲2004年第7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最佳配樂和最佳歌曲等11項大獎。
推薦理由:任何推薦理由在這部偉大的史詩級別的巨片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和多餘,11項奧斯卡獎足以讓你覺得,看這部10小時的巨片是一種分分秒秒的視聽享受。
6《拯救大兵瑞恩》豆瓣評分:8.8分。
瑞恩(馬特•達蒙 Matt Damon飾 )是二戰期間的美國傘兵,被困在了敵人後方。更不幸的是,他的三個兄弟全部在戰爭中死亡,如果他也遇難,家中的老母親將無依無靠。
美國作戰總指揮部知道了這個情況,毅然決定組織一個小分隊前往救援,其中包括米勒上尉(湯姆•漢克斯 TomHanks 飾 )和翻譯厄本(傑裡米.戴維斯 JererryDavies飾)。然而,敵方危險重重,他們一路上隨時與死亡打交道。他們非常懷疑,到底值不值得冒著八個人的生命危險,去搭救一個人。
大家一路輾轉尋找瑞恩,對於這次搭救行動,有人不滿,有人熱忱,有人好奇。大家一次次聞到死神的氣息,瑞恩的獲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推薦理由:
戰爭的殘酷和親情的溫馨,戰友的袍澤深情和倫理的不斷質疑,死神的獰惡兇殘和生命的強大力量,都在演繹正義戰勝邪惡的亙古話題。
7.《鳥瞰地球》(六集紀錄片)豆瓣評分:9.3分。
由英國廣播公司(BBC)精心打造、全高清鉅制的大自然生態紀錄片《萬裡傲翔》。拍攝時間超過三年,跨越地球六大洲,包括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及澳洲,超過四十個國家。攝製隊採用了尖端的攝影器材,糅合新穎的拍攝手法,甚至把輕型攝錄機掛在候鳥頸項上拍攝,由候鳥們親自領航,帶大家翱翔萬裡,橫跨海洋和陸洲,進入候鳥與大自然的奇妙世界。節目更被英國《泰晤士報》讚譽為「令人驚豔」之作。
推薦理由:
翱翔藍天的強烈嚮往,突破人類局限的強烈衝動,探索大自然的無窮無盡,跟隨鳥兒在高空俯瞰地球,紀錄片居然可以這樣呈現,難怪挑剔的豆瓣給了難得的高分:9.3分。
8.《遷徙的鳥》豆瓣評分:9.1分。
當鳥兒用羽翼去實現夢想,翱翔在我們永遠無法憑藉自身企及的天空,人類又該賦予他們怎樣的讚嘆呢?
「鳥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種對於回歸的承諾。」雅克·貝漢以這樣一句話帶我們踏上了鳥與夢飛行之旅。毫無疑問,[遷徙的鳥]直接界定了世界頂級紀錄片「獲取真實」的標準——前後共600多人參與拍攝,歷時3年多、耗資4000多萬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記錄膠片長達460多公裡。這部動用了17個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的電影甫一出世,就引起轟動。短短三個星期內就有250多萬法國人為它走進影院,飛越1200公裡的大天鵝對生命的堅持,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的沙丘鶴、在冰天雪地下與海鴉對抗到底的企鵝……儘管當中也有失敗氣餒,也有懸崖邊的木頭木腦,也有來自人類貪慾的窺視。
除了簡單的說明,整部影片不再有言語。本片的主角是憨態可掬,形態各異的鳥。他們帶我們飛過大海,飛過雪原,飛過高山;他們用振動的羽翼向我們詮釋飛翔,詮釋執著,詮釋溫情,詮釋生命。
推薦理由:
法國導演和攝影師以唯美主義的音樂、畫面,向我們展示飛翔的美好,生命的執著。這麼高難度的拍攝,不得不讓人心生敬佩!
9.《帝企鵝日記》豆瓣評分:8.6分。
這是一部真實反映企鵝生活的電影。南極大陸的北部氣候溫和,食物充足;而南部則終年覆雪、氣候寒冷,食物短缺。但南部也有其好處,那就是這裡生態穩定,沒有天敵的追擊。為了讓企鵝寶寶健康成長,企鵝爸爸媽媽每年都會從北部來到南部孵化小企鵝蛋。
企鵝爸爸和企鵝媽媽輪流進行孵蛋工作,另 一方則不遠萬裡去找尋食物。途中的艱辛任何人都難以承受,而柔弱的企鵝們則每年都這樣往復進行著這項艱辛的任務。
影片所展現的頑強的生命力發人深省。
推薦理由:
生命的力量居然可以如此強悍,繁衍後代的本能居然可以戰勝冰天雪地的阻隔,企鵝父母繁育新生命時孵化、覓食的銜接居然可以如此絲絲入扣,看似柔弱的企鵝寶寶居然可以成長為不懼嚴寒的遊泳健將和捕食能手,相信你看完後定會感嘆造物主的神奇,感嘆生生不息的自然偉力!
(本文部分內容根據豆瓣資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