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昞有四個兒子,李淵最小,為何七歲的李淵能繼承唐國公的爵位?

2021-02-13 憶閱文書屋

唐高祖李淵在起兵建立大唐之前,本身就是貴族出身,可追溯到西涼王室,雖然這個可能有往臉上貼金的成分,但是從李淵祖父李虎開始,確實已經躋身貴族之列,李虎跟隨宇文泰建功立業,成為西魏八柱國之一,成為關隴貴族的代表人物,而其勳爵也代代往下傳。

李虎生前被封為隴西郡公,被賜了大野姓,北周建立之後,李虎又被追封為唐國公,自此之後,唐國公這個爵位世襲,其子李襲唐國公,李死後,其子李淵又襲唐國公。但真正說起來,李和李淵都不是長子。

李是李虎的第三子,而李淵是李的第四子,但是他們都襲爵了,而在古代,我們知道,大部分時候實行的都是嫡長子繼承制。那麼,李和李淵又是如何襲爵的呢?

李虎有八個兒子,長子為李延伯,死的比較早,次子李真是戰死的,兩人都沒有子嗣留下來。所以李這個第三子就在李虎死後襲爵,至於李是不是嫡長子,我們不得而知,但能肯定的是,他是嫡子,所以能繼承唐國公這個爵位。

李有四子一女,即李澄、李湛、李洪、李淵和同安公主。《舊唐書》記載:「高祖長兄曰澄,次曰湛,次曰洪,並早卒。」也就是說李淵的這三個哥哥死得都很早,但是這算不算是李淵能襲爵的原因呢?

恐怕並不是,李死於572年,而李淵也是在這一年襲爵的,即便他的三個哥哥都死的很早,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他的二哥李湛在這一年是還活著的,而且他還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李博義和李奉慈。《舊唐書》記載,李博義死於鹹亨二年,即671年,而李奉慈死在顯慶年間,比哥哥死得早。

根據這個年齡來推測的話,李死的時候,李湛是一定還活著的。但是襲爵的卻是李淵,那麼存不存在李淵爭奪繼承權的可能呢?畢竟後來他的兒子李世民就和哥哥李建成爭奪太子之位,而且還成功了。

不過這種可能性在李淵身上同樣是不存在的,因為李淵生於566年,他襲爵的時候只有7歲,如此小的年紀,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和哥哥爭奪繼承權的。那麼,就只剩下最後一種可能了,那就是李淵是嫡子,而李湛是庶子,甚至李淵的三個哥哥都可能是庶子。

只有這樣,七歲的李淵才可能在李去世後襲爵。李淵的母親就是獨孤信的第四女獨孤氏,同時也是楊堅之妻獨孤伽羅的姐姐。獨孤氏嫁給李之後至少生了兩個孩子,即李淵和同安公主。至於李的另外三個兒子,很可能都是李的妾室所生。

李淵七歲襲爵卻能夠在後來起兵成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淵的母親,因為她和獨孤伽羅的關係,所以楊堅和獨孤伽羅對這個外甥比較照顧,李淵成年後,就在楊堅身邊做了千牛備身,然後一步步開始建功立業。後來其表弟楊廣繼位,楊廣對他的信任雖不是特別深,但到底還是有些信任的,所以李淵才能夠在隋末在太原有了自己的力量。

以至於這個力量最終成為李淵起兵的重要依仗,而在李唐王室奪取天下的過程中,除了李淵的三個兒子尤其是秦王李世民的南徵北戰外,還有不少李唐宗室參與了這些戰爭,比如河間王李孝恭、江夏王李道宗、淮安王李神通、廬江王李瑗等等,都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戰功。

這其中又以李孝恭和李道宗為最賢,《新唐書》記載:「國初宗室,唯道宗、孝恭為最賢。」而這些李唐宗室其實說起來絕大多數都是李淵叔叔們的後代,有他們的兒子,也有他們的孫子。而李淵親兄弟和親侄子們則因為子嗣太過單薄,並未參與什麼大戰。

李淵的大哥李澄和三哥李洪死得很早,很可能在李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也沒有留下子嗣,而二哥李湛雖然留下了兩個兒子,但他自己死的時候也很年輕,至少,李淵起兵的時候,他已經不在了。

至於李湛留下來的兩個兒子李博義和李奉慈則託付給李淵撫養,並沒有參與平定天下的戰爭,但是勝利的果實卻是跟著享了,李博義和李奉慈在唐初的表現就是單純的紈絝子弟。

不過《舊唐書》和《新唐書》對於他們為官的時間並不統一。大唐建立之後,他們都被封了王,但是對於李博義「累擢禮部尚書,特進」的時間,《舊唐書》說是李淵時期,而《新唐書》說是李治時期。

此處《新唐書》的記載比較可信,而且李博義和李奉慈的表現都被李治所看不起。李治曾說:

「我怨仇有善,猶擢以不次,況於親戚而不委任?聞汝等唯暱近小人,好為不軌,先王墳典,不聞習學。」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李淵是李昞的第四個兒子,為何是他承襲爵位,他的哥哥們哪去了?
    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承襲了父親李昞唐國公的爵位,當時的他只有七歲,他的上面明明還有三個哥哥,為何年幼的李淵會得以繼承爵位呢?李昞出身隴西李氏家族,他的父親李虎早在西魏時期就是朝廷中的八大柱國之一,被西魏朝廷冊封為隴西郡公。所以李昞在父親李虎去世時承襲的爵位是隴西郡公。後來北周建立,因為李虎的功績卓著,所以被追封為唐國公,而承襲爵位的李昞也成為了唐國公。
  • 李淵年紀最小,上面還有三個哥哥,為何他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
    李虎生前被賜姓大業,北周建立後,李虎被追封為唐國公,此後唐國公的爵位世襲,由其子李繼承。死後由其子李淵繼承。但真正說起來,李傕和李淵都不是長子。李傕是李虎的第三個兒子,李淵是李傕的第四個兒子,但他們都是攻厥。在古代,我們知道,大多數時候,是長子的妻子。那麼,李傕和李淵如何攻厥呢?李虎有八個兒子,長子李巖波死得比較早,次子李珍珍死於戰亂,兩人都沒有子嗣。
  • 李熙 ——唐高祖李淵的高祖父——李氏名人
    家族世系李廣(西漢名將)→……→李弇(李廣的十四世孫)→李昶→李暠(也作李皓)→李歆→李重耳→李熙→李天錫(也作李天賜)→李虎→李昞→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歷史記載《新唐書》載「李熙」:金門鎮將,戍於武川,因留家焉。《舊唐書》載「李熙」:為金門鎮將,領豪傑鎮武川,因家焉。
  • 唐高祖李淵的身世有多牛
    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最高級別的事業成功者。而成功往往源於內外兩個方面:其一是性格特點、辦事方法、用人謀略,這些都是內在的東西,也很難學去。
  • 歷史上真正的李淵,到底是什麼樣的?能建立唐朝只是因為兒子好?
    而李淵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很大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生了李世民這個好兒子。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淵成了歷史上幾個大一統王朝當中,最沒存在感的一個開國皇帝。相比之前,其他朝代的開國君主,往往都極為有名。反倒是他們的兒子,名氣小了很多。 事實果真如此嗎?
  • 李淵:為人父的苦楚訴與誰人說?
    李世民只是個官九代,到李淵,李氏已經顯赫了八代,李淵的始祖是十六國時期西涼國的開國君主李嵩;李淵的祖父李虎,是西魏的八柱國之一,官至太尉;李淵的父親李昞,爵封唐國公,官至柱國大將軍、太保。 重點要說說李淵的這個父親李昞,這個人娶老婆的本事不錯,娶了大司馬獨孤信的女兒獨孤氏,和北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做了連襟。
  • 高祖李淵:幸不幸
    七世祖李暠,西晉末年,獨霸秦、涼西北大地,自封「涼武昭王」,十六國之一西涼國的開創者。四世祖李重耳,北魏弘農太守。祖父李虎,西魏太尉,上柱國。柱國是個啥?——國之柱石。北魏末年、西魏、北周、隋、唐的開國史,就是一部柱國將軍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大戲。北周取代西魏後,李虎追封「唐國公」,唐朝就是從這兒起家的。李淵老父親李昺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唐國公」,柱國大將軍。
  • 歷史上真實的獨孤曼陀 李昞是個怎樣的人?
    獨孤曼陀嫁給唐國公李昞,兩人生下了唐高祖李淵。而相比於隋朝的二世而亡,盛世唐朝顯然更讓人矚目。獨孤曼陀作為開國君主的母親,獨孤天下的預言在她身上也是算數的。出身影響人物性格,不僅僅適用於安陵容,同時也適用於獨孤曼陀、因為在三姐妹中,只有獨孤曼陀是庶女,所以她將名分和富貴看的格外重要。
  • 獨孤天下李淵為什麼是伽羅撫養長大 獨孤天下第1~54集全集分集劇情
    電視劇獨孤天下李淵扮演者是誰?據悉,李淵是李昞和獨孤曼陀的親生兒子,但是後來曼陀被楊堅囚禁了,所以孩子交給了伽羅撫養,所以沒想到大唐開國之主原來也是受伽羅的影響。在電視劇《獨孤天下》49集預告中李昞下線,李淵上線繼承唐國公。
  • 獨孤天下:獨孤曼陀生龍鳳胎,男孩李淵當了皇帝,女孩結局如何?
    為了迎接曼陀的歸來,伽羅和楊堅特意舉辦了一場家宴,宴會上伽羅的幾個哥哥和曼陀都來了。除了他們,伽羅還將李淵接進宮,讓曼陀與李淵母子相認。曼陀在見到李淵的一剎那,流露出濃濃的母愛之情,可惜李淵與她並不親近,曼陀被兒子無意識地冷落和疏遠,心裡對伽羅的恨意更深了一層。其實,曼陀不只李淵一個兒子,當年她生的是一對龍鳳胎,所以李淵還有一個雙胞胎妹妹。
  • 藍色星雨:竇氏何德何能讓李淵在其去世後不再立後?
    幼而聰明,讀書識字,愛讀《女誡》《列女傳》等,而且這小女子冰雪聰明過目不忘。竇氏年幼時被舅父周武帝宇文邕撫養於宮中,很受寵愛。她可能只有六七歲年紀曾因勸諫周武帝親近和親的突厥公主而得到周武帝稱讚,認為她小小年紀,見識不凡。 有記載稱當時的名將長孫晟的兄長長孫熾認為竇氏這樣一個優秀的女子必然會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勸說長孫晟為年幼的長孫氏與唐國公家結下姻親不必細說。
  • 重審大唐:李淵的「開國皇帝」是撿來的?
    本事再大,總沒法讓老子給他叫爹吧?功勞只好暫放一邊,龍椅先讓老爸上去感覺感覺軟硬熱熱屁股。細心的人讀唐史,李淵新政權的結構與運作,與其之前的劉邦和之後的趙匡胤、朱元璋,情形都不太一樣。既然是自個親手開創的天下,必然有說一不二的威嚴,可您瞧淵叔,上臺首先搞平衡,建成立為太子,世民給個尚書令做,一個給予未來,一個賦予實權。即使這樣,局面仍舊滑向失控,兩個兒子好像誰都比他牛。
  • 獨孤天下獨孤曼陀嫁給了誰 為當皇后選擇李昞拋棄楊堅
    剛開始她的未婚夫是楊堅,但是後來她因為想要當皇后所以搶走了妹妹獨孤伽羅的未婚夫,嫁給了唐國公李昞,後來生下大唐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成為大唐之母。本來她和楊堅已經訂婚了,但是楊堅一直沒有功成名就,她等不起了,所以她拋棄了他,選擇了唐國公李昞,而李昞的兒子李澄和獨孤伽羅已經定親了,這樣一來他們就不能結婚了。
  • 「原創」老虎為何被叫做「大蟲」(軼聞趣事)
    李虎(?—551年),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人,西魏時期「八柱國」之一,官至太尉之職。公元551年,李虎去世,他的第三個兒子(長子在北齊國任職,第二個兒子不幸夭折)李昞(音bing)繼承了隴西郡公的爵位。受其父李虎的薰陶和培養,他也成為了一位文武雙全的人物,但比起父親和兒子李淵來講,其功績相對要稍遜色一些。後來,西魏政權改朝換代,被北周取而代之。而北周的開國皇帝為了鞏固政權,籠絡人心,追封那些已經逝去的有功之臣。李虎又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昞自然也就世襲了爵位。
  • 李淵22個兒子,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鬥得最兇呢?
    逼著李淵退了位,自己做了皇帝。 很多人以為李淵就這三個兒子,因為很多人認為李淵後來對生活徹底失去了信心,才退了位。理由是他只剩下李世民這個兒子,殺也不是,留也不是,只好眼不見為淨。
  • 唐高祖李淵,雄才大略,還是平庸無能,玄武門之變他的責任有多大
    照理來說,這樣的李淵是有謀略的,但是他自己孩子最後的結局讓人不得已懷疑他的能力。眾所周知,李淵的天下之所以能拿下,都是因為自己兒子李世民的輔佐。所以,李淵是不是「雄才大略」還有待商議,最後的結果,李淵又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 李淵起兵反隋,其實並不是他的本意,奈何有一個雄心大志的兒子
    就連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也是因為發動了起義,才建立了唐朝。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李淵並沒有在大腦裡萌發謀反的念頭,但是為什麼他依然起義了呢?李淵李世民處心積慮讓父親謀反,聯合裴寂設圈套《舊唐書》: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於長安,七歲襲唐國公
  • 唐朝風雲(1):表兄弟楊廣李淵的誕生,隋唐的基本盤
    作為標準富二代,官二代,權二代的李淵開始販賣人設了。想我李淵這一路艱難困苦,七歲的時候,父親李就去世了。自己幼年喪父,與母親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顛沛流離一生,晚年才成就大業。此後省略個千把萬個字吧,畢竟名人唱起高調你也阻止不了呀。但是再怎麼裝也逃脫不了你有個表弟叫楊廣。
  • 《獨孤天下》曼陀怎麼懷上李淵的?
    說到這個孤獨曼陀想必大家也知道的,還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人,她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生了兒子李淵,對的,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了,所以也是真的非常的有意思了,那麼也有人問了,話說這個曼陀壞孩子很難的,但是最後又是怎麼懷上這個李淵的呢?
  • 《獨孤天下》被獨孤伽羅一手養大的李淵為何早已黑化,原因何在?
    曼陀誕下唐國公世子李淵後,帶著兒子回到長安繼續作妖。被楊堅發現她挑撥太子宇文贇和太子妃楊麗華的關係,還攛掇阿史那皇后疑心皇帝宇文邕與獨孤伽羅有染,使得阿史那皇后在後宮興風作浪。宇文贇登位後,她竟將主意打到了新即位的小皇帝頭上,故作不知地專挑小皇帝愛聽的話說給小皇帝聽,取得了宇文贇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