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陌生人說話》是前鳳凰衛視女主持人陳曉楠跳槽騰訊視頻後的精心之作。這個豆瓣評分高達9.4佳作,用人性的溫情為我們編織了一個大網,網住了一個個在這個普遍缺乏溝通的時代中孤獨沉默的身影,在抹去了社會與時代烙印在他們身上的一個個標籤後,我們在他們的身影中看到了一絲可能就是節目組想要展現的畫面——溫情,人性,救贖,寬容,討論生與死的界限,深思人心間的距離。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我們從小到大就接受過的教導,這種想法我們深刻的鐫刻在腦海中並不斷地將它作為人生的經驗一般傳教給後輩們,似是金規鐵律。在這個每個人都努力將自己展現在鎂光燈下的時代,我們浮躁、冷漠,一次次地從一個個的陌生人身邊匆匆而過,沒有了來自周圍聲音的樂趣,這讓我們幾乎喪失了傾聽的能力。而這個節目則一反常態,關心起來那些生活中和我們關係平淡如水的陌生人來,他們也許特別,卻又是一個個生活在被遺忘的陌生角落,這些來自平凡大眾中的小人物在鏡頭前的緊張、尷尬、矛盾抑或是看透世事後的淡然被真實地展現在鏡頭前,這些不同於那些已經習慣了被鏡頭關注的鮮亮形象的小動作,處處展示著這些人的普通與平凡。他們都是小人物,沒有偉光正高大全的形象,那個為父親出賣自己未來的「孝子」趙勇在節目中說:「我討厭被打標籤,我是個很有瑕疵的人,怎麼成了榜樣了呢?」他們平凡,正如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這個大世界中的小角色,都是每天為生活中的瑣事而奔忙的普通人,關心著茶米油鹽,談論著家長裡短。但他們又是一群不普通的人,生活與命運讓他們身上展現出了獨特的一面,他們中有曾經犯錯的殺人犯,有為死刑犯寫遺書的囚徒,有將愛人冷凍的丈夫,有身上帶著別人的器官生活下去的人,曾經風靡一時的殺馬特教父,還有那些距離懸崖永遠只有一步的酒鬼們......形形色色的人們的背後,是我們不曾了解過的真實又無奈的生活。說實話,這種視角與它的主題很討巧,在現今社會中,我們確然厭煩了大人物生平經歷的狂轟濫炸,而卻願意給小人物留一份細膩與耐心。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中,我們缺少了太多的人文關懷,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擁有著虛假繁榮的孤獨者,我們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各種各樣的平臺上嬉笑怒罵,卻不能講出源自心底的故事,這樣的一種孤獨,是我們身上的通病。但即便我們生而孤獨,卻也渴望著與這個世界的擁抱,和傾聽。在現今的平臺上,我們見到的視頻多是一些誇張博眼球的播主吸引眼球的作品,而訪談類的節目則多是關注那些鎂光燈下的角色,他們把採訪的角色打上一個又一個鮮活靚麗的標籤,用我問你答的方式表演出一個又一個他們塑造的形象,而我們看到的,也不過是一個被精心炮製過的模型罷了。而在這裡,你看不到誘導性的問句,沒有刻意塑造的人像,卻能深入你的心靈,讓你在看到這個世界最陰暗的一面的同時,也為你塑造一個供心靈停靠的溫馨港灣。這個紀錄片一般的訪談節目,主持人朋友一般的對話,絲毫不生硬,僅僅作為一個傾聽者,或者說陪伴者,用平靜的目光和平等的姿態和每位講述者對話,沒有居高臨下的倨傲,沒有努力營造的可憐,只是用幾乎不帶個人主觀情緒地平等交流,我想這大概才應該是屬於一個訪談者的合適形象。在整個過程中,我們能看到那些被採訪的人們真正放下內心的包袱,卸下臉上的面具,是平靜地講述著自己身上的故事,那個屬於他們內心的獨一無二的真誠獨白。正如片頭所描述的那樣: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人生百態的背後,是生活的洗禮,在歡鏡聽感慨地說出那句:「規則就是敬畏」的時候,才能真正地體會到人類所需要的那種對生命的尊重,在羅福興承起生活的重擔後,被問及為什麼不用名氣去掙錢的時候,似乎看透太多卻又包含無奈嘆出的那句:「出名和好感度,還是有區別的」。他們都不是什麼哲人,但他們的語句中卻總能透露出一絲哲理,也許就像奴隸伊索也能講出充滿道理的寓言,這些屬於平凡人生活中得出的小智慧,卻是人生中的大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完全不同,為何卻又如此相似。嬉笑怒罵後背影中留下的淚,又有幾人為此留駐?這裡尊重法律,那些觸犯法律的人物終是收到了法律的制裁,他們的表現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對法律的不滿,這些人都接受了法律的裁判,他們生活在世人的白眼之下,活在內心的無盡譴責中。這裡敬畏規則,每個人對自然法則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對欲望的敬畏,都是人對規則的敬畏,這些人的敬畏不是懼怕,也不是無畏的挑戰,是對生命個體意義的尊重,對人性溫暖的關懷。這裡能看到當生命以分秒倒數時人們對世間殘存的美好的留戀,不管他們的曾經多麼華麗與眾不同,終是以相同的姿態退場。這裡展示著碌碌無為半輩子的人看透曾經的可笑與對生活的無奈,無論他們曾經做過什麼錯事,但願生活對他們報之以歌。這裡透露著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這些人生中複雜情感中的平淡生活。這裡關心每個需要被發出的聲音,敬重每一個需要被關注的生命。這是一種感觸,只有用心中最柔軟的觸角,才能感知到的溫暖。這是一個講述溫暖的欄目,這是一個品讀人性的窗口。你好,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