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陌生人說話 第一季》給心靈留一個柔軟的觸角,保留對溫暖的感知

2020-10-13 凜風掠孤城

《和陌生人說話》是前鳳凰衛視女主持人陳曉楠跳槽騰訊視頻後的精心之作。這個豆瓣評分高達9.4佳作,用人性的溫情為我們編織了一個大網,網住了一個個在這個普遍缺乏溝通的時代中孤獨沉默的身影,在抹去了社會與時代烙印在他們身上的一個個標籤後,我們在他們的身影中看到了一絲可能就是節目組想要展現的畫面——溫情,人性,救贖,寬容,討論生與死的界限,深思人心間的距離。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我們從小到大就接受過的教導,這種想法我們深刻的鐫刻在腦海中並不斷地將它作為人生的經驗一般傳教給後輩們,似是金規鐵律。在這個每個人都努力將自己展現在鎂光燈下的時代,我們浮躁、冷漠,一次次地從一個個的陌生人身邊匆匆而過,沒有了來自周圍聲音的樂趣,這讓我們幾乎喪失了傾聽的能力。而這個節目則一反常態,關心起來那些生活中和我們關係平淡如水的陌生人來,他們也許特別,卻又是一個個生活在被遺忘的陌生角落,這些來自平凡大眾中的小人物在鏡頭前的緊張、尷尬、矛盾抑或是看透世事後的淡然被真實地展現在鏡頭前,這些不同於那些已經習慣了被鏡頭關注的鮮亮形象的小動作,處處展示著這些人的普通與平凡。他們都是小人物,沒有偉光正高大全的形象,那個為父親出賣自己未來的「孝子」趙勇在節目中說:「我討厭被打標籤,我是個很有瑕疵的人,怎麼成了榜樣了呢?」他們平凡,正如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這個大世界中的小角色,都是每天為生活中的瑣事而奔忙的普通人,關心著茶米油鹽,談論著家長裡短。但他們又是一群不普通的人,生活與命運讓他們身上展現出了獨特的一面,他們中有曾經犯錯的殺人犯,有為死刑犯寫遺書的囚徒,有將愛人冷凍的丈夫,有身上帶著別人的器官生活下去的人,曾經風靡一時的殺馬特教父,還有那些距離懸崖永遠只有一步的酒鬼們......形形色色的人們的背後,是我們不曾了解過的真實又無奈的生活。說實話,這種視角與它的主題很討巧,在現今社會中,我們確然厭煩了大人物生平經歷的狂轟濫炸,而卻願意給小人物留一份細膩與耐心。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中,我們缺少了太多的人文關懷,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擁有著虛假繁榮的孤獨者,我們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各種各樣的平臺上嬉笑怒罵,卻不能講出源自心底的故事,這樣的一種孤獨,是我們身上的通病。但即便我們生而孤獨,卻也渴望著與這個世界的擁抱,和傾聽。在現今的平臺上,我們見到的視頻多是一些誇張博眼球的播主吸引眼球的作品,而訪談類的節目則多是關注那些鎂光燈下的角色,他們把採訪的角色打上一個又一個鮮活靚麗的標籤,用我問你答的方式表演出一個又一個他們塑造的形象,而我們看到的,也不過是一個被精心炮製過的模型罷了。而在這裡,你看不到誘導性的問句,沒有刻意塑造的人像,卻能深入你的心靈,讓你在看到這個世界最陰暗的一面的同時,也為你塑造一個供心靈停靠的溫馨港灣。這個紀錄片一般的訪談節目,主持人朋友一般的對話,絲毫不生硬,僅僅作為一個傾聽者,或者說陪伴者,用平靜的目光和平等的姿態和每位講述者對話,沒有居高臨下的倨傲,沒有努力營造的可憐,只是用幾乎不帶個人主觀情緒地平等交流,我想這大概才應該是屬於一個訪談者的合適形象。在整個過程中,我們能看到那些被採訪的人們真正放下內心的包袱,卸下臉上的面具,是平靜地講述著自己身上的故事,那個屬於他們內心的獨一無二的真誠獨白。正如片頭所描述的那樣: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人生百態的背後,是生活的洗禮,在歡鏡聽感慨地說出那句:「規則就是敬畏」的時候,才能真正地體會到人類所需要的那種對生命的尊重,在羅福興承起生活的重擔後,被問及為什麼不用名氣去掙錢的時候,似乎看透太多卻又包含無奈嘆出的那句:「出名和好感度,還是有區別的」。他們都不是什麼哲人,但他們的語句中卻總能透露出一絲哲理,也許就像奴隸伊索也能講出充滿道理的寓言,這些屬於平凡人生活中得出的小智慧,卻是人生中的大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完全不同,為何卻又如此相似。嬉笑怒罵後背影中留下的淚,又有幾人為此留駐?這裡尊重法律,那些觸犯法律的人物終是收到了法律的制裁,他們的表現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對法律的不滿,這些人都接受了法律的裁判,他們生活在世人的白眼之下,活在內心的無盡譴責中。這裡敬畏規則,每個人對自然法則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對欲望的敬畏,都是人對規則的敬畏,這些人的敬畏不是懼怕,也不是無畏的挑戰,是對生命個體意義的尊重,對人性溫暖的關懷。這裡能看到當生命以分秒倒數時人們對世間殘存的美好的留戀,不管他們的曾經多麼華麗與眾不同,終是以相同的姿態退場。這裡展示著碌碌無為半輩子的人看透曾經的可笑與對生活的無奈,無論他們曾經做過什麼錯事,但願生活對他們報之以歌。這裡透露著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這些人生中複雜情感中的平淡生活。這裡關心每個需要被發出的聲音,敬重每一個需要被關注的生命。這是一種感觸,只有用心中最柔軟的觸角,才能感知到的溫暖。這是一個講述溫暖的欄目,這是一個品讀人性的窗口。你好,陌生人。

相關焦點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一季》被傾聽
    《和陌生人說話》是女主持人陳曉楠以及她的團隊在騰訊視頻平臺上推出的訪談類節目,主打的是與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交流的主題,一經上架就在各大評分網站上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這在談話綜藝節目中是很不常見的,從著名的電視談話節目《魯豫有約》給主持人留出大量的時間來陳述關於受訪者的信息,以及多數鏡頭更願意把主持人和嘉賓放在同一畫面下;到同樣評分很高的《圓桌派》嘗試把話語權平分給主持人和嘉賓私人。大部分談話節目多傾向於採用對話的方式來採訪嘉賓,但是《和陌生人說話》卻把更多的話語權給了受訪者,主持人在整個節目裡充當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對於陌生人有著許多好奇的聆聽者。
  • 世界那麼大,和陌生人說說話吧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非常小眾的綜藝節目——《和陌生人說話》。 這是騰訊出品的一檔訪談類節目,沒有明星加持,沒有花字亂竄,沒有花式上熱搜,在一眾熱鬧搞笑的綜藝中顯得清湯寡水。 一期節目不到二十分鐘,鏡頭大部分時間在嘉賓和主持人之間來回切換。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它的嘉賓只是一些有故事的普通人。
  • 無人知道的《和陌生人說話》,如何被豆瓣評為9.3分?
    以上三個故事來自紀錄片《和陌生人說話》第二季。2017年4月,「真實電視女傑」陳曉楠加盟騰訊以後,用自己專業的新聞視角來審視社會小人物的生活,推出了《和陌生人說話》系列紀錄片,她講述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引起了廣大社會反響。《和陌生人說話》第一季開播出後,取得了2.6億的全網播放量,豆瓣評分9.3分,73.1%的網友給了五星,可謂好評如潮。
  • 9.5分紀錄片《和陌生人說話》,強勢回歸,這才是真正的真人秀
    《和陌生人說話》是騰訊新聞出品,陳曉楠主持的訪談節目,講述真實世界的魔幻故事。這是陳曉楠從鳳凰離職,進入騰訊後的第一檔節目。2018年8月28日,第二季開播。原定14集,播出4集後,因技術性問題進行調整。第二季比第一季等深入人性分析,探討諸多社會底層話題。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一季》找一條走回內心的路
    ,叫做《和陌生人說話——不可說》,節目很有特點,設定的每個主題都很犀利。一個當事人是從小到大整容無數次的人造美女,另一個當事人是從小美到大的學霸天然美女。當這樣背景、這樣條件的兩個當事人坐在一起,互相訪談對方關於「顏值」的內容,想想就很刺激了,別說兩個人還要面對面坐下一起討論了。一開場,僅從兩個人的衣著來看,差異性很明顯——一個穿的時尚摩登,一個穿的素雅舒適。由此可知,無論是兩人的審美還是性格,可謂涇渭分明。
  • 還記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
    2 還記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 不少人的童年陰影,估計都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馮遠徵飾演的安嘉和。這部2001年播出的劇,是中國第一部直觀反映家庭暴力的影視作品。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一季》第一季9.2分,第二季9.5分,被下架的都是好節目。
    第一季9.2分,第二季9.5分(可惜上線不久就下架了)。  聽名字,就膽子不小—— 《和陌生人說話》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一季》行善不像作惡,行善沒有捷徑
    「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你好,陌生人。」——《和陌生人說話》生老病死,諸人皆會經歷。喜怒哀樂,普通人的普通情緒。愛恨情仇,平凡人的平凡糾葛。這三句話,幾乎能囊括普通人的普通一生,不管這個人對我來說是相熟的人,還是完全的陌生人。《和陌生人說話》是這樣一款和陌生的,平凡的,卻又不普通的人對話的訪談類節目。
  • 人生散文:我有一個柔軟的舊枕頭
    掉床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最溫暖的地方。我最溫暖的的地方是一個枕頭,陳舊卻柔軟,味道不是芬芳,卻是一種令人心安的氣息。枕頭被我的頭塑造了一個形狀,那是一個柔軟而內斂的小窩。我將頭放在這個柔軟內斂的窩裡,仿佛又回到了從前,回到了某種愉悅的、和緩的生活節奏中。枕頭隨著我翻身,會發出柔軟、微小几不可聞的聲音,猶如浮在夢的海面上寂靜的泡沫破裂的聲音。
  • 真正聰明的人,「說話柔軟,做事硬氣」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話說好了,可以溫暖人心,幫助別人擺脫困境;一句話沒有說好,可以毀掉一個人,令人傷心。舌頭管控說話的重要「環節」,因此你想要好好說話,就要管住你的舌頭,別做「長舌婦」,也別「惡語傷人」。有的人,說話溫柔,但是很有力量,一句話,也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有的人,說話很粗糙,也很刺耳,說一萬句,別人都會討嫌,根本就不想聽。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一季》世界是棵倒著長的樹
    ,下面有很多分岔口,上面是同一個根看完《不二》後念念不忘的一句話,也就是說世上的事本來就是殊途同歸節目組讓有著截然不同人生的兩人去對話,就是想在對抗之中,獲得些新發現就好像有一棵大樹,我從樹梢進去,你從樹幹進去,他從枝丫口進去,走著走著大家就相遇了,然後開始交談,你說一句,我說一句你覺得那個人既是不遠千裡的朋友,也是素未謀面陌生人
  • 現實愈堅硬,愈需要柔軟的心靈
    日行一善,從早晨開始,像朝霞那樣無私,讓需要光熱的人得到光熱;像晨歌那樣激越,讓冷漠的心踏上溫暖的旋律。早晨是對善的踐行,也是對善的呼喚,她用自身偉大的示範,引領世人向善。善是靈魂的需要,精神的乳汁,仿佛黎明之後的晨光,猶如晨光之後的日出。善是每個人心中的一輪朝陽。愛需要一顆強大的心靈。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一季》有些綜藝你永遠不必等。因為等了,也許它就下架了
    比如這檔《和陌生人說話》兩個陌生人對面而坐。聊出了這檔9.2分的談話節目。n個陌生人的談話」。然後再隨便找一個藉口撕毀契約,讓女生以為已經得到的東西是被自己親手毀掉的,從而陷入自責和愧疚,再也離不開對方。
  • 陳曉楠加盟騰訊後的這檔《和陌生人說話》,是靜水深流的走心佳作
    《和陌生人說話》要把普羅大眾的生命意義,一層又一層地剝開,展示給每一個人看——「不是只有登上頂端的人,才有資格講述自己的故事」。不滿足公眾窺私慾,不惡意煽情與煲心靈雞湯,《和陌生人說話》還能見微知著,從個體生命的喜怒哀樂入手,去反觀歷史浪潮中的人生浮沉。
  • 「陌生人的溫暖」打動人心
    事後,消防隊員專門製作了一個尋人短視頻,24小時刷爆了朋友圈,最終找到這位熱心姑娘並致謝。同樣讓我們感動的,還有江蘇啟東一位雨中執勤的女輔警。見到過路老人沒有雨具遮雨,女輔警主動上前把雨衣脫下來讓給老人,並細心幫著穿好。別人問她為什麼這麼做,她說就是下意識反應,並且相信換做其他人見到老人這種情況,也會和她一樣。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這部「最佳國綜」真的不應該只被640人看到
    自2017年《和陌生人說話》第一季(評分9.2),取得口碑成功後。《一本好書》《見字如面》《和陌生人說話》等一眾好口碑綜藝都是陳曉楠的節目。那麼《和陌生人說話》中她,更多時候是傾聽者。主角則是坐在她對面的一個個生活中的普通大眾。陳曉楠就像是一個耐心又親和的老朋友,靜靜地聆聽對方的講述。尊重每一個講述者和他們的故事。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在碎片化時代,看這檔節目的堅守和深度
    這是《和陌生人說話2》片頭的一句旁白。《和陌生人說話2》收官之作—《勸生者》於7月4日在騰訊新聞上線,截至目前(7月8日),已經達到3444.3萬次的播放量,短短時間之類能夠收穫大量的點擊量,足以證明該節目的質量和熱度。
  • 鮑某請你代替馮遠徵老師出演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這是熟人間的性侵,一個禽獸用感情金錢偽裝自己的獸心一步步控制了這個少女。和陌生人間冷冷的獸慾不一樣,在這段關係中,還夾雜著一份鮑某特意包裝的溫度和情感。他把自己猙獰醜陋的面目隱藏在一些瑣碎的感情中。別說是孩子,就是成人有幾個能辨別清楚,西安就曾經發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男主原來是馮遠徵
    對於馮遠徵的認識,原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家庭倫理劇,家暴!家暴!家暴!他是劇中男主,一個非常可怕的人,演技炸裂。導致許多膽小的女生,她們一個人不敢出門,不敢跟陌生人說話。微笑起來,又給人感覺又非常溫暖。多面人多角色,不愧是演技實力派。
  • 心靈大師林清玄的詩意人生《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
    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修心,讓心安定,放下;平和、溫柔地和世界相處。林清玄親自甄選的心靈美文,收錄了他創作時期的經典作品《人間有味是清歡》《用歡喜心過生活》《生命的化妝》《白雪少年》等,同時也收錄了《紅心番薯》《鹹也好,淡也好》等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品。看心靈大師林清玄的詩意人生,在面對這個堅硬的世界時,如他一般修得一顆柔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