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點名!深圳又排第一!這個能力越強,經濟水平越高!

2021-01-12 鳳凰網房產

來源: 深圳房地產信息網

我國創新型城市建設交出了搶眼的成績單。最新統計數據顯示,78個創新型城市以佔全國10%的國土面積、33%的人口,匯聚了全國77.2%的研發經費投入和70.4%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培育和產出了全國80%的高新技術企業……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榜出爐,深圳排名第一。

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榜出爐!

深圳排名第一

據《科技日報》:12月26日,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分別公布《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20》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

「報告顯示,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成效顯著,部分城市創新動能強勁、高質量發展勢頭良好。」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志耘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說,創新能力前5名的城市,分別為深圳、廣州、杭州、南京、武漢。

據介紹,今年是該系列報告的第二次公開發布。報告構建了包括創新治理力、原始創新力、技術創新力、成果轉化力和創新驅動力5個方面的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對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創新能力進行監測和評價。其中,創新治理力和創新驅動力作為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共性要求,原始創新力、技術創新力、成果轉化力分別體現不同創新能級城市的主體創新功能,引導城市探索差異化創新發展道路。

擺脫投資依賴

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自2008年以來,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先後支持78個城市(區)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

報告發現,38個城市固定資產投資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低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深圳、廣州、杭州、南京、武漢、蘇州、廈門、無錫、寧波等城市低於60%,意味著這些城市已擺脫投資依賴,走上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

報告顯示,此次排名前15位的城市依次為:深圳、廣州、杭州、南京、武漢、西安、蘇州、長沙、成都、青島、廈門、無錫、合肥、濟南和寧波。

這些城市創新能力領跑自有道理。比如,西安、深圳等地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超過3%(全國平均水平為2.19%);深圳、合肥、蘇州等地財政科技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比重超過6%(全國平均水平是2.77%)……

「在投資驅動時代,北方享受了較好的政策和資源紅利,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趙志耘解釋說,而在消費和創新驅動時代,更加市場化的南方,成為人才、技術、資本的聚集地,成為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

注重發揮創新比較優勢

創新型城市很有「個性」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這一點在報告中得到充分驗證。研究發現,城市創新能力越強,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深圳、無錫、蘇州等城市充分利用外部創新資源,經濟發展水平超出具有同等創新能力的其他城市。

城市創新發展的關鍵則是人才。深圳、廣州、杭州、蘇州等排名靠前的創新型城市,同時也是在集聚國內外創新創業人才方面表現突出的城市。

報告指出,各城市根據自身科教資源、產業基礎等,因地制宜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創新發展格局。

趙志耘介紹,在對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創新能力分類評價時,報告依據主體創新功能(創新能級)的不同,將72個創新型城市劃分為創新策源地、創新增長極和創新集聚區三大類。

——以深圳、廣州、南京、杭州、武漢為代表的15個創新策源地城市。這類城市中央級高校和科研院所多,高端科研人才集聚,原始創新能力強。如,廣州、南京等城市基礎研究經費佔研發經費比重超過10%,是全國平均水平(5.5%)的2倍多。

——以蘇州、無錫、常州、大連、寧波為代表的25個創新增長極城市。這類城市擁有一定的科教資源,市場化程度較高,技術創新能力強。比如,大連和無錫等城市規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達到1.8%以上,是全國平均水平(1.27%)的1.4倍。

——以佛山、嘉興、泰州、石家莊、連雲港為代表的32個創新集聚區城市。這類城市科教資源較匱乏,目前城市創新發展以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主,需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環境,集聚各類創新資源。(科技日報 劉垠 文中圖片除標註外由作者提供)

深圳PCT已連續16年位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

近年來,深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9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達到1328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4.9%,這個數據在全國居於前列,在發達經濟體國家中也是處於前列的。從產出來說,去年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到1.75萬件,佔全國1/3,已連續16年位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據統計,深圳已累計建成基礎研究機構12家、諾獎實驗室11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6家,各類創新載體達2642家。建成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6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1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建設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截止2019年底,深圳擁有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17000家,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

今年面對錯綜複雜的發展環境,深圳創新主體保持了強勁的創新動力。前三季度,先進位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長速度表現搶眼,分別增長4.3%和2.8%,高於全市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在深圳經濟增長中發揮了生力軍作用。深圳企業提交21.9萬件專利申請,專利授權量16.4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1.4萬件,多項智慧財產權核心指標居全國首位。全市商標申請量達43.6萬件,居全國大城市首位。(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深圳營商環境排名居首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和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聯合發布了

《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

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

並指出,2020年四大一線城市

營商環境排名全國前四

其中深圳居首

下面跟隨小編

一起看看具體數據吧!

2020年中國哪個城市營商環境位居前列?近期,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測算了全國近300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水平,於12月21日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並指出,2020年四大一線城市營商環境排名全國前四,其中深圳居首。

本次報告使用各類統計年鑑數據和行政記錄,以及多個大數據公司數據,測評了296個所有地級以及地級以上的城市,並從軟環境、基礎設施、社會服務、市場總量、商務成本、生態環境6個維度進行測評。其中軟環境指數權重最大,佔25%,市場容量和生態各佔20%,基礎設施分別佔15%的權重,社會服務、商務成本各佔10%的權重。

測評發現,2020年全國296個營商環境城市中,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位居前十。報告顯示,四大一線城市在很多指標上有獨特的優勢。其中深圳市場主體總數和每萬人市場主體總數,多年持續位居全國第一。

同時,數據還顯示——

深圳的每千人的市場主體數、每千人的企業數、PCT國際專利申請數、上市公司數(全口徑)等,均為全國第一。

深圳2019年常住人口增加總量、每萬人的專利授權數、人均GDP(地區生產總值),都為全國第二。

2020年,全國城市軟環境指數排名中深圳位居第一,全國市場總量指數、社會服務指數排名中,深圳均位居第三。

深圳在基礎設施指數排名中位居第六等。

報告認為,每千人的市場主體數和企業數是創新創業活躍度的最主要指標,深圳這2個指標分別達到了250個、150個左右,均位居全國第一。其中深圳的市場主體總量為300萬個,各類有限公司的企業數為200多萬個,深圳的企業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也在全國靠前。這表明深圳不只是創新創業活躍,而且創新的質量也高。

報告還指出,測算發現,在2020年營商環境得分前50名中城市中,長三角有14個城市,珠三角有8個城市,京津冀僅僅有北京、天津2個核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僅僅有成都和重慶2個中心城市。這些表明長三角、珠三角地的城市經濟分工明確,市場活躍度高,投資吸引力大,營商環境水平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城市儘管營商環境排名全國靠前,但是仍有明顯短板。報告認為,這表現在核心城市商務成本過高,社會服務有很多短板要補;另外基礎設施也待完善。如深圳的工業土地價格、商品房價格以及房價收入比,均為全國第一,深圳和廣州的工業用天然氣價也在全國靠前。

相關焦點

  • 《中國崛起的世界意義》精彩書摘:國家能力與經濟發展
    現在已有一批研究表明,國家能力與經濟的早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經濟史學家派屈克·奧布萊恩2011年的研究發現:1815年以前,因為英國具有對外維護自身安全、對內維持秩序與產權的國家能力,它得以促進投資與國際貿易,成為第一個工業國家。西班牙沒有在加強汲取能力方面做出努力,導致這個曾經的霸主於17世紀逐步衰落。
  • 臺灣第一大城市新北市經濟實力有多強?在內地是什麼水平?
    但事實上,今日的新北已取代臺北成為臺灣的第一大城市,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經濟總量。 優質且豐富的勞動力,完整的產業鏈發展等,使得新北市經濟發展讓人不可小覷。製造業是新北市的主力產業,佔總比超過54%。
  • 蘇州:不好意思,杭州,不看經濟談綜合實力,深圳比我更尷尬
    最近網上流傳一種觀點,認為杭州在政治、文化、教育、醫療、交通等方面略勝蘇州,總之蘇州綜合實力不如杭州,蘇州:不好意思,杭州,別看經濟談綜合實力,深圳比我還尷尬,今天我要說的是蘇州:不好意思,杭州,不看經濟談綜合實力,深圳比我更尷尬。
  • 中國製造業30強城市,深圳力壓上海居首,江蘇有六城
    2010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石,它不僅是一個國家就業機會的主要來源,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
  • 認知水平越高,人越「自虐」
    這個身材頎長、面容俊朗的90後,2008年,他考入美國耶魯大學,成為該校300多年來在中國福建錄取的第一位本科生。2014年,他獲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2016年,他成功被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商學院錄取,成為全班最年輕的學生之一。
  • 我國「逼不得已」的3個省份,被「國家」點名,人口流失嚴重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也逐漸由「溫飽型」過渡到「小康型」,才會使得我們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好,發展生產,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的需要。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在這種快速發展的條件下,還有很多城市沒有得到國家的支持,或者由於地方政府的能力不足,沒有得到快速發展,每個國家都在努力發展自己,但如果沒有發展起來的人,很快就會落後,為了適應社會,當地人選擇發達的城市工作,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是這些外流人口喜歡的城市。
  • 二戰時期各國軍事實力排名,日軍第二,排第一的是哪個國家?
    哪個國家的戰鬥力最強?今天小編就結合二戰各國軍隊的表現,分析一下哪個國家的軍隊能排第一。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表現不太好,不能否認他們沒有戰鬥力,主要是戰鬥意識差。只要他們認為自己完成不了任務,就會選擇投降,或者一般情況下,在戰場上遇到人數比自己多的時候也會選擇投降。而在戰場上,義大利軍隊就像旅行,身上帶著麵包和紅酒。所以義大利軍隊是二戰時期戰鬥力最差的。
  • 中國面積最小的省會,深圳比它大7倍,經濟水平卻是「世界一線」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人口大國,而且面積也非常大,有很多城市, 在我國這麼多城市中,大部分發展比較好的是省會城市,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這個城市的經濟是否好,可以去那裡的省會看看, 省會發達的話,這個城市的發展一定很好, 在我國這麼多省會城市中,世界排名也有很多城市, 那是北京、廣州、上海和香港
  • 世上「越混越差」的國家,曾「欺負」過我們國家,今經濟依賴我們
    引言:「世上「越混越差」的國家,曾「欺負」過我們國家,今經濟依賴我們」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世界!縱觀全球,有著大大小小兩百多個國家矗立在這個世界之上,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在世界舞臺上也已經更替過一輪遊一輪的國家,有的一些國家也在世界舞臺上為自己留下了濃重的一波,向全世界宣告著,他們曾經輝煌過!說起世界霸主,在當今社會,人們首先要想到的就是美國了,不管是政治、經濟、軍事都位居世界第一,實打實的世界頭號強國!
  • 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這個群排名第二,將成我國經濟第四極
    導讀:長江經濟帶三大城市群中,長三角城市群綜合實力無疑是高居第一,但長江中遊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誰是第二,一直以來都是爭論不休!而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能力則是衡量一個城市群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那成渝和長江中遊誰的協同發展能力會更強呢?結果可能有點意外,而我國的經濟第四極之爭也隨之水落石出了。
  • 哈經濟部長建議提高國家經濟自給自足水平
    哈通社努爾蘇丹11月18日電,哈薩克斯坦國民經濟部部長達列諾夫當天出席《G-Global:21世紀的世界》國際會議期間表示,在疫情大流行條件下,哈薩克斯坦應當致力於提高國家經濟的自給自足能力。 達表示,考慮到世界經濟發展走勢,以及疫情危機對世界和區域經濟帶來的負面衝擊,當前最迫切的問題是找到走出危機的解決辦法,包括繼續執行審慎的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提高國家經濟自給自足水平,確保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保證國家醫療衛生體系所需的醫療器材、藥品和醫務人員儲備;保障國家糧食及農產品安全;提供社會保障和開發人力資源;開發政務領域數位技術和解決方案,保證為居民提供廉價的公共事業服務。
  • 經濟全國第三,四大城市之一,深圳為何不是國家中心城市?
    在選拔國家中心城市的時候,為何沒有深圳市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深圳市的歷史發展。在70年代末期,隨著各方面情況的需要,我國開始了著名的改革開放。在此之前,深圳地區還是一些默默無聞的村莊。但是,深圳地區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在改革開放以後,深圳堪稱了飛速發展。成為了對外開放的前沿,各種新鮮事物進入了深圳。
  • 2020年,深圳人均GDP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那臺灣省何時能達到?
    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臺灣地區率先實現經濟起飛,很早就躋身初等發達經濟體。在許多人看來,臺灣人均收入要遠遠高於祖國大陸。而實際上並不完全是,在內地有一個城市人均GDP早已反超臺灣省,這個城市就是深圳市。
  • 臺灣的真實經濟水平如何?深圳打工者:去旅遊後說出實情
    很多人光看總體數據,認為臺灣經濟已經沒落了,實際上臺灣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不堪,作為亞洲四小龍國家,2019年GDP增速達7.6%,人均收入完爆北上廣深,至少目前大陸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夠與之相比。飲食方面也還好,不算太貴,一碗牛肉麵價格是150新臺幣,折合人民幣30多點和我們內陸的一線城市差不多,深圳市區就這個價,但是他們市民的整體素質絕對是我首次所見,很客氣!一點也不像深圳那麼冷漠!
  • 14城人均GDP達發達經濟體水平,江蘇佔4個,經濟大省山東榜上無名
    發達國家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其重要標準之一就是經濟水平。 從年平均匯率看,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達到10276美元,這表明中國已開始向高收入國家邁進。 在整體經濟穩步向好的同時,各省市也紛紛拿出了出色的經濟報告。
  • 國家點名鄭州等12個城市!賦予重任!意義重大!
    2018年11月29日傍晚,新華社播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12個城市被點名、並賦予重任。近年以來,國家日益重視區域經濟發展,先後把「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列入了國家戰略,在全國各地畫了很多個圈,試圖推動經濟轉型、發展。
  • 層次越高的人,越簡單
    層次越高的人,愛好越簡單。他們集中精力做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虛度時間。複雜的問題簡單處理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處理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往往暴露出一個人的精神層次。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往往最能體現一個人水平高低、本事大小。有句話說得好,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是能力,更是一種智慧。把世界看得複雜的人,內心自然複雜;把時間看得簡單的人,內心自然簡單。
  • 日本老城大阪市,經濟水平相當於國內什麼水平?這方面超越北京
    日本的城市大阪市,經濟水平相當於國內什麼水平?這方面超越北京說到日本,我們每個小夥伴都不陌生吧,日本這個國家別看面積小,但卻是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日本城市的經濟整體都很高,人均收入也很高,其實日本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發達國家,並且他們的經濟呈現了快速發展的狀態,我們都知道日本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就是東京,這所城市也是世界上GDP最高的城市,超越了紐約。不過我們今天主要說的不是東京,我們來說說它的「二弟」大阪市。
  • GDP超全球94%的國家,澳洲西班牙都自愧不如,堪稱亞洲經濟第一省
    如今一年過去了,世界實力排名出來了,許多前幾名的省份都知道,但不能說是亞洲最強的省份,那就是我們的廣東省,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都名列前茅,GDP仍居世界第四。在經濟方面,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也名列前茅,以美元計,國內生產總值高達一億四千四百萬美元,而現在世界上只有十二個國家的經濟要比廣東更強大。而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也心甘情願,有些慚愧不如,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世界94個國家,甚至連澳大利亞、西班牙也慚愧不如,堪稱亞洲經濟第一省!全亞洲可以和廣東相媲美的是江蘇。
  • 節奏最快的中國城市排名中,上海只排第二,而排第一的是上海
    伴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許多城市的發展明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為了跟上國家的發展步伐,許多城市現在的生活節奏都非常快,快節奏的生活也讓不少人感到很大的壓力,中國最快節奏的城市排名,北京不上榜,上海排第二,第一就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