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就在8月15日的前一天晚上,管虎導演執導的《八佰》點映開始。《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名中國軍人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抗日戰爭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始至1945年日軍投降共14年,前七年主要為局部抗戰1937年七月至38年10月被定義為全面抗戰的戰略防禦階段。由這一定義轉變就能知道,1937年的中國是多麼恐怖!七七事變、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遷都重慶全在這一年。而這部電影的背景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也是83年前的前天。三個月的激戰,中方戰敗,上海淪陷,70萬中國軍人在血與火交織的戰場上,用血肉築起長城,用生命壘起戰壕。以傷亡30餘萬人的巨大代價,先後擊斃日軍4萬餘人。10月份會戰後期,中國守軍逐漸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中國軍人死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以此牽制日軍,掩護部隊撤退。戰鬥中,英方曾派人勸說謝晉元率部下卸下武器,退入租界,謝晉元斬釘截鐵地拒絕,我們是中國人,寧願戰死也絕不放棄殺敵的責任!最後,他們不但被當場繳械,還被關入孤軍營中,後來「八百壯士」被押到國內各地做苦工,為瓦解這支中國軍民引以為傲的抗日隊伍,日軍甚至惡毒的將其中數十名押送到太平洋島國充當勞工,很多被折磨致死,八百壯士用生命寫下悲壯一筆!他們的壯舉雖然被西方列強所無視,被日本侵略者所踐踏,雖然這場戰役於戰局無補,但是他們卻用生命喚醒了廣大中國人,振奮了人心,震懾了日軍。並徹底粉碎了日本&34;計劃。同時它讓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國政府的立場:不再等待日本&34;地將其領土一塊一塊地徵服侵吞,也證明了中國絕不會向日本投降。
明知必敗,孤軍無援,為何而堅持?在於讓國際看到中國人還站在這,在於讓同胞看到還有人在戰鬥!這便是英雄的使命,是抗戰以來無數英雄一直在做的。而他們,是中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管虎導演的《八佰》是中國影史的一次壯舉,盡最大的努力還原了最真實的戰場,重現中華兒女血性一役!管虎導演也說,這是一生只做一次的電影。
300公斤煙油 5噸舊報紙打造硝煙彌散的抗日戰場
18個月籌備建設 20萬平米建築面積 1:1還原真實場景
200米蘇州河 68棟建築 700塊霓虹燈招牌重回1937年蘇州河兩岸
400多名跟組演員進行 7個月軍事訓練完成從「演員」到「軍人」的蛻變
5萬地面子彈炸點超10部戰爭劇總量 300顆照明彈重現當年照明效果
50萬公裡電線 2400多檯燈 確保每一個場景都接近真實
準備了10年的電影,拍攝過程每個人都覺得艱難,但對管虎導演而言,「難」反而是享受,這便是電影人的責任感,對觀眾負責,對歷史負責。向管虎導演致敬,祝電影《八佰》票房大賣!
作為同樣從事影視行業的我們,看到《八佰》這部標杆式的中國戰爭片,肅然起敬,希望成為這樣的影視製作方,也希望有越來越多這樣的中國電影人。善覺文化始終不忘初心,不管是面對這場疫情帶來的挑戰,還是未來未知的重重困境,善覺文化會用自己無可估量的生命力披荊斬棘,創作出震撼心靈的影視的作品,永遠肩負影視文化傳播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