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相機居然價值240萬歐元?徠卡憑什麼穩坐攝影界的「神壇」

2021-02-24 機位
20世紀初期,人們所理解的相機還都是體積巨大的機器:又笨又重的木殼機身,固定的鏡頭,固定的快門速度,使用8 X 13cm 的大玻璃底片,還必須配備沉重的三腳架,極不利於攜帶。當時對攝影師來說,拍照是一項艱苦的體力勞動,而對普通人來說,則是一件繁瑣而昂貴的事情。而就在這時,徠卡(Leica)的神話正發源於德國中西部一座名叫威茲勒(Wetzlar)的小鎮。1913年的某一天,首席光學技師奧斯卡.貝納克(Oskar Barnack)先生在威茲勒的街頭,舉起手中自製的小相機按下快門,這是一臺他自己做著玩的小相機,但也是世界上一臺使用35mm電影底片拍攝24×36mm片幅的相機。

上圖就是 Barnack 在 1914 年用「Ur – Leica」拍攝的 Wetzlar 街景,至今看來仍清晰可見。

最初的相機是用來拍攝時測曝光度的,它把電影底片的18×24毫米畫幅擴展到24×36毫米,縱橫比也隨之從4:3變為3:2。這是電影機片幅的兩倍,可提供質素和顆粒都可以接受的快速照片。這比當時已有的又大又笨的相機要先進的多,並且拍攝效果出色,其輕便的特點更令Barnack愛不釋手,並開始考慮研製便於攜帶的新一代相機。這臺採用42mm定焦鏡頭,1/40秒快門速度,可以拍攝40張底片的「測光機」成為世界上第一臺帶測距取景器的135相機。由此開始,它改變了相機的未來,也改變了攝影的未來;從此這個世界都被記錄在一個小小的方格裡,它在記錄世界的同時,也改變了世界。在接下來的漫長歲月裡, Leica 相機都是35mm相機的代表。歷史上, Leica 曾經受到各式各樣的衝擊,經歷各個時代,但是它依然憑著高品質的產品頑強地存活了下來。現在, Leica 相機的製造工廠已經遷到距離威茲勒幾十公裡外的索爾姆斯(Solms),威茲勒則持續生產 Leica 公司其它的光學產品。索爾姆斯是一個純樸幽靜的德國小鎮,風格古樸的屋頂參差密布在碧綠的山丘之間,整潔狹窄的街道兩旁是木造結構的樓房。平時這裡並沒有什麼遊客,當地甚至沒有一家對外營業的旅館,但是世界各地的旅客每周會有兩次群集於此,參加 Leica 工廠為期半天的參觀日活動。上圖為 Leica 工廠陳列室,歷史上徠卡所有機型的匯總,無論是最早的Ur-Leica還是M6旁軸以及R8單反在這裡都可以看到,不過你可能會發現,M7、MP、R9、R10卻不在這裡,因為這是歷史產品的展示,這些在產的產品自然還沒有資格擺上這面紀念牆。 Leica 一些特殊型號的機型,很多產品只是為特製或者極端稀少的紀念版。這裡展示的只是複製版本,真正的原版機型被 Leica 鎖在某個銀行的保險柜裡, Leica 為其投保的金額超過1億歐元,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值錢的膠片相機。而 Leica 不僅是一間生產相機的公司,更是一個力求創造永恆的價值與經典的品牌。許多人只看到 Leica 不菲的價格,卻不知道它背後的每一道精緻工藝所付出的心血與汗水。在全盛時期, Leica 公司擁有很長的生產線,涵蓋了35mm攝影器材前後期的各個領域;在自動相機以及數位風潮的衝擊下,至今 Leica 仍保留了最核心的產品和生產技術。 Leica 現有產品包括:
  S:中畫幅數碼單反,可換鏡頭,支持自動對焦
  SL:135全畫幅無反,可換鏡頭,支持自動對焦
  M:旁軸相機,有全畫幅數碼版本,可換鏡頭,手動對焦
  Q:全畫幅數位相機,固定鏡頭,支持自動對焦
  T:APS-C畫幅無反相機,可換鏡頭,支持自動對焦
  X:APS-C畫幅數位相機,固定鏡頭,支持自動對焦
  C:數位相機,固定鏡頭,支持自動對焦
  D-Lux:數位相機,固定鏡頭,支持自動對焦
  V-Lux:長焦數位相機,固定鏡頭,支持自動對焦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無疑是 Leica 的M系列相機。雖然沒有強大的自動功能, Leica 幾十年來所生產的測距式相機一直活躍在攝影界,即使自動對焦時代流行配備快速馬達的單眼相機,還是無法取代職業攝影師手中小巧簡單的M(M代表德語Messsucher旁軸取景器的縮寫)系列相機。對攝影及器材愛好者來說, Leica M 的魅力仍然是其他品牌相機所無法企及的。很多人認為, Leica M 相機是地球上最接近「完美」的相機,原因很簡單,徠卡M在眾多相機裡有以下幾個絕對優勢:更高的穩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 可以在-25℃∼60℃實現十萬次無故障快門。幾乎無聲的快門,旁軸結構使機身不會因為反光鏡運動造成震動。更出色的光學支持,擁有光學品質最頂尖的徠卡鏡頭群。快門時滯是所有相機裡最短的,在有經驗的攝影師手中幾乎可以保證「所見即所得」。在20世紀20-50年代,徠卡稱霸相機界,在錯失了單反的發展機遇之後,大眾市場被日系廠商壟斷,但徠卡依然是攝影界的傳奇。徠卡相機依然堅持著德國製造,選用過高品質的材料,全程大部分通過手工製作。徠卡引以為豪的鏡頭採用手工裝配,對機器生產的鏡片、鏡頭零件進行配對,組裝的時候再根據鏡片之間的微小差異,再進行人工微調,每一枚徠卡鏡頭,在拆卸後都無法復原到原來的光學性能,必須回原廠重新測試調整。為了能讓 Leica M 系列的品質都達到完美,需要更多的手工調整,因此 Leica 維持較小的生產規模。在品管控制上,它並沒有採取一般廠商的抽檢方式,而是逐一檢查以保證每一臺M型機身及每一款M型鏡頭都能通過測試。Leica 價格高昂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此,但也造就了 Leica 相機傳奇的品質保證。Leica M最大的秘密在一塊小小的快門帘幕上。早在第一臺Leica M型相機(M3,1954年製造)就已經使用這種膠質布幕快門,這看似平凡的快門卻能保證超過10萬次的快門釋放(如果經常使用和保養,你甚至不會知道真正的壽命),相當於單眼相機1/5的快門時滯和幾乎無聲的快門釋放。世界上可能沒有任何一個系列的相機,能像Leica旁軸相機一樣留給我們那麼多記憶中「偉大」的影像:從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y Cartier-Bresson)到羅伯.卡帕(Robert Capa),從二次世界大戰到波灣戰爭,從喜馬拉雅山到阿爾卑斯山,從熱帶到極地,從來沒有另外一臺相機為這個世界帶來如此豐富的影像。在使用單眼相機的時候,你可能聽過一個關於「手持最短快門時間是鏡頭焦距倒數」的定律。但是對於一臺旁軸相機來講,由於沒有反光板彈起落下的過程,也沒有收縮光圈 所有使用Leica M的攝影師可以指著一張完美無瑕的照片很輕鬆地告訴你,這幅照片是用1/4秒,1/ 2秒甚至更低的快門拍攝的。不僅是鏡頭,徠卡相機機身也有著堅固,耐用,性能好的特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徠卡成了軍用相機的首選,也是當時隨軍記者的重要工具。在世界各地環境惡劣的戰場上,一架輕便,堅固的徠卡相機成為了他們的最愛。

《戰士之死》,卡帕名作,捕捉了一位共和軍戰士剛剛中彈、倒下的瞬間。攝於西班牙內戰戰場,1936年。

而在一百年後的今天,Leica依然是「做工優秀」的代名詞。許多各種極限經歷後依舊正常運行的Leica相機故事比比皆是。最重要的是,除了作為相機,Leica還是一個永遠保值的藏品。
據Leica收藏者介紹,Leica每臺相機都擁有一個單獨編號,這個編號從第一臺開始至今都是連續的,極具收藏價值,是「相機王國裡的勞斯萊斯」。2018年3月10日,在奧地利維也納以拍賣古董相機聞名的WestLicht拍賣中心,舉行了第32屆相機拍賣會,一位匿名的亞洲私人收藏家以240萬歐元的天價(約18,732,000元人民幣)購得一臺徠卡原型機「Leica 0」(編號122),其中包含200萬歐元的落槌價以及40萬歐元的稅費。近百年來,世人見證著攝影技術的進化,而這些改革和升級也大多被烙上了 Leica 的印記,不能說 Leica 改變了整個攝影的發展,可它一定是加速了攝影時代的變遷。在那些看得到的製作工藝上和看不到的歷史背景裡,金錢只是衡量 Leica 價值的單位,卻絕不是體現它意義的標準!所以它才能驕傲的說出:「 WE DIDN』T INVENT PHOTOGRAPHY, BUT WE INVENTED PHOTOGRAPHY. 」

相關焦點

  • 【徠卡家的「搖錢樹」】百年Leica族譜價值300萬!
    大家未必使用 Leica 相機,不過其定立的 35mm 菲林相機的標準卻一直影響攝影界,神級地位百年來絲毫不變,亦孕育出多款令人讚譽不絕的攝影產品
  • 徠卡是怎樣練成的︱價值1700萬元的相機
    1914年,紐約 — 恩斯特·徠茲二世在一戰爆發的幾個月前,徠卡公司的老闆恩斯特·徠茲二世帶著研究主任奧斯卡·巴納克(Oskar Barnack)製成的兩部徠卡相機(Ur-Leica)原型機中的一部,完成了愜意的赴美行攝之旅
  • 華為合作的徠卡相機被盜號,半夜發廣告,百年徠卡窮得發廣告了?
    自從2016年華為p9系列開始,在華為的手機上,除了華為菊花標誌之外,又多了一個徠卡標誌。這裡的徠卡指的是德國的百年相機品牌徠卡Leica,徠卡相機曾經在膠片相機時代是相機領域的王者,對於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講徠卡這個品牌就意味著信仰。就和很多電子愛好者對於索尼這個品牌的信仰一樣。
  • Leica M5,一臺被嚴重低估的徠卡M系膠片相機 | 百年徠卡【07/100】
    即使到M系膠片機紛紛被炒上天的今天,M5依然是被提及最少、使用最少,但最具性價比的機型。而在M5之後,受挫的徠卡迅速退回了「經典時代」,之後的膠片機身M6、M7、MP和MA再也沒有做過「出格」的嘗試。倒是在數碼上,徠卡Q的出現,在我看來,是徠卡繼M5之後的第二次「反經典」嘗試,還好這一次,目前來看徠卡的策略是正確的。
  • 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徠卡M5
    M3作為徠卡M口相機的開山之作,出道即是巔峰。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手持徠卡M3型相機。它完美地詮釋和建立了徠卡M相機的標準。上市僅1年時間就銷售了5萬臺,到停產時的1966年總共生產超過了22萬6千臺。徠卡M3的革命性的地方,也就是奠定了未來M系列相機的走向,甚至決定了今天的徠卡M相機是什麼樣子。它的核心是聯動測距取景器和M卡口。
  • BKStore聯手徠卡 邀你探尋青年潮流與百年經典的碰撞
    相機共同發起「人間煙火 時刻潮流」主題攝影選拔賽,這無疑是新興獨立青年文化與百年經典傳承的歷史性碰撞。 徠卡品牌歷經百年,從未放棄在技術和創新領域的突破。徠卡相機以其精湛的製作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享譽全球,攝影界帶來巨大的變革和進步。
  • 徠卡 Q2 Monochrom 是一臺怎樣的相機?
    徠卡相機測試員Jonathan Slack前幾天發出了對這款相機的實用評測,一起來看看~原文作者Jonathan SlackLeica徠卡和他的朋友們翻譯編輯原文部分內容有所刪減數碼變焦在攝影界是個貶義詞,但 Q2 Monochrom不同,由於基本解析度很高,而且實現效果很棒。與Q2一樣,Q2 Mono可以使用變焦/鎖定按鈕在4個焦距之間進行切換。選擇更長的焦距只會在顯示內容中顯示框架線,用來顯示我們將要獲得的圖像。如果拍攝JPG文件,我們可以得到裁剪後的圖像。如果拍攝DNG,實際上不會裁剪圖像。
  • 土豪玩具:那些你買不起的相機-土豪,相機,徠卡,飛思,利圖,仙娜...
    雖然本人一集都沒有看過,但也聽說了劇中的女主角貌似是一位攝影師,還拿著一臺「價值不菲」的相機。看到這則爆料之後,很多人可能都會感到驚訝,一臺相機怎麼可以買的這麼貴,竟然開價176000元!但是,如果我告訴大家這臺相機並是不頂級器材,而是「豪華」幅相機中的一臺很普通的產品,大家又會有怎樣的感想呢?
  • 百年經典——LEICA相機
    Photo © Leica_CameraPhoto © Leica_CameraLeica不僅只是一間生產相機的公司,而是有著力求創造永恆價值與經典工藝品精神的品牌。Leica成功的秘訣在於,堅持獨創設計,並用製作精緻工藝品般的精神,不斷地追求卓越。
  • 華為P9倫敦首發:主打徠卡雙攝像頭 售價599歐-749歐
    華為P系列的特色就在於卓越的外觀工藝與與頂級拍照性能,此次為使P9擁有出色的拍照體驗,華為選擇全球攝影界的傳奇先驅品牌徠卡作為合作夥伴,賦予華為P9先進的技術標準和優質的拍照效果。」華為消費者BG CEO餘承東評價說。C114獲悉,華為P9、P9 Plus以及B3手環將於4月16日在中國、英國、德國、法國等29個國家和地區率先上市,後續會在全球其它市場陸續上市。
  • 要價3.2萬?徠卡發布首款視頻相機
    該機被視為徠卡首款面向視頻拍攝應用的無反相機,與去年發布的SL2相比,它採用了更適合視頻拍攝的2400萬像素傳感器,同時內置懸浮式防抖系統,並具有L-Log功能,同時價格也更親民。從外觀上看,SL2-S與SL2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機頂的LEICA字樣與機身同色,而不是白色。
  • 是不是徠卡不重要,《愛的迫降》「玄彬同款」復古相機!
    劇裡玄彬使用的復古相機,因為已經停產,讓市面價格飆升,想獲得同款可不容易啊~點擊播放 GIF 0.0M玄彬在《愛的迫降》裡於瑞士拍照時使用的「復古相機」,為徠卡Leica的MP(type240),於2014年出產的款式,目前已經停產!
  • 14萬起售! 徠卡明日或推中畫幅單反S3
    提到中畫幅相機,大家一般會想到的是飛思、哈蘇以及富士這樣的品牌。但是還有一家十分經典的相機品牌也在生產中畫幅相機——徠卡。近日外媒稱,徠卡或將於明天推出新的中畫幅單反——徠卡S3。首先令人咋舌的便是徠卡S3的價格——18600歐元,約合人民幣14萬4710元。
  • 徠卡黑色油漆相機,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一篇關於徠卡黑漆相機魔力的文章。這些相機到底有多獨特?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Leitz必須加強他們對新型號相機的設計,開發和測試,所有德國專利都被取消,日本公司已經開始複製徠卡螺釘安裝設計數量眾多。Leica M3是專利相機,Leica M卡口式安裝座也是如此。一些日本製造商試圖將德國的創新技術融入他們自己的模型中(Nicca 5型具有旋轉式後門和螺絲安裝體上的膠片推進杆!)但很快轉向開發和生產單眼相機。
  • 有一種相機叫徠卡
    徠卡的魅力在於它不僅是相機單品,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及傳承。一百多年以來,徠卡相機在機械工藝上的不斷創新,使徠卡在光影歷史間經久不衰。攝影展示區陳列的兩幅作品是由徠卡學院的專職攝影師使用徠卡S3相機所拍攝的,在解析度高達6400萬像素下,超凡的圖像品質,色彩的碰撞,畫面簡潔又充滿趣味性,帶給我們獨特的視覺體驗。
  • 6400萬超高像素 徠卡S3中畫幅單眼相機樣片
    6400萬超高像素 徠卡S3中畫幅單眼相機樣片 2020年03月07日 19:46作者:申沛編輯:申沛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徠卡S3除了從3750萬到6400萬像素的顯著提升,這款中畫幅相機還有諸多技術升級。
  • 徠卡最新中畫幅單反S3或明日推出,6270萬像素
    徠卡最新中畫幅單反S3或明日推出,6270萬像素2020-03-09 00:15出處/作者:PConline原創整合編輯:吳小板責任編輯:wuhongyu   [PConline 資訊]眾所周知,徠卡相機是每一位攝影師的夢,能得到一款中畫幅相機也知足了。
  • 買不起徠卡相機 買個限量版徠卡攝影包爽爽也好
    雖說現在相機市場似乎又回到了「少數人」手裡,但在手機攝像頭髮達前,相機甚至是很多單眼相機都飛入尋常百姓家。不過總有那麼一兩家是永遠站在金字塔頂尖,這其中就少不了以「貴貴貴」出名的徠卡。徠卡貴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即便是到了數碼時代,也算順應市場陸續推出一些所謂的「平民」價格無反相機,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徠卡相機永遠都是不可高攀的一個「夢」。不過,用不上徠卡,背一個徠卡限量版雙肩攝影包也不賴啊,最近,攝影附件製造商peak design聯合Leica帶來一款限量版雙肩攝影包,哪怕裡面裝的不是徠卡相機,人家光看個可樂標就羨慕不已了吧。
  • 徠卡SL2-S相機:搭載最新Maestro III處理器
    最近,徠卡官方推出了一種新的相機--徠卡 SL2-S,它配備了新的處理器和感光元件,可以滿足用戶不同的拍攝需求。據報導,徠卡 SL2-S相機採用最新的Maestro III處理器和新開發的2400萬像素BSI-CMOS感光元件,不僅可以提高到1000的感光度,而且可以每秒提供25張DNG格式照片的高速連拍。此外,徠卡 SL2-S的懸浮式感光元件還支持9600萬像素多重拍攝功能和多軸防抖功能。
  • 跳脫色彩的情懷相機:徠卡Q2 Monochrome評測
    所以,徠卡在數碼時代,推出了M-Monochrome系列產品,以獨特的黑白傳感器,旨在讓攝影師用這樣的相機體驗黑白攝影的魅力。作為徠卡全畫幅便攜相機的代表產品徠卡Q系列,有著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如今徠卡把自家黑白機產品線也帶到了Q系列上,徠卡Q2 Monochrome(下文簡稱:徠卡Q2黑白機)黑白相機的出現,讓徠卡Q系列產品線與M系列一樣,變得更加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