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者為王,司馬懿如何做到「三家歸晉」

2020-12-23 騰訊網

三國時代人才如過江之鯽,文爭武鬥,分分合合,給我們奉獻了一場有關智慧與韜略的饕餮盛宴,而司馬懿在大眾看來無非是這場盛宴的一碟小菜。但是事實上,三國再精彩,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等再聰明,卻也都是在為司馬懿做嫁衣,最後還會是三家歸司馬。

隨著大戲的落幕,隱居於後的收盤者悄然現身,那就是這場智慧盛宴的拾掇者司馬懿。因此,我認為,應該為大家還原那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並闡釋他何以能笑到最後的原因。

勝者為王?剩者為王!

翻遍正史野史,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無論是《晉書》還是《資治通鑑》,如果用兩個字形容司馬懿,一是贏,二是剩。所謂贏,是指司馬懿是最後的贏家,三國非統一於魏而是統一於晉,最終的贏家不是曹家而是司馬家。

所謂剩,是指司馬懿幾乎熬死了所有同時代的英雄豪傑。僅就曹氏一族來說,司馬懿一人陪著曹家玩了四代人——曹操、曹丕、曹叡 、曹芳。其嶄露頭角於曹操時代,備受重用於曹丕時代,大展宏圖於曹叡時代,乾綱獨斷於曹芳時代。

這樣來看,曹家之敗亡,司馬家之勝利,與司馬懿剩者為王的關係更大。在那個群雄競起、人才輩出的動蕩時代,贏是終極目的,每個人贏的訴求不同,有人鞠躬盡瘁,以攻為守,勞師遠徵;也有人韜光養晦,隱忍待時,等對手先後逝去,自然不戰而勝。

顯而易見,司馬懿就是韜光養晦的典型,其實我更願意稱其為'剩'者為王。'剩'者不但是因為自然壽命長、活的年齡大,首先是要能活下來。身居亂世,聰慧如諸葛亮不也是'苟全性命於亂世'嗎?然而,郭嘉以體弱早亡,楊修以逞能身喪,荀 因憂慮而死。更可惜的是,諸葛亮 53 歲就殞命五丈原,周公瑾 36歲病逝巴丘,一代戰神關雲長早早敗亡麥城。

也許是天妒英才,三國時代多少英雄豪傑如流星般閃過,只留下剎那間的輝煌便煙消雲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剩'者首先必須是適者。大浪淘沙,砥礪成金,只有真正適應各種複雜環境者才能存活下來。

除了生命更長之外,司馬懿能夠「建立」晉王朝還與其性格息息相關。在司馬懿身上有幾個性格是他成功的關鍵。

其一,韜光養晦。在三國那個「衣冠不能自安」的年代,如何能在這亂世當中存活下來是一門很高的藝術。特別是在愛才如命又多疑好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曹操門下,這些身懷絕技、胸有韜略、腹有良謀的人能受到重用,同時也可能因為一點點錯誤而命喪刀下。華佗、楊修之死,讓年輕的司馬懿深有感觸。為了能夠活下去,司馬懿只能韜光養晦、深藏不露。

到了曹芳時期,司馬氏與曹爽爭權的關鍵時刻。為了取得最終的勝利,司馬懿不惜裝病,史載:「持杯飲粥,粥皆流出沾胸」,以至於曹爽都認為司馬懿「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在後來的高平陵之變當中,司馬懿一改往日的病懨懨,生龍活虎的發起了這場政變,拿下了曹魏的實際控制權,為晉王朝的建立奠定基礎。

其二,隱忍等待。比起韜光養晦,隱忍是一種更高的境界。因為韜晦是客觀環境催逼下的迫不得已,而隱忍是主觀意志要求下的自我壓抑。隱忍者都在等待時機,一旦時機來臨,便爆發出磅礴之勢。曹操在世的時候,因為「三馬同槽而食」的疑夢,所以司馬懿不敢出頭,時刻隱忍著,直到曹丕繼位,司馬懿才顯露才華。

最能體現司馬懿隱忍的一件事,便是諸葛亮的「巾幗婦人之飾」的侮辱。史書曾載,諸葛亮為激司馬懿出戰,派人給司馬懿送來「巾幗婦人之飾」。這在古代乃奇恥大辱,連司馬懿屬下軍士都忍受不了,而司馬懿卻不為所動,繼續堅壁據守。

其三,謹慎處事。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是個小心謹慎的人,但是與司馬懿比起來,那可算是小巫見大巫。《三國演義》裡面的空城計雖然是杜撰出來的,但是卻是現實當中司馬懿的性格體現。空城計裡面的諸葛亮,面對司馬懿大軍壓境,坐守空城、焚香彈琴。而提軍十萬之眾的司馬懿謹小慎微,竟然連試探一下都不敢,後軍當前軍,即刻撤兵。其謹慎的性格可見一斑。

其四,當機立斷。史稱司馬懿「雄略內斷,英猷外決」。處事果斷,善於把握機會是司馬懿的一大優點。關於司馬懿的當機立斷,從討孟達一仗可以看出來。當司馬懿看到了孟達有了反叛之心後,面對諸將的勸諫,司馬懿當即說出了:「此其相疑之時也,當及其未定促決之」。隨即派兵出發,原本一月的路程,司馬懿率大軍八日到達,孟達來不及反抗,很快兵敗被殺,真是「兵動若神,謀無再計」。

相關焦點

  • 司馬懿布局,留下5位名將,最終司馬家統一天下,三家歸晉
    說起三國的結局,我們不禁會想起司馬懿。最初的三國鼎立之中,最後卻被司馬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說起來不得不佩服司馬懿的隱忍與謀略。他用盡謀略,隱忍多年,伺機而動,最終奪得了曹魏的政權。雖然當時他並沒有統一天下,但是他的謀略之功,為子孫布置了一個絕好的基礎,助後世子孫最終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今天小編就為您細數司馬懿布下的「五虎上將」吧。文武雙才的鄧艾他立的最大的戰功當屬逼降劉禪,為最終滅蜀立下奇功。
  • 從「三家分晉」到「三家歸晉」,這是歷史的輪迴麼?
    在我國歷史上,晉國有好多個,比如春秋時代的晉國,三國後面的晉朝,還有五代時期的後晉,等等等等,而最有意思的,當屬春秋的晉國和兩晉(即東西晉)的晉朝了。這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從這一刻起,晉國分裂了。而兩晉的晉朝則恰恰相反,它起自於三國的魏,最後不但顛覆了魏,還滅掉了三國的其它2國:(蜀)漢和(孫)吳,統一了三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歸晉」。
  • 三國第一腹黑男司馬懿是如何奪取天下的?
    王導便將司馬懿如何誅殺曹爽,司馬師如何殺死魏朝高貴鄉公之事,逐一述了一番。晉明帝聽罷,羞愧至極,把臉埋在床上說,「照你這麼講,晉朝又安得長遠?」但不管怎樣,司馬家的歷史風評,大抵已鑄成:三國紛爭,司馬潛伏,兩代腹黑,奪權歸晉。黑,成了司馬家的主色調。尤其,那位蕩開第一筆的司馬懿。
  • 該如何評價歷史上真實的司馬懿?
    盡善之方,以斯為惑。夫徵討之策,豈東智而西愚?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後亂?故晉明掩面,恥欺偽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業。古人有云:"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可不謂然乎!雖自隱過當年,而終見嗤後代。亦猶竊鐘掩耳,以眾人為不聞;銳意盜金,謂市中為莫睹。故知貪於近者則遺遠,溺於利者則傷名;若不損己以益人,則當禍人而福己。順理而舉易為力,背時而動難為功。況以未成之晉基,逼有餘之魏祚?
  • 剩者在雙十一為王
    今天我們說《剩者為王》。你瞧它的片名,再瞧它的檔期,想看的人也該看過了,不想看的人看了大王今天的推送應該更不會想看了。。。(此處應有海報)但實在放不下手單身的盛如曦小心藏起自己內心深處的一絲疑慮,繼續她的30歲以上剩女生活。故事的開頭,她在和媽媽參加別人的婚禮。席間阿姨們關於嫁娶婚配的討論更襯得無言的她面如死灰。
  • 司馬懿歷經曹家三代人,一直到古稀之年才造反,為何等這麼久?
    最終以三家歸晉才結束了那個動亂的時代。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這期間湧現了無數英雄好漢,都令我們印象深刻。而最後司馬家族能夠一統天下,離不開一個人的努力,他就是司馬懿。但司馬懿在成為曹魏的臣子後,歷經了曹家三代人掌權,一直到70歲才發動政變,成為曹魏的實際掌權人。為何他到古稀之年才選擇造反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 TA比舒淇更懂"剩者"為王
    雀巢金牌咖啡又是如何贏取「剩者」的心,促成與電影《剩者為王》線上線下的合作模式?兩情相悅,找準心動點電影《剩者為王》,直指現代社會熱點「剩女」問題,卻反「逼婚」、「恨嫁」態度而行,為「剩女」正名,揭示現代未婚大齡女性,多為優質「金牌」女,為了等到那份愛,不妥協、不將就,選擇剩下自己。
  • 電視劇《三國歸晉》急尋「潘安」
    早報記者 駱俊澎 籌備5年之久、投資1.5億元的原創電視劇《三國歸晉》昨日開機。導演張蒲安率王姬、馮恩鶴、鮑國安、廖京生、高蘭村、王勁松、趙毅、許還山、李彩樺等演員亮相。該劇也是首次為《三國演義》拾遺補缺。老戲骨王學圻在該劇中出演司馬懿一角。《三國歸晉》展現從司馬懿臨死前至晉朝滅亡50餘年的歷史,講述「後三國」時期所發生的諸多往事。
  • 剩者為王
    適者生存2020年,見識了太多 「 活久見 」 的魔幻,或許,我們還將繼續見識下去。
  • 影向標:史努比、剩者為王與移動迷宮2
    這三個片子的評價人數都比較少,我就合在一起發了。 3. magasa:4分《虹膜》電影雜誌主編、虹膜微信公眾號(IrisMagazine)運營者作為反烏託邦電影劇情兒戲且邏輯不通,所有演員都在自說自話地口述歷史,然而這些口述堆砌的背景設定始終無法令人信服。最要命的是還有更大的陰謀論在第三集等著你!影向標周末版-第四期:評《剩者為王》統籌:蔡劍平編輯:王偉(東北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
  • 如何看待司馬懿?一代人傑還是「大白臉」?
    不過,司馬懿這個人物有兩個問題:一是,在小說、戲劇《三國演義》中司馬懿是被邊緣化的人物。戲劇、小說中的司馬懿是作為配角出場,而主角往往是——諸葛亮。二是,司馬懿是一個被醜化的人物,一般將司馬懿定為兇狠陰鷙、殘暴嗜殺、老奸巨猾、狐猸事上的野心家、陰謀家,甚至有狼顧、三馬同槽、「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成語流行於世。而歷史人物的定性,從來取決於書寫者的認知或設計,官修史書尤其如此。
  • 司馬懿是最大的失敗者,是漢族最大的罪人
    不,我認為他是最大的失敗者,是漢族最大的罪人。司馬懿如何會成為最大的失敗者呢?好,咱們簡單梳理一下,《軍師聯盟》從開篇就是司馬懿和楊修的月旦評的慷慨辯論,從以二人為主線,張揚的楊修率先輔佐曹植,司馬懿則是以退為進,曹丕給了他一個強夢想便開始加入他的戰隊,隨即雙方開始了爭奪世子的圍剿戰,加上曹操的慫恿,幾乎到了白日化的程度,司馬懿則是全力輔佐曹丕把曹植pk了下去,成功輔佐曹丕登頂。
  • 很高興,舒淇能上演真正的《剩者為王》
    這是我在《剩者為王》中看到落淚的一段視頻。我追了好久好久的《剩者為王》,直到拍電影,我在電影院的黑暗裡,流淚了兩小時。舒淇就是盛如曦,盛如曦 就是舒淇。《剩者為王》中舒淇說,「我一直渴望著 有一個愛我的人 陪我走完一生 我相信那個對的人 他有一天一定會接收到我的訊號 只要我願意等」 ——現在,那個對的人終於來了看電影時我才18,卻看著電影裡的盛如曦,有點難過。
  • 且看司馬門是如何助司馬家代曹建晉
    而後,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又代魏建晉,滅東吳,一統天下,中國歷史至此由三國時期進入晉朝時期,這就是所謂的「三分歸晉」。▲司馬懿,曹魏權臣,歷任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於曹芳時奪取曹家大權,成為曹魏實際掌權者,是司馬家篡魏,建立晉朝的奠基人。
  • 歷史探秘:司馬懿死後 司馬昭司馬師兩兄弟自相殘殺過嗎?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公元265年三國歸晉,前者是三分一,後者是三歸一,有人看著這兩段歷史不由自主的幻想這是不是一個輪迴宿命。晉朝的建立是最避不開這三個人的: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司馬懿是   原標題:歷史探秘:司馬懿死後 司馬昭司馬師兩兄弟自相殘殺過嗎?
  • 【頭條電影】《剩者為王》光棍節北美上映!三大看點揭秘「年度必看愛情片」
    《剩者為王》光棍節北美上映!《剩者為王》於11月11日正式登陸北美院線。| 看點二:匯聚年度「神級陣容」老戲骨為《剩者為王》添彩《剩者為王》的演員陣容也堪稱鼎盛,片中匯聚了舒淇| 看點三:落落原著凝聚一代人青春成長記憶《剩者為王》改編自女作家落落的同名小說,當年這本書曾經風靡一時,成為了很多人的青春見證。
  • 《剩者為王》:年齡不是穿上婚紗的理由,愛才是
    ——柏邦妮起初看《剩者為王》完全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抱著好奇的心態點進去,最後卻被演員們的演技以及電影的深層思考所圈粉,這部電影完美的表現出了當代大齡未婚女性的心態。看完《剩者為王》後,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分享給你。
  • 五分鐘為你詳解「三國歸晉」的歷史進程!
    三國歸晉的進程其實也是一個漫長的過錯,從263年滅蜀漢到280年滅吳用了17年的時間才使得華夏一統,今天丸子就帶大家看看三國是怎樣一步步歸晉的。(一) 鄧艾、鍾會、諸葛緒滅蜀漢1.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西路鄧艾軍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中路諸葛緒軍斷姜維後路,東路鍾會軍主攻漢中。
  • 三國殺應變篇專屬擴展包晉勢力,終究是三國歸晉,新鬥地主將上線
    晉高祖·司馬懿新武將拓展包·晉勢力之前餅王說過,要出新的武將擴展包,好像有32個將,看樣子就是這個了。上次社區爆料的武將有司馬懿、張春華、司馬師、王元姬、司馬昭、夏侯徽、張&樂、杜預,估計還有賈充、羊祜等。一開始以為這些是活動將,餅王說了這不是活動將,就是應變篇新的拓展包武將。
  • 【人物】奸雄司馬懿,「狼顧」司馬懿!
    在漢末三國,若曹操、諸葛亮算前一種,劉備和孫權就屬後一種,司馬懿更是後者中的翹楚,此子老於忍耐,精於等待。漢末三國人物為了江山打得不可開交,到頭來九九歸一,三家歸晉,統統姓了司馬。一晉明帝曾向司徒王導了解晉王朝是如何得天下的,王導從司馬懿的功績和手段說起,漸次說到司馬昭對付高貴鄉公曹髦的種種劣跡,聽得晉明帝大慚,俯臥床榻,以被蒙面,怯怯地說:「若如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