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併問題愈發尖銳,加之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地方私人武裝力量過強,導致軍閥割據,彼此混戰不斷。最終以三家歸晉才結束了那個動亂的時代。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這期間湧現了無數英雄好漢,都令我們印象深刻。而最後司馬家族能夠一統天下,離不開一個人的努力,他就是司馬懿。但司馬懿在成為曹魏的臣子後,歷經了曹家三代人掌權,一直到70歲才發動政變,成為曹魏的實際掌權人。為何他到古稀之年才選擇造反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在一些野史中曾提到過,司馬懿在年輕時就曾暴露過自己的野心。而在曹操活著的時候,也看出了司馬懿的野心。所以,曹家人對司馬家族一直都並未真正的信任,而是懷有一定的提防之心。司馬懿不是不知道,所以只能小心翼翼的行事,忠心為曹家效力。而且,曹操在世時,知人善用,他身邊本來就有不少頂尖的人才,司馬懿的才能並沒有因此凸顯出來,也並沒有被曹操委以重任。
後來,在曹丕與曹植奪嫡之爭中,司馬懿站在了支持曹丕的隊伍中,這讓曹丕開始注意到了他,司馬懿的才能因此得到了施展。曹丕即位後,司馬懿也逐漸成為了曹魏政權中不可被忽視的重要人物。但此時的曹丕,依舊對司馬懿有著戒備心理,畢竟在他看來,司馬懿是外人,並不同於自家人一樣可靠。所以,實際上的兵權還是在曹氏手裡。
但司馬懿的身體卻一直很好,他很長壽,硬生生熬死了曹家三代人。曹丕臨死前,已經沒有太多可任用的人才,所以將兵權給了司馬懿。曹叡登基後,司馬懿已經是三朝元老,手中還握有兵權,對這樣的人物,曹叡不得不提防著。但因曹叡可用人才太少,不得不重用司馬懿。更重要的是,曹叡36歲時就英年早逝了。最終將皇位傳給了曹芳。
年幼的曹芳自然無法掌權,實際大權都在曹家大將軍曹爽手裡,司馬懿終於有了機會,趁著曹爽和曹芳外出祭拜陵寢的時候,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終於奪取了曹魏的政權。此時,雖然司馬懿已經進入古稀之年,但依然能抓住機會,為司馬家族後代打下了江山。你如何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