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熬死了曹家三代人,等到七十高齡才造反,他到底在怕什麼?

2020-12-20 騰訊網

《三國演義》第一回寫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

「魏蜀吳」三分天下,群雄輩出,猛將如雲,彼此爭戰不休,致使天下大亂,雖說看起來「熱鬧」,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大亂受苦的還是普通人民!而「三國之亂」一直延續到公元280年西晉滅孫吳。

雖說西晉是由司馬炎在公元266年篡魏後開創的,但真正為晉朝鋪路的卻是司馬懿!高平陵事變後,曹魏政權已經名存實亡,司馬家大權在握,已經成為「無冕之王」!

而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事變」時已是七十高齡,足足「熬死了」曹家三代人!那他為何蟄伏了如此之久呢?

其實蟄伏如此之久也非他所願,實在是之前有心無力!

手中無權,不受重用

司馬懿公元179年出生於河內郡,其父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共育八子,司馬懿是老二,與其他幾個兄弟並稱為「司馬八達」,司馬家一門八子,各個俊傑,在當時傳為佳話,當然其中最「耀眼」的還是司馬懿。

司馬懿天資聰穎,英姿不凡,自幼便頭角崢嶸,遠近聞名,因此曹操任司空後特意徵辟他入府為官,但司馬懿自視甚高,看不起身為宦官之後的曹操,因而推遲不去,曹操成為丞相後,強徵司馬懿為文學掾,司馬懿自知得罪了曹操,因而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惹怒了曹操。

據《三國志》所載:曹操在世時,司馬懿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都是一些不太緊要的文官官職,手中沒有多少權力,因而這時的司馬懿就算想要起兵造反,也沒有那個實力,再者說來曹操一代梟雄,非司馬懿所能相比,有他在,司馬懿不敢擅動。

雖受重用,沒有軍權

司馬懿的發跡始於曹丕登基後,曹操在世時司馬懿就與曹丕關係很好,後因鼎力協助曹丕登基而受到重用,歷任尚書,督軍、御史中丞等職,受封安國鄉侯。

曹丕雖重用司馬懿,卻也記得曹操告誡他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之人」,因此對他心存戒備,於公元221年免去其督軍官職,升任侍中、尚書右僕射,雖然官職是高了,但手中卻沒了軍權,只負責處理政務。

因此此時的司馬懿還是沒有造反的實力,當時天下大亂,手中有軍權才有話語權。

曹丕短命,僅僅當了六年皇帝就一命嗚呼,臨終之際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輔佐太子曹叡。公元226年,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

手握軍權,積攢實力

曹叡在位時,司馬懿被改封為舞陽侯,有了軍權,開始統兵打戰,這期間他南徵北戰,於新城之戰擒斬孟達,抵抗諸葛亮的北伐大軍,平定遼東……戰功赫赫,逐漸在軍隊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魏明帝時期的司馬懿雖然有了軍權,但還處在收買人心,積攢威信的階段,而且諸葛亮虎視眈眈,多次起兵北伐,他疲於應對,自然無力起兵造反。再者說來,曹叡並非昏庸無能之輩,反而頗有才能,其他兩位輔政大臣也不是「吃素的」,對司馬懿多有制衡,所以此時的司馬懿依然無力起兵造反,只能繼續隱忍。

萬事俱備,一舉成功

公元239年,明帝駕崩,齊王曹芳繼位,年僅八歲,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奉命輔佐幼主。曹爽此人心胸狹隘,容不下司馬懿,因此屢屢排擠打壓,司馬懿不願與其正面「硬剛」,表面上不斷隱忍退步,實則在暗中籌謀不斷,準備給曹爽致命一擊!

曹爽狂妄自大,視司馬懿的退讓為軟弱無能,漸漸放鬆了警惕,公元249年,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將軍曹爽隨行,帶走大批士兵,洛陽城內因而兵力空虛,暗中蟄伏的司馬懿看中時機,發動政變,一舉斬殺曹爽等人,曹魏大權自此落入司馬懿手中!

公元266年,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曹魏政權自此滅亡,公元280年,晉滅吳,三國紛爭的亂局自此終結!

小結:

司馬懿之所以等到七十高齡才起兵造反實在是無奈之舉,曹操、曹丕、曹叡祖孫三代在位時,司馬懿根本沒有起兵造反的機會和實力,三人都對其有所提防,直至曹叡駕崩,曹芳繼位,司馬懿才等來了良機,曹芳年幼,不足為慮,曹爽好大喜功,胸無謀略,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而此時的司馬懿在軍中威信甚高且諸葛亮已死,蜀國不成氣候,正是天時、地利、人和兼具之時,因而司馬懿才能造反成功。

三國群雄輩出,論才幹,司馬懿絕非是最頂尖的,但他卻是笑到最後的,原因無他,活的夠長!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三國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熬死曹家三代人,等到七十歲高齡才造反,司馬懿到底在怕什麼?
    從東漢末年黃巾軍之亂,到後來的三家歸晉,漢末三國動亂了近百年,這期間軍閥割據,天下顛覆,英雄人物輩出。而最後司馬氏能夠一統天下,離不開一個人的努力,此人就是司馬懿。
  • 司馬懿為什麼要等到七十歲才發動政變,他之前到底在怕什麼?
    已經70歲高齡的司馬懿,趁著大將軍曹爽挾持皇帝曹芳,去給先帝曹叡掃墓的時候,悍然發動政變,徹底控制了曹魏高層大權。 那麼,司馬懿為什麼要等到七十歲高齡的時候,才發動政變呢?司馬懿為什麼要隱忍這麼多年,才最終發難,他到底在怕什麼呢? 簡單來說,司馬懿不是不想早早政變,而是因為不敢,或者說沒有這個能力。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回顧一下,司馬懿本人的成長過程。
  • 熬死曹家三代人,等到七十高齡才敢造反,司馬懿到底在等什麼?
    我叫司馬懿,此生我最恨的人叫羅貫中,他竟然把我寫成了和老主公曹操一樣的人物,話說我怎麼能跟老主公比呢?有一日,在秦始皇建的歷代帝王群裡,老主公不明不白被拉進去了,要知道老主公一輩子都沒有當皇帝,後來小主公曹丕跟他解釋了一下,他才明白。
  • 司馬懿歷經曹家三代人,一直到古稀之年才造反,為何等這麼久?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併問題愈發尖銳,加之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地方私人武裝力量過強,導致軍閥割據,彼此混戰不斷。最終以三家歸晉才結束了那個動亂的時代。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這期間湧現了無數英雄好漢,都令我們印象深刻。
  • 司馬懿是怎麼死的?熬死曹家三代落得如此下場
    可見孫子念及爺爺的舉世之功,若沒有爺爺的辛苦隱忍,怎麼會有他們司馬家今後所擁有的一切輝煌呢?可能也跟大多數的貴族地主家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消亡。司馬的父親官銜京兆尹,祖父和曾祖父都是為官之人。司馬懿和他的兄弟八人素有司馬八達的稱號,司馬懿是兄弟中最出色、最有才華的一個人。司馬懿29歲才談及婚配,他的原配張春華小他十歲,是一個非常智勇的女人。
  • 為什麼司馬懿要等到自己七十歲,才開始造反,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要等到他70歲才開始謀反呢?熬死了三代人才拿到了江山,真的有意義嗎?其實這應該從司馬懿一開始加入曹操陣營來說,司馬懿的野心是一直存在的,他一直想要領兵造反,但如果沒有兵權,那麼就只能甘心當一個小兵,所以在他加入曹操陣營的時候,他並沒有得到兵權,這個時候的曹操也不重用他,等到曹操死後,曹操的兩個兒子開始爭奪王位,此時司馬懿為戰隊的站對了位置,所以得到了重用便開始慢慢得到了位置的提升,但是新王對司馬懿並不認同,所以軍權還是不在他的手中,後來新王皇子上位的時候,他才真正的掌握住了兵權
  • 司馬懿熬死曹氏三代人,為啥要等到70歲才造反?他的擔心不無道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認為一個人活到了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但卻不越出規矩;然而司馬懿活到了70歲卻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起兵造反謀奪了曹氏的政權。當然,司馬懿不是聖人,他的兒子司馬昭早就有了異心,那司馬懿又為啥要等到熬死曹氏三代人才造反?他在擔心什麼?
  • 【熱點】司馬懿熬死了曹家三代,比諸葛亮多活了20年,華佗的五禽戲對他有多大的幫助?
    司馬懿活了73歲,比諸葛亮多活了20年,成功熬死了曹家三代君王,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能有這些成就,除了自身才學,最重要一點是因為他活得久,活得老。為什麼司馬懿能活得這麼久?或許,與他長期練習五禽戲有關。
  • 司馬懿為何70多歲才奪曹家天下,他在怕什麼?曹芳可是第四代人了
    大家都知道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戰亂不停的年代,為了爭奪天下,魏蜀吳三家角逐爭鬥,為我們演繹了一段精彩的歷史大戲,而最終曹操建立的魏國戰勝了另外兩家,就在曹魏成為贏家的時候,司馬懿突然發動高平陵之變奪了曹家的天下,成為了那段歷史中最終的贏家。
  • 曹氏家族布下棋子防備司馬懿,本以為萬無一失,最後卻被活活熬死
    前言三國時期最強大的勢力莫過於曹孫劉三家,但是最後勝利的果實並不屬於他們,而是屬於司馬家族,曹操估計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子孫三代打下的江山,被司馬家族輕鬆奪取。一、司馬懿被曹家提防其實曹操早年就看出司馬懿是有野心的人,如果讓他掌握大權,那麼他一定會奪位,所以曹操執政時期,沒有給司馬懿過多的兵權,司馬懿自己也懂,裝作不問朝事。
  • 沒有陰謀詭計,只有一個字「熬」他才是三國裡最聰明的人!
    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可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講真很少有人真的能做到這句話,畢竟是個人就有脾氣和血性,人的忍耐力是有限的不是,可是在三國中有一個人真的做到了,他是誰?大家對他很熟悉,或許有人會說他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但他還是最後的勝利者。
  • 誰是三國時期最長壽的人?熬死曹操諸葛亮的司馬懿其實並不算高!
    相信大家在提到司馬懿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印象便是他「相當長壽」,先後熬死了曹魏的三任帝王不說,就連自己的老對手諸葛亮也被他超長的壽命所折服,提前撒手人寰了。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說明活了63歲的他,在三國時期已經算是佼佼者了。當然,平均年齡不高並不能限制三國時期的年齡上限,能夠活到90、甚至100多歲的人肯定是存在的。那麼這裡我們也不禁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在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三國時期,到底誰才算得上是最長壽的人呢?
  • 司馬家滅了曹家,但曹操早已經留下「後手」,司馬家為此而亡
    曹操無疑是三國中的梟雄,一生下來也沒個安穩的時候,曹操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勤勤懇懇的一統北方,不過無論如何他也想不到,最後竟是為司馬家做了嫁衣,曹家被司馬家所滅,不過曹操也是留下了「後手」,司馬家也沒得好。
  • 曹操死了30年,司馬懿才敢造反,難道真是怕他?原因只有一個
    此時距離曹操死去,已經過了30年的時間,司馬懿等到現在,跟曹操之後的曹丕、曹叡都是明君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也出於對曹操的忌憚,30年候才敢造反,司馬懿為何那麼懼怕曹操呢?實際上,司馬懿早在年輕的時候,就曾經玩過一套小把戲,結果被曹操拆穿。
  • 發現博人傳裡最長壽的一個忍者,能熬死幾代影!
    也不知道是不是官方裡面的bug,在《火影忍者》中普遍的壽命都不是很高,整個忍者屆能活到這個歲數的人好像也是沒有幾個。
  • 鍾南山院士一家三代,代代優秀,鍾家的家風裡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他曾經學著武俠人物,在自己樓下撐著傘從三樓跳下,好在樓底是一大片草坪,才沒有發生危險。 鍾南山三年級的時候,母親跟隨他去學校問交費情況。鍾南山很是害怕,因為他把要交給學校的錢全部買東西吃了。 到學校老師跟母親說了情況後,母親回家告訴了父親。
  • 曹操盜墓到處刨人祖墳遭報應,25個兒子全部不得好死
    當時大漢的諸侯國蠢蠢欲動,景帝為了抵禦諸侯國的造反,給了弟弟劉武的梁國許多兵馬錢糧。七國之亂時,劉武抵禦叛軍良久,為周亞夫平叛爭取了時間,是平定七國之亂的功臣。梁國本來就是大諸侯國,在平定七國之亂後又多有恩賞,使得梁王愈發富裕。到了梁王去世時,富裕的梁國自然給了梁王許多陪葬品漢室將傾的時候,董卓廢立漢帝 。天下諸侯紛紛起兵討伐董卓,吃飯睡覺打董卓,成了當時的天下諸侯的標準動作。
  • 雍正臨死發話:子孫絕不可殺此人!乾隆卻違背旨意,將此人處死!
    雍正帝死前下一道遺詔,要求後代不許斬殺此人,然而乾隆帝剛登基,居然就公開違背雍正帝的遺詔,將這位秀才凌遲處死。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小秀才名叫曾靜,在雍正剛當上皇上那年,他前去參加科舉考試,路上不知從哪得到了幾本呂留良(呂四娘的爹)寫的反清復明的書,結果曾靜立刻熱血沸騰開始籌劃造反的事情。
  • 無釐頭造反家朱高煦,他的造反之路究竟有多坎坷?
    朱高煦成長了於皇室家庭,自然是吃盡穿絕,由於他有個不平凡的父親,所以他也想和父親一樣,傲視群雄。朱高煦長相威武,有將帥之才,在靖難之役,曾幫助朱棣立下赫赫戰功,是位不可多得的勇將。戰爭結束,朱棣成功即位,而朱高煦也將戰時的勇武轉變成了對皇位的渴求,朱棣活著時,朱高煦也就是耍耍無賴,說說哥哥朱高熾的壞話,多少還是有所顧忌。
  • 司馬家兩代人奪權篡位,曹家和夏侯家的人都去哪了?完全不是對手
    司馬懿奪取曹家權力的時候,把曹爽三族都給滅了。這其中都滅了哪些人呢?曹爽的幾個親弟弟曹羲、曹訓、曹則、曹彥、曹皚等人都被滅了全家。此外還有一些手握兵權的人。曹家和夏侯家本就不分家,所以夏侯家在後來也沒能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