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去了趟香港搬奶粉……這些當然沒什麼,小編還順道去了香港的郵局寄了信,而香港一如既往地提供24小時自助買郵票的自助服務,因此即使郵局下班了,小編還是能夠寄信。
由此可見香港的郵寄業務比起內地來說,完完全全並非像內地那樣已經淪為了夕陽產業,而內地的郵票早就已經是淪為純收藏的收藏品,即使是寄信,很多情況下大家都不會使用郵票,而是使用郵資已付的郵戳或者直接就是郵資封來替代,而能用到郵票的,除了集郵者外,也就是那些打折郵票了。
這樣看起來,中國的實寄封收藏似乎變得很有價值,本來實寄封就相對來說具有唯一性,加上製作的實寄封數量也不多,如果實寄封的郵戳、郵票、時間、信封主題上切合一些當下的事件或者歷史事件,這本身就帶動了實寄封具有較高收藏價值。
而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小編看到很多有關郵票的拍賣當中,實寄封本身佔據了不少的數量,甚至一些幾十年前的普通實寄封都顯得格外珍貴,即使本身郵票的價值可能並非珍稀品。
但需要注意到,越是刻意收藏的收藏品,往往其真正的收藏價值在於收藏者本身自身的喜好,背後巨大的經濟價值可能變得非常稀薄。很簡單的例子,你如果把一些實寄封拿去賣,你就會發現,如果賣高價,無人問津,賣低價可能也較少人來詢問,而畢竟在集郵當中,更多人選擇普通的集郵方式,那就是收藏信銷票或者直接買全新未使用的套票,實寄封的收藏在如今收信困難的實際環境下,收藏別人地址的實寄封和收藏自己地址的實寄封,很多情況下都會變得令一些人覺得無意義,實寄封的收藏也只有一些老收藏家才會收藏,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會說實寄封的價值遠比未使用的套票高,但一般收藏者卻認為這些實寄封沒什麼價值。
所以,對於實寄封的收藏,其實不能單純看其未來能價值多少錢,真正要看的其實還是對實寄封本身的認識,如果收藏實寄封只是為了看未來能升值多少錢.
那麼收藏實寄封就需要注意這幾點:
一,如果條件允許,收藏文革及以前的實寄封;
二,如果只能收藏現代實寄封,那麼就要收藏有特殊歷史內容的實寄封,這其中包括郵政發展歷史的,這一般需要信封上的郵票和戳記具有特殊性;
三,如果能夠代辦或者自製實寄封,那麼就要尋找趣味性或者淘汰性的實寄封,比如火車郵戳,很多火車郵戳都已經淘汰掉了,而這些不可逆的郵戳就存在巨大的價值。
來源:藏品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