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兆成
「皮諾先生捐贈圓明園青銅鼠首兔首儀式」6月2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中國國家文物局已將這兩尊圓明園獸首劃撥國家博物館收藏,並將於近期公開展出。
法國皮諾家族捐贈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這自然是一件好事,因為拍賣戰爭劫掠的文物,於情於理都不能接受。「圓明園」絕對不能變成一個商標,一旦這三個字成為商標,很有可能導致流失文物的拍賣成為普遍認可的商業慣例。之前這兩件文物被熱炒,價格一度高達兩億元,這不是一般機構或個人能承受得起的。另一方面,圓明園的歷史文物有著它本身的文化內涵,一旦被當作「掙錢的機器」進入拍賣程序,則文物本身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內涵將被淡化。
鼠首和兔首銅像最好的歸宿就是回到中國。這兩件獸首都是由於戰爭原因被掠奪到海外的文物,根據國際公約,要在道義上進行呼籲和追溯,並希望其返還,而不是依靠重金「贖回」。
圓明園偌大的遺址還在,如果我們真的打算銘記恥辱,足夠了,無需再添加銅首來佐證。無論圓明園這幾件獸首流落到哪裡,其中國文物的性質不會變,其所承載的英法聯軍掠奪中國的性質不會變,其所銘刻的圓明園恥辱印記不會變。
先前已經回歸的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都在哪裡?如果同樣是躲在保險箱裡,則在此地與在彼地,在我們的人手裡還是在他們的人手裡,就沒有什麼區別。由此,筆者以為這些獸首應該聚首,以凸顯其特殊價值。
事實上,與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有著同樣命運的文物不計其數。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不完全統計,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藏有中國文物160餘萬件,包括民間收藏在內的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總數,在1700萬件以上。頗具意味的是,這個數字要遠遠超出我國本土博物館藏品的總量,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這些數目龐大的文物何時回到中國還是一個未知之數。與之相比,圓明園銅首更多的是一個符號,它們在圓明園重新聚首,可以訴說那段往事,鞭策當下的不足,期盼一個美好的未來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