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被割讓給英國這段歷史,想必是婦孺皆知,中學歷史書上白紙黑字寫著,街頭小巷也時不時談及這段歷史。但是,有些細節方面的東西,可能有的朋友不甚明了。比如今天有位博友發微博聲稱,「香港人一定恨死李鴻章了,你丫多籤幾年會死啊」!結果引來網友們的冷嘲熱諷。其原因就在於,有的朋友認為香港割讓給英國的時間在1842年,南京條約,那時李鴻章還是個秀才,根本不可能和英國人籤約。
確實,1842年的李鴻章沒有資格和英國人籤賣國條約,但香港並非通過一次南京條約就完全割讓給了英國。香港被徹底割讓給英國,究竟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咱們簡單點說。
第一個階段: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籤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條約規定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但請大伙兒記住,香港島並非指整個香港特別行政區,它只是香港的一部分,香港還包括九龍半島、新界及周邊群島。 籤約籤訂者為時任署理杭州將軍、欽差大臣的耆英及伊里布。
第二個階段: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國人又強迫清政府籤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這時整個香港差不多全在英國人的掌控之中,但也還有部分地區屬於清政府管轄之內,如許多小島嶼。條約籤訂者為鹹豐帝的弟弟恭親王奕。
第三個階段: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展拓香港界址條例》,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這時整個香港盡在英國人的掌控之中。而這個條約的籤訂者,正是時任清總理衙門大臣的李鴻章。
回覆:APP
★★★★★★★★★★★★★★★★★★★★★★★★★★★
十月一日,APP逐漸進入正常模式,會員會有專門的會員區。
左下角「閱讀原文」是安裝連結,也可以掃描題圖的二維碼。
下面是匆匆亮相的一個新的APP,大家可以掃描二維碼安裝,掃描時會提醒你用瀏覽器打開,你就按要求點瀏覽器繼續。謝謝大家。
現在裡面內容幾乎沒有,我們會儘快添加的。希望大家支持、愛惜。
不知道哪天你就找不到我了,關注一下下列備胎吧。
★★★★★★★★★★★★★★★★★★
陣亡微信號:tyzysq
關注備胎微信號:tyzysq2
關注備胎微信號:ihecate
關注備胎微信號:tyzysq3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進入